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成绩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月1日我校进行了期中考试。
参加考试5人,满分150分、平均分56分。
总体情况来看,只有2人发挥了正常水平,其他3名学生的成绩有待加强。
下面,我对考试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如下细致的分析:一、成绩分析姓名成绩杨云昊 87王政文 87何盼明 51刘曦文 40米文强 17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和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的内容。
试卷共计26道题,选择题12道,填空题共6道,计算题4道共14道小题,解答题3道化简求值题,解决问题1道。
第二章有关知识点: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三章有关知识点:代数式及它的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基本及格来讲还是很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并且有一定梯度。
王政文87分,自从进班以来都积极思考,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成绩有较大提高。
杨云昊87分,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总觉得一听就懂,眼高手低,计算不认真导致失分严重;其他三名学生基础薄弱,最低米文强17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复习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
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1)选择题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过关。
(2)填空题满分24分,最高分18分,最低4分,失分较严重。
17、18题因为学生对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理解不透,由于这题题目需要用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判别思维比较差,出错的比较多。
(3)计算、解答题,均属于基础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因此这几道题的得分比较正常,但得分结果却很不尽人意,因为得分率还是很低,主要原因首先是符号决定错误;再则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没有掌握。
成绩分析表一、引言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成绩一直是一个关注重点。
成绩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水平和努力程度。
因此,对成绩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二、数据收集本次成绩分析表的数据来源于一所中学的学生学科成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的期末成绩。
共有20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被收集并整理,为了保护学生隐私,数据已经进行了脱敏处理。
三、整体表现在这份成绩分析表中,我们首先对整体成绩进行了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语文平均成绩为85分,数学为78分,英语为82分,物理为75分,化学为80分,生物为76分。
整体来看,学生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相对较好,而物理和生物成绩相对较低。
四、单科表现4.1 语文成绩分析针对语文成绩,我们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进行了分类统计。
结果显示,有6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在9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30%;有8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在70-8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40%;有6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在7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0%。
4.2 数学成绩分析对于数学成绩,我们发现有4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20%;有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70-8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50%;有6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7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0%。
4.3 英语成绩分析针对英语成绩,有80名学生的成绩在90分以上,占总人数的40%;有60名学生的成绩在70-89分之间,占总人数的30%;有6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在70分以下,占总人数的30%。
4.4 物理、化学和生物成绩分析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三门理科科目中,学生的表现相对较差。
具体数据显示,有30%的学生在这三门科目的成绩在70分以下。
五、成绩对比在成绩分析表中,我们还进行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有30名学生在语文和英语中表现优异,但在数学和理科科目中成绩较差。
另外,还有20名学生在数学和理科科目表现出色,但在语文和英语方面较为薄弱。
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与反思1期中考试结束,结合前半学期的学生状况、考试情况和自己的工作情况,反思如下:一、考试成绩分析:我所任教的七年级三班,四班共有学生93人,96分以上30人,优秀率34%,72分以上40人,及格率45.5%。
最高分115.从得分情况看,高分数段和较高分数段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比较正常,中间状态的成绩所占比例太少,低分段的人所占比例太大。
甚至考6分的学生都有,令人担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基础较差,现在初一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之后,进行加减运算时,要确定符号,比较数的大小不会,实数运算能力差。
由于才学习几何知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三、近期工作总结与反思及今后措施1、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近期目标。
写出今后打算。
2.布置的各种练习检查到位、指导到位、纠正到位,坚持做到当天知识点当天检查,当天过关。
3、立足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耐心指导他们将知识内容落实到位,让他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
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5、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归纳一些常见的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以便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触类旁通。
6、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自习辅导,坚持做好每一个环节,加强班级班风学风的形成,让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个学生以期中考试为基础制定期末成绩目标,班内竞争对手,年级竞争对手,每学期进行相关的奖惩措施。
7、强化过程意识,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让学生展开思维,弄清楚其背景和来源,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8、重新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分组时,优差搭配,制定优帮差奖励机制,对那些辅导本组成员取得进步的组长和进步较大的组员进行鼓励。
