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数据格式(知识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73.00 KB
- 文档页数:36
A1.1 第一类数据格式: 地面全要素填图数据文件头:diamond 1 数据说明(字符串)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均为整数)注:此类数据用于规范的地面填图数据:区站号(长整数)经度纬度拔海高度(均为浮点数)站点级别(整数)总云量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或本站气压) 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1 过去天气 2 6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标志1 标志2(均为整数) 24小时变温 24小时变压注:缺值时用9999表示,以后相同。
站点级别表示站点的放大级别,即只有当图象放大到该级别时此站才被填图。
以后相同。
当标志1为1,标志2为2时,说明后面有24小时变温变压。
否则说明后面没有24小时变温变压。
例子:diamond 1 99年06月15日08时地面填图99 06 15 08 301650468 127.45 50.25 166 16 7 340 6 975 4 8 0.1 38 7 600 9.1 25.0 0 14.7 9999 9999 1 2 1 -352533 98.48 39.77 1478 1 8 0 0 98 7 8 0.01 30 8 2500 10.7 30.0 60 16.8 27 9999 1 2 2 352652 100.43 38.93 1483 4 8 270 3 115 11 6 0.5 30 4 2500 12.6 15.0 61 16.0 24 17 1 2 1 2注意:地面自动站数据如果写为该类格式,可以在文件说明中加入可以识别的文字,默认使用“自动”作为识别文字,但自动站文件名定义可以使用8.3格式的“年月日时.000”或10.3的“年月日时分.000”格式,文件名定义规则主要用于时间变化曲线的显示。
不支持“月日时分.000”的文件命名格式。
A1.2 第二类数据格式: 高空全要素填图文件头:diamond 2 数据说明(字符串)年月日时次层次总站点数(均为整数)注:此类数据用于规范的高空填图数据:区站号(长整数)经度纬度拔海高度(均为浮点数)站点级别(整数)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均为浮点数)例子:diamond 2 95年11月24日250Hpa高空填图95 11 24 20 250 34503496 1.68 52.68 14 1 1031 -56 8 220 3307145 2.02 48.77 168 1 1040 -56 9999 220 2061052 2.17 13.48 227 1 1093 -43 9999 290 1960680 5.52 22.78 1362 1 1070 -51 9999 255 3707180 6.22 48.68 217 1 1043 -57 9999 215 506610 6.95 46.82 491 1 1043 -56 13 80 7A1.3 第三类数据格式:通用填图和离散点等值线(注意:数据中一定不能有经纬度相同的站点,否则生成三角网时将出错)diamond 3 数据说明(字符串)年月日时次层次等值线条数(均为整数)等值线值1 等值线值2 平滑系数加粗线值(均为浮点数)剪切区域边缘线上的点数(整数)边缘线上各点的经度值1 纬度值1 经度值2 纬度值2 (均为浮点数)单站填图要素的个数总站点数(均为整数)注:1. 此类数据主要用于非规范的站点填图。
气象数据分析系统(MDAS)使用说明书中国 安阳2015年2月目录一、系统介绍 (3)二、主要功能 (3)(一)数据分析 (4)1、“数据分析”页面 (5)(1)控制文件 (5)(2)分析对象选择 (7)(3)处理方式选择 (9)(4)生产潜力计算 (13)2、“图表浏览”页面 (15)(1)浏览 (15)(2)图表编辑 (17)3、“生产潜力与梯度”页面 (18)(1)参数设置 (18)(2)梯度计算 (20)(二)密码 (22)三、系统说明与版本更新 (22)(一)系统说明 (22)(二)版本更新 (23)四、联系地址 (24)一、系统介绍本系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魏晓文研制。
系统研制源于所在课题组承担的农业部行业专项(专题)——“黄淮海棉花气候生态适宜性研究”的研究需要。
该研究需对全国气象站点历年(当时涉及576个站点,1971年-2006年)逐日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进行分析计算,从太阳辐射到气候生产潜力、气候适宜性数据计算结果中,揭示区域内棉花生产适宜性状态及其演变情况。
其后又对系统进行了若干优化升级,形成了目前具有较完善功能的独立系统。
系统适宜于棉花气候生产潜力计算及地区适宜性分析,但通过对特异性参数的校准也可适用于其它作物的气象分析,这也是本系统下一步功能扩充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系统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写,运行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
支持的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包括XP—Windows 10。
此外,程序将调用Excel相关功能,因此,应确保计算机正确安装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系统已支持至Excel 2013)。
二、主要功能系统主界面如下:图1:主界面(一)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各站点历年逐日气象要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进行分析,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适宜性指标。
风廓线雷达通用数据格式(V1.2)2007年9月目录1. 文件名编码规则 (3)1.1 原始数据文件 (3)1.2 产品数据文件 (3)2.功率谱数据文件 (4)3. 径向数据文件 (4)3.1 文件组成单位 (4)3.2 文件框架 (4)3.3 文件结构 (6)4. 实时的采样高度上的产品数据文件 (10)4.1 文件组成单位 (10)4.2 文件框架 (10)4.3 文件结构 (10)5. 半小时平均的采样高度上的产品数据文件 (12)5.1 文件组成单位 (12)5.2 文件框架 (12)5.3 文件结构 (12)6. 一小时平均的采样高度数据文件 (13)6.1 文件组成单位 (13)6.2 文件框架 (13)6.3 文件结构 (13)附件一功率谱数据格式 (15)1. 文件名编码规则根据实际需求,建议使用长文件名命名法,对各类文件名进行约定。
文件名中的观测时间均为观测结束时间。
1.1 原始数据文件原始数据文件包括功率谱数据文件、瞬时径向谱数据文件,对于原始数据文件,建议每次观测生成一个文件,文件名具体命名方法如下:Z_RADR_I _IIiii_yyyyMMddhhmmss_O_WPRD_雷达型号_数据类型.TTT 其中:Z:国内交换文件;RADR:表示雷达资料;I:表示后面的IIiii为风廓线雷达站的区站号;IIiii:区站号(按地面气象站的区站号);yyyy:观测时间(年) (20**—);MM:观测时间(月) (01—12);dd:观测时间(日) (01—31);hh:观测时间(时) (00—23);mm:观测时间(分) (00—59);ss:观测时间(秒) (00—59);O:表示观测数据;WPRD:表示风廓线雷达资料;雷达型号:见表1;数据类型:功率谱数据文件用FFT表示;径向数据文件用RAD表示;TTT:当TTT = BIN时,表示二进制文件;当TTT = TXT时,表示文件格式为ASCII。
