保险业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现状和需求,对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费率及理赔服务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的关键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为保险业提供了启示。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保险、现状分析、需求分析、产品研究、费率研究、理赔服务研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启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人们对能源资源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增加,其保险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结构、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造成了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的独特性。
研究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既是跟随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环保需求。
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涉及到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理赔服务、市场需求预测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险公司、车主以及整个汽车产业链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的需求情况,为保险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改进建议,同时也可以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保险保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保险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一个重要的服务环节,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推广。
对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保险的现状和需求,政府可以更好地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对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进行研究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参考。
了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保险的需求和偏好,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安全的需求,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因此,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本文对此的探讨和建议:一、建立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来支持相关企业和项目。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新能源技术研发、建设新能源发电设施、改造传统能源产业等方面。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来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产业。
二、发行新能源产业债券融资债券融资是一种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筹集大量的资金。
政府可以发行新能源产业债券,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新能源产业。
企业也可以发行债券,以获得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可以对新能源产业债券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三、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新能源产业创新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需要有风险投资机制来支持相关企业。
政府可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四、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绿色金融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金融服务模式,可以为新能源产业提供融资、投资、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绿色债券、碳排放权交易等方式获得绿色金融支持。
五、推动新能源产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新能源产业和金融业可以通过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新能源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和投资支持,同时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投资回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推动新能源产业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六、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政府可以建立新能源产业的专项监管机构,对新能源产业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管和评估。
第36期2022年12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36December,2022基金项目:江苏省保险学会2022年度立项课题;项目名称:保险业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的基本方向㊁重点领域和政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C ㊂江苏省环保集团2021年项目;项目名称:江苏省环保产业融资模式与绿色金融匹配性研究;项目编号:3004㊂作者简介:姚颖(1999 ),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保险㊂∗通信作者:刘晓玲(1969 ),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创业投资㊂保险业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的政策路径研究姚㊀颖,刘晓玲∗,韩朝媛,宋㊀涛(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摘要:自 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成为我国 十四五 发展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双碳 目标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㊂ 双碳 目标实现的过程存在着各种风险,保险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可以为实现 双碳 目标分散风险提供保障,并且在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 双碳 目标实现提供足够资金支持㊂文章运用相关理论与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保险业的资产端与负债端出发探讨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的具体举措,并学习国外成功经验,提出适合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的政策路径㊂关键词: 双碳 战略;保险业;绿色保险;保险资金;政策路径中图分类号:F842.6;F327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挑战,绿色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关注的焦点㊂2020年,习近平主席于第75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了 碳达峰㊁碳中和 目标;2021年,以 碳达峰㊁碳中和 为核心的 双碳 愿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㊂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为积极促进相关碳排放主体尽快达成 