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原则
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人类的发展 必须要与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 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条 件为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临 界性,必须要适应环境与资源的承 载能力,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久 续性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共同性原则
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 原则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 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 题的。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 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国情不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 无论富国还是贫国,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 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 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Fra bibliotek1、可持续发展观利于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 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2、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 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 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 济建设。 3、利于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人类可持续 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 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
基本构成
可持续发展观 在我国的发展
中 国 古 代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思 想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 长”——夏禹禁令 《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坏井, 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孟子· 梁惠王上》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 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 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 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 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 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 满足当代人的利 益”。——江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