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水分代谢机制(朱晓云执笔)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54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调节机制植物是一种非常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而水分调节机制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植物需要水来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代谢,并通过自身的机制来调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分吸收、传输和保持。
本文将从根系吸水、叶片蒸腾和气孔调节等方面来介绍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调节机制。
根系吸水是植物获取水分的第一步。
植物根系通过与土壤接触的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是一种细胞丝状突起,通过差异浓度使水分顺势进入植物体内。
当土壤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时,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超过自身需求的水分,以保持体内的水分比较稳定。
但当土壤中水分不足时,植物会采取一系列调节机制来限制水分的流失,比如根系增加吸水效率,调节根毛的生长和分布等。
这些机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保持水分平衡。
叶片蒸腾是植物体内水分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叶片上的气孔通过开闭调节水分的蒸发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植物通过调节气孔的开启程度来限制水分的流失。
气孔的开启程度由叶片内的气孔闭合物质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例如,高温、低湿度和高风速会导致气孔开启,从而使水分快速蒸发。
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水分的蒸发速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除了根系吸水和叶片蒸腾,植物还有其他水分调节机制。
例如,植物体内存在一种叫做渗透调节的机制。
当植物体内的水分含量过低时,植物会增加渗透物质的浓度,从而吸引水分进入植物细胞内部。
这样一来,植物就可以保持细胞内水分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另外,植物还能通过改变细胞结构来调节水分的流失与保持。
一些植物的叶片表面存在一层叫做角质层的保护物质。
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降低植物体内水分的流失速率。
另外一些植物还会在叶片表面上产生毛状结构,通过增加局部的空气层来降低水分的蒸发。
总的来说,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分调节机制是植物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关键。
通过根系吸水、叶片蒸腾和气孔调节等机制,植物能够在水分充足时吸收多余的水分,在缺水时限制水分的流失,并通过其他调节机制来保持细胞内水分平衡。
植物对水分的调控机制植物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物之一。
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形态上的机制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水分的调控。
植物的水分调控机制涉及到根系的吸水、导水组织的运输、叶片的蒸腾以及气孔的开闭等过程。
本文将介绍植物对水分的调控机制,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讨论。
一、根系的吸水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
通过根毛的增大表面积和渗透调节,植物能够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
根毛是一种细小的突起,主要分布在根的外层,增加了植物吸收水分的面积。
同时,植物还通过渗透调节来调整根毛内外的水分浓度差异,促进水分的运输和吸收。
二、导水组织的运输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导水组织,即木质部。
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组织和木质纤维组织组成,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导管组织是由许多连通的细胞构成,其中的细胞壁上有许多微小的孔径,使得水分能够从根系被迅速地吸收,并向上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木质纤维组织则负责提供机械支持,使得导管组织能够顺利运输水分。
三、叶片的蒸腾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的主要场所。
植物通过叶片的开展和展开调节蒸腾速率,从而控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植物会通过收缩叶片,减少水分蒸腾的面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
相反,当环境湿度较高时,植物会展开叶片,增加水分蒸腾的面积,以促进水分的散发。
四、气孔的开闭气孔是叶片表皮上的微小开口,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的重要通道。
植物通过调控气孔的开闭来控制水分的蒸腾速率。
当植物感知到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会释放一种植物激素,促使气孔的关闭,减少水分的蒸腾。
相反,当植物感知到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会释放另一种植物激素,促使气孔的开放,增加水分的蒸腾。
植物对水分的调控机制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调控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能够保证植物体内的正常代谢活动和养分的吸收。
其次,通过控制叶片的蒸腾和气孔的开闭,植物能够合理调节水分的流动,避免过量的水分流失和干旱的危害。
植物水分生理学植物的水分吸收和保持机制植物水分生理学:植物的水分吸收和保持机制植物水分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吸收和保持水分的科学领域。
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它通过根系吸收、导管系统运输,并最终蒸腾作用释放出来。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水分吸收和保持机制,揭示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并维持水分平衡。
一、水分吸收机制1. 根毛的作用植物根系通过根毛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毛是细胞长出的细长突起,增大植物根系的吸收表面积。
根毛表面的细胞壁具有许多微小的毛细孔,可吸引和吸附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分子,实现水分的被动吸收。
2. 渗透调节植物通过调节根细胞的渗透浓度来实现主动吸水。
当植物根细胞内的溶液的渗透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时,水分会主动从土壤中流向根细胞,并通过渗透压差驱动通过根毛进入植物体内。
3. 驱动力水分吸收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植物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导致叶片内空气湿度降低,使叶片内发生水分的势能差。
为了平衡这个势能差,水分将通过导管系统由根部运输到叶片,形成一种吸力,促使水分向上运输。
二、水分保持机制1. 不透水层的作用植物根系通过形成不透水层来减少水分的散失。