河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数学组初中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课标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删减了一些繁、难、旧的内容,增加了知识应用和合情推理等要求,同时也强化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试题突出双基考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新课程的双基是什么。
2、试题着重评价学生感受事物,体现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的思想方法,试题内容源于教材,有效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教材的基础示范作用,引导教师重视课堂、重视学生参与、重视过程、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3、本次试题的难度设计恰当,从考试情况来看,基本与预期的目标一致。
试卷力求做到难度分布均衡合理,尽量减少了过难和过易的试题,因为题目的难度要求比以往有所降低,故此次统测成绩师生基本上是皆大欢喜。
二、考试的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试卷起点低,覆盖面广,难易适中。
通过本次考试,不但对前阶段的教学复习作了全面的检查,而且能有效地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三、答卷分析1 .学生答卷的主要特点(1)从卷面分析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书写认真、干净整齐,而且计算题有步骤,分析题有充分的理由。
(2)大多数学生答卷的心态良好,目的明确,能够正确对待考试,极大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把失分率降到最低限度。
(3)大部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较好,对基础知识理解透彻,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运用知识,会解决问题。
(4)大部分学生的运算能力过关,训练到位,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能合理安排解题步骤。
(5)探索结果明确,推理过程较严密。
在证明探索题中,学生能正确的探索、猜想题目的结论,并能说出理由,在证明过程中,因果关系明确,推论严密,逻辑性强,从答题情况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这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2 .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1)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试卷空白多,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答题格式混乱,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充分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2)少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对于本次考试的成绩,总体情况来看,只有小部分学生都发挥了正常水平,大部分部分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习,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班级中间段的学生的成绩有待加强。
下面,我对考试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如下细致的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到第二章的内容,完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试卷共计26题,满分120分。
其中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解答题共6小题,共60分。
第一章有关知识点: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近似数,科学记数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二章有关知识点:代数式及它的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规律探究题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广,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还是很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并且有一定梯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及复习检测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
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
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1)选择题最高分为30,最低得分为3.错误主要集中在题3、题6、题7、题10上,题3失分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去括号法则和顺序理解不透,个别学生急于求成,两个括号一起去,导致出错;题6准确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不透;题7和题10错误主要对规律探究不清楚,其实是题目的意思理解不到位,感觉无从下手,有些同学就自动放弃了,需要较全面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2)填空题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非负数的理解不透彻,不能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3)解答题的跨度比较大。
21、22、23题均属于基础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按理这几道题的得分应比较正常,但得分结果却很不尽人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符号确定错误,不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再则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没有掌握。
七年级阶段学习成绩分析课件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开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学习成绩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七年级阶段学习成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成绩总体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七年级学生的总体成绩分布。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优秀和不及格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
这表明学生们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整体水平较为稳定。
在各个学科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主要的考试科目。
语文成绩的平均分相对较高,这说明学生们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较为扎实。
数学成绩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能够取得高分,但也有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英语成绩的分布较为均衡,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及格水平,但要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加强语法和词汇的学习。
二、学科成绩分析(一)语文在语文科目中,阅读理解和作文是学生们普遍存在问题的部分。
