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六课生产、劳动与经营 人民版必修1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12
《生产、劳动与经营》单元复习与巩固一、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立足生产的宏观背景,重点考查消费的作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经济意义;2.国家是生产的宏观参与者,企业和劳动者是生产的微观参与者。
试题主要立足“生产”这一主题,重点考查了企业的经营措施,如何就业,以及解决“用工荒”等问题;3.立足居民投资,主要考查几种投资方式的特点,以及风险性和收益性的关系。
知识经纬二、要点精析关键词:生产劳动经营投资理财(一)生产与消费[特别提示]区别两种“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消费品的数量和降低消费品的价格,使人们的购买力提高。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方面是指生产出的产品被消费掉了,生产过程才算真正完成;另一方面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典型例题】【例题】近年来,我国网上购物市场日趋繁荣。
目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达1.61亿,交易总额超过5 000亿元,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这表明(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B.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解析:审题时快速找到“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等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由“题眼”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A项入选;网购体现了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不是消费心理,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不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D项消费结构的改善在材料中未能体现。
答案: A(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全面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占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原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生产与消费——经济制度——劳动者和企业——融资)一、生产的知识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消费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总体: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是一个生产过程的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创造提高: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①理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
②现实: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客观要求;③意义: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时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措施①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具决定性);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哲学:改革的实质、目的和作用。
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生产力中人最具决定性)。
④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⑤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基本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生产资料公有制。
①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制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②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表现: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三种控制+支配地位)(2)国有经济:,适应较高生产力。
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意义:优越性+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国际地位(3)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形式:农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作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共同富裕。
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1复习要点《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高三政治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枯燥,要想学好必须用心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政治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三政治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1复习要点《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生产(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使生产得以真正地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国有经济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平稳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必修1第2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李仕才1.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
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
这说明()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B.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C.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相互决定D.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答案】B2.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就能看电影;衣服一沾污渍,便即时清洗……用户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可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成为“亮瞎眼”的新产品——可360度投影的iSee mini(智能微型投影电脑)和可手持的便携式“咕咚洗衣机"。
这体现了(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用户一个念头,一句无心之语,可一经海尔创客的手,很快就成为“亮瞎眼”的新产品.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4.大数据时代,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能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大数据视作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这有利于企业( )①提升服务质量,广泛赢得客户,保证市场占有率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③了解市场信息,把握消费需求,增强生产针对性④遵循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合理性A.①②B.①③C.③④ D.②④【答案】C【解析】①中“保证”说法绝对化;②的表述不符合题意;企业把大数据视作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利于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遵循价值规律,故③④正确。
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课标要求体系构建核心素养3.1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3.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1.政治认同:拥护党和国家适应、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2.科学精神: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影响、载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X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
2.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深度学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各方将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巩固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主要因素(1)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根本动因: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驱使资本不断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处落户,到处投资,到处开发,使得商品、服务、技术、资金、劳务等在全球X围自由流动。
(3)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作用: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影响已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知识拓展依据联合国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委员的规定,作为全球化重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跨国公司是指一家企业,其组成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第二,跨国公司有一个集中的全球决策体系,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服务内部共同的管理政策和统一的战略目标;第三,跨国公司的各组成实体共同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