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诵读材料之十八(对比专辑之一)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我们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1、【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乐在其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②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注释】: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2015福建泉州】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解释加点词。
⑴古来共.谈:________ ⑵夕日欲颓.:________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4.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翻译:【乙】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
不遵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答案:1.B(A项前一个“见”意为“看见”,后一个“意为”了解;B项两个“之”意思均为“的”;C项前一个“于”意为“对于”,后一个“于”意为“比”;D项前一个“自”意为“自从”,后一个“自”意为“如果”。
)2.(1)共同,一起(2)坠落(3)欣赏3.(1)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猿猴和鸟儿彼此起伏地鸣叫。
(2)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山林之美的感受与友人分享的乐趣。
乙文:(1)粗茶淡饭却能随遇而安(安贫乐道)。
(2)视不正当得到的富贵如浮云的高尚情操。
对比阅读选文一选自课文
摘要:
1.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的内容
2.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3.总结对比阅读的好处和应用场景
正文:
一、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的内容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它能帮助我们通过比较不同文章的异同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今天我们将以选文一和选自课文为例,进行一次对比阅读。
选文一和选自课文都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文章,但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选文一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讲述了这个主题的历史演变过程。
而选自课文则更多地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尽管选文一和选自课文在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首先,两篇文章都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两篇文章都引用了一些相关的例子和数据,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然而,两篇文章在论述方式和观点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同。
选文一更注重历史的阐述,它的观点更多地建立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而选自课文则更注重现
实的分析,它的观点更多地建立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
三、总结对比阅读的好处和应用场景
通过对比阅读选文一和选自课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的历史和现实,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对比阅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对比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掌握知识。
六年级学生美文诵读材料1 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瀑布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只有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仿佛枯萎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2018高考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8课含解析第四单元第18课项羽之死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应和(hè)麾下(huī)乌骓马(zhuī)慷慨悲歌(kǎi)B.田父(fù)瞋目(chēn)歌数阙(què)所向披靡(mǐ)C.创伤(chuāng)叱咤(chì)壁垓下(ɡāi)审时度势(dù)D.骠骑(jì)自刎(wěn)虞美人(yú)声名狼藉(jí)【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溃败骏马漫朔壮士扼腕B.奔逝气慨刈旗泣下沾襟C.嘱托陨落戮力暗然神伤D.凭借莅临愧怍舐犊情深【答案】D【解析】A项,朔—溯;B项,慨—概;C项,暗—黯。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项王军壁垓下壁:设营驻守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东面C.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D.汉军皆披靡披靡:溃散【答案】B【解析】东:向东(行军)。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B.乃分其骑以为四队C.期山东为三处D.项王瞋目而叱之【答案】D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今卒困于此B.辟易数里C.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D.善刀而藏之【答案】A【解析】B项,辟—避;C项,伏—服;D项,善—缮。
6.下列各项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项王乃大惊曰A.于是项王乃上马骑B.汉军乃觉之C.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A【解析】A项和例句中的“乃”都是副词,译为“于是、就”;B项,副词,译为“才”;C 项,副词,译为“仅仅”;D项,代词,译为“你的”。
7.对下列各项中文言特殊句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项王则夜起,饮帐中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答案】D【解析】①是定语后置句;②是省略句,“饮”后面省略了“于”;③是判断句;④是宾语前置句。
名家散文名篇朗读(精选6篇)名家名篇朗读篇1听雨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
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
”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