气象数据处理流程气象数据处理流程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气象数据处理流程1.数据下载1.1.登录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1.2.注册用户1.3.选择地面气象资料1.4.选择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日值数据选择所需数据点击预览(本次气象数据为:降水量、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湿度、辐射度、积雪厚度等;地区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下载数据并同时下载文档说明1.5.网站数据粘贴并保存为TXT文档2.建立属性库2.1.存储后的TXT文档用Excel打开并将第一列按逗号分列2.2.站点数据处理2.2.1.由于站点数据为经纬度数据为方便插值数据设置分辨率(1公里)减少投影变换次数,先将站点坐标转为大地坐标并添加X、Y列存储大地坐标值后将各项数据按照站点字段年月日合成总数据库(注意:数据库存储为DBF3格式,个字段均为数值型坐标需设置小数位数)为填补插值后北部和东部数据的空缺采用最邻近法将漠河北部、富锦东部补齐2点数据。
2.2.2.利用VBA程序Sub we()i = 6For j = 1 To 30Windows("").ActivateRows("1:1").SelectField:=5, Criteria1:=iField:=6, Criteria1:=jWindows("").ActivateRows("1:1").SelectWindows("book" + CStr(j)).ActivateRange("A1:n100").SelectRange("I14").ActivateChDir "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Filename:="C:\Documents and Settings\王\桌面\6\" & InputBox("输入保存名", Title = "保存名字", "20070" + CStr(i) + "0" + CStr(j)), _FileFormat:=xlDBF4, CreateBackup:=FalseSaveChanges:=TrueNext jEnd Sub将数据库按照日期分为365个文件3.建立回归模型增加点密度由于现有的日辐射值数据不能覆盖东三省(如图),需要对现有数据建模分析,以增加气象数据各点密度。
气象micaps-数据格式数据格式说明第一类数据格式:用于地面填图diamond 1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总云量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1 过去天气2 6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船向船速第二类数据格式:用于高空填图diamond 2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第三类数据格式:用于通用填图和离散点等值线diamond 3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线条数等值线值1 等值线值2 ......平滑系数,加粗线值,裁剪框的点数,经纬度值1,经纬度值2, ...... 单站内容长度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量值第四类数据格式:用于格点等值线diamond 4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层次经度格距纬度格距起始经度终止经度起始纬度终止纬度X-DIM Y-DIM 等值线间隔等值线起始值终止值平滑系数加粗线值第五类数据格式:用于TLOGP和剖面图diamond 5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跋海高度单站内容长度百帕高度温度露点风向风速百帕第六类数据格式:用于传真图1728 X 2400的点阵文件文件名按国际电码规定命名第七类数据格式:用于台风路径diamond 7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台风名称台风编号发报中心总项数年月日时次时效中心经度中心纬度中心最低气压最大风速七级风圈半径十级风圈半径移向移速第八类数据格式:用于城市站点预报diamond 8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第九类数据格式:用于底图投影变换(不可定义为综合图)diamond 9投影方式标准经度标准纬度 X放大系数 Y放大系数 X偏移 Y偏移预先保留预先保留预先保留本轮廓线点数标识字符串颜色线宽线型{X Y}···或者:diamond 90 0 0 0 0 0 0 0 0 0本轮廓线点数标识字符串颜色线宽线型{经度纬度}···四种投影的缺省标准配置如下:投影种类投影编码标准经度标准纬度 X放大系数 Y放大系数 X 偏移 Y偏移Lambert 1 79 29.99999 1.89999 1.89999-581 -3411.5999Mecator 2 无影响 0 0.558 0.573 478.0 1276.0bbq 3 20 无影响 0.25 0.25 0 0nbq 4 20 无影响 0.25 0.25 0 0系统定义的地图文件和参数文件:1.LAMBERT lambertM.dat para1.dat2.MECATOR mecatorM.dat para2.dat3.BBQ bbqMapXY.dat para3.dat4.NBQ nbqMapXY.dat para4.dat云图左下角经纬度(86.4,1.3)第十类数据格式:用于综合图定义(不可再次定义为综合图)diamond 10 综合图中所含的图类数数据文件路径可带统配符的文件名数据类型代码···第十一类数据格式:用于流线图diamond 11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层次经度格距纬度格距起始经度终止经度起始纬度终止纬度X-DIM Y-DIM第十二类数据格式:用于单点雷达图象(待定义)第十三类数据格式:用于图象(卫星云图、雷达拼图、地形图等) diamond (8个字符) 13(3个字符)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40个字符)年(5个字符)月(3个字符)日(3个字符)时次(3个字符)X方向图象大小(5个字符)Y方向图象大小(5个字符)图象左下角经度坐标(8个字符)图象左下角纬度坐标(8个字符)投影方式(2个字符):1-lambert;2-mecator;3-bbq;4-nbq;放缩系数(5个字符)图象种类(2个字符):1-红外;2-雷达拼图;3-地形图;4-可见光;5-水汽对照表文件名(12个字符)系统保留(16个字符)(文件头部分共128个字符)下面是256级灰度表示值···第十四类数据格式:用于记录修改后的等值线diamond 14 屏幕上要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LINES:条数线宽点数X Y Z···标号个数X Y Z······LINES_SYMBOL:条数编码线宽点数 NoLabel 0···SYMBOLS:个数编码 X Y Z 风向角度或字符串···CLOSED_CONTOURS:个数线宽点数X Y Z···标号个数X Y Z······STATION_SITUATION站号属性···第十五类数据格式:用于调色板设置diamond 15 屏幕上显示内容序号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值蓝色成分值···系统色彩配置说明:0-1 清屏色和传真图颜色2-255 云图256-272 线条273-289 底图290-321 填图322-338 符号339 TLOGP站点色彩340 3、16、17类站圈颜色341 17类中的汉字底图: 274轮廓线颜色,275经度纬度线的颜色,279河流地面填图:风290 温度291 现在天气292 能见度293 露点294 总云量295 高云状296 中云状297低云状298 低云高299 气压300 3小时变压301 过去天气一302 过去天气二303 低云量304 6小时雨量305 站点306 高度307 离散点填图值308(-) 309(0) 310(+)高空填图:风311 温度312 高度313 露点314符号:雨雪322 冻雨、冰雹、沙暴323 风雾324 阴、晴、多云325 注326 L/G327 N/D328槽线329 暖锋330 冷锋331 固球锋332 高温区333 霜冻334 划线中间结果335划线确认后336 霜冻点337第十六类数据格式:用于确定预报区域的站点diamond 16 stations 总站点数区站号纬度经度级别···第十七类数据格式:用于站点信息diamond 17 STATION 总站点数区站号纬度(度分) 经度(度分) 高度级别单站内容长度 {单站内容} ···第十八类数据格式:用于数值预报剖面图diamond 