双碳 目标,着力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金融政策,推动金融工具在降碳减排领域的运用㊂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在加快助推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方面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保险业不仅可以在 双碳 目标实施过程中分散风险,保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绿色转型,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险机制带动更多更广泛的主体参与㊁整合更丰富的资源,为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㊂从负债端来看,保险业为 双碳 目标提供多种保险产品与服务;从资产端来看,大量险资可投入绿色产业㊂但我国保险业在 双碳 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完全发挥其对 双碳 战略的支持作用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保险业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的政策路径㊂首先,整理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的相关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其次,分析目前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发展的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国外做法吸收学习保险业支持碳减排的成功经验;最后,总结保险业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的基本方向㊁重点领域和政策路径㊂1㊀文献分析㊀㊀国内外已有的有关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3个方面㊂(1)对利用保险业应对实现 双碳 目标过程中风险的分析㊂朱信凯等[1]认为在实现 双碳 过程中需面对经济㊁金融㊁社会等一系列风险,意味着保险业对助力 双碳 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㊂夏诗园等[2]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绿色保险顶层设计不断完善㊁产品种类持续创新,保险业在防范气候变化风险㊁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2)对绿色保险支持 双碳 目标的分析㊂针对狭义绿色保险,即环境责任保护险,国外学者研究较早且较为详细㊂Katzman[3]认为环责险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并专门以法律的形式强制企业投保,以此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㊂此外,Feng等[4]提出我国在发展绿色试点工作时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法律保障㊁保险范围㊁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㊂时希杰等[5]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市场上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保险呈现出新老共存㊁新产品起势明显的特点㊂(3)对保险业投资坚持ESG(环境㊁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的分析㊂段国圣等[6]研究发现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产业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㊂杨盼等[7]认为我国保险业实行ESG理念,有利于鼓励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㊂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多从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以及险资的绿色投资方面就保险业对碳减排的支持做研究㊂国内外早期对绿色保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环责险,随着绿色保险内涵与种类的丰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并积极探索绿色保险对实现 双碳 目标的意义;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针对险资的绿色投资进行了研究㊂因此本文将基于前人研究,结合保险业自身特点以及符合我国国情的 双碳 目标,具体研究保险业如何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实施㊂2㊀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㊀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应用的现状2.1.1㊀持续丰富绿色保险内涵㊀㊀中国保险协会公布的‘2020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表明,中国保险公司2018 2020年已向整个社会创造了价值45.03万亿保额的绿色保险服务,并且进行了533.77亿元的赔付,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㊂由表1可知,我国绿色保险从环境责任保护险入手,有关绿色保险的政策及法规最早出台于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㊁环保总局㊁中国银保监会以及有关机构为建立国家绿色保险发展体系制定了指导文件㊁监督管理措施㊁政策计划指南等;保险公司㊁学会等专业自律机构则重视绿色保险产品研发的意义,倡导加强环保投入㊂从政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狭义(即环责险)还是广义的绿色保险,其内涵与保障范围都在不断扩大㊂此外,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也不断出台政策完善绿色保险试点以及规范保险风险评估,为绿色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基础㊂目前我国各类绿色保险不仅能为实现 双碳 目标防范风险,还能推动各经济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㊂表1㊀绿色保险政策发展历程发布时间政策名称重点内容2006.06‘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2007.12‘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开启,绿色保险制度开始萌芽和建立2016.08‘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2017.0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指引“原保监会制定首个环保责任保险金融行业标准,为保险公司承保前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标准2021.06‘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2022.06‘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通知“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提出应将ESG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㊀㊀注:数据来源为银保监会官网㊁中国政府网㊂2.1.2㊀加码绿色产业投资㊀㊀保险资金自身特有的总量大㊁年限久㊁资金来源相对稳定等特点,正和中国绿色产品发展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相符,能够很好地服务绿色产业发展㊂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4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大约为22.62万亿元,数量巨大㊂仅依靠政府资金无法满足实现 双碳 目标需要的大量资金,需要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力量㊁社会资本参与,保险资金恰恰就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㊂一方面,各保险机构也在逐渐减少对高碳排放量的棕色项目资产的投入份额;另一方面也是挖掘不同领域低碳发展中的投资机会,洁净燃料㊁环保节水㊁绿色运输㊁环保建设等成为主要探索领域㊂目前险资在支持 双碳 