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经典例题,很值得一看!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9
高中生物必修1习题1.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是由许多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的。
其中,以下是植物的组成部分:1.1 根•根是植物体的 underground 部分,通常生长在土壤中。
•根的功能包括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固定植物于土壤中、储存养分。
•茎是植物体的地上部分,支撑和连接其他器官。
•茎的功能包括植物体的生长和承载叶片及花朵。
1.3 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器官。
•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的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花蕊和花盘。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以下是关于光合作用的习题:2.1 光合作用方程式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即:六分子二氧化碳和六分子水在光能的作用下转化为一分子葡萄糖和六分子氧气。
2.2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器官?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
叶片上有丰富的叶绿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2.3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和水分等。
过高或过低的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2.4 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是如何释放到大气中的?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通过气孔从植物的叶片中释放到大气中。
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微小气体通道,可通过调节开合程度来控制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3. 動物的细胞动物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
以下是动物细胞的相关习题:3.1 动物细胞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动物细胞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 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薄膜; - 细胞质:细胞内胶状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等;-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核心部分;- 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如下: -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高中生物经典例题及解析高中生物的经典例题,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嘿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有趣的生物知识。
生物这门课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里面有细胞、基因、生态系统……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
记得有一次,老师讲到细胞分裂,大家都在偷偷打瞌睡。
突然,老师问:“细胞分裂有几种类型?”全班瞬间像被电击了一样,哎呀,紧张得像炸了锅的油。
细胞分裂主要有两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简单来说,有丝分裂就是“复制自己”,而减数分裂就像“减肥”,把基因数量减半。
想象一下,一个细胞就像个小商店,开分店就是有丝分裂,清仓大甩卖就是减数分裂,哈哈,搞定了吧?再说说基因,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简直像个魔法师,决定着你高矮胖瘦。
比如,遗传学中的经典例题,像豌豆实验,孟德尔老爷子就用豌豆来研究遗传规律。
那时候,他在院子里忙得不亦乐乎,试验各种交配。
结果发现,某些特征总是遗传下去,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比如,紫色和白色的花,经过几代的交配,结果紫色的总是占据上风。
这就让人想到“基因优越论”,哈哈,听起来有点儿夸张,但其实就是这些小小的基因在背后使劲儿推波助澜。
然后,生态系统又是一块宝藏,里面的关系复杂得像一张蛛网。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鼠会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而猫咪总是静静地躲在一旁?这就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生态系统里的大戏。
记得有个问题问:“如果老鼠灭绝了,会发生什么?”哇,瞬间觉得自己像个小科学家。
老鼠没了,猫咪会饿得发慌,食物链会崩溃,搞得生态系统乱成一锅粥。
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个道理,生态平衡就像拉面,拉得越长,断了就难了。
说到生态,别忘了保护环境,这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哦。
大家都知道,乱砍滥伐、污染环境,不仅伤害了自然,也在伤害我们自己。
最近有个例题,问:“怎样保护生态环境?”答案真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种树、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产品……看,行动起来就能帮助大自然,真是一个简单又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一些细胞的结构,比如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等等。
果蝇具有容易饲养、繁殖快等很多优点,常常被作为实验材料.下图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F2 灰为群体Ⅱ.若_Ⅲ.若_,则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果蝇具有容易饲养、繁殖快等很多优点,常常被作为实验材料.下图是几种性染色体异常采蝇的性别、育性等资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 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 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从 F2 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服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蛹的概率为1/18(3)用红眼雌果蝇(XRXR )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在特殊环境中杂交,在 F1 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蜗(记为“M”).M 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采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 染色体不分离,造成无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现提供各种表现型果蝇,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 M 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用 M 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Ⅰ.若_红眼果蝇比白眼果蝇等于1:1 则是环境改变;Ⅱ.若_后代全是白眼果蝇,则是基因突变;Ⅲ.若_无后代产生,则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环境改变,基因型不变。
就是说他的基因型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样子,他只是长相神奇而已。
我们拉他去生孩子,是用他原来的基因型去生出孩子的,而生出来的东西,什么基因型就是什么样子。
()基因突变就是说,他是彻彻底底的基因变成那样子,然后它才长成这个熊样的。
我们拉她去生孩子,要用白眼的基因型去生。
染色体不分离呢,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情况,看图像咯,题目还有一个图像呢,题目给了异常染色体嘛。
然后雄性的,只有第二副图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他的爸妈有一个没有给他性染色体!而,他老妈染色体有红眼基因,他老爸染色体有白眼基因,只要他老妈染色体的红眼基因不过来,只有他老爸染色体的白眼基因,那么他就可以白白净净的了,并且图像说这个样子也是雄性嘛,完全符合条件!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他是不孕不育的!虽然说两个方法都能生出表现型比例不一样的后代,可以用来区分基因型(那个不育的直接分出来了),进而区分这只白白净净的出现原因。
高中生物 高考必刷题⾼中⽣物⼀、选择题1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
为更有效地保护⼈⺠⾝体健康,我国政府正在⼤⼒实施全⺠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的关爱。
⽬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通过理化⽅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量增殖③接种后可以促进 细胞增殖分化产⽣体液免疫④⼆次接种可提⾼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卫功能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T 2近年来我国⽣态⽂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湾区的⽣态环境也在持续改善。
研究⼈员对该地区的⽔⻦进⾏研究,记录到 种⽔⻦,⾪属 ⽬ 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类 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域都是⽔⻦的主要栖息地。