18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等分数等值线间隔等值线起始值终止值平滑系数加粗线值显示层格点场(全路径文件名)层数格点场(全路径文件名)···第十九类数据格式:用于初始化参数文件(不可定义为综合图)diamond 19显示中心位置的经度显示中心位置的纬度放大倍数地图数据文件名要素设置缺省值要素设置缺省值定义如下:#define OBSERVATION_NONE 0X00000000#define OBSERVATION_WIND 0X00000001#define OBSERVATION_TEMPTURE 0X00000002#define OBSERVATION_HEIGHT 0X00000004 #define OBSERVATION_DEW_POINT 0X00000008#define OBSERVATION_CLOUD_VOLUME 0X00000010#define OBSERVATION_PRESSURE 0X00000020#define OBSERVATION_CHANGED_PRESSURE_3H 0X00000040#define OBSERVATION_LAST_WEATHER_1 0X00000080#define OBSERVATION_LAST_WEATHER_2 0X00000100#define OBSERVATION_RAIN_FALL_6H 0X00000200 #define OBSERVATION_LOW_CLOUD_FORM 0X00000400#define OBSERVATION_LOW_CLOUD_VOLUME 0X00000800 #define OBSERVATION_LOW_CLOUD_HEIGHT 0X00001000 #define OBSERVATION_TRANSPARENCY 0X00002000#define OBSERVATION_CURRENT_WEATHER 0X00004000#define OBSERVATION_MIDDLE_CLOUD_FORM 0X00008000 #define OBSERVATION_HIGH_CLOUD_FORM 0X00010000#define OBSERVATION_STATION_ID 0X00020000 #define OBSERVATION_SHIP_DIRECTION 0X00040000 #define OBSERVATION_SHIP_SPEED 0X00080000 #define OBSERVATION_ALL 0XFFFFFFFFMICAP主要功能1.资料显示l 地面填图l 高空填图l 通用填图l 格点等值线l 流线l 离散点等值线l 台风路径l 传真图l 卫星云图l 雷达资料l TlnP图l 站点空间剖面图l 格点空间剖面图l 站点信息2.图形操作l 放大l 缩小l 动画l 漫游l 隐现l 翻页3.图形编辑l 修改等值线l 修改站点预报4.预报制作l 城市预报产品制作l 区域预报产品制作。
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本目录下的所有自动站实时报文数据格式均遵循以下说明;由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改了文件名规范,但文件内容格式未做更改!文件名更改参见文件:“附件: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文件名调整方案.doc”2、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包括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和加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该文件为顺序数据文件,共4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34个字节;第2条记录为器测项目,共262字节;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第4条记录为目测项目和天气报、加密天气报有关的编报项目,共134字节,当某观测时间无此条记录内容时,该条记录省略;最后一条记录的后面加上“=<CR><LF>”,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CR><LF>”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CR><LF>”,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⑴第1条记录: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和观测方式共6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⑵第2条记录共52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⑶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每分钟2个字节,即1~2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3~4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119~120位为第60分钟的记录;每分钟内无降水时存入“00”,微量存入“,,”,降水量≥10.0mm时,一律存入99,缺测存入“//”。
⑷第4条记录共23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该条记录由相应软件自动形成。
某时次不需要观测或编码的项目,相应记录或编码用相应位长的“/”填充,例如:9时无编报云量,编报云量记录为///,不需编云、天编码,则云状编码记录为24个“/”、天气现象编码记录为////,6小时降水量组编6///1。
中国地面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气候标准值数据集文件名-数据格式对照表结果文件附表19结果文件附表20结果文件附表21结果文件附表22结果文件附表23结果文件附表24结果文件附表25结果文件附表26结果文件附表27结果文件附表28结果文件附表29(累年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30结果文件附表31结果文件附表32结果文件附表33结果文件附表34结果文件附表35结果文件附表36结果文件附表37结果文件附表38结果文件附表39结果文件附表40结果文件附表41结果文件附表42结果文件附表43结果文件附表44结果文件附表45结果文件附表46结果文件附表47注:温度级别共20级:分别为(-49.9— -45.0、-44.9— -40.0、-39.9— -35.0、-34.9— -30.0、-29.9— -25.0、-24.9— -20.0、-19.9— -15.0、-14.9— -10.0、-9.9— -5.0、-4.9— 0.0、0.1—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1—35.0、35.1—40.0、40.1—45.0、45.1—50.0℃)湿度级别共8级:分别为(<30、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结果文件附表48结果文件附表49结果文件附表50结果文件附表51结果文件附表52结果文件附表53结果文件附表54结果文件附表55结果文件附表56结果文件附表57结果文件附表58结果文件附表59结果文件附表60结果文件附表61 (累年月各定时平均总云量)结果文件附表62结果文件附表63结果文件附表64结果文件附表65结果文件附表66结果文件附表67结果文件附表68结果文件附表69结果文件附表70结果文件附表71结果文件附表72 (累年月各级日降水量日数)结果文件附表73结果文件附表74结果文件附表75结果文件附表78结果文件附表79结果文件附表80结果文件附表81结果文件附表82结果文件附表83结果文件附表84结果文件附表85结果文件附表86结果文件附表87结果文件附表88结果文件附表89结果文件附表90结果文件附表91结果文件附表92结果文件附表93结果文件附表94结果文件附表95结果文件附表96结果文件附表97结果文件附表98结果文件附表99结果文件附表100结果文件附表101结果文件附表102结果文件附表103结果文件附表104结果文件附表105结果文件附表106结果文件附表107结果文件附表108结果文件附表109结果文件附表110结果文件附表111结果文件附表112结果文件附表113结果文件附表114结果文件附表115结果文件附表116结果文件附表117结果文件附表118结果文件附表119结果文件附表120结果文件附表121结果文件附表122结果文件附表123结果文件附表124结果文件附表125结果文件附表126结果文件附表127结果文件附表128结果文件附表129结果文件附表130结果文件附表131结果文件附表132结果文件附表133结果文件附表134结果文件附表135结果文件附表136结果文件附表137结果文件附表138结果文件附表139。