目标方面已经有了不少的行动㊂2021年4月,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委托太平资本投入中国国家核能发电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中国太保为下属公司长江养老推出的金色增盈六期服务,是其首支ESG保险资管品种㊂2.1.3㊀践行绿色保险试验试点机制㊀㊀目前,我国已在6个省9个地区重点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旨在通过在试点地区探索可以推广复制的经验,为推广至全国实践做准备㊂在这些试点工作重点中都有推动环责险发展㊁吸引社会保险资金开展绿色投入等工作内容㊂还有部分试验区专门明确了对绿色保险保费的投入标准,并帮助地方保险公司尝试建立绿色保险组织㊁鼓励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成功尝试并形成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湖州管理模式 ㊁安全责任险 衢州模式 ㊁生态环境绿色保险 宁波模式 等诸多管理模式㊂2.2㊀我国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2.2.1㊀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㊀㊀由于在目前的绿色保险市场中开发供应量和实际的需求量并不相符,因此出现了双缺的问题㊂目前,中国34家中资保险公司有绿色保险意识的公司仅有11家,占比约为32%,而开展绿色保险业务的外商投资保险公司也仅有2家㊂我国现有绿色保险产品较为单一,绿色保险尚未形成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存在产品设计不合理㊁保险承担的风险种类少㊁投保人切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局面㊂此外,由于碳保险体系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创新实践成果不明显,我国相关内容的系统性宣传较为缺乏,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尚未形成㊂2.2.2㊀相关保险产品投保率较低㊀㊀(1)虽然绿色保险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企业投保相关产品的意愿仍然很低,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国家层面强制投保立法缺位,绿色保险推广缺乏强力法律支持;二是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追究执法不严,企业投保绿色保险意愿不强㊂(2)保险公司设计相关保险存在阻碍㊂目前中国保险市场还缺乏统一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规范,严重限制了绿色保险产品费率厘定㊂愿投保情况下逆选择问题突出㊁保险机构面临较高承保风险等原因都阻碍了保险产品的发展与创新㊂因此,相关保险产品投保率较低㊂2.2.3㊀险资绿色投资受阻㊀㊀当前,国内保险资金对绿色产品投资的认识与实施仍处在起步摸索阶段㊂在行业标准层面,由于保险业缺乏对项目公司和项目环境水平的评估标准,因此运用险资开展环保项目将相对保守㊂在鼓励政策层面,绿色项目较强的外部条件和投保公司绩效评价年度的收益绩效指标有所不同,而险资的绿色项目没有法律方面的政策,使得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的激励能力欠缺㊂而在绿色项目数据层面,相比其他国家,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尤其是没有量化及可比性,使得数据库对险资绿色项目的参考性大大降低㊂3 国外保险业支持碳减排的经验分析3.1㊀环责险优势明显㊀㊀国外绿色保险主要以环责险为特色,早期环责险主要是由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目前已经较为完善㊂国外环责险主要包括强制保险方式和 任意+强制 方式㊂实行强制保险体系的国家环境责任险的法规比较完善且环保责任制度健全,如美国㊁意大利和瑞典㊂实行 任意+强制 模式的国家往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人民保险能力较强,代表国家有英国㊁法国㊂我国环责险除高风险环境行业外仍为任意保险模式,但我国保险市场尤其是绿色保险仍在起步发展阶段,且企业投保意识不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提高投保率㊂因此我国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利用保险机制服务 双碳 目标实现㊂3.2㊀险资投资灵活㊀㊀相比中国,欧美各国因金融市场环境相对宽松㊁高风险投资偏好以及相对宽松的资金监管限制,保险业的主要融资途径为股票和债券㊂这虽然使得欧美国家与我国相比可以为低碳减排发展提供价格更低的资金,但低碳转型也使得资产的价格重估㊁股价缩水风险更高,保险资金对气候变化敏感性高,易受相关风险的影响㊂因此,我国保险业在进行投资时也要贯彻ESG 投资理念,要以资金安全为前提,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率㊂3.3㊀绿色创新保险产品丰富㊀㊀除环责险外,国外保险公司还开展了巨灾保险制度㊁混动车保险㊁绿色建筑保险㊁森林保险等的创新型保险服务,协同推动碳减排㊂这些创新保险产品都能够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㊂而专门针对碳金融领域的碳保险[8],在国外也有了不少的发展㊂全球各地都在积极发展碳保险,主要是针对碳排放权交易各个方面的风险展开产品设计,如表2所示㊂碳保险虽然在当前全国及区域碳市场履约率仍然相对较高,但需求相对较弱,未来随碳配额收紧,其㊀㊀表2㊀碳保险种类产品名称发行地发行机构碳减排交易担保欧洲瑞士再碳排放信用保险美国美国国际集团㊁达信清洁发展机制支付风险保险欧洲瑞士再㊁私人投资公司RNK 碳损失保险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承包机构斯蒂伍斯㊃艾格纽碳信用保险英国英国Kiln保险集团碳信用交付担保保险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碳交易信用保险欧洲联合国环境署㊁GSDP和瑞士再森林碳汇保险中国中国平安财产保险㊁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㊀㊀注:数据来源为银保监会官网㊂重要性将逐渐体现㊂因此,我国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深化绿色低碳保险运用,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保险业成为完善国家绿色低碳治理体系㊁推动 双碳 目标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㊂4㊀保险业支持 双碳 目标的政策路径分析4.1㊀推动绿色保险体系完善,促进绿色低碳转型㊀㊀绿色保险助力 双碳 目标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㊂(1)绿色保险有助于风险管理并形成生态社会效益㊂绿色保险促使投保公司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获取资金补偿和环境恢复空间,此外绿色保险还有助于某些行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从风险管理角度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㊂(2)绿色保险助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绿色产业构建㊂低风险往往表明公司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度容错性,以此鼓励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㊂因此,根据传导效应,绿色保险有利于各产业整体的结构升级以及绿色产业构建,并且绿色保险比政府补贴激励创新更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科技的创新与产业的转型自然而然从根源上减少了碳排放㊂(3)绿色保险也同样推动保险行业绿色转型㊂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绿色转型,也提高了保险企业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减少对高污染企业的投资,做到自身经营低碳化,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碳减排㊂4.2㊀助力防范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风险,确保安全降碳㊀㊀实现绿色低碳经济转型与实现 双碳 目标,进行新旧能源结构替代是必经之路㊂我国传统再生能源占比相当大,再生能源出现问题带来的危害会非常巨大㊂因此,在实现 双碳 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管理好转型风险㊂(1)气候条件异常的状况下,洁净能源更为脆弱,价格波动更大,更易供给不足进而导致能源危机㊂(2)新能源技术发展目前还未能实现重大突破,而随着洁净能源的实际应用比提高,供需价格的波动也将会逐步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也将远超预想㊂保险业利用气候㊁巨灾保险等可以防范低碳转型风险㊂天气指数保险㊁巨灾保险在应对气候造成的风险时发挥着重要作用㊂气温㊁降水及发电方面的天气指数保险,可以平抑由于气候变化而对农作物生长和清洁能源发电造成的影响,从而推进能源格局的转变㊂此外,保险公司充分运用数据技术助力其充分发挥功能,帮助保险人开发出价格更加准确㊁覆盖区域更加广阔的保险产品,更有效地防范化解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风险,顺利实现 双碳 