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八章质量成本
- 格式:pptx
- 大小:245.79 KB
- 文档页数:46
质量成本财务制度一、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是指为预防、评估和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而发生的所有成本。
它包括四类成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内部失控成本和外部失控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预防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如培训、检查、标准制定等;评估成本是为了评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如检验、测试、抽样等;内部失控成本是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在组织内部引起的成本,如返工、废品、报废等;外部失控成本是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在外部引起的成本,如索赔、赔偿、声誉损失等。
质量成本的概念体现了质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对质量成本的认识和控制,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二、质量成本的分类根据质量成本的特点和产生原因,一般可以将质量成本分为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两大类。
内部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和评估成本;外部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后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内部失控成本和外部失控成本。
三、质量成本的计量方法对于质量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传统方法是指根据财务会计准则对质量成本进行核算,将其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环境,但存在质量成本无法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等问题。
现代方法是指通过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备的质量成本会计体系,将质量成本与实际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反映产品或服务质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现代方法的核心是建立质量成本会计体系,通过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质量成本进行分类、核算和分析,以便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建立质量成本财务制度的实施步骤建立质量成本财务制度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下面是建立质量成本财务制度的实施步骤:1.明确质量成本财务制度的目标和意义。
质量成本核算引言质量成本核算是一种用于衡量和管理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方法。
它涉及到追踪和计算与质量相关的各种成本,以便帮助组织做出更好的决策,以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质量成本核算的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质量成本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组织为预防和纠正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而支付的费用。
它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失控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质量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所需的费用,如培训员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等。
评估成本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测、检验和测试的费用。
失控成本是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后果和纠正所需的费用,如退货、召回产品、维修等。
质量成本的分类根据质量成本的不同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主要分类:1.预防成本:这些是为了预防质量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所产生的费用。
预防成本的目标是通过提前投入,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它们可能包括培训成本、研发成本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成本。
2.评估成本:这些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检测、检验和测试所产生的费用。
评估成本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它们可能包括实验室测试费用、检验和检测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
3.内部失控成本:这些是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内部损失所产生的费用。
内部失控成本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以降低进一步损失的可能性。
它们可能包括废品处理费用、报废产品成本和重新加工的费用。
4.外部失控成本:这些是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外部损失所产生的费用。
外部失控成本的目标是修复和弥补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以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它们可能包括退货费用、索赔费用和维修费用。
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组织的需求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质量成本项目:首先需要识别组织内与质量相关的各种活动和成本项目。
这可能需要与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进行合作和协商。
2.收集质量成本数据:收集与质量成本相关的数据是计算质量成本的基础。
质量成本核算办法1.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内容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供工程制作和安装质量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以及与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有关的成本以及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质量损失。
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四个部分。
1.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指公司为按照质量标准工作并避免由于低质量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预防成本主要发生在工程的研发和工艺阶段。
预防成本的增加在于期望减少后继的质量成本的发生。
(1)建立、运行和检查质量体系运行的费用(包括体系认证取证、复验费、内审员培训取证费、文件资料费、为保证产品质量的专门、专项培训费用等)。
(2)工艺评定费(3)焊工、探伤工种等培训、取证费。
