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解剖学chapter_10_大脑皮层1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54
神经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解剖学,顾名思义,即为研究神经解剖的学问。
它是神经科学的基础,掌握神经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各种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作用是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以控制身体内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
一.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两半球彼此之间通过大脑半桥相连。
大脑半球的表面被覆盖着许多大脑回和裂,不同的回和裂上有着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控制动作的前中央回,控制言语的前额叶回等等。
大脑的结构主要分为基底节、丘脑、海马体、杏仁体等多个部位,这些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
1. 基底节基底节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主要控制人体运动和规划动作。
它由若干个核团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它能够释放出神经递质多巴胺,促进神经元的活动,调节人体的运动和认知能力。
2. 丘脑丘脑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位于脑中央,主要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它通过控制松果体、下丘脑等神经结构,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比如睡眠、食欲等。
3. 海马体海马体位于大脑的颞叶,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部位。
它主要负责控制学习、记忆等功能。
在海马体中可以发现大量长期形成的突触,形成了神经网络,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记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杏仁体杏仁体是大脑中较为原始的结构,与大脑皮层处于不同的区域,它位于颞叶的前部。
杏仁体主要参与了情绪和记忆的形成和加工,尤其是它对于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使人产生快乐、悲伤、愤怒等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组织之一。
脊髓主要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指令到各个部位,比如控制肌肉收缩、感觉信息的传递等等。
脊髓位于脊椎内,是一个长约45厘米的管状结构。
脊髓可分为灰质和白质两个部分,灰质位于中央,白质则位于周围。
1. 灰质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蝴蝶状,它主要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大脑皮层名词解释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表面层,也被称为脑的灰质区域。
它是大脑最外层的一层薄而折叠的组织,由神经元细胞体和其它支持细胞组成。
以下是一些大脑皮层中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
1. 前额叶(Frontal lobe):位于大脑前部,主要参与决策、思维、执行功能、社交行为和运动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
2. 顶叶(Parietal lobe):位于大脑上部,主要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如触觉、温度和位置感。
3. 颞叶(Temporal lobe):位于大脑的侧面,主要涉及听觉、记忆、视觉识别和情绪等方面的功能。
4. 枕叶(Occipital lobe):位于大脑后部,主要负责视觉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5. 运动皮层(Motor cortex):位于大脑的额叶,负责控制和调节肌肉运动。
6. 感觉皮层(Sensory cortex):位于大脑的顶叶,参与感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7. 皮层杂质区(Association cortex):包括额叶、顶叶和颞叶的部分区域,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多感官整合、学习和记忆等。
8. 连接纤维(Fiber tracts):位于大脑皮层下方的白质区域,通过神经纤维连接不同的脑区,实现信息传递和协调。
这些名词解释只是大脑皮层中一小部分常见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还有许多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其相关。
解剖学——大脑皮层(一)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由脊髓和脑组成,脑包括大脑、间脑、小脑和脑干。
仔细观察大脑,你会发现它其实由两个几乎对称的半球(称为大脑半球)和基底神经节(也称为基底核)组成。
此外,每个大脑半球主要被分为四个主要的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以及一个在深部容易被忽视的岛叶。
如果我们在冠状面切开大脑半球,也就是从左到右将大脑分为头端和尾端,我们可以看到大脑皮层。
这是大脑半球的最外围区域,由包含数十亿个神经元细胞体及其树突的灰质组成。
一个细胞体和它的树突,连同它的轴突和突触末端,共同组成了一个结构,这就是神经元。
神经元允许与神经系统内的其他神经元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流。
灰质得名于肉眼观察时的灰黑色外观。