目标㊂4.3㊀灵活运用保险资金,助力解决绿色低碳产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㊀㊀(1)保险公司可以缓解绿色中小企业的有效抵押物缺失现象,将绿色低碳知识产权㊁绿色低碳技术设备等项目引入保险保障,这样就能够显著增强中小企业底层基础投资的防风险性和可抵押性,而且还能够直接借助资信承诺保险的增信作用,有效转移和分担信贷风险,从而推动金融企业进入绿色经济发展主体㊂(2)保险还可以向绿色产业直接 输血 ㊂首先,保险产业可以通过保险资金的集中运用满足绿色低碳发展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其次,保险机构的投资行为能够强化绿色低碳投资,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提高其融资成本,倒逼其退出:最后,保险机构的绿色低碳投资还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领域㊂综上,保险业通过助力解决绿色低碳产业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的实施㊂5㊀结论与政策建议5.1㊀结论㊀㊀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实践以及建议,保险业可以通过负债端及资产端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㊂就负债端而言,保险业应不断发展完善绿色保险,充分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及开发绿色保险的更多金融功能;就资产端来看,保险业应灵活运用险资,不仅可以助推 双碳 战略目标,还可以提高险资盈利水平㊂5.2㊀政策建议㊀㊀保险业在支持 双碳 战略目标方面大有可为,但目前仍有部分因素阻碍我国保险业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从以下4个维度提出政策建议:一是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创新,正确定位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碳保险;二是优化保险资金运用,开放险资进入低碳科技研究领域,提供融资新途径的同时克服传统保险资金低回报率的困境;三是科技赋能保险业,利用数字化优势设计产品,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四是完善法律制度,统一标准规范监管,创造严格法律体系㊂参考文献[1]朱信凯,龚斌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 双碳 目标的风险挑战与路径选择[J].治理研究,2022(3):13-23.[2]夏诗园,郭金龙.双碳目标下绿色保险机遇㊁挑战和路径选择[J].西部金融,2022(4):14-19. [3]KATZMAN M T.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1986(3):614-623.[4]FENG Y,MOL A P J,LU Y L,et al.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in China:in need of strong government backing[J].Ambio,2014(5):687-702.[5]时希杰,雷莉.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保险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保驾护航[J].中国经贸导刊,2022(5): 79-80.[6]段国圣,马得原.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新机遇[J].保险研究,2021(6):49-56.[7]杨盼,陈子行,李雯.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ESG投资实践及建议[J].绿色财会,2022(3):30-33. [8]杨勇,汪玥,汪丽.碳保险的发展㊁实践及启示[J].金融纵横,2022(3):71-77.(编辑㊀李春燕)Research on the policy path of insurance industry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Yao Ying Liu Xiaoling∗Han Zhaoyuan Song Tao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95 ChinaAbstract Since carbon peaking goal and carbon neutrality vision has become the strategic direction of China s 14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eriod and even the future long-term low carbon transition development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There are various risks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goals.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surance can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s to disperse risk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the green and low carbon field and provide 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s.So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related theory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 insurance industry supporting the goals respectively from the asset side and liability side of the insurance industry to explore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goals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path suitable for China s insurance industry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als.Key words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 insurance industry green insurance insurance fund policy path。
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出行的必然趋势。
作为风险管理的专家,保险公司在此领域的布局与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产品创新、风险评估、数据分析、合作共赢、绿色环保和客户体验六个方面,阐述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
二、产品创新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需不断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开发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优化现有保险产品,使之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用户需求。
三、风险评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技术更新快,风险评估尤为关键。
保险公司应加强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获取车辆的实时数据,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风险。
此外,应关注电池寿命、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领域,对相关风险进行深入研究。
四、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保险理赔等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保险公司更精确地识别风险,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
五、合作共赢保险公司应积极寻求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如汽车制造商、充电设施提供商等。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六、绿色环保保险公司应倡导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客户选择新能源汽车。
在产品设计上,可考虑为环保行为提供优惠,如降低保费、提供额外的保障等。
七、客户体验良好的客户体验是保险公司成功的关键。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注重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例如,通过移动应用或网站提供一键式服务,让客户随时随地了解保险状态。
