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41 KB
- 文档页数:2
newifi新路由2评测:千兆双频无线路由器笔者此次拿到的是newifi新路由2限量公测版,而正式版将于8月25号在京东开启全民公测。
newifi新路由2采用了牛皮纸的材质,整体给人一种简约的感觉。
包装盒正面十分简洁,正面中间为比较醒目的newifi新路由英文LOGO。
newifi新路由2包装盒背部下方是标贴一张该路由器的的参数,除了醒目的千兆双核、均衡天线、畅享影音、简洁设计标识外,主要内容就是newifi新路由2的重要配置,比如无线传输速率、处理器、内存和端口等等。
本考虑,newifi新路由2随机没有附赠一条网线。
newifi 新路由2采用了简洁的白色机身外观设计,机身的正面贴有天线的使用方法图以及和快速设置路由器说明,而newifi新路由2的Logo位于正面底部,美观精致,使得科技感十足,成为你家中的一道风景线,让人着实看着喜欢。
既然颜值迷人,那么配置就不得不骄人了。
在配置方面,为了让无线传输更为快速,真正迈向千兆无线级别,newifi新路由2采用了目前市面最快的MTK路由方案,搭载880 MHz双核处理器,配256MBDDR3运行内存,这样使得速度加快功耗降低。
独特的类平板天线设计是newifi新路由2一大亮点,newifi新路由2采用业界最新的802.11ac无线标准芯片,可同时进行2.4G Hz和5GHz双频段的无线传输,总带宽为1200Mbps,实现更强的信号覆盖能力,再也不怕找不到信号了。
具体效果笔者后面会测试。
newifi新路由2接口勉强够用,拥有2个千兆LAN口和1个千兆WAN口,在有线方面也为用户提供了最快速的连接。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它的机身背面设计了1个电源接口,同时双USB接口可外接两块6TB硬盘,其中为了让newifi新路由2 有效发挥出最好的传输性能,能够满足用户进行大容量数据的分享传输需求,USB1接口则为3.0端口。
Reset重置键设计在两个USB接口中间,长按5秒Reset键,即将路由器恢复到出厂设置。
2级路由器怎么设置静态ip方法教程一级路由的DHCP服务分配动态IP给它的下级,二级路由的进口设置动态IP接收,它可以实现ADSL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那么具体怎么设置静态ip呢。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级路由器如何设置静态ip,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2级路由:它是一级路由的直接下属,分配给它的IP是动态的,如果给它的进口WAN口绑定一个静态IP.那肯定不稳定,其实TPLINK的一级路由可以绑定给它的进口一个固定IP.经过测试,可以,但不稳定。
现在最佳的选择就是选择动态IP.现在还有一个要弄明白的,这里设置动态IP,是针对二级路由的进口(WAN)说的。
一级路由的DHCP服务分配动态IP给它的下级,二级路由的进口设置动态IP接收,完全正确。
2级路由器如何设置静态ip1.电信工作人员接好光纤猫,然后配置好总路由器的WAN口ip 地址(静态ip),离开。
要进行ip/Mac地址绑定,首先登录总路由器开启DHCP服务器,并设置IP地址自动分配池192.168.1.2~192.168.1.200,当然最大可以设为192.168.1.254)。
2.接着尝试在总路由器上进行IP/Mac地址绑定,并设置好只有IP/Mac绑定过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图2-1)。
3.接着在各办公室接入二级交换机/二级路由器(局域网内二级路由器用LAN口接入),然后通过网线接入计算机终端。
测试是否能接入网络。
问题1:通过二级交换机接入的已绑定ip/Mac地址计算机能够正常联网,通过二级路由器(TP-Link路由器)接入的已绑定ip/Mac地址计算机频繁掉线或者提示无Internet访问权限或者显示已连接网络但无法打开网页!分析:二级路由器默认开启了DHCP服务器,而二级路由器采用的是LAN口接入。
此时,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将被总路由器和二级路由器自动分配ip地址,当两个路由器分配的ip地址不同时路由器将频繁的请求更改计算机ip地址,此时易发生如上述情况描述的问题。
两个路由器无线桥接怎么设置无线桥接这个功能,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一般在以下场景下会使用到:已经有一个无线路由器了,但是该路由器的无线信号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家里部分区域没有wifi信号或者信号不好。
这个时候可以再买一个无线路由器回来,把两个路由器之间设置无线桥接,桥接成功后第二个路由器也可以上网了,从而实现增强无线信号的目的。
注意:(1)、不同的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的设置方法会有一些差异,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在本文中,将举例两个TP-Link路由器和斐讯K2路由器由为例,来演示无线桥接设置方法。
(2)、在设置无线桥接的时候,通常我们把原来连接宽带上网的那一个路由器叫做:主路由器;把第二个路由器叫做:副路由器。
(3)、请确保你的主路由器是可以正常上网,如果主路由器无法上网,那么无线桥接后,副路由器也是不能上网的。
TP-Link路由器的桥接方法:第一步、确定主路由器无线参数在副路由器中配置无线桥接功能之前,你一定要知道主路由器的:无线名称、无线密码。
因为在副路由器中设置无线桥接的时候,需要用到这些信息。
如有不清楚的,请自行登录到主路由器的设置页面,查看你的主路由器的无线名称和密码,如下图所示。
获取登陆网址的方法:请大家注意,不管是什么品牌的路由器,一般在路由器的底部有一个铭牌(标签),上面会给出出厂时的默认登陆网址,如下图所示。
所以,记住吧,以后不知道路由器的登陆网址时,查看一下路由器底部的铭牌就知道了。
查看TP-Link路由器登陆网址第二步、电脑连接副路由器先把副路由器接通电源,然后电脑用网线连接到副路由器的LAN接口(1\2\3\4)。
注意问题:(1)、主路由器和副路由器之间,不需要用网线来连接的。
(2)、如果是笔记本电脑,可以让笔记本电脑搜索、连接副路由器的无线信号;而不必用网线来连接笔记本电脑和副路由器了。
第三步、副路由器中设置桥接温馨提示:1、登录到设置页面在电脑浏览器中输入 打开登录页面——>输入“管理员密码”,登录到副路由器的设置页面。
1级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一级访问二级路由的概述3.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4.注意事项5.结论正文(篇1)【引言】在网络世界中,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扮演着交通指挥官的角色。
访问二级路由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从一级网络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级访问二级路由的概述】一级访问二级路由,是指在网络层次结构中,从更高层次的网络(一级网络)访问较低层次的网络(二级网络)中的路由器。
通过访问二级路由,可以实现对二级网络的监控、管理和维护。
【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有多种,以下为您介绍两种常用方法:1.通过 Telnet 访问二级路由Telnet 是一种网络协议,可以通过命令行方式登录到远程设备。
