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 格式:ppt
- 大小:472.50 KB
- 文档页数:4
《钱学森》教学设计15篇《钱学森》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__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
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
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
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问:你为什么这样喊?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择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词语第二教时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1、读书——找出根据2、交流——说出理由3、讨论——补充见解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四、组织集体交流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3、你是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
有关《钱学森》读后感范文(通用3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钱学森》读后感范文(通用3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学森》读后感篇1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
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
他,就是钱学森。
他拳拳爱国之情,令我感动。
当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
最终,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
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
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读《钱学森故事》一书,给我许多启示,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没有知识是不能学的,没有零件是不能造的,没有粮食是不能种的,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听从党的号召,报效祖国,真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强国而奋斗终生!《钱学森》读后感篇2今天,我读了《钱学森的故事》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写了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于是去美国深造,拜冯卡门为师,并在他的推荐下,钱学森成为了一所大学的终身教授,并在此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虽然他在生活上享有非常丰厚的待遇,但是他依然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可是,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希望没有实现,战争爆发了,他因为是中国人而受到了无理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