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 第十章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692.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文化和先进文化1.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2.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它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二)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1)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
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给予重要论述,并且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在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
并且还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4)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毛概总结第十章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和今后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路程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较长的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势态: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多极化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各国任命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是把双刃剑优点: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缺点:增加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
同时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从国际来看,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2.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3.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4.国际金融危机银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从国内来看,1.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2.市场需求潜力巨大;3.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4.制度优势日益体现;我国发展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1.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2.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3.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4.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突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的困难与挑战:1.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2.经济结构调整缓慢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用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周恩来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知道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目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1、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五大发展理念(作用和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1、新常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发展动力2、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想不起来从经济新常态往回推)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层面)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 个举措)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目标)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注意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发展教育和科学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认识和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三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成果、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方面的内容。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一)先进文化所谓先进文化就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
一是能够保障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文化二是能够引导人类前进的思想观念文化三是能够不断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四是能为人类提供享乐的,蕰涵精品意识的娱乐文化和物态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