四、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1、总则1.1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是我国天气气候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有必要对2001 年版的“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简称2001 年版A格式)进行补充、修改。
1.2 本格式以中国气象局2003 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为依据,对2001 年版 A 格式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将格式命名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作为原“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的2003 年版。
1.3 本格式由一个站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包括 A 文件和J 文件两个文件,附加信息即2001 年版的“气表-1 封面、封底V 文件”,作为A 文件的一部分。
因此本格式涵盖了气表-1 的全部内容。
1.4 根据2003 年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本格式在2001 年版 A 格式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要素项目;为了更好地表述数据质量,增加了数据质量控制标识。
观测数据部分历史资料中的技术规定可参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本格式不再赘述。
1.5 根据2003 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本格式将2001 年版单要素分钟降水量J 文件更改为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作为 A 文件的补充,简称J 文件。
1.6 2001 年版与2003年版A、J 格式具体变动内容见附件“ 2001 年版与2003年版格式变动对照表”。
1.7 本格式适用于我国现行各类地面气象台站和不同观测仪器采集的数据。
2、A 文件2.1 文件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简称A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由17 位字母、数字、符号组成,其结构为“ AIIiii - YYYYMM.TX”T。
其中“ A”为文件类别标识符(保留字);“IIiii ”为区站号;“YYYY”为资料年份;“MM” 为资料月份,位数不足,高位补“ 0”;“ TXT“为文件扩展名。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信息共享门户系统技术方案1项目概况随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精细化水平的发展,预报产品不断丰富,对外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业务系统部署多,业务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数据到产品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天气业务的需求。
气象信息共享门户将在国家气象中心现有业务基础上建立完善业务流转与控制体系,优化中心的预报服务业务流程,提高数据流转和产品利用效率,减少预报服务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降低中间环节的复杂度与出错率,增强预报服务协同能力,推进预报和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应用,促进天气监视、预报及决策服务平台专业化发展,为国家气象中心现代天气发展及服务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将建立业务系统规范和数据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对预报员、服务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身份、权限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对国家气象中心主要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运行、数据流转状态等实现实时监视,实现对整个中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衔接与流转控制,实现对预报员身份信息、准入系统信息、业务监控信息、产品流转状态、任务调度等所有实时信息的显示和统计分析,实现预报产品和服务产品的分发控制,并增强国家气象中心互联网展示气象产品的水平。
2业务需求分析2.1 业务现状分析国家气象中心是全国天气预报的国家级中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中心、核污染扩散紧急响应中心,其前身中央气象台,成立于1950年3月1日。
50多年来,国家气象中心有了巨大发展。
国家气象中心的气象服务包括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政府部门制订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组织指挥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所需气象信息的决策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为公众提供公益气象服务,向国家重点工程、企事业单位趋利避害组织生产所需的专业气象服务,为全国省级气象部门提供指导性气象服务。
国家气象中心建立了针对台风、暴雨、寒潮、高温、沙尘暴、大雾等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系统,开展了0-3天的定量降水预报,4-7天逐日要素滚动预报,10-30 天的延伸期预报;基本形成了警报信息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
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是一个为广大气象领域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数据和信息的平台。
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的建设意义重大,可以促进气象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助力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气象数据对于研究气候变化、预测天气,保障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地气象站点数据采集方式不同,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的共享和对比存在一定难度。
建设一个统一的气象共享数据库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让各方轻松获取和分享数据,促进数据的有效利用。
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的优势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将整合国内各地气象站点收集的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该数据库将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方便用户获取和处理数据。