(4)质量管理部门的工资和其他费用。
(5)未实施工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相关费用。
1.2 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是用于检测产品是否符合内部要求或客户要求所发生的成本。
产品生产制作、安装中的检验、试验、测量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检验测量设备折旧费、外委检验、试验、测量费用、辅助费用等)。
1.3 内部损失。
内部损失是由于制造和安装过程产生的各项质量成本。
主要包括:1.3.1 报价、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报价和合同遗漏或错误造成的由本公司承担的材料增补和工费损失。
●设计图纸和清单错误造成的材料增补以及相应的辅料、工费损失。
1.3.2 制作质量损失●不合格品检验、试验损失。
●返修、返工、报废的人工、材料损失。
●材料、产品降级使用、让步的损失。
●事故分析咨询费用、检测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1.3.3 安装和运输过程质量损失(扣除安装、运输单位赔付后的差额)●由于构件发货错误货多发造成的运输损失;●构件制作质量返工而发生的运输损失●安装返修增补材料和加工费用●安装事故分析咨询费用、检测费用和相关费用●构件现场堆放和保管问题产生的损失●工地退料的运输费用和减值损失1.3.4 内部工作质量损失各相关管理部门由于信息沟通不够或不及时造成的各项成本损失,包括不及时签证影响决算造成的损失。
1 . 什么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
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
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
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
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
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外部补救支出则是指因客户发现问题而由企业承担的补救性支出,包括的项目有保修、接待客户投诉、产品更换、产品回收、运费、担保数据分析、客户跟踪调查和区域服务机构。
2 . 质量成本的构成一、质量成本的构成图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而运行质量成本包括:①预防成本;②鉴定成本;③内部故障成本;④外部故障成本。
其构成如图所示。
二、运行质量成本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指致力于预防产生故障或不合格品所需的各项费用。
大致包括:①质量工作费(企业质量体系中为预防发生故障,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所需的各项有关费用);②质量培训费;③质量奖励费;④质量改进措施费;⑤质量评审费;⑥工资及附加费(指从事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⑦质量情报及信息费等。
2. 鉴定成本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满足规定质量要求所需的费用,鉴定、试验、检查和验证方面的成本。
质量成本&质量经济性管理培训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质量问题是管理问题,又是经济问题,质量经济分析和管理是一个企业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
有效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将推进企业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对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赢得企业和顾客共同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成本是指取得和保证满意的质量所需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费用。
而其中不增值的过程成本所形成的劣质成本在目前大部分的企业中占到总成本的20-30%。
这对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长造成严重的威胁,也是当前企业质量经济管理中的关键。
课程着重于建立生产、服务和管理流程,构建质量成本的框架等内容、收集数据、核算质量成本、形成质量成本测量分析报告等环节的案例分析,将使学员对质量经济性管理和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中质量成本的分类、模型、分析指标以及构成要素有全面的理解。
通过实施质量成本体系,在质量改进规划中应用和减少质量成本,并发挥质量成本的作用。
同时,可将其作为质量改进的切入点,组建团队、确立项目、组织实施、取得绩效,创造顾客和企业的共同价值。
培训对象:工厂厂长、总经理、财务经理、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人员、采购、生产部门经理课程大纲:第一章质量成本概述1.1 质量成本的起源1.2 质量成本的发展1.3 质量成本的意义1.4 质量成本是什么?1.5 质量成本的定义1.6 产品成本的定义1.7 质量成本观点比较1.8 质量成本的构成1.9 质量成本定义1.10 质量损失1.11 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第二章质量成本预测2.1 质量成本预测的概念和作用2.1.1 质量成本预测的概念:2.1.2 质量成本预测的作用:2.2 质量成本预测程序2.3 基期和基数2.4 按GB/T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规定质量成本的基本指标2.5 质量成本目标指标及其计算公式2.6 与预测目标相关的资料收集2.7 编制质量成本预测报告第三章质量成本计划3.1 质量成本计划的内容3.2 确定质量成本范围3.3 各类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例案例:质量预防成本与质量总成本的关系3.4 编制质量成本计划第四章质量成本核算、分析与报告4.1 质量成本核算、分析与报告的工作内容4.2 质量成本的开支范围4.3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渠道4.4 质量费用原始凭证与归集4.5 质量成本核算4.5.1 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4.5.2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4.5.3实际质量成本核算要注意的问题4.6 质量成本分析4.6.1 质量成本分析的意义4.6.2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4.7 质量成本分析报告4.8 质量损失成本产生的常见原因4.9 质量成本整改推进计划第五章质量成本控制5.1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5.2 质量成本控制的依据、原则、内容5.3 质量成本控制的方法5.3.1 质量成本的业务源控制5.4 质量成本考核第六章质量损失与降损6.1 质量损失定义与损失的种类6.2 降损的方法6.2.1 过程的FMEA6.2.2 失误的原因分析第七章 ISO/TR 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指南》7.1 识别和(或)评审过程、监控费用7.2 识别影响顾客意度的因素、满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7.3 监测顾客满意度、进行成本和(或)收益分析7.4 策划和实施改进第八章质量成本目标管理实施8.1 目标制定8.2 目标分解8.3 目标监控8.4 绩效评估第九章质量成本管理体系9.1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9.2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策划9.3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职责9.4 体系文件编写要求9.5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记录表单第十章质量成本改进项目10.1 质量成本改进项目选择10.2 质量成本改进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