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新闻名词解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4、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新闻名词解释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新闻的特点是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等特点。
新闻的定义是新闻也叫消息,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第一章新闻的定义1、新闻的起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社会交往2、新闻的词源:3、新闻的定义:是公开传播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4、信息的一般含义: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5、新闻与信息的比较::新闻与信息紧密相联又有明显差别。
共同点是二者都有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本源都是客观事实;对接受者都有未知性,都能提供新情况和新知识,都能起到消除受众认识不定性的作用;二者在通讯和传播过程中,对接受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满足受众某种程度的信息需求。
区别:一是二者内涵不同;虽然都来源于客观事实,但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状态,重点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状态和认识结果,而新闻只是其中的一种反映手段和认识成果。
三是传播手段和作用范围不同:信息传播有多种多样方式和手段,新闻这种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传向整个社会,而其他信息则通过另外渠道去高速一定范围内接受者的认识。
6、新闻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新闻报道的事件属性来区分:突发性、持续性和周期性。
从新闻报道的形式来区分为:简讯、消息、通讯、新闻特写、调查报告、记者评述、记者来信或采访札记、答记者问、新闻公告7、辨析软新闻与硬新闻:软新闻是指那些时效性上不强而人情味浓厚、容易激发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
硬新闻也被称为纯新闻,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生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对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利益、题材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的及时报道,其特点是时效性强、制作严谨规范。
第二章新闻的特性新闻失真失实的定义:是指新闻传播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出了违背事实的反映和报道。
新闻失真的原因及如何保真?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
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
故意:一是出于片面的政治功利的需要。
二是新闻媒体出于商业的目的,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不择手段编造新闻;三是新闻从业人员出于畸形的个人名利观,编造新闻;四是一味追新猎奇的新闻观。
新闻的定义和分类
1. 新闻啊,那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呢!比如说,就像你今天早上看到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超市,这就能成为一条新闻呀!新闻可是有好多种分类的哟。
2. 硬新闻就是那种很重要的、严肃的新闻哟,就像国家大事、重大政策之类的,好比说国家新出台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政策,这绝对是硬新闻啦!
3. 软新闻呢,则更加轻松有趣一些呀,像是娱乐圈的八卦啦、某地方有趣的风俗习惯啦,哎呀,就像那个明星又有了新恋情,这不是大家都爱讨论嘛!
4. 突发新闻那可不得了,是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呢,就像地震、火灾啊这种,一发生大家都特别关注,不是吗?就好像那次突发的地震,瞬间成为了焦点呀!
5. 民生新闻和咱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呀,像是物价变化、交通状况之类的,这不就跟咱自己的日子紧密相连嘛,好比说公交地铁又有新调整啦!
6. 财经新闻那就是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的啦,公司的业绩啦、股市的波动啦,哎呀呀,这些可都影响着很多人的钱包呢,就像那次股市大起大落!
7. 体育新闻多让人热血沸腾呀,赛事的结果、运动员的表现,哇,就像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赢得了重要比赛,那得多激动人心呀!
8. 国际新闻把全世界的事情都带到我们眼前呢,各国的动态、国际关系啥的,真的像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好比知道了别的国家又有了大变化!
9. 科技新闻展示着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突破呀,哇,那些新发明、新进展,就像给未来打开了无限可能,就像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多震撼呀!