此外,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定制的保险计划、快速的理赔处理等,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
八、结语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保险公司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
通过关注产品创新、风险评估、数据分析、合作共赢、绿色环保和客户体验等方面,保险公司将能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相应的保险问题也备受关注。
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研究正是对于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和分析。
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险产品设计、保险费率制定、保险理赔服务和车辆安全评估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保险产品设计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的设计是保险业务发展的基础。
保险公司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保险产品。
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应该更加关注车辆的电池寿命、充电设施、电池损耗等特殊因素,以保障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权益。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更新和维护成本较高的特点,保险产品应该覆盖更多的车辆损失项目,并关注电池寿命等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特殊风险。
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还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对于保险的需求。
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供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二、保险费率制定保险费率制定是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于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的制定需要考虑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车辆用途、驾驶行为等多个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特性与传统燃油汽车有所不同,其整车成本、维护成本、使用成本等都存在区别。
保险费率制定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单独分类,根据其特性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定价。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属性也会对保险费率产生影响。
专业用车与个人用车的保险费率差异较大。
新能源汽车的驾驶行为与保险费率也有关系。
新能源汽车对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充电习惯等要求有所不同,保险公司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率,以保障保险公司的盈利和用户的权益。
焦雨欣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试论险企推行ESG 经营理念的必要性及其路径一、引言“绿色”是我国经济的新发展方向,保险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中寻找发力点,发挥比较优势,将可持续和绿色转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纳入经营战略之中,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年来兴起的ESG (即环境Environmental 、社会Social 和治理Governance )理念,强调企业管理和金融投资除了注重财务绩效、经济指标外,更应该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成效等,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与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双碳”发展路径相契合,正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的“必修课”。
当前我国保险业对于ESG 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仅着眼于“资产端”的投资管理,主要体现在发挥保险公司资金融通功能,通过股权投资、债券投资或其他方式积极投资绿色环保领域,支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绿色产业发展。
但ESG 理念对险企“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影响具有同源性。
以气候变化为例,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会导致“资产端”持有的投资组合价值贬损,还会增加“负债端”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等险种的赔付,从而对险企造成两面夹击的不利形势。
同时,保险发展需要回归保障本质,投资作为辅助功能服务并服从于保障,因此,ESG 理念如何兼顾投资与保障,并渗透至险企运营发展的全流程,将是保险业未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从投资和保障全面考虑的新视角出发,针对ESG 理念在险企“资产端”与“负债端”两大方向进行布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展开探究。
Theory&Practice二、发展背景与文献综述(一“)“绿色保绿色保险险”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对于绿色发展十分重视,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使用、碳排放和环境破坏的过度依赖,培育新增长点,通过建立新的产品市场、提升技术、发展投资和改变消费行为来推动增长,形成新竞争力。
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我国也在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新能源产业在融资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二、问题分析1.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产业了解不足,风险意识强。
2.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长,回报周期长。
3.新能源技术创新速度快,投资风险大。
三、对策建议1.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了解和支持力度。
2.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3.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资本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4.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压力。
5.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监管和评估,防范投资风险。
6.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鼓励社会投资者参与到新能源产业中来。
四、具体措施1.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了解和支持力度。
(1)设立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设立专门的银行或信托公司,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3)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评估服务。
2.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1)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2)制定政策规定,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向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时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投资于新能源产业。