在灰质深处是白质,它由与灰质细胞核相连接的含有髓磷脂的轴突组成。
白质得名是因为轴突的髓鞘化使这个区域在肉眼检查时呈现白色外观。
最大的白质束是胼胝体,它在两个大脑半球之间发送信号,本质作用是把两个大脑半球连接在一起。
在整个大脑皮质下可以发现许多灰质团,这些灰质团包含被称为基底神经节的神经元细胞体,这些也被称为基底核。
基底神经节由尾状核和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和黑质组成。
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豆状核是指壳核和苍白球。
基底神经节的所有结构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通路。
在这些基底神经节之间传输的包括白质传入和传出轴突束,最值得注意的是内囊。
内囊是密集的白质(轴突)的集合,它划分纹状体,就像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之间信息流动的高速公路。
通常,大脑右半球发送和接收来自身体左侧的信号,而大脑左半球发送和接受来自身体右侧的信号。
现在观察大脑的外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大脑皮层并不是平坦的,而是覆盖着许多称为脑回的褶皱,这些褶皱被称为脑沟和裂隙分隔开。
(脑沟相对于裂隙更浅。
)这些脑回和脑沟的一个功能是让大脑皮层自行折叠,使其能够容纳在脑颅的小空间内,就像手风琴闭合时的折叠一样!这种皮层折叠的第二个优点是,它有效地增加了表面积,使更多的细胞核被填充到皮层中。
《人体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脑和脊髓的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
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中文名中枢神经系统外文名Central Nervous System组成成分脑和脊髓性质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和位于颅腔内的脑;其位置常在动物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机地构成网络或回路;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动物的全部行为。
组成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胚胎时身体背侧的神经管发育而成。
神经管的头端演变成脑,尾端成为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的部分发展演变成为脑室,在脊髓部分演变成为中央管。
脑在开始时是3个脑:前脑泡、中脑和菱脑泡,以后又衍化成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肉眼观呈白色,称白质。
相反,神经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肉眼观呈灰色,由大量神经细胞体和树突上大量突触组成,称灰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聚组成的,具有明确范围的灰质团块叫做神经核。
在脊髓中进行的神经活动,主要是按节段进行的反射性活动;但脊椎动物的许多活动都带有整体性,这有赖于脑与脊髓之间联系来完成。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出现了许多纵向走行的神经纤维束。
在脑和脊髓的左、右两侧之间也有许多连合纤维,其中最粗大的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胼胝体。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一、大脑人类的大脑位于颅骨内,由左右两个半球和脑干组成。
大脑表面有复杂的皮质,被称为大脑皮层,它是人类思维和智力的中心。
大脑的外观有许多褶皱,这些褶皱被称为脑回,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使得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元。
1.大脑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大脑是思考、记忆、学习、理解和决策的中心。
它负责对来自外界环境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大脑控制整个身体的运动,对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进行调节。
运动功能由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控制,不同的运动区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
-感觉功能: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和解释,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信息通过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再进行加工和理解。
-情绪和意志:大脑也是情绪和意识的中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开心、愤怒、恐惧等。
同时,大脑还控制人的意志和决策能力。
2.大脑的不同区域:-前额叶:负责思考、决策和社会认知等高级功能,也是人格和情绪调节的中心。
-顶叶:参与感觉和知觉的处理,包括触觉、体温、嗅觉和听觉等。
-颞叶:负责语言理解和处理,同时也涉及到记忆和情绪调节。
-枕叶:主要处理视觉信息,负责视觉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导航。
-中央沟: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同时也是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交叉区域。
二、脊髓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核心神经纤维束,位于脊柱内。
脊髓分为颈、胸、腰和骶四段,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1.脊髓的主要功能:-运动功能:脊髓是传递大脑运动指令的一部分,负责控制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