我觉得新闻就像我们了解世界的眼睛和耳朵,不同分类的新闻让我们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知晓身边和远方发生的各种事情,真是太重要啦!。
新闻有关知识一、消息1、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2、理解新闻定义要注意三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注意三点:(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2)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教育作用:对读者的思想、道德、人生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认识作用:可以使读者获得有关社会、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件本身不是新闻,一件有价值的事件,还必须通过“报道”才能成为新闻。
报道,指记者或其他新闻工作者,爱好者对有价值的事件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再通过相应的新闻传播途径公之于世的手段和过程。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4、消息的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3)语言简明扼要(简明性)5、消息的写法:“倒金字塔”式:结果—过程(重要—次要—再次要),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
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
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6、消息的结构------五部分结构:电头(可有可无)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
新闻定义及非新闻类别区分标准一.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
简单而言,不管新闻类型如何,凡是不具有时效性的都不是新闻。
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时效性,也有所区分。
例如租房租车等信息属于生活服务类的信息,不算新闻。
此外,根据季节时令发布的养生保健美容等信息属于知识范畴,不算新闻。
目前,我们界定15个种类的信息为非新闻。
另外,将新闻分成12个一级类别,40个二级类别。
无三级类别。
二.非新闻2.1类别及举例:目前,我们界定以下15个种类的信息为非新闻:个人信息、博客、论坛、广告、下载、试题、教程、幽默笑话、情感故事、食谱、医院软文和美容养生常识、星座、书籍内容、景点介绍、在线调查问卷。
1.个人信息:普通百姓的自我介绍、个人求租出租、转让、购买点评等描述个人行为的信息视为非新闻。
官员(国内外)的简历、明星档案也是非新闻。
/GB/16211015.html/zz/detail_2011_09/21/9357247_0.shtml2.博客:个人或官方的博客,没有新闻来源,属于个人主观情绪的抒发。
3.论坛:用户在论坛发帖、知识问答不算新闻。
/CompTs_Html/210479R20110608X26.html4.广告:5.下载:音乐、影视剧、软件、书籍等如何下载或是资源来源的介绍。
属于知识类的信息,不是新闻。
/2011-11-15/135251010.html6.试题:各种考试试题属于知识,不是新闻。
/329_feinikesitaiyang/7549320.html7.教程:教程包括各种软件、游戏等,同样隶属知识范畴,不是新闻。
/news/20111114/322892.shtml8.幽默笑话:9.情感故事:10.食谱:11.医院软文和美容养生常识:美容养生常识是指诸如衣服怎么搭配,容颜如何保养、减肥瘦身、心脏病的症状、秋冬如何养胃等知识性的信息,不具有时效性,不算新闻。
/city/2011-11/15/content_2826622.htm12.星座:包括运势、测试、和生活的结合,比如装修旅游等等。
新闻学名词解释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1、新闻: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新闻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公开性。
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易碎性等非基本特性。
一是根据特定的报道内容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
二是根据新闻发生地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三是以新闻的时间性来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突出性新闻、延缓性新闻。
四是根据特定的报道要求和报道形式,同时也考虑到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进行划分,新闻可以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
2、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新闻的本源,即新闻的根本依据和源泉,也即新闻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
这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唯一本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新闻实践中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坚决反对新闻造假或新闻失实。
3、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有:1、记者采访;2、通讯社电稿;3、公众来信来稿;4、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部门的文稿及宣传品等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两种,从其他报刊转载,也是新闻材料的重要来源。
”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两者的联系:新闻来源必须符合新闻本源的要求,新闻本源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来源。
两者的区别:新闻本源问题是从哲学意义上对新闻本体的一种思考,而新闻来源则是从专业意义上对新闻材料出处的一种描述。
西方新闻媒体一般规定:所有新闻都要交代新闻来源。
4、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只能按事物的本来面貌作客观的陈述,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形象、言论和行动,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包括一切具体细节,都必须用准确的文字作真实的交待,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更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
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说:“新闻就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现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
”
据程栋新著《第二代新闻学》,新闻可以从两种角度来定义:
(一)新闻的性质定义。
分两层:
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认识论新闻包括:
感知新闻:进入主体感知系统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媒介新闻:用符号进入媒介系统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
(二)从文体意义上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
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常识⏹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概念⏹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新闻的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规律)⏹“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
⏹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
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的、最为核心的规律。
新闻价值⏹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的结构⏹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6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
一般包括: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即如何(HOW)(结果),用英文字头简称¡°5W1H¡±。
★消息的写作结构倒金字塔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
按内容重要性先后排序,以6要素的其中一个要素“倒叙”。
写快、写短;易于模仿。
如:“35字导语”、“三段式写作”、“会议新闻模板”、“外事活动摸板”……金字塔符合传统阅读习惯。
按事件先后顺序,但决非“流水账”。
导语大可作文:设置悬念、镜头再现……倒金字塔⏹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有关新闻的知识点总结Ⅰ. 新闻的定义和种类1.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报道当下发生的事件或者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是一种及时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
其特点包括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等。