使用 Telnet 访问二级路由的步骤如下:a.在一级网络中的计算机上打开 Telnet 客户端b.输入二级路由器的 IP 地址c.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d.登录成功后,通过输入相应命令进行二级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2.通过 SSH 访问二级路由SSH(Secure Shell)是一种加密的网络传输协议,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使用 SSH 访问二级路由的步骤如下:a.在一级网络中的计算机上打开 SSH 客户端b.输入二级路由器的 IP 地址c.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d.登录成功后,通过输入相应命令进行二级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注意事项】访问二级路由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网络连接正常,避免因为网络问题导致访问失败2.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以免登录失败3.在进行配置和管理时,务必遵循网络规范和安全规定,以免引发网络故障【结论】从一级网络访问二级路由,有助于实现对二级网络的监控、管理和维护。
通过 Telnet 或 SSH 访问二级路由,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目录(篇2)1.引言:介绍 1 级访问二级路由的背景和需求2.访问二级路由的原理3.实现 1 级访问二级路由的方法4.实际操作步骤5.总结:回顾 1 级访问二级路由的过程和意义正文(篇2)一、引言在网络技术中,路由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转发数据包。
无线路由的工作原理
无线路由是一种用于将网络连接传输到各种设备的设备。
它通
过使用无线信号来连接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设备到互联网。
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包转发和网络管理
等多个方面。
首先,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的传输。
当设备
连接到无线路由器时,无线路由器会发送无线信号以建立连接。
这
个无线信号是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来传输的,它使用无线
电波来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无线路由器会将互联网连接转换成无
线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到设备上。
其次,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还包括数据包的转发。
当设备发
送数据包到无线路由器时,无线路由器会接收这些数据包并进行处理。
它会查看目标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设备或者通过
互联网传输。
无线路由器会根据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来进行数
据包的转发,确保数据包能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除此之外,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还包括网络管理。
无线路由
器会管理连接到它的设备,并为它们分配IP地址。
它还会对网络流
量进行管理,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无线路由器还可以通过设置密码、过滤规则和访问控制列表来保护网络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到网络上。
总的来说,无线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包转发和网络管理等多个方面。
它通过使用无线信号来连接设备到互联网,并管理网络流量和设备连接,保障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无线路由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无线网络连接。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项目 2个路由器、3台 pc 机、3个子网的互连一、目的及要求:创建2个路由器、3台PC机、3个子网间的网络通信;设置个人网络拓扑结构;用 wini 命令设置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用 inte 命令编辑接口,用 ip 命令设置子网地址,子网掩码;用ping命令察看是否实现网络通信。
二、实验准备:双击软件Boson Network Designer 7.0的快捷方式,进入个人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界面。
三、实验内容:1、添加设备,二个路由器(2514 2E-2S ),一个Serial,五个以太网卡(ethernet),2 个转换器(1900switches),进行联线,设计个人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1),完成后单击“save”保存当前网络拓扑结构,以(.TOP)为后缀保存,关闭 Boson Router Simulator。
图1-12、设置路由器命令Router1结果如图1-2;设置路由器命令Router2结果如图1-3。
图1-2图1-33、用WINI命令(C:)WINI)设置PC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1)设置PC1的IP地址如图1-4。
图1-4(2)设置PC2的IP地址如图1-5。
图1-5 (3)设置PC3的IP地址如图1-6。
图1-6 4.用 ping 命令察看是否实验成功(1)在 PC1 上的屏幕显示如图1-7。
图1-7(2)在 PC2上的屏幕显示如图1-8。
图1-8(3)在 PC3上的屏幕显示如图1-9。
图1-9四、结论及体会:本次实验是创建2个路由器,3个PC机,3个子网之间的网络通信。
在本次试验中,我把个人网络拓扑结构画错了(路由器之间直接用线连接了)导致后面实验中出错,检查了好多次才检查出来的,以后要注意了;通过本次实验,让我认识了实现网络通信的具体过程及相关程序的编写。
路由器交换机工作原理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中常见的两种设备,它们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起到连接不同设备和传输数据的作用,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
下面将会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区别。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主要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