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物多样性中的A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D .基因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14692114()3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激酶 ,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B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C .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D . 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P KR ()P KR 4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世纪⾃然科学的伟⼤成就之⼀。
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 分⼦ 射线衍射图谱③查哥夫发现的 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④沃森和克⾥克提出的 半保留复制机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DNA ()DNA DNA X DNA DNA 5如图⽰某 形增⻓种群的出⽣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 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 . B . C . D .S K ()a b c d6兔的脂肪⽩⾊( )对淡⻩⾊( )为显性,由常染⾊体上⼀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三生物习题集一、细胞生物学1. 以下哪种细胞结构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a) 可见性细胞壁b) 米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2. 以下哪项描述正确地说明了细胞膜的功能?a) 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关键结构b) 细胞膜是储存细胞遗传信息的地方c) 细胞膜是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d) 细胞膜是细胞内物质合成的中心3. 下列有关核糖体的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 核糖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c) 核糖体主要用于细胞呼吸d) 核糖体主要用于细胞分裂二、遗传学1. 染色体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结构,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动物细胞中,每个细胞核中都有两条染色体b) 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相同的c) 人类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d) 染色体只存在于有性生殖的细胞中2. 下列哪项描述正确地说明了基因的功能?a) 基因是细胞的基本单位b) 基因是细胞内储存蛋白质的地方c)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 基因是细胞分裂的起源3. 遗传物质DNA具有哪些特点?a) 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 只存在于有性生殖的细胞中c) 以双螺旋结构存在,由碱基对组成d) 只负责物质的传输而不参与细胞的功能三、生态学1.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 食物链指的是植物进食动物,动物之间不进行食物交流b) 食物链中的每个层级都受到上一层级的影响c) 食物链中食物的流动是单向的,不会形成循环d) 食物链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其中动物对环境的影响很小2. 下列哪项描述正确地说明了生态系统的组成?a) 生态系统由单一物种组成b) 生态系统是由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个组成要素构成c) 生态系统只发生在陆地上d) 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外界没有联系3.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指什么?a) 指相同物种在同一环境下长期共存的状态b) 指物种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c) 指物种在时间尺度上发生的连续变化d) 指物种从一个生态系统迁移到另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些习题将帮助你巩固高三生物知识,并提供自我评估的机会。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生物育种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如图是利用某植物(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1/4D.通过过程②得到的植株B一定是四倍体【答案】A【解析】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所以①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A,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②过程使用秋水仙素是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到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后就不会向细胞两极移动,获得植株B。
【详解】A、由一个细胞最终培养成完整个体,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过程②通常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所以该药物只能作用于幼苗,B错误;C、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基因型为aaBB的可能性为0,因为没有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D、通过过程②得到的植株B一定是二倍体,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注意单倍体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下列有关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萌发的种子可提高突变率B.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答案】D【解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所以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萌发的种子可提高突变率,A正确;B.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正确;C.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D错误。
高中生物遗传题经典例题及解析在生物的世界里,遗传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比赛,参赛者们就是我们的基因。
这些小家伙们传递着我们外貌、性格,甚至有时候连我们对食物的喜好也能被它们左右。
想象一下,一个家族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突然间,你发现姑姑的鼻子和你的一模一样,甚至还有小表弟那双笑眼,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呀。
遗传的奥妙就藏在这些细节中,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讨。
咱们得聊聊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
它就像一个个小指令,告诉身体应该怎么运作。
你可以把基因想象成一张菜谱,决定了我们从头到脚的样子。
有趣的是,基因并不是孤军奋战,它们还要跟环境一起合作,才会发挥出最佳效果。
这就好比一个乐队,乐器的不同、音调的变化,都会影响演奏的最终效果。
哎,光有基因可不行,还得看“环境”这位大导演怎么安排。
咱们接着聊聊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故事。
显性基因就像舞台上的主角,总是抢尽风头,隐藏在幕后隐性基因,时不时露个脸,给大家惊喜。
有些人一看就是父母的翻版,完全没办法藏住。
比如,如果你爸是个大高个,你可能也逃不了遗传这个“高”字。
但隐性基因就像调皮的小孩,默默无闻,等到合适的时机,哇哦,突然冒出来了,搞得大家都目瞪口呆。
然后,我们不能不提到孟德尔,他就是那个在遗传学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的人。
想象一下,孟德尔在他的小园子里,观察着豌豆的变化,像个科学侦探似的,居然发现了遗传的规律。
那些豌豆的颜色、形状,统统都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他的发现就像给遗传学这条路铺上了金光闪闪的砖,后来的人们纷纷走上去,开启了更深入的研究。
你知道吗,遗传还可以用图谱来表示。
那些遗传图谱就像是我们家族的“族谱”,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每个人的特征。
这种图谱叫做家系图,通常用圆圈和方框来表示,圆圈代表女性,方框代表男性。
你一看就能知道家族里哪些人是“显性”角色,哪些是“隐性”角色。
想想看,家族聚会上,一张图谱就能让大家一目了然,省去了很多麻烦。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突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高中生物经典高考难题集锦(解析版)
本文档汇集了高中生物经典的高考难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析。
以下是一些例题及其解析:
难题1:细胞有丝分裂与有性生殖的关系是什么?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复制自身,有性生
殖是指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的结合来产生新的个体。
细胞有丝
分裂是有性生殖的一个必要过程,它保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得以传
递给后代。
难题2:DNA复制的过程是怎样的?
解析:DNA复制是指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它是细胞
分裂前的一个重要步骤,确保新细胞能够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
信息。
DNA复制是通过酶的作用,在原有DNA链的基础上合成新
的DNA链。
难题3: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解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物等光合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其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难题4: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解析: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强大的防御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产生抗体、调节免疫反应等。