2. 新闻的种类:新闻可以根据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来划分,包括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
不同种类的新闻有着不同的报道对象和观点,可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Ⅱ. 新闻报道的原则1. 及时性原则:新闻要求报道的事件及时准确,反映最新的社会状况和动向。
一般新闻报道会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和报道。
2. 真实性原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应当真实可靠,不得捏造、歪曲、夸大等。
新闻工作者应当通过多方采访、证实消息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3. 全面性原则:新闻报道要求一种比较全面的报道方式,充分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不能有片面性、偏颇性。
4. 客观性原则:新闻报道应当客观中立,不受个人观点和情感的影响。
应当尊重事实,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
5. 传播性原则:新闻报道要求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社交媒体等。
Ⅲ. 新闻报道的要素1. 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报道的核心,起到概括、吸引读者的作用。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 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简要介绍,通常位于新闻文章的开头,可以快速引出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3. 新闻主体:新闻主体是对事件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包括事件的经过、原因、影响等。
新闻主体应当包括事件的相关信息,呈现全面客观的报道。
4. 新闻结尾:新闻结尾通常包括总结、展望、评论等内容,可以对事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分析,展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Ⅳ. 新闻报道的采访技巧1. 采访对象的选择:新闻报道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包括相关人员、目击者、专家学者等,以获取权威、可靠的信息。
2. 采访提问的技巧:新闻采访需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包括开放性提问、封闭性提问、追问等,以便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第二节新闻的定义一、关于新闻定义的讨论情况综述1.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情况。
(美国曼切尔)2.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
(美国布莱尔)3.新闻就是同读者的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
(美国阿维因4.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
(美国莫特)5.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美国约斯特)6.新闻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
(美国华连)7.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间距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
(德国道比法特)8.新闻即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
(法国贝尔纳·瓦耶纳)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有规律的连续出现来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的东西。
(日本小野秀雄)10.新闻是值得社会重视的新的事实。
(苏联科尔尼罗夫)新鲜性、及时性、重要性、趣味性●我国关于新闻的定义●1、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徐宝璜)●2、新闻就是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到兴趣的最新事实。
(黄天鹏)●3、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
(邵飘萍)●4、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李大钊)●5、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6、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胡乔木)●7、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范长江)●8、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王中)●9、新闻是新近发生、人民大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戴邦)10、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甘惜分)。
新闻基础知识一、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二、新闻的分类新闻的分类标准有好多;新闻种类较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真、实、强、短、快、活;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2、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3、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5、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6、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7、按照新闻的传播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三、新闻的特点新闻要求及时性、真实性;具体: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要背景材料;四、新闻的结构新闻是一种叙事性文体,其基本要素和其他叙事性文体是一致的;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要包含六要素,即“5W+H”: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可以省略;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五、新闻的写法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3,开头通常有一段岛屿,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是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鲜明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在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的要背景材料;六、新闻的格式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因为这种格式不是按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七、怎样给新闻拟标题拟写新闻标题主要应掌握以下四项原则:一、准确丰富的信息,通俗精练,让观众一目了然;二、突出主要新闻点,寥寥数字,让观众一眼就对该新闻主题有了明确的认识;三、新颖独到的创意,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四、韵律动感的文字,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好,浓缩也罢,都要切忌把那些精彩的事实淹没于平铺直叙的枯燥文字中,应尽量把静态的变成跳跃的,把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的,把干巴乏味的变成栩栩如生的;首先,要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新闻标题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辅题又有引题和副题组成;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的任务;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辅题就可以省去,或者只用引题和副题;副题可以根据需要写作多行;引题最好不超过一行并应简短;因为它在主题之前,让读者的视线在引题上逗留过久可能分散读者对主题的注意力;其次,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1. 题文一致:①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和新闻的基本思想一致;标题的基本事实要和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标题所表现的内容要清楚,不能产生歧义②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标题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评论,但论断一定要以新闻的内容为依据,论据不足,即使标题是正确的,也会令读者感到没有说服力;2. 一语破的:①突出新闻中最新鲜的事实;新闻中的事实往往不止一件,其中最新鲜的事实,才是它的精华,只有抓住它,才能做到一语破的;②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③突出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④突出新闻中最本质的事实;3. 