同时,由于涵盖了中国各地的气象数据,用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
数据共享对气象研究的意义数据共享是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的建设将为气象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促进气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还将为天气预报、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预测准确性,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未来展望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未来,我们期待这个数据库能够不断完善和扩展,成为一个有价值且可靠的数据平台,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气象数据的共享和合作,我们相信中国的气象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关于中国气象共享数据库的一些介绍和展望,希望通过这一平台的建设,能够推动中国气象事业的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数据格式中国地面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气候标准值数据集文件名-数据格式对照表结果文件附表19 (累年月平均本站气压)(累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结果文件附表21(累年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22(累年月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23 (累年月平均最高本站气压)结果文件附表24 (累年月平均最低本站气压)结果文件附表25(累年月平均气温)结果文件附表26(累年月平均气温平均差、标准差、最大正、负距平)结果文件附表27(累年月平均最高气温)结果文件附表28(累年月平均最低气温)结果文件附表29(累年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30(累年月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31(累年月日最高气温顺位(1-5顺位)及出现日期和1%、5%概率界限值)结果文件附表32(累年月日最低气温顺位(1-5顺位)及出现日期和1%、5%概率界限值)结果文件附表33(累年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结果文件附表34(累年月最大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35(累年月最小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期)结果文件附表36(累年月各级气温日较差日数)结果文件附表37(累年月平均气温分级值)结果文件附表38 (累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分级值)结果文件附表39 (累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分级值)结果文件附表40(累年月日最高气温≤0.0℃日数)结果文件附表41(累年月日最低气温≥25.0℃日数)结果文件附表42(累年月(9-4月)最长连续降温日数及止日和降温值)结果文件附表43(累年月(9-4月)连续最大降温值及日数和止日)结果文件附表44(累年月各级日平均气温频率)结果文件附表45 上一页下一页。
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络技术论文[Word文档] 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络技术论文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络技术论文1,,,技术的解决方案1.1,,,传输模型在,,,传输模型中,各个节点所起的作用是对等的,一个节点(同一时刻)既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资源的需求者,如图,所示。
,,,技术将各节点互相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间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
1.2,,,协议,,,技术发展至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文件共享协议,根据拓扑结构的关系可分为,种形式。
(,)以,,,,,,,为代表的中心化拓扑,所有节点的位置关系依然需要中心节点的参与,可扩展性差。
(,)以,,,,,,,,为代表的全分布式非结构化拓扑,是一种纯粹的,,,网络,网络节点可以随意扩展,但可靠性较差。
(,)以,,,,,为代表的半分布式拓扑,具备一组超级节点提供服务,支持复杂查询但是可维护性不高。
(,)以,,,,,,,,,,为代表的全分布式结构化拓扑,自适应节点的变化,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好。
气象宽带网是一个结构稳定的网络,为了在减小中心节点压力的同时保证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最适合采用,,,,,,,,,,协议。
另外,,,,,,,,,,,协议采用数据块传输机制,支持断点续传,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3,,,技术的优缺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气象宽带网,,,,,,,,的网状结构,将中心节点分发压力分摊到各个节点上,利用所有节点的参与实现数据从单数据源到多目标节点的共享,如图,所示,针对国家级节点,需要向若干省级节点(至少大于,)共享数据,国家级节点会将数据拆分成若干数据包,分别传输给广东、湖北、河北,个省级节点,然后这,个节点再分别进行交换传输直到数据包接收完整。
然而,在气象通信业务中直接使用现有的互联网,,,软件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节点的可控性、可管理性差,网络中各个节点随时可能退出系统,共享交换的信息随时可能被删除或者被终止共享;二是节点间传输不可控,容易造成骨干网拥塞、网络流量风暴等问题。
气象数据分析方法合集目录气象数据分析方法合集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气象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3)气象数据的来源 (3)数据收集方法 (4)数据处理方法 (5)气象数据分析基础 (6)数据可视化方法 (6)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7)数据挖掘方法 (8)气象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9)气象数据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9)气象数据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0)气象数据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10)气象数据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11)数据质量与准确性问题 (11)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12)未来发展方向 (13)结论 (14)总结主要观点 (14)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5)引言背景介绍气象数据分析方法合集背景介绍气象数据分析是一门研究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提高,气象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开发和应用高效、准确的气象数据分析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气象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气象学家开始使用气象观测数据来研究天气系统的运动和演变规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气象数据分析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发展。