免疫系统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保持机体的健康。
以上是其中的一部分题目和解析,希望能对高中生物的研究有所帮助。
更多高考难题及其解析请参考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每日一练)高考生物典型例题单选题1、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对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统一性的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C、H、O、N等基本元素B.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细胞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C解析:A、生物界中基本元素是 C、H、O、N ,A正确;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C、生物界中除了有丝分裂还有无丝分裂等方式可以增殖,C错误;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所以答案是:C(1)生物中基本元素(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H、O、N4种;其中最基本元素是 C ,因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其组成中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毒中只有1种核酸(DNA 或RNA ),4种核苷酸,4种碱基。
<o:p<o:p (4)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受精卵、癌细胞、分生区细胞、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2、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f点以后继续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将一直不变B.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O2C.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若a代表CO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方移动答案:D解析:A、图中e点表示光饱和点,故F点以后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将不再增加,但是当光照太强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A错误;B、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即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因此d点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少于释放的氧气,B错误;C、c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错误;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
1、血红蛋白是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含四条多肽链,那么在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为()A.570 B.571 C.572 D.5732、下列为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数依次为()A.2、2 B.3、3 C.4、3 D.3、43、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于(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8884、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 x H y N z O w 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
求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A.y+12 B.z+12 C.w+13 D.(w-13)/25、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A、598,2和2B、598,12和10C、599,1和1D、599,11和96、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A、31B、32C、34D、357、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A.1和44 B.1和51 C.2和51 D.2和44.8、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nbab18632+-B、bab631-C、18)31(⨯-abD、18)31(31⨯--nbab1、细胞线粒体产生的CO 2,进到相邻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此过程中CO 2需穿过( )层膜。
2025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经典例题训练集四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内都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C.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的核苷酸种类多D.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更适合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2.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能在宿主细胞内寄生增殖。
肺炎支原体中大型的DNA散布在细胞内各区域,常用DNA染色法检测肺炎支原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肺炎支原体拟核区域无核膜和核仁结构B.肺炎支原体细胞壁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C.肺炎支原体在宿主细胞内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观察DNA染色后的最佳时期是肺炎支原体分裂的中期3.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大肠杆菌、眼虫、酵母菌、衣藻、草履虫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些生物都有细胞壁,这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B.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这些常见的细胞归纳出细胞学说C.眼虫与植物和动物都有相同之处,可以支持共同由来学说D.DNA在上述细胞中都与组蛋白结合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4.细胞学说之于生物学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一科学方法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植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5.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其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疟原虫(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的生物膜结构。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株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黄花蒿细胞和疟原虫细胞都含有容易被甲紫溶液染成深色的染色质C.青蒿素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D.青蒿素可能属于脂溶性物质6.细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精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B. 控制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催化化学反应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B.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 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答案:D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A4.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的数量发生改变B. 基因的位置发生改变C. 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 基因的表达方式发生改变答案:C5.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A. 消费者B. 分解者C. 非生物成分D. 绿色植物答案:D二、填空题1. 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
答案:染色体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中。
答案:叶绿体3. 人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____。
答案:DNA4.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作为____,帮助细胞识别和选择性地吸收物质。
答案:受体5. 食物链的起点是____。
答案:生产者三、简答题1.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
2. 描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细胞分裂前,DNA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形成两条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这一过程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四、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答案:实验设计: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有光照和无光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
预期结果:有光照的植物生长良好,无光照的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滞,从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答案:实验设计:选择两种不同的酶,分别与它们各自的底物反应,观察反应速率。