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
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
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
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
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
中国古代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
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
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
”是颇有一点诗意的。
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
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
经典美文阅读朗诵经典美文阅读朗诵(精选5篇)芽嫩已过,花期已过,如今打算来做一枚果,待瓜熟蒂落,愿上天复容我是一粒核,纵身大化,在心着土处,期待另一度的芽叶。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经典美文阅读朗诵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经典美文阅读朗诵【篇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每个人都怀抱着使命出生,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担责任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战国时期,面对廉颇的为难,蔺相如托词生病,避与廉颇争列上位;每当遇见廉颇,便远远掉转车子改道而行。
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
他的君子风度,弘扬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他的以国为重,诠释了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
担责任者,以天下为己任。
东汉马援家中十分富有,但他认为,一味追求享受生活的人,其人生是庸俗的。
于是他常常接济他人,自己却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一直坚守孔子“与其奢而不逊宁固”的信念。
在战场上,马援以“大丈夫为志,当以马革裹尸还”的气概征战沙场,为国杀敌。
晚年,逢贵州兵乱,62岁的马援请缨出战,最后战死沙场,实现了马革裹尸的夙愿。
担责任者,是为“虽千万人,而吾往矣。
”清末民初,国家危难,鲁迅深知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就有责任为国家效力。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学了很久的医学,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使当时的民众从盲目的度日中醒悟过来,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精彩非凡的际遇,有崇高远大理想,有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
古往今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豪杰、英雄战士将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且义无反顾、全力以赴。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一百多年前的五月四日,一批正值韶华的青年,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用羸弱的肩膀担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在历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适合对比朗读的文章
适合对比朗读的文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背影》和《荷塘月色》:这两篇文章都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前者描写了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后者则描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
通过对比朗读,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
2. 《沁园春·雪》和《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诗分别是毛泽东和陆游的作品,前者描写的是雪景,后者则是赞美梅花。
通过对比朗读,可以体验到不同诗歌风格和意境。
3. 《故乡》中的杨二嫂和闰土的语言描写:这篇文章中的杨二嫂和闰土的语言描写可以进行对比朗读,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离别的场景,前者是李白所作,后者则是王之涣的作品。
通过对比朗读,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
5. 《济南的冬天》和《春》: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季节的文章,前者描写的是冬天的济南,后者则是描写春天。
通过对比朗读,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不同季节的气息和特点。
6. 《岳阳楼记》中的“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两段文字分别描述了岳阳楼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象,通过对比
朗读,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天气对景色的影响。
7. 《有的人》和《海燕》:这两篇文章的主题都是歌颂勇敢的人,前者是描述一个普通人的英勇事迹,后者则是赞美海燕的勇敢精神。
通过对比朗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勇敢的内涵和意义。
这些文章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情感色彩,通过对比朗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差异和变化。
同时,这些文章也都是文学经典或名篇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朗读者经典美文nleir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那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
唐朝的月明。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
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
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
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
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
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
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唐朝的诗人清高。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