运动指令由大脑皮层经过脊髓传递到肌肉,使肌肉得以收缩和放松。
-感觉功能:脊髓也是感觉信息传递的通道,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加工和解释。
例如,当我们触摸到热物体时,感觉信息会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皮层,我们才能感受到热。
2.脊髓内的结构:-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部分,形状呈“H”字状。
灰质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突触,是完成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地方。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哎,真是一门既复杂又迷人的学科。
我们先从头说起。
大脑,这个神秘而又奇妙的器官,控制着我们的一切。
想想看,所有的思想、感情、记忆,甚至是你现在的想法,都是由它在幕后操控的。
大脑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前额叶,哦,这里可是个决策的中心,做选择、计划未来都在这儿。
枕叶则负责视觉处理,简直就是我们的“眼睛之脑”。
接着,咱们再聊聊脑干。
这部分虽然小,但可不能小看它!它负责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心跳,简直是个守护神。
有趣的是,脑干还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桥梁。
脑干中的中脑、脑桥和延髓,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再说说小脑。
许多人可能没太注意到它,但它在平衡和协调运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试想一下,没了小脑,你走路就像小鸭子,摇摇晃晃。
小脑也参与学习,特别是运动技能的学习,真是个勤奋的小家伙。
讲到脊髓,它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脊髓传递到全身,反之亦然。
脊髓内有很多神经元,它们就像小邮差,把信件送到各个地方。
发生意外时,比如说摔倒,脊髓能迅速发送信号,反应之快令人惊叹。
再聊聊保护大脑和脊髓的脑膜。
外面一层叫硬膜,坚固无比,像个盔甲。
内层叫软膜,柔软而灵活。
它们之间还有蛛网膜,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脑脊液在这里流动,像个安全气囊,吸收震荡,保护着中枢神经系统。
在解剖学上,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
感觉区、运动区、语言区,各司其职,相互合作。
比如,语言区掌控我们的沟通,而运动区则让我们能够流畅地走路和跑步。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简直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传递信息时如同电闪雷鸣。
有趣的是,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并非一成不变。
学习新事物时,它们的连接会加强,这就是神经可塑性。
大脑的可塑性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适应变化。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脑力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说到情感,大脑中的边缘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的杏仁核和海马体,分别负责情感和记忆的处理。
想想吧,第一次约会时的心跳,或是某个瞬间让你难以忘怀,都是它们在背后运作。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中枢神经系统解剖是一个相当复杂却又极其重要的话题。
说到中枢神经系统,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大脑和脊髓。
这是对的,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神秘的世界。
首先,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显眼的部分。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又可以细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指挥中心,负责控制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额叶主要处理我们的计划和决策,这里就是你每天早上决定穿什么的地方。
顶叶则负责感觉信息的处理,比如你在走路时感受到的温度、压力等。
枕叶主要处理视觉信息,所以看电影时,枕叶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而颞叶则与听觉和记忆密切相关,喜欢听音乐的人应该对它很熟悉。
1.1 大脑皮层是大脑外层的那层神经组织,厚度约为2到4毫米,表面有很多褶皱和沟壑。
这些褶皱的出现其实是为了增加大脑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神经细胞得以容纳。
皮层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科学家们通过各种研究发现,这种分工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处理信息。
1.2 除了大脑,脑干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许多生命维持的基本功能,比如心跳、呼吸和睡眠。
脑干中的延髓和脑桥就像是神经信号的高速公路,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递。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脊髓。
脊髓像是一根细长的绳索,从脑干一直延伸到脊柱的下端。
它不仅负责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还能控制反射行为。