传统的气象数据分析方法主要依赖于统计学和数学模型,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统计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来推断天气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然而,由于气象数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统计方法在处理大规模和多元的气象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气象数据分析方法也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训练模型来自动识别和学习数据模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象现象。
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大规模的气象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建立气象模型,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气象数据分级与分类(草案)2002年8月8日1. 适用范围根据“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项目需要,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
本方法仅适用于中国气象局及所属单位的气象数据服务与交换。
2. 文件依据(1) 中国气象局令第4号:《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2001年11月27日(2) 中气办发[1993]5号:《对外合作提供气象资料保密暂行规定》,1993年6月21日(3) 国气办发[1992]16号:《气象部门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1992年7月20日(4) GB 7027-86 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986年11月25日3. 术语(1) 气象数据:本方法所称的“气象数据”,是指我国按照气象业务要求布设的各类气象台站(含气象卫星)观测、积累的,及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存档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气象资料及其整编、分析成果。
(2) 气象数据分级: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保密规定,对气象数据的共享和提供利用划分保密等级。
(3) 气象数据分类:根据气象数据内容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管理和利用气象数据。
4. 气象数据分级4.1 气象数据在对外提供服务工作中分为:绝密、机密、保密、内部、公开五级。
4.1.1 绝密级:为重大军事活动提供的专项气象数据。
4.1.2 机密级:a、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提供的专项气象数据;b、为国家或者军事部门保密任务专门设置的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c、为作战任务专门提供的气象数据;d、为高科技或者特殊科学试验研究获得的空间大气监测数据。
4.1.3 秘密级:a、为国家或者军事部门保密任务专门统计整编的重要气象数据;b、通过非交换途径获得的各种国外气象数据。
4.1.4 内部:a、我国未参加公开广播的气象台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数据;b、专项、专业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象辐射观测、大气本底观测、农业气象观测等气象数据;c、邻国尚未划定国界线的我方一侧内有关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d、我国气象卫星延时资料、雷达测雨资料。
中国地面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气候标准值数据集文件名-数据格式对照表统计项目文件名数据格式表名累年月平均本站气压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004.TXT 结果文件附表19累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005.TXT 结果文件附表20累年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201.TXT 结果文件附表21累年月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202.TXT 结果文件附表22累年月平均最高本站气压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203.TXT 结果文件附表23累年月平均最低本站气压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S-10204.TXT 结果文件附表24累年月平均气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001.TXT 结果文件附表25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01.TXT 结果文件附表26累年月平均气温平均差、标准差和最大正、负距平累年月平均最高气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11.TXT 结果文件附表27累年月平均最低气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12.TXT 结果文件附表28累年月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011.TXT 结果文件附表29累年月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012.TXT 结果文件附表30累年月日最高气温顺位及出现日期和1%、5%概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20.TXT 结果文件附表31率界限值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21.TXT 结果文件附表32累年月日最低气温顺位及出现日期和1%、5%概率界限值累年月平均气温日较差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02.TXT 结果文件附表33累年月最大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03.TXT 结果文件附表34累年月最小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04.TXT 结果文件附表35累年月各级气温日较差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50.TXT 