简洁明快:①善于省略,就是省略标题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只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只保留事情发展的结果,省去那些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省去消息来源;省去不必要的议论;在连续报道中,还可以省去新闻要素②善于概括,经过压缩,标题的内容已经不能再削减了,但是表达这些内容的文字能不能更精练些“以少胜多”——第一,锤炼字句;第二,适当采用简称标题由于受规定的地位的限制,字数有限,遇到较长的词组,可以把它加以压缩简化;方法很多:有的可以把一个词组分成几节,在每节里选择一两个字组成简称,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可以简称为“全国青联五届一次会议”;有的可把平列的附加语简化,合用一个附加语组成简称,如“教师和职员”简称为“教职员”;有的可用数字概括平列的几个词组来组成简称,如“四化”;4. 旗帜鲜明:①要有明确的是非有破有立,对比标出;直接标出所要反对的对象;只标出赞成什么,但由于针对性强,也可以做到鲜明②要有鲜明的爱憎,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明确表达作者的立场,如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表达丰富细腻的感情,表达感情不要简单堆砌很多形容词,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5. 生动活泼: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而外,还要让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感染到什么,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方法;①注意选择词语,如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成语的运用;②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了使标题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表现力,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反语、排比、呼告、仿词等;此外,拟写新闻标题还要必须注意几个具体的问题;1. 关于时态的问题;新闻中大多数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但标题一般采用现在时消息中的“昨日”“前日”“曾经”“已经”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在标题中一般是要省去的;目的是增加新闻的新鲜活泼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少数新闻报道是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标题中一般用“将”字表示;2. 关于语态的问题;一般采用主动语态而不采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便于从正面直接表达,容易做到明确、简洁、生动、有力;3. 关于标点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是:引题末尾指最后一个字的后面,下同可用问号、叹号、冒号和破折号;主题末尾,可用问号和感叹号;副题末尾可用感叹号和问号;在操作方法上,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拟写主题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选的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在语言形式上,这样的信息,可能是一个关键性的或者是主旨性的句子,也可能是相距较远的关键词;我们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主标题了;拟写引标题时,我们要把目光锁定在新闻的背景中,因为背景是介绍主体事件发生的背景、目的、原因的,引标题正是要告诉读者主题所发生的背景、目的和原因;所以,要注意“在┅┅下”“为了”等表明事件背景或行为目的的词语;如果没有相关的提示,我们要注意分析能够隐含背景或目的信息的语句,并从中筛选出关键词语,连缀成大致的引标题;拟写副标题时,应把目光锁定在结束语部分,这是因为结束语是交代新闻主体事件的意义、作用、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的,而副标题正是告诉读者主题的意义、作用、影响或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所以,应注意捕捉那些能够表明主体事件意义、作用、影响或对未来发展方向预测的关键词句; 其次是加工润色;无论是主题,还是引题,抑或副题,应该说以上所得还不算是正式的标题,充其量是所需的关键性信息,或者叫做各类标题的雏形;所以,我们还要对“雏形”进行加工润色;从词语方面看,就是使语言更贴切,能够使用所提取的关键词的,就尽可能地保留关键词;如果所提取的关键词欠形象,不够生动,就采用置换法——换一个生动、形象、贴切的词语;从修辞方面看,就是使语言生动活泼,可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的就使用,如比喻、夸张、排比、借代、比拟、对偶、呼告、设问、反问等,力求使语言富有表现力;从句式方面看,就是尽可能使用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的句式,多使用对偶、排比句式,造成严谨、整齐、凝练、鲜明的印象;从语态和时态角度看,就是多使用主动语态,因为它便于正面直接表达,收到简明、生动、有力的效果,尽可能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而不采用过去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八、标题新闻标题新闻的出现;标题新闻也称为一句话新闻,是介于标题与简讯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新闻体裁,以标题形式对新闻事实作简要报道,这是一种脱离新闻独立存在的标题;标题新闻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的出现打破了标题依附于新闻而存在的模式,现在许多报纸都在运用这一特殊的新闻品种;九、标题新闻有哪些特色呢1. 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言简意赅;既可用于政治、经济、外事等硬新闻,也能用于文化、体育等软新闻;2. 具备标题的结构与特点,可以用单一式,也可用复合式结构,是标题形式而非文章,制作原理与制作标题一样;3. 版面位置灵活自由:可集纳数条标题新闻组或一个专栏,也可让一条标题新闻独立存在;根据编辑意图它可置于版面的任何部位,以体现编辑思想和态度,同时又可活跃版面,增加版面的美感;。
消息,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
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
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
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
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
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
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
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
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
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
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
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
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
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
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
”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
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新华社1980年7月16日新闻稿)
描写式。
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如“一盆盆翠绿欲滴的麦冬、松柏、万年青和盛开的鲜花装点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全国妇联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联欢会。
中外妇女1500多人欢聚一堂。
相互握手问好,亲切交谈,共同庆祝‘三八’妇女劳动节”。
(新华社北京1988年3月8日电)
评论式。
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如“今天,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正式生效了。
从此,脑力劳动成果被无偿占用的历史在我国宣告结束”。
(新华社北京1985年4月1日电)引用式。
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的四化建设’”。
(《文汇报》1981年9月29日)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
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
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
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写法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六要素是五个“W ”和一个“H”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How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