3.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资本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项目,争取更多的贷款和投资支持。
(2)吸引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新能源产业,并为其提供便利条件。
4.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压力。
(1)建立新能源产业风险共担基金,将投资者的风险分摊到基金中。
(2)建立新能源产业保险制度,为投资者提供保障。
5.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监管和评估,防范投资风险。
(1)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财务监管和信息披露,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经济论坛浅析新时代下我国新能源保险的发展前景——以光伏发电保险为视角王媛(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随着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地位不断提高,以及保险法的修订和完善,保险业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
目前,全球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但研发及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巨额损失成了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新能源保险应运而生,如何将保险与新能源的发展紧密融合也有待深思。
本文以光伏发电保险为视角,对我国新能源保险的发展略作解读。
关键词:新能源保险;光伏发电保险;高风险1引言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相对于我们传统应用的能源,新能源更加环保安全可持续,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无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其发展利用过程中的高风险性恰恰需要保险为其“保驾护航”。
2我国发展新能源保险的意义以新能源保险中的光伏发电保险为例,来探讨新能源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2.1光伏发电保险的产生及其发展光伏发电保险主要针对光伏发电站,即对利用太阳能光伏面板发电的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转嫁。
但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保险在其中的运用时间较短。
2008~2010年,国内以光伏产业的组件生产出口作为主营业务。
我国厂商在海外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得到了商机,大量购买一年期的质量保证保单来应付海外买家对产品质量保障的要求,这使得厂商的信誉及买家的权益均得不到良好的保障。
2010~2012年,国外出现了25年期的光伏组件功率保险产品(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Power Guard公司联合开发),但由于技术有限且缺乏相关经验数据,产品存在着许多缺陷,而我国厂商为了巩固在海外市场的地位而进行投保。
在2012年10月,国内推出了首个光伏组件25年期保险产品,解决了大多数厂商面临的困境。
2013~2014年,欧美国家对光伏产业的反倾销调查争议对光伏发电保险的需求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保险公司对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1.政府支持力度大:广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等,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广西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少,
充电桩分布不均匀,这给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消费者认知不足: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认知还
不够,对其性能、续航里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疑虑。
4.新能源汽车价格高:新能源汽车的售价相对燃油汽车较高,
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保险公司对策:
1.产品创新:保险公司可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开发出相
应的保险产品,例如针对电池损失、电池寿命等方面的保险。
2.降低保费:保险公司可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维修成本
等因素,合理确定保费,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成本,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3.加强合作:保险公司可以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充电桩运
营商等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推广宣传: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广告、媒体等渠道,加大对新
能源汽车的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总体来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创新、降低保费、强化合作和推广宣传等方式,积极参与和促进广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保险业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摘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支持,而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以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全
方位的解决方案,同时保险所具有的资金融通的衍生功能,又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要发挥保险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助推作用,也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有力扶持。
关键词:新能源;保险;路径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09-0138-02
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具有“清洁”、“低碳”、“可持续利用”等特点。
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考虑,也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正逐渐步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但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开始凸现。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与保险相关的亟待突破的障碍和
问题
(一)新能源产业面临较大的环境责任风险
对新能源产品制造企业的有效环境监管体系尚没有建立,新能源产业最大优势在于“清洁”,“对环境污染小”,但在现阶段某些新能源产品生产过程中,反而出现了大量环境污染的现象,如太阳能产业,就出现了电耗高,有害粉尘超标等现象,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损害,面临着极大的环境责任风险。
(二)新能源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
国家尚未在产业政策、财政支持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扶持和综合激励,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还不健全,法规还不完善,新能源项目的投融资政策和定价、税收等政策之间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大了经济社会资源配置成本。
(三)新能源产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是正处于低级发展阶段的弱小产业,投入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现阶段政府还未能投入专门的技术研发资金,企业在研发产品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