不透水层主要由根部末端特化的细胞形成,阻止水分向外散失。
这种层可以通过增加根系表面积来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效率。
2. 叶片特化结构植物叶片的特化结构有助于减少水分的流失。
例如,一些植物叶片上有厚厚的角质层,以减缓水分蒸发。
另外,一些多肉植物叶片内部充满了水分,形成贮水组织,以应对干旱环境。
3. 气孔调节植物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控制水分的流失和碳的吸收。
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小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当环境干燥时,植物会收缩气孔,减少水分流失,但也限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
相反,当环境湿润时,植物会张开气孔,增加水分散失和二氧化碳吸收的机会。
三、适应不同环境的水分调节1. 干旱适应在干旱环境中,植物会通过增加根系表面积、调节渗透浓度和关闭气孔等方式来保持水分平衡。
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延缓生长、蓄积有机质和增加叶片厚度来减少水分蒸发。
植物⽣理学第01章植物的⽔分代谢第⼀章植物的⽔分代谢本章内容提要⽔是植物⽣命的基础。
植物⽔分代谢包括⽔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
植物细胞吸⽔有三种⽅式:渗透吸⽔、吸胀吸⽔和代谢性吸⽔,以渗透吸⽔为主。
根系是植物吸⽔的主要器官,吸⽔的主要区域为根⽑区,吸⽔的⽅式有主动吸⽔和被动吸⽔,其吸⽔动⼒分别为根压和蒸腾拉⼒。
蒸腾拉⼒是植物主要的吸⽔动⼒。
⽔分在植物体内连续不断地运输是蒸腾拉⼒—内聚⼒克服⽔柱张⼒的结果。
植物主要通过叶⽚蒸腾散失⽔分,具有重要⽣理意义。
⽓孔蒸腾是植物叶⽚蒸腾的主要形式。
蒸腾速率与⽓孔的开闭关系很⼤。
⽓孔开闭可能是通过保卫细胞内K+的积累学说和苹果酸代谢来调节的。
许多外界因⼦能调节⽓孔开闭。
作物需⽔因作物种类不同⽽异,⼀般⽽论,植物的⽔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合理灌溉要综合考虑⼟壤含⽔量、作物形态指标及⽣理指标。
灌溉的⽣理指标能即使反映植物体内的⽔分状况,是较为科学的。
第⼀节⽔分在植物⽣命活动中的作⽤⼀、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植物的含⽔量不同;同⼀种植物⽣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含⽔量也有差异;在同⼀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量也不同。
⼆、⽔对植物的⽣理作⽤1、原⽣质的主要组分。
原⽣质⼀般含⽔量在70%~90%以上,这样才可使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理⽣化过程的进⾏。
如果含⽔量减少,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状态,细胞⽣命活动⼤⼤减缓(例如休眠种⼦)。
2、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呼吸作⽤、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均有⽔的参与。
3、多⽣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
植物体内绝⼤多数⽣化过程都是在⽔介质中进⾏的。
⽔分⼦是极性分⼦,参与⽣化过程的反应物都溶于⽔,控制这些反应的酶类也是亲⽔性的。
各种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分配,以及⽆机离⼦的吸收和运输在⽔介质中完成的。
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细胞含有⼤量的⽔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因⽽使植物枝叶挺⽴、花朵开放等。
植物水分代谢的三个过程咱来说说植物水分代谢的这三个过程呀,就好像是植物的一场奇妙冒险呢!第一个过程呢,就是水分的吸收。
你想想看,植物就像个小机灵鬼,拼命地从土壤里把水分给吸上来。
这就好比我们人喝水一样,植物也得让自己“喝饱水”才能有精神呀!它们的根就像小手一样,紧紧地抓住水分,一点儿也不松开。
那场面,就好像是植物在和水分玩拔河比赛呢,嘿哟嘿哟地把水分拉进自己的身体里。
植物吸收水分可不容易呢,得克服好多困难。
土壤里的水分有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小孩,藏得深深的,植物就得努力去找到它。
而且呀,周围还有其他植物也在抢呢,这竞争可激烈啦!要是植物不努力,那可就没得“喝”啦,那不就干巴巴的啦。
接下来就是水分的运输啦。
这就像是植物身体里有一条小小的“水道”,水分在里面欢快地流淌着。
从根开始,一路向上,经过茎,再到叶子。
这一路上呀,水分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
你说植物得多厉害呀,能让水分这么听话地在自己身体里跑来跑去。
就好比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一样,水分在植物身体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呢。
它要把营养物质送到各个地方,让植物每个地方都能茁壮成长。
要是水分运输不顺畅,那植物就会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的,就像我们人要是血液循环不好,也会生病一样呢。
最后呀,就是水分的散失啦。
植物也会出汗呢,哈哈!它们通过叶子上的气孔,把多余的水分给排出去。
这就像是植物在给自己“透气”一样。
不过呀,这个过程也得把握好度,要是散失得太多了,植物也会受不了的。
你想想看,要是大夏天我们人一直出汗,那也会虚脱呀,植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呢。
它们得聪明地调节这个过程,该散失的时候散失,不该散失的时候就得赶紧关上气孔。
这就像我们开关窗户一样,热的时候打开透透气,冷的时候就赶紧关上保暖。
植物的水分代谢这三个过程呀,可真是奇妙又重要。
它们相互配合,就像一个完美的团队。
没有吸收,就没有水可用;没有运输,水就到不了该去的地方;没有散失,植物也会出问题。
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爱护这些植物,让它们能顺利地完成这场水分代谢的大冒险。
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代谢与调控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科学领域,其中涉及一系列与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相关的生理过程。
水分代谢与调控作为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吸收、传导、蒸腾等过程,以及植物对外界水分环境的适应机制和调节策略。
本文将深入探讨植物生理学中的水分代谢与调控的原理和机制。
一、植物体内水分的来源和吸收水分是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必需物质,同时也是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的媒介。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
植物的根系通过地下吸水器官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其中根毛的存在可以增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
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渗透作用使得水分从土壤经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并沿着植物体的导管系统向上运输。
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和储存一旦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它需要通过细胞间隙和细胞内进行传导和储存。
在植物体内,水分主要通过两种管道进行传导:xylem(木质部)和phloem(韧皮部)。
xylem主要负责植物体内的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上输,phloem则主要负责有机物的运输,如蔗糖和氨基酸等。