阅读理解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作文方面,一些学生存在内容空洞、语言表达不流畅等问题,需要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技巧。
(二)数学数学成绩的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同时,数学的逻辑性较强,部分学生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三)英语英语学习中,听力和语法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
听力部分需要学生多听多练,提高听力水平。
语法方面,学生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语法规则,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三、学生个体差异分析除了学科成绩的分析,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主动,但学习方法可能不够科学,导致成绩不够理想;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但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成绩也难以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学习态度认真但方法不当的学生,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学生成绩表如下:
二、期中考试分析(参照月考分析)
1.XXX 语文成绩平稳,数学成绩提升36分,英语成绩下降20分,物理上升6分,英语考试发挥失常,选择题没有认真作答。
2. XXX 语文数学成绩相对平稳,物理上升15分,英语成绩下降16分,这与平时不记单词息息相关,看不懂题意就乱选,全靠运气拿分。
3. XXX 语文成绩略有上升,英语成绩下降15分,审题不认真,发挥失常。
4. XXX 成绩全面提升,得再接再厉。
5. XXX 数学成绩下降,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未能及时消化作业中知识点。
6. XXX 语文成绩上升8分,数学成绩平稳,英语成绩下降10分,物理成绩上升15分,对英语重视程度未能像重视数学一样。
7. XXX 数学成绩下降,审题不认真,对难题过于纠结,导致会做的题目由于时间不足做错。
8. XXX 语文成绩略有下降,数学平稳,对语文不够重视,是导致语文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
三、存在问题及后期工作安排
综上:学生突出表现的问题有存在偏科厌科现象,审题不认真,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足,有些学生还存在好高骛远,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自主性,自觉性亟需培养和提高。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后期会展开分层细致辅导工作,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辅导,当然后期的思想工作也需要家长与我们配合相继展开。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分析老城街道初级中学一、试题分析:1、试卷结构:本试卷满分150分,共三大题25小题。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共7小题,包含计算与化简、解方程、求线段长度、统计图、应用题等,试题结构、分值安排合理。
2、试题的基本特点:(1)试题内容覆盖面广。
涵盖了本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试卷注重了数学应用知识的考查。
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体现,展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数学试题起点低,坡度缓,注重基础性,关注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的考查。
(3)试题考查内容基础性强。
全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题覆盖面广,起点低且难易安排有序,层次合理,有助于考生较好地发挥思维水平。
(4)注重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试题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数学建模的思想等。
(5)试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试题的部分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出发和知识出发,选取了一定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又可接触到的事物作为素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的价值。
3、试题分布如下合理,知识点覆盖广。
其中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有1、2、3、22小题;第二三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有2、4、5、13、16、19小题;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11、23小题;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有8、14、17小题;第六章整式的加减有10、15、20小题;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有12、18、21、25小题。
二、试卷分析1、整体情况: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我校共有学生195人参加考试,校均分是89分,合格率是61%、优秀率为25%。
整体来看,成绩很不理想。
后进生的基础太差,最低分为4分,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最高分为157分。
建水七中
2013——2014年上学期成绩统计表班级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晏春丽龙文曹丽珠李晓艳李建萍白云芳王兴元晏春丽庾彦陆曹丽珠谭云春李建萍王廷丰王兴元李建萍普菊徐艳华李晓艳李建萍陈猛李美兰杜德敏邹绍梅普忠伟万恒萍康清王廷丰李美兰杜德敏普菊陆红有谭云春康清白云芳李美兰杜德敏庾彦陆徐艳华刘崇华康清陈猛李美兰晏春丽邹绍梅普忠伟万恒萍康清陈猛王兴元晏春丽白云芳陆红有刘崇华白忠明陈猛赵翾
七年级各科成绩汇总分析表
项目科目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407408408408408406408
00100000
1-919220321
10-1978477231410
20-29147364443494330-391818337539814940-491732275738686050-593645243237675060-694054453856435170-7959882545564853
80-891111137057752660
90-9910335765540931
1003050002
总分30105276012361423754241362016523610
均分74685858595058及格率77.64%71.08%54.17%47.79%55.64%31.03%48.28%
最高分10094100999995100
各科分
数段分析七(1)七(2)七(3)七(4)各科七(7)七(8)七(5)七(6)各科参测人数任课教师
科
310-319
300-309
300分以下
总人数
绩统计表。
第1篇一、前言本学期,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特对本次期末考试进行考后分析。
二、考试情况概述本次期末考试,我校初中数学总体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及格率、优秀率均有所上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及格率提高:本次考试及格率为85%,较上学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2.优秀率提高:本次考试优秀率为25%,较上学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3.高分段人数增加:本次考试满分100分,90分以上人数为20人,较上学期增加了5人。
4.各班级成绩分布较均衡:从各班级成绩分布来看,各班级之间差距不大,整体水平较为均衡。
三、成绩分析1.优点(1)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备课充分,课堂氛围活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3)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4)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不足(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理解不透彻。