结果文件附表36累年月平均气温分级值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22.TXT 结果文件附表37累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分级值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23.TXT 结果文件附表38累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分级值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224.TXT 结果文件附表39累年月日最高气温≤0.0℃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56.TXT 结果文件附表40累年月日最低气温≥25.0℃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60B.TXT 结果文件附表41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64.TXT 结果文件附表42累年月(9-4月)最长连续降温日数及止日和降温值累年月(9-4月)连续最大降温值及日数和止日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65.TXT 结果文件附表43累年月各级日平均气温频率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30A.TXT 结果文件附表44累年月最高日平均气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052.TXT 结果文件附表45累年月最低日平均气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12053.TXT 结果文件附表46累年月各级温湿度出现频率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TEM-04230B.TXT 结果文件附表47累年月平均水汽压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VAP-13004.TXT 结果文件附表48累年月最大水汽压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VAP-13009.TXT 结果文件附表49累年月最小水汽压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VAP-13010.TXT 结果文件附表50累年月平均相对湿度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RHU-13003.TXT 结果文件附表51累年月最小相对湿度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RHU-13007.TXT 结果文件附表52累年月日最小相对湿度≤30%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RHU-04330.TXT 结果文件附表53累年月日定时最大相对湿度100%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RHU-04331.TXT 结果文件附表54累年月平均总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20010.TXT 结果文件附表55累年月平均低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20051.TXT 结果文件附表56累年月日平均总云量<2.0成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0.TXT 结果文件附表57累年月日平均总云量>8.0成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1.TXT 结果文件附表58累年月日平均低云量<2.0成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2.TXT 结果文件附表59累年月日平均低云量>8.0成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3.TXT 结果文件附表60累年月各定时平均总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20010A.TXT 结果文件附表61累年月各定时平均低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20051A.TXT 结果文件附表62累年月各定时各级总云量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4.TXT 结果文件附表63累年月各定时各级低云量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5.TXT 结果文件附表64累年月各定时各云状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CLO-04276.TXT 结果文件附表65累年月各定时各级能见度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VIS-04300.TXT 结果文件附表66累年月降水量、最多、最少降水量及出现年份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01.TXT 结果文件附表67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12.TXT 结果文件附表68累年月降水量相对平均差、标准差、相对标准差和最大正、负距平百分率累年月降水量分级值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15.TXT 结果文件附表69累年月最大日降水量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052.TXT 结果文件附表70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14.TXT 结果文件附表71累年月最大日降水量顺位及出现日期和1%、5%概率界限值累年月各级日降水量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04053.TXT 结果文件附表72累年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量和止日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04240A.TXT 结果文件附表73累年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及止日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04241.TXT 结果文件附表74累年月最大连续降水量及日数和止日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04242.TXT 结果文件附表75累年月夜间(20-08时)降水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03.TXT 结果文件附表78累年月(3-9月)3、5、7、10天内最大降水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13216.TXT 结果文件附表79及止日累年月各级日降水量最长连续日数及止日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PRE-04240B.TXT 结果文件附表80累年月轻雾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6.TXT 结果文件附表81累年月冰雹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3.TXT 结果文件附表82累年月吹雪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6.TXT 结果文件附表83累年月扬沙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4.TXT 