路由器根据目的地址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并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这样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路由表和IP地址。
当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它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判断出数据包应该传输到哪个端口,然后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在传输过程中,路由器还会进行一定的数据包过滤和安全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由于路由器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因此它需要具备较强的处理能力和路由算法,能够快速地选择最佳传输路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主要负责在同一网络中传输数据。
交换机通过学习和转发数据帧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MAC地址。
当交换机收到数据帧时,它会查找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并根据学习到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帧发送到相应的端口上。
在传输过程中,交换机会维护一个MAC地址表,记录不同设备的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信息。
这样,交换机可以实现数据帧的快速转发,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由于交换机主要在同一网络中传输数据,因此它需要具备较快的交换速度和较大的转发表。
在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路由器负责将不同网络之间进行连接和传输数据,而交换机则负责在同一网络中快速地传输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同时使用路由器和交换机来组建完整的网络系统。
通常情况下,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而交换机连接同一网络下的不同设备,这样可以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各有不同。
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送到目标地址。
它通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接口转发到另一个网络接口,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目标IP地址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地址。
它将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与路由表进行匹配,以确定数据包应该被发送到哪个接口。
路由表中存储了目标网络的地址范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下一跳地址信息。
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它会首先检查数据包的目标IP 地址。
然后,路由器会查找与目标地址匹配的路由表项。
如果找到匹配项,路由器将数据包发送到与匹配项相关联的下一跳地址。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路由器将丢弃数据包或将其发送到默认路由器。
路由器还具有其他功能,如网络地址转换(NAT),负载均衡和服务质量(QoS)管理。
NAT可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便在Internet上进行通信。
负载均衡允许路由器将流量分配到多个网络接口上,以提高网络性能。
QoS管理可帮助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类型和优先级进行流量调度,以保证关键数据的传输质量。
总之,路由器通过使用路由表和目标地址匹配的方式,将数据包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它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通信的重要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原理交换机和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设备,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交换机是用于局域网内部数据传输的设备,它基于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交换机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对应的目标计算机。
交换机通过学习和建立MAC地址与端口之间的映射表,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当交换机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首先会检查目标MAC 地址是否在映射表中。
如果在,则直接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如果不在,则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的端口,以寻找目标计算机,并更新映射表。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存储转发和直通式转发。
存储转发是指交换机在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包后,先将其存储在缓冲区中,然后再进行转发。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会增加延迟。
直通式转发是指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包的同时,立即进行转发,不需要进行存储和处理。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延迟,提高传输速度。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是用于连接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它基于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
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对应的目标网络。