(2)部分学生解题能力较弱,遇到复杂题目时容易出错。
(3)个别教师教学进度偏快,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
(4)班级管理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关注学生学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
4.加强班级管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6.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总结本次期末考试,我校初中数学成绩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七年级阶段学习成绩分析课件一、引言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这个阶段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要求。
通过对七年级阶段学习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成绩总体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七年级整体的成绩概况。
在本次考试中,全年级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都有了较为详细的统计。
平均分反映了全年级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总体水平。
通过与以往考试的平均分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是进步还是退步。
优秀率则体现了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所占的比例。
较高的优秀率表明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及格率是衡量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果及格率较低,说明存在较多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不足,需要引起关注。
三、各学科成绩分析接下来,我们对各个学科的成绩分别进行分析。
语文方面,学生们在阅读理解和作文写作上的表现参差不齐。
部分同学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并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同学在阅读理解中抓不住关键信息,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平淡。
数学学科中,计算能力是基础,但仍有不少同学在简单的计算上出错。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部分学生缺乏解题思路和方法,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英语成绩的分析显示,听力和阅读理解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困难的部分。
词汇量的积累不足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生们的表现也各有特点。
有的学科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学科则是在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上存在问题。
四、成绩的班级差异不同班级之间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的班级整体成绩较为优秀,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都较高;而有的班级则相对落后。
造成班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班级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等都可能对班级成绩产生影响。
初中数学复习统计表的绘制和分析统计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绘制和分析统计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绘制和分析初中数学复习统计表。
一、绘制初中数学复习统计表在绘制统计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一组相关的数据。
以“小明的数学成绩统计”为例,我们可以收集小明在过去五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数据如下:考试次数成绩(分)1 852 783 924 805 88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开始绘制统计表。
一般来说,统计表包括表头、行标和列标三个部分。
在本例中,表头可以命名为“小明的数学成绩统计”,行标可以表示考试次数,列标可以表示成绩。
绘制出的统计表如下所示:--------------------------------------------------------------考试次数 | 成绩(分)--------------------------------------------------------------1 | 85--------------------------------------------------------------2 | 78--------------------------------------------------------------3 | 92--------------------------------------------------------------4 | 80--------------------------------------------------------------5 | 88--------------------------------------------------------------二、分析初中数学复习统计表绘制好统计表后,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七年级数学教学成果分析那天,我在教室里批改七年级数学试卷,正想着这次考试成绩,心里不由得笑出声来。
这些小家伙们啊,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想到这里,我赶紧拿出手机,给刘老师发了一条信息:“刘老师,这次七年级数学成绩出来了,咱们班平均分竟然比其他班高了5分,你说我该高兴还是难过呢?”没过多久,刘老师的回复就来了:“恭喜你啊,老弟!这次咱们班的成绩确实不错。
不过,你可得注意了,别让孩子们骄傲自满,咱们还得继续努力。
”我点点头,心里暗自感叹:刘老师就是刘老师,一句话就点醒了我。
接着,我开始分析这次教学成果。
首先,我要说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这次,我尝试着在课堂上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在交流中提高能力。
你看,那个叫小明的小子,以前是个典型的“死读书”学生,这次考试竟然考了全班第一,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再来说说课堂氛围。
我特意在教室里挂上了一幅漫画,上面写着:“数学,其实很美。
”这样一来,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我记得那天,有个叫小红的女孩,课后主动找我聊天,说:“老师,我觉得数学挺有意思的,它像一幅画,又像一首诗。
”当然,教学成果的提高离不开孩子们的辛勤努力。
那天,我在教室门口碰到了小刚,他满脸汗珠,手里拿着一本数学课本,问我:“老师,这道题我怎么做啊?”我看着他,笑着说:“加油,小刚!我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个别学生基础薄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在课后安排了辅导班,一对一地帮他们补课。
你看,那个叫小丽的女孩,刚开始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现在成绩已经提高了不少。
当然,成绩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习惯。
我记得那天,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数学,从今天开始,我要重新认识你。
”那一刻,我感动得差点流眼泪。
总之,这次七年级数学教学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孩子们的努力,也离不开我的辛勤付出。
当然,更离不开刘老师一直以来的关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