结果文件附表84累年月浮尘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3.TXT 结果文件附表85累年月霾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21.TXT 结果文件附表86累年月烟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20.TXT 结果文件附表87累年月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1.TXT 结果文件附表88累年月龙卷风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2.TXT 结果文件附表89累年月大风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8.TXT 结果文件附表90累年月沙尘暴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5.TXT 结果文件附表91累年月雾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7.TXT 结果文件附表92累年月雷暴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0.TXT 结果文件附表93累年月霜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1.TXT 结果文件附表94累年月降雪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4.TXT 结果文件附表95累年月积雪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9.TXT 结果文件附表96累年月雨凇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7.TXT 结果文件附表97累年月雾凇日数、最多、最少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8.TXT 结果文件附表98累年月各级雾持续时间平均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7C.TXT 结果文件附表99累年月逐时平均、最多、最少雾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7D.TXT 结果文件附表100累年月逐时平均、最多、最少雷暴出现次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10A.TXT 结果文件附表101累年月雾白天(08-20时)出现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7A.TXT 结果文件附表102累年月雾夜间(20-08时)出现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7B.TXT 结果文件附表103累年月大风白天(08-20时)出现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8A.TXT 结果文件附表104累年月大风夜间(20-08时)出现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EP-20208B.TXT 结果文件附表105累年月蒸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EVP-13241.TXT 结果文件附表106累年月最大日蒸发量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EVP-13243.TXT 结果文件附表107累年月蒸发量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EVP-13242.TXT 结果文件附表108累年月最大积雪深度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S-13233.TXT 结果文件附表109累年月最大雪压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S-13234.TXT 结果文件附表110累年月各级日积雪深度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S-04280.TXT 结果文件附表111累年月平均风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02A.TXT 结果文件附表112累年月最大风速及风向和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42.TXT 结果文件附表113累年月极大风速及风向和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41.TXT 结果文件附表114累年月各风向频率和最多风向及频率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04230.TXT 结果文件附表115累年月各风向平均风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02C.TXT 结果文件附表116累年月各风向最大风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42A.TXT 结果文件附表117累年月各级日最大风速日数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04290.TXT 结果文件附表118累年月最大定时风速及风向、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11042B.TXT 结果文件附表119累年月各定时各级风速频率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WIN-04291.TXT 结果文件附表120累年月平均地面温度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240.TXT 结果文件附表121累年月平均最高地面温度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243.TXT 结果文件附表122累年月平均最低地面温度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244.TXT 结果文件附表123累年月极端最高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241.TXT 结果文件附表124累年月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242.TXT 结果文件附表125累年月平均5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A.TXT 结果文件附表126累年月平均1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B.TXT 结果文件附表127累年月平均15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C.TXT 结果文件附表128累年月平均2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D.TXT 结果文件附表129累年月平均4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E.TXT 结果文件附表130累年月平均8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F.TXT 结果文件附表131 累年月平均16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G.TXT 结果文件附表132 累年月平均320cm地温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GST-12030H.TXT 结果文件附表133 累年月最大冻土深度及出现日期SURF_CLI_CHN_MUL_MUT_19712000_CES-MMON-FRS-20270.TXT 结果文件附表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