路由器通过维护路由表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表中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最佳路径。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路由器还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进行动态路由选择,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路由器还具有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功能。
NAT可以将私有IP 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交换机和路由器在功能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交换机主要用于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转发和广播。
而路由器主要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路由选择。
路由器转发原理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它能够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的转发原理是其工作的核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路由器的转发原理。
首先,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路由表中存储了不同网络的地址信息以及与这些网络相连的接口信息。
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相应的路径信息,然后决定将数据包从哪个接口发送出去。
其次,路由器还会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决策。
在确定了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之后,路由器需要根据当前网络的拥堵情况、链路状态等因素来做出是否转发数据包的决策。
这就需要路由器具备一定的智能和算法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控制,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高效传输。
另外,路由器还会进行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操作。
当一个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时,路由器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封装操作,即在数据包的头部添加目标网络的地址信息等内容。
而在接收到数据包时,路由器则需要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操作,将目标网络的地址信息解析出来,以便进行正确的转发操作。
此外,路由器还会进行数据包的差错检测和纠正。
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损坏等情况,路由器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差错检测,并进行相应的纠正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最后,路由器还会进行数据包的优先级处理。
在网络传输中,有些数据包可能具有更高的优先级,比如实时音视频数据等,路由器需要对这些数据包进行优先处理,以保证其能够在网络中得到及时传输,从而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总结一下,路由器的转发原理涉及到路由表的查找、数据包的转发决策、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差错检测和纠正以及数据包的优先级处理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管理网络设备,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高效传输。
Linux2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设备。
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
转发策略称为路由选择(routing),这也是路由器名称的由来(router,转发者)。
实质上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
1.初识路由器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P的国际互连网络Internet的主体脉络。
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处理速度是网络通信的主要瓶颈之一,并且直接影响着网络互连的质量。
通常,人们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
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流行的路由器大多是以硬件设备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用程序来实现“软件路由器”,两者的唯一差别只是执行的效率不同而已。
路由器一般至少和两个网络相联,并根据它对所连接网络的状态决定每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路由器生成并维护一张称为“路由信息表”的表格,其中跟踪记录相邻其他路由器的地址和状态信息。
路由器使用路由信息表并根据传输距离和通讯费用等优化算法来决定一个特定的数据包的最佳传输路径。
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路由器的“智能性”,它能够根据相邻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自动选择和调整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尽最大的努力以最优的路线和最小的代价将数据包传递出去。
路由器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直接影响着因特网的活动。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出现路由器死机、拒绝服务或是运行效率急剧下降,其结果都将是灾难性的。
而软路由器产品则是运行在Windows/Linux系列的操作系统上。
根据使用的操作不同可以分为基于Windows平台和基于Linux平台开发的软件路由器,基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防火墙比较常见的有ISA Server、Winroute Firewall等。
交换路由工作原理
交换路由工作原理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交换路由器通过接收和转发数据包来完成数据传输的过程。
交换路由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决定最佳的传输路径。
以下为交换路由工作原理的三个关键步骤:
1. 数据包的接收与解析: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交换路由器时,路由器首先会读取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与路由表进行匹配。
路由表存储了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和目的地址与下一跳路由器的映射关系。
2. 路由选择与转发:根据路由表的匹配结果,交换路由器会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来转发数据包。
最佳路径选择通常基于一些路由选择算法,例如最短路径优先(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或开销加权(Cost Weighting)算法。
3. 数据包的转发与交付:在选择了最佳路径后,交换路由器会将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下一跳路由器。
下一跳路由器继续根据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决定下一跳路由器,以此类推,直至数据包到达目的地。
通过这样的接收、解析、选择、转发和交付过程,交换路由器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
这种分布式的路由选择机制可以使数据包在网络中快速、正确地到达目的地,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2-3、OSPF路由协议一、OSPF协议介绍2、3、OSPF协议介绍基本特点工作原理1、每个OSPF路由器通过LSA(Link StateAdvertisement)泛洪链路状态通告即向外发布本地链路状态信息(例如可用的端口,可到达的邻居以及相邻的网段信息等等)。
泛洪是指OSPF路由器之间发送及同步(LSDB)连接状态数据库的过程。
2、每个路由器通过收集其它路由器发布的链路状态通告以及自身生成的本地链路状态通告,形成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
LSDB描述了路由域内详细的网络拓扑结构。
在同一个区域内,所有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是相同的。
3、通过LSDB,每台路由器以SPF算法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以网络中其它节点为叶的最短路径树。
SPF算法生成的是一棵无环的最短路径树。
每台路由器计算的最短路径树相当于到网络中其它节点的路由表。
这样OSPF路由器就能知道如何到达其他路由器。
报文格式1、OSPF有五种报文类型,每种报文都使用相同的OSPF报文头。
OSPF路由器使用以下报文来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实现LSDB的同步和交互路由信息。
2、Hello报文:最常用的一种报文,用于发现、维护邻居关系。
并在广播和NBMA类型的网络中选举DR (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和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备份指定路由器。
DD报文:两台路由器进行LSDB数据库同步时,用DD报文来描述自己的LSDB。
内容包括LSDB中每一条LSA的Header头部(LSA的Header可以唯一标识一条LSA)。
LSA Header只占一条LSA的整个数据量的一小部分,这样可以减少路由器之间的协议报文流量,对端路由器根据LSA Header就可以判断出是否已有这条LSA。
LSR报文: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器有哪些LSA是本地的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文向对方请求缺少的LSA。
二三层转发原理一、引言网络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离不开路由器的支持,而路由器是实现数据转发的关键设备。
在路由器中,二三层转发原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三层转发原理的相关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二、二三层转发原理概述二三层转发原理是指通过路由器的二三层转发功能,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
其中,二层指的是数据链路层,主要工作在以太网帧的层面上,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三层指的是网络层,主要工作在IP数据报的层面上,通过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三、二三层转发原理的工作过程1. 二层转发原理在二层转发过程中,路由器通过查找MAC地址表来确定目标主机的位置。
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路由器会根据目标主机的MAC 地址查找对应的端口,并将数据发送到该端口上。
如果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路由器会将数据发送到所有端口,以便寻找目标主机。
一旦找到目标主机,路由器会将目标主机的MAC地址添加到MAC地址表中,以便下次转发时的快速查找。
2. 三层转发原理在三层转发过程中,路由器通过查找路由表来确定目标主机的位置。
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路由器会根据目标主机的IP地址查找对应的路由表项,并选择合适的接口进行转发。
路由表中记录了不同网络的IP地址范围及对应的下一跳地址,路由器根据IP地址的匹配规则选择最佳的路由进行转发。
四、二三层转发原理的应用1. 实现局域网互联通过二三层转发原理,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局域网,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可以根据二层和三层的转发原理,将数据包从一个局域网转发到另一个局域网,实现跨网段的通信。
2. 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二三层转发原理,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的分段和隔离,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路由器可以根据不同的IP地址范围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并通过路由表中的规则限制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从而有效地隔离恶意攻击和病毒传播。
3. 实现负载均衡通过二三层转发原理,路由器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2台路由器的无线桥接路由一:进入无线路由一的设置界面1、打开IE 输入192.168.1.1 ,账号密码都是admin2、进入设置向导,选择ADSL拨号(大家基本上都是adsl自己设置,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大家都会)3、进入无线参数-> 基本设置-> 开启Bridge功能-> AP1的MAC地址:(输入路由二的MAC地址) -> 保存。