比如,当你手指触碰到热的物体时,脊髓会立刻发出信号,让你迅速缩手。
这种反应几乎是下意识的,反映出脊髓在保护身体方面的重要作用。
2.1 脊髓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它被分为不同的节段,分别对应身体的不同部位。
比如颈段控制上肢,胸段控制胸部和腹部。
每一个节段都有相应的神经根,这些根负责把信息传递给和接收来自身体的感觉。
2.2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神经元,这些神经细胞就像是大脑和脊髓里的信息传递员。
它们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
神经元的活动就像是电流流动,能够迅速传递信息,让我们能够快速反应。
【系统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人体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中心。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
大脑位于头颅内,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分为大脑半球、脑干和小脑三个主要部分。
大脑半球负责高级感知、思维和运动控制等功能。
左右两个大脑半球通过胼胝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脑干负责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
小脑负责协调运动和平衡。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部分,位于脊柱内。
它负责传递大脑和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髓由一系列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脊髓神经根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脊髓也是神经传递的主要路径之一,通过神经传导系统将大脑的指令传送到身体各处。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非常复杂,可以分为感知、思维、运动和调节等多个方面。
感知是指通过五种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
感知信息首先通过神经传导系统传输到大脑半球的感觉皮质区域,然后进行处理和解释。
思维是指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等方式处理和组织信息的过程。
大脑半球的皮质区域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具有高级智力和创造力等功能。
运动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骨骼运动的过程。
大脑通过运动皮质区域发出指令,然后通过脊髓传送到相应的肌肉和骨骼中。
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
大脑和脊髓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使身体各部分协调运作。
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会对人体的各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脑血栓会导致脑血管阻塞,影响大脑供血,从而导致认知和运动障碍。
脊髓损伤会导致部分或全部肢体瘫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脑瘤则会对大脑的功能产生压迫性作用,引起头痛、恶心和视力问题等症状。
为了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持身体健康,例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等。
其次,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环境中。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因为精神压力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第⼗章⼤脑联合⽪层和功能⼀侧化及语⾔第⼗章⼤脑联合⽪层和功能⼀侧化及语⾔⼤脑⽪层由感觉⽪层、运动⽪层和联合⽪层组成。
感觉⽪层包括视⽪层(17、18、19)、听⽪层(41、42)、躯体感觉⽪层(1、2、3)、味觉⽪层(43区)和嗅觉⽪层(28区)。
运动⽪层包括初级运动区(4区)、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6区)。
联合⽪层包括顶叶联合⽪层、颞叶联合⽪层和前额叶联合⽪层。
联合⽪层不参与纯感觉或运动功能,⽽是接受来⾃感觉⽪层的信息并对其进⾏整合,然后将信息传⾄运动⽪层,从⽽控制⾏为。
“联合⽪层”的名称由来,就是因为它在感觉输⼊与运动输出之间起着“联合”的作⽤。
随着动物从低等向⾼等进化,联合⽪层从不发达到⽐较发达,最后进化到像灵长类动物及⼈类那样⾼度发达的联合⽪层。
在个体发育中,联合⽪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最晚的结构。
联合⽪层在脑的⾼级功能中起关键作⽤。
关于联合⽪层功能的知识,很⼤部分来⾃灵长类动物实验。
除Brodmann分区外,猴的联合⽪层还有其他分区法。
第⼀节顶叶联合⽪层⼈顶叶联合⽪层包括Brodmann 5、7、39和40区。
5区主要接受初级躯体感觉⽪层(1、2、3区)和丘脑后外侧核的投射。
7区主要接受纹前视区、丘脑后结节、颞上回、前额叶⽪层和扣带回的投射。
5区和7区输⼊来源不同,但投射靶区相同,这些靶区包括运动前区、前额叶⽪层、颞叶⽪层、扣带回、岛回和基底神经节。
不同的是,5区更多地投射到运动前区和运动区,⽽7区投射到与边缘结构有联系的颞叶和旁海马回,并接受来⾃蓝斑和中缝核团的投射。
因此,5区可能更多地参与躯体感觉信息及运动信息的处理,7区则可能主要参与视觉信息处理,并参与运动、注意和情绪调控。
⼈顶叶联合⽪层功能的神经⼼理学研究神经⼼理学研究表明,顶叶联合⽪层病损后,病⼈在触知觉及空间知觉⽅⾯表现异常。
在触知觉⽅⾯,5区病损的病⼈丧失通过触觉来识别物体形状和⼤⼩的能⼒(触觉失认)。
在空间知觉⽅⾯,顶叶联合⽪层病损(通常为右侧)的病⼈表现为:①空间失认,不能识别⽇常⽣活中常来常往的道路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