这两种管道系统通过形成连续的导管网,确保了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全面输送。
此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水分储存器官,如根茎、块根和叶片等。
这些器官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在植物遭受干旱等胁迫时,它们可以作为植物的水库进行水分供给。
这种水分储存机制在水分稀缺的环境下对植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三、植物对外界水分环境的适应机制水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能够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机制来维持水分平衡。
例如在干旱环境下,植物会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来减少蒸腾作用,以减少水分流失。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改变根系的生长和形态结构,来提高吸水的效率。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则会保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除此之外,植物还可以通过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和激素来调控水分代谢。
例如,植物体内的脱落酸(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遭受干旱胁迫时会大量合成,从而调节植物的水分代谢和胁迫响应。
植物与水分利用的调节机制植物是地球上最早适应陆地环境并独立生长繁衍的生物之一。
为了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植物进化出了多种机制来调节水分的吸收、利用和保存。
这些机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抵抗干旱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水分利用的调节机制。
一、水分吸收植物的水分主要通过根系吸收,根系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植物的水分吸收至关重要。
根系的主要部分是根毛和根细胞。
根毛位于根的顶端,通过增大根系的表面积来增加水分吸收的效率。
根细胞则通过渗透压,通过活跃转运离子来吸收水分。
二、水分传输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主要通过细胞间隙和导管系统进行。
细胞间隙是细胞壁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可以通过间隙连通细胞间的水管。
导管系统则包括了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上行输送,而韧皮部主要负责产生压力将水分从根部输送至上部。
三、调节机制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进化出了多种调节机制来应对干旱和水分过剩等情况。
1. 根系调节植物的根系具有感知和响应外界水分条件的能力。
当土壤中水分过少时,根系会增加根长和根毛的数量,以增加水分吸收的面积和效率。
而当土壤中水分过多时,根系则会减少根长和根毛的数量,以减少吸收过多水分的风险。
2. 蒸腾调节蒸腾是指植物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的过程。
植物可以通过开闭气孔来调节蒸腾速率,以控制水分的流失。
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会关闭气孔以减少水蒸气的散失。
而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植物会打开气孔以促进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
3. 细胞调节植物的细胞具有水分的调节机制。
当细胞缺水时,细胞会通过积累有机溶质来降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同时,一些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厚壁细胞和栓塞细胞等也可以帮助植物保持水分。
综上所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水分传输和调节机制来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
这些调节机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植物与水分利用的调节机制,对于我们合理管理植物、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根的吸水与失水1、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原理):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溶液中的水分由浓溶液流向稀溶液)。
2、一般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放入清水中,吸水;放入盐水中,失水,出现萎蔫现象(失水造成的)。
因此,施肥过多使土壤中溶液浓度过高,容易造成“烧苗”。
3、根毛细胞吸水的具体过程可表示为:水——根毛细胞——各层细胞间隙——木质部的导管——茎——叶二、蒸腾作用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约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植物体外,只有大约1%的水会用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并且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其次在叶柄和幼嫩茎处也能进行3、物质蒸腾作用的意义:(1)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2)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到伤害。
蒸腾作用不仅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它还能把茎内木质部的水往上拉,根部的水也随着上升,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同时也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
此外,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变成水蒸气,会吸收周闹大气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灼伤叶片。
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湿度和气流速度等。
一般,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温度低、光照弱、气流速度慢,则蒸腾作用弱;如果湿度小、温度高、光照强、气流速度快,则蒸腾作用就强。
三、水的散发结构——气孔1、存在位置:叶的表皮细胞之间2、构成:有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合成的小孔。
保卫细胞靠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背着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
植物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转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植物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适应机制,为植物的选育和生产提供指导。
一、植物水分代谢的基本过程植物水分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输送、储藏和利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经过根压力和毛细作用输送至地上部分,然后通过蒸腾和汲取转化为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