路由二:进入无线路由二的设置界面1、打开IE 输入192.168.1.1 ,账号密码都是admin2、进入网络参数-> LAN口设置-> 设置IP地址:192.168.1.2 -> 保存。
3、进入无线参数-> 基本设置-> 开启Bridge功能-> AP1的MAC地址:(输入路由一的MAC地址) -> 保存。
4、进入DHCP服务器-> DHCP服务-> DHCP服务器-> 不启用-> 保存。
备注:1、路由器的MAC地址可在网络参数-> LAN口设置-> MAC地址这里查看!(MAC地址在路由器底部有表示),输入时请注意MAC格式是11-11-11-11-11每2位数中间要用“-”号分隔。
2、在无线桥接模式中,第二个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要关闭。
第一个路由器的DHCP服务器可以启用。
各电脑可以设置成动态获得IP地址。
如果设置成固定IP,网关必须设置为第一个路由的网关一般是:192.168.1.13、频段和密码设置要一至,第二台tp的名字改一下好区分,并且把lan口的地址设置成第一个路由的lan口同段不同ip,dns自动获取就行。
4、这时候你可以在电脑输入192.168.1.1 和192.168.1.2 看2个是否可以连接,可以连接就证明2个路由已经无线桥接5、路由有Repeator功能的就可以,不过市面上的无线路由不带中继功能的居多,没中继功能的,直接用网线连起来一、无线路由器桥接一、无线路由器桥接和覆盖的需求实例1:小王和小李是同班同学,又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两家分别住两幢楼的同一楼层,之有间相隔20-30米,两兄弟想把两家的电脑连接成一个局域网,实现资料共享,时不时可以对战下游戏。
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Router,又称路径器或宽频分享器)是一种计算机网路设备,它能将数据包通过一个个网路传送至目的地,这个过程称为路由。
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网路层,例如Internet Protocol(IP)层)。
路由器就是连接两个以上网路线路的设备。
由於位於两个或更多个网路的交汇处,从而可在它们之间传递分组(一种数据的组织形式)。
路由器与交换机(Switch)在概念上有一定重叠但也有不同:交换机泛指工作於任何网路层次的数据中继设备(尽管多指网桥),而路由器则更专注於网路层。
3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及分类
多路复用技术是把多个低信道组合成一个高速信道的技术,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链路的利用率,从而使得一条高速的主干链路同时为多条低速的接入链路提供服务,也就是使得网络干线可以同时运载大量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和码分多路复用(CDMA)其中时分多路复用又包括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4.DCS与FCS区别
FCS系统的核心是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F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F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
主要是总线结构DCS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
1RS485与RS232的区别
EIA-RS-232C 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都作了规定。
在TxD和RxD上:逻辑1(MARK)=-3V~-15V逻辑0(SPACE)=+3~+15V在RTS、CTS、DSR、DTR和DCD 等控制线上: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3V~+15V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V~-15V以上规定说明了RS-232C标准对逻辑电平的定义。
对于数据(信息码):逻辑“1”(传号)的电平低于-3V,逻辑“0”(空号)的电平高于+3V;对于控制信号;接通状态(ON)即信号有效的电平高于+3V,断开状态(OFF)即信号无效的电平低于-3V,也就是当传输电平的绝对值大于3V时,电路可以有效地检查出来,介于-3~+3V 之间的电压无意义,低于-15V或高于+15V的电压也认为无意义,因此,实际工作时,应保证电平在±(3~15)V之间。
EIA RS-232C 与TTL转换:EIA RS-232C 是用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与TTL以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
因此,为了能够同计算机接口或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EIA RS-232C 与TTL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变换。
实现这种变换的方法可用分立元件,也可用集成电路芯片。
目前较为广泛地使用集成电路转换器件,如MC1488、SN75150芯片可完成TTL电平到EIA电平的转换,而MC1489、SN75154可实现EIA电平到TTL电平的转换。
MAX232芯片可完成TTL←→EIA双向电平转换。
RS-485 RS-485总线,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
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
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DS18B20多点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2008-03-13 19:36)
本设计运用主从分布式思想,由一台上位机(PC微型计算机),下位机(单片机)多点温度数据采集,组成两级分布式多点温度测量的巡回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
RS-232串行通讯标准,通过上位机(PC)控制下位机(单片机)进行现场温度采集.温度值既可以送回主控PC进行数据处理,由显示器显示.也可以由下位机单独工
作,实时显示当前各点的温度值,对各点进行控制.
下位机采用的是单片机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系统.DS18B20利用单总线的特点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点温度的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抗干扰性好、设计灵活、方便,而且适合于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本系统可以应用在大型工业及民用常温多点监测场合.如粮食仓储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温控制程生产线之温度影像检测、医疗与健诊的温度测试、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石化、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