一路狂舞,一路豪饮。
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
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
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
沧海一声笑,散(sǎn)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唐朝的红颜多薄命。
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
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wéi)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
情不可依,色不可恃。
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
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
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
经典美文诵读材料经典美文诵读材料好的文章欢迎大家一起诵读,那么哪些文章是适合我们诵读的经典文章呢?请看下面哦!经典美文诵读材料:现在的幸福火车上,一位经济学家的对面,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30岁上下的男子。
一阵天南海北的谈话之后,男子说起了他的心事:“我结婚7年了,女儿已经5岁,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温柔贤惠,我呢,现在也算事业有成,我们的生活一直很幸福。
可是,一年前我遇见了一个女孩,我发现她那里有我曾经梦想的东西,我爱上了她。
”“你现在对这件事的感觉如何?”经济学家轻轻地问。
“我想到了离婚,但现在还下不了决心。
我现在感觉很痛苦!”“在面临博弈或选择时,个体内心难免会产生激烈的斗争。
”经济学家若有所思地说,“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假如你给老板做完了一个项目,他准备给你付薪酬,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马上付你20万元;另一种是付你30万元,却要分10年付完,你选哪一种?”经济学家问。
“我选第一种。
”男子抢答。
“为何选第一种呢?”经济学家反问。
“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谁知道几年后老板会不会跑了,谁知道几年后这笔钱还能不能拿到;再说,到那个时候,钱也不值钱了!”男子很快就给出答案。
“你说得很对!现在的钱比未来的钱更值钱。
同理,现在的幸福也比未来的幸福更值钱。
因为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谁知道未来她会不会变了,谁知道未来两人的幸福会不会贬值。
就算你现在的幸福只值20万元,却比未来的30万元来得更真切,因为现在的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是你正在拥有的。
”到中途站,男子下车了,他说他要回去。
“我原准备去青岛找那个女孩的,但现在我明白了!”男子说。
哦,每个人都一样,把握好现在的`幸福吧!经典美文诵读材料:善待人生路上,要学会善待他人,也要懂得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善待自己,可以让生命活得滋润。
无论是善待谁,其实都是温暖在流转,都是爱在延宕,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身。
在顺境的时候,想着去善待他人。
(二)《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选段【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解释加点的字。
⑴斗.折蛇行(斗:)⑵念.无与为乐者(念:)2、下面“以”字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以.其境过清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翻译下面句子。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乙文篇幅虽短,却写景抒怀功力独到。
在解衣欲睡之际,忽月色入户,睡意全无,于是欣然起行。
良辰美景,缺少同乐之人,着才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一切都像是信步由之,信笔书之,无意为文,却文笔自然。
文中十八字写景,可谓少矣,但都描绘得生动感人,有如神助。
B、乙文中苏轼岁遭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
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
C、甲文语言简练、生动,以作者的心情为线索组织材料。
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D、甲文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越多与越少
置身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到莫名的困惑。
确实,这个时代几乎为我们提供了所企求的一切,这实在是前无古人的,但是,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是:食品越来越多,但是食欲却越来越少;药物越来越多,但是健康却越来越少;广告越来越多,但是真诚却越来越少;书籍越来越多,但是智慧却越来越少;知识越来越多,但是思想却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交流却越来越少;伙伴越来越多,但是朋友却越来越少;努力越来越多,但是成功却越来越少;收越来越多,但是乐趣却越来越少。
我们渴望羡慕但却蔑视尊重,物欲横流但却人情淡漠,阅历广阔但却心胸狭隘,日夜奔流但却无所事事。
我们学会了如何生存,但却学不会如何生活。
我们的空调越来越多,但却越来越怕冷怕热。
我们不辞辛苦地拖家带口跑遍旅游胜地,但却不愿抽空去拜访对门的邻居。
我们可以分裂原子,但却不愿冲破偏见。
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金钱,但却没有了起码的快乐,因为我们可以买到别墅,但是却买不到睡眠;可以买到美貌,但是却买不到可爱;可以买到羡慕,但是却买不到尊敬;可以买到权势,但是却买不到威望;可以买到服从,但是却买不到忠诚;可以买到器官,但是却买不到灵魂;可以买到婚姻,但是却买不到爱情;可以买到虚名,但是却买不到实学……
难道,人类真的“比他所居住的地球冷却得更快?”(爱因斯坦)难道,人类真的“已经征服了世界,得却在征途中的某个地方失去了灵魂?”(贝塔朗菲)或者,尽管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确实越来越少?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第一位勤于思考的读者。
一念之间的十年
晓白
十年以前听罗大佑的歌,大家说我很前卫;十年以后再听罗大佑的歌,大家说,哦,原来你是这么怀旧的人啊。
罗大佑是谁?邻居家小妹妹问我。
十年以前别人的笑话常常让我捧腹大笑;十年以后只有老板的笑话才能让我捧腹大笑——即使已经听他说过八遍了。
十年以前我以为我的生活至少会有500种可能;十年以后我知道我的生活只有2种可能——晚上回家吃饭和晚上不回家吃饭。
十年以前我是这个城市里被嘲笑的外来者;十年以后我嘲笑这个城市里的外来者——但不嘲笑比我有钱的外来者。
十年以前我常常很傻;十年以后我常常很会装傻。
十年以前明知道那个女生很喜欢自己,也不敢追她——怕被拒绝;十年以后明知道那个女生不喜欢自己,还要去追她——被拒绝也无所谓。
十年以前,别人告诉我一个故事,我假装不信,其实是相信的;十年以后,别人再告诉我一个故事,我假装相信,其实是不信的。
十年以前我以为孩子是一个奇迹;十年以后我知道母亲才是一个奇迹。
十年以前我认为我需要很多人的爱;十年以后我知道很多人需要我的爱。
十年以前交过一个笔友,寄来一张红色的树叶书签;十年以后整理柜子时,忽然掉出这张书签,还有几封信。
信扔了,书签被随手一搁,后来再也找不到了。
——保存了十年的东西,才几秒钟的工夫,就没了!