在植物水分代谢中,细胞壁和细胞膜在维持水分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壁的生长和扩张对水分影响较大,而细胞膜的通透性则直接决定了水分进出细胞的效率。
二、植物水分代谢的调控机制在植物水分代谢中,调节细胞壁松弛、调控细胞膜透性以及激活水分通道蛋白等机制都对水分代谢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1、细胞壁松弛的调控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一般被认为是细胞壁强度和松弛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
而多糖合成的调节则在细胞生长和水分代谢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蛋白激酶是调控多糖合成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2、细胞膜透性的调节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直接决定了水分进出细胞的效率。
植物通过调节各种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来控制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水的进出。
例如,钾通道的开放可以促进细胞膜的相对通透性,增强细胞壁的膨胀性,从而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输送。
3、水分通道蛋白的调节水分通道蛋白(aquaporins)是存在于细胞膜中的一种水分通道,可以调节水分的进出。
现有研究表明,水分通道蛋白可以整合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调节水分代谢和植物生长。
三、植物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应用植物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植物的选育和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植物选育植物对水分的响应机制对于植物的选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揭示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对干旱等环境逆境的适应策略,为植物的选育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2、植物生产植物水分代谢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植物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植物的水分代谢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因此,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所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就是这个道理。
植物从环境中不断地吸收水分,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但是,植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丢失大量水分到环境中去。
这样就形成了植物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的3个过程:水分的吸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和水分的排出。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一、植物的含水量植物体中都含有水分,但是植物体的含水量并不是均一和恒定不变的,因为含水量与植物种类、器官和组织本身的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关。
不同植物的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水生植物(水浮莲、满江红、金鱼藻等)的含水量可达鲜重的 90%以上,在干旱环境中生长的低等植物(地衣、藓类)则仅占6%左右。
又如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为70~85%,木本植物的含水量稍低于草本植物。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
凡是生长在荫蔽、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它的含水量比生长在向阳、干燥的环境中的要高一些。
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的差异也甚大。
例如,根尖、嫩梢、幼苗和绿叶的含水量为60~90%,树干的为40~50%,休眠芽的为40%,风干种子的为10~14%。
由此可见,凡是生命活动较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都较多。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不但与其数量有关,也与它的存在状态有关。
水分在植物细胞内通常呈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而这又与原生质有密切联系。
原生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它占总干重60%以上。
蛋白质的分子很大,其水溶液成为高分子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因此,原生质是一个胶体系统(colloidal system)。
蛋白质分子形成空间结构时,疏水基(如烷烃基、苯基等)包在分子内部,而许多亲水基(如—NH2,—COOH,—OH等)则暴露在分子的表面。
植物的水分代谢的作用综述[摘要]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就像食物对于人类一样。
研究水分的代谢运输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合理灌溉,科学用水。
在此,我们对它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渗透作用;蒸腾作用;根压Summary of plants’ function in water metabolismHe JingCollege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 ling, Shanxi 712100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for plants just like food for humans being. The research moisture content's metabolism transportation has the vital role.Key words: reasonable irrigation transpiration pressure of root水分运输的具体途径是:土壤→根毛→皮层→内皮层→中柱鞘→导管或管胞→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这些过程可以按吸收,散失两个方面划分。
1.植物水分的吸收1.1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细胞吸水的方式有三种,即吸胀作用、渗透作用和降压作用[1-2]。
1.1.1吸胀作用它没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如生长点的细胞、干种子细胞等,原理是细胞中有大量亲水性物质,这些亲水性能够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水分,活细胞、死细胞都能通过吸胀作用吸收水分。
吸胀作用(imbibitions)亲水凝胶吸附水分子,并使其膨胀的过程。
为非生命的物理过程。
植物组织中含有很多这类物质如纤维素、果胶物质、淀粉和蛋白质等,它们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未被水饱和时,就潜伏着很强的吸水能力。
最明显的例子是风干种子,因为其内贮存着大量蛋白质或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