加之,政府没有实施具体的新能源用户补贴、完善投资补贴办法,使得消费者对新能源的需求没有充分的激发,不利于扩大市场规模,不能有力的促进新能源企业发展,因此,资本投入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的又一瓶颈。
二、保险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保险投资与新能源产业可实现良性匹配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经济效益好、成长性高、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以风力发电为例,从全球经验来看,近十年来,风力发电能力翻了一番,据预测,在未来二十几年内,世界风能市场每年将递增25%。
我国西藏等地区孕育着极其丰富的风能资源,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在风力发电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西藏地区即使在没有获得政府任何补贴的情况下收益率也可达到21%。
2010年,河北建投集团新能源公司风电项目就已经开始试行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该计划投资规模为13亿元,期限七年,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采取浮动利率,票面利率为起息日适用的五年期以上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
下浮13%,这一举措是利用市场化方式,利用多种债务融资工具,采用多渠道融资的大胆尝试,低成本利用保险资金,拓宽了该企业的融资渠道,为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保险投资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和“收益性”,同时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庞大、长期性特点,投资新能源新兴产业,实现两者有效的结合,既能有效发挥保险业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又能够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让全民共同分享清洁能源带来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监管部门保险投资的新政不断出台,保险业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助推器”
(二)保险可以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新能源生产技术含量高,生产过程较复杂,涉及到的风险种类也具有多样性,新能源生产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在生产中一旦发生风险,极有可能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大范围的伤亡和损失。
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新能源工业更加需要专业性的风险管理服务,为其提供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案。
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保险业为能源工业提供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其发展充分的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有许多保险产品就是针对能源工业的风险量身定制,许多风险管理技术是为能源业不断提高创新。
在我国,保险业在改善能源工业风险管理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在核电站建设及核电生产中、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建设及海上石油生产中、在重大水电和火电项目建设中,保险业都积极利用自身风险管理优势及专长,为能源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新能源业的发展。
三、保险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保险资金将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作为投资重点
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逐步放开,政府正逐渐放松保险资金运用限制,政策鼓励保险资金进行新能源产业投资,保险业必然要将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新能源行业作为投资重点之一。
保险投资可以依托风险投资公司,以个名义在新能源项目的创意期或初创期以股权投资方式进入,可以采用风险投资、私人股本基金投资、股权投资、资产融资、兼并与收购等多种方式。
(二)保险企业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方案
1.扩大环境责任险承保范围
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由于处在起步阶段,技术的不完善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环境责任保险可以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有关责任赔偿的法律纠纷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现阶段的环境责任险主要针对突发事故所造成的第三方损失赔偿,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风险则不在承保范围,但新能源产业中的风能、光能则与自然风险密不可分,现行的环境责任保险范围较窄,无法满足新能源企业的风险规避需求,因此保险企业在设置此类产品时,可以以突发事故的环境风险为主险,对涉及自然风险类的可开办附加险,并适当丰富险种类型,从而满足新能源企业对环境责任险的承保类型需求。
2.更新涉及新能源行业的企业财产保险产品
面对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企业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新能源行业的特殊风险,有针对性地提供行业风险管理方案,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通过创新产品,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对保险的需求,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新能源行业的保险产品,现行的绝大多数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只涵盖了风电企业,却没有专门针对太阳能发电企业的财产保险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只能防范风电和太阳能企业面临的基本财产风险。
保险企业虽然在相关产品进行了更新,但市场需要更多的适合新能源企业的保险产品。
保险企业可以借鉴国际知名保险企业成功解决方案的经验,建立新能源行业客户风险及损失数据库,尽快培养精通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行业的承保和理赔的专业人员,准确把握新能源行业的风险状况和保险需求,在全面了解风电场或太阳能电站一般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等特殊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承保方案。
(三)保障措施
1.建立顶层设计
保险业发挥推动新能源行业的作用,不仅需要保险企业不断尝试和创新,更需要监管部门的推动和扶持,监管部门应该在为保险业投资新能源行业完成顶层设计,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从法律、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积极推动保险基金投资,同时,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和严格
的监管体系。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于积极投保的新能源企业,政府应适当地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如减少税收等,环保部门在征收其排污费时也可适当地进行减免,以提高企业投保热情。
保险业和能源工业应该把共同推动相关责任保险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为新能源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严陆光,陈俊武.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63-265.
[2] 王东星.开发新能源保险产品,助力绿色经济发展[N].国家电网报,2010-11-11(005).
[3] 王旭,等.保险机制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7).[责任编辑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