(摘自2003年《视野》第4期)
名人批判
周洪
说“我是普通读者”的人,多半是审稿的。
说“我也是普通观众”的人,多半是审片的。
说“我也是普通消费者”的人多半是特殊消费者或者不是普通消费者。
说“我也当过学生”的人一定在教育学生。
说“我也吃过苦”的人,一定在享福。
说“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人多半不是群众而是领导。
说“其实我也是普通一兵”的人多半不是兵而是官。
说“其实我也很平凡”的人多半都以为自己不是人而是神,起码是半人半神。
这是一个公式。
我常常想站在台上说“其实我也是普通老百姓”,终于没敢,一怕传为笑话,二怕造成误会。
富翁爱说钱没意思。
领导爱说权没意思。
从香港美食城出来的人常说山珍海味不过如此。
被鲜花掌声包围的人爱说当名人真累。
这也是公式。
藐视等于炫耀,炫耀已经拥有的。
更当紧的是,藐视不等于放弃。
如果因为人说钱没意思就叫人捐献,如果因为人说权力没意思就叫人放弃,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球星爱球迷,但只是掏钱买门票的球迷。
歌星爱歌迷,但只是掏钱买音像带的歌迷。
影星爱影迷,但只是坚持上电影院的影迷。
上级爱下级,但只是听话的下级。
名人的谦虚多半是虚伪的。
也不得不虚伪。
假如富翁当我们穷人面说钱真好;假如领导当群众面说权力真好;假如明星当观众面说当名人好舒服好舒服哟,我们会不会起鸡皮疙瘩?
职业的虚伪非关人品,也就不叫虚伪。
如同外交官的客套不叫虚伪而叫礼仪。
名人没有真诚的自由。
有同事在电梯里看见了很大的名人,双手本能地在裤兜里擦,准备干干净净地伸出去握手。
但名人没有虚伪的谦虚,而是真诚地骄傲。
他伟岸的身躯直立,昂首向上望着电梯顶棚,看不见这矮小的路人擦干净的手,倒是保镖看见,迅速地伸出手来,但不是要握手,而是要防止这神秘的人从裤兜里掏出凶器来。
这一次邂逅,扫荡了他对那很大的名人的全部敬仰。
假如那名人谦虚地向他点头,亲切地同他握手,会成为永久的甜蜜。
然而,设身处地替名人着想,也难。
他要不望着顶棚,而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见人就得点头,头也会点晕了;他要伸手就握,手也太脏了;不停地洗手,会不会皮肤过敏?
所以,渴望清静也是真话。
当然,真要清静了,又会渴望打搅。
这只是小小的艰难,钱多了怕绑架,权多了怕颠覆,名气大了怕嫉妒,这才是更大的艰难。
所以,同情他们的文章多了,理解他们的呼声也高了,“胜也爱你,败也爱你”,就成了时尚。
于是,我们忘了,钱多怕贬值的艰难比起一分钱掰成两半养家糊口的艰难,其实算不上艰难。
胜了的球星进歌厅,败了的球星因为照样有人爱会照样进歌厅,其实是不值得我们去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