高一生物必刷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 植物入冬后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增大• C.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 D. 某些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植物入冬后,抗逆性增强,结合水的比例会增大,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将减小。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正确;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成分,C正确;某些无机盐离子如HCO₃⁻等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
2.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 B. 脱氧核糖属于单糖• C. 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 D. 糖元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答案:B•解析: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脱氧核糖属于单糖,B正确;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C错误;糖元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是淀粉,D错误。
(二)简答题1. 简述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
•答案: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的功能:①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溶解在其中;②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从水的两种存在形式出发,分别阐述其功能。
自由水具有多种功能,与细胞内的物质溶解、生化反应、环境营造和物质运输等方面密切相关,而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二、细胞的结构(一)选择题1. 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 中心体•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答案:C•解析: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A、B错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D错误。
2. 以下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D.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全透性•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高中生物基础好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判断]()[理由]2.水绵、蓝细菌(旧称)蓝藻、黑藻,硝化细菌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判断]()[理由]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判断]()[理由]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判断]()[理由]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判断]()[理由]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
[判断]()[理由]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 DNA 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判断]()[理由]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判断]()[理由]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
[判断]()[理由]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
[判断]()[理由]1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
[判断]()[理由]1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
[判断]()[理由]13.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判断]()[理由]14.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具特定功能。
例题: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性?答案: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双层和蛋白质,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二、遗传与进化1. DNA是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方式产生。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易生存和繁殖。
例题:什么是基因突变?它对生物进化有何影响?答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利的突变可能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从而促进物种的适应性进化。
三、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1.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基本方法,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点进行。
2.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例题: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案: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例如,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四、生态与环境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3.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和生物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4.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例题:什么是食物链?请描述一个简单的食物链例子。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捕食关系的线性描述。
例如:草→兔→鹰构成一个简单的食物链。
五、人体的生理与健康1. 人体生理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高中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细胞分裂D. 储存遗传信息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它能够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进入细胞,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3.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蘑菇D. 草履虫答案:B解析:原核生物是指细胞核没有被膜包裹的单细胞生物,蓝藻属于这一类生物。
而酵母菌、蘑菇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核被核膜包裹。
4. 人体细胞内负责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是: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线粒体D. 核糖体答案:C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它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所需的能量。
5. 基因重组发生在:A. 减数分裂B. 有丝分裂C. 无性生殖D. 克隆答案:A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重新组合,形成具有新的基因组合的配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从一种_________状态转变为具有特定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未分化;形态;功能解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得细胞从最初的未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
2. 染色体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
答案:DNA;蛋白质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携带遗传信息,蛋白质则帮助DNA的结构稳定。
3. 植物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吸收水分。
答案:根;蒸腾作用解析: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叶片表面蒸发到大气中,这一过程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2013新课标)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C(2013重庆)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 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 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2013海南)2.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2013海南)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在某种恒温动物如人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应为37℃左右,A项正确;随着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项错误;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C项正确;高温下酶空间结构破坏导致酶失活,D项正确。
(2013海南)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动力是膜内外的浓度差,不需要消耗ATP,C项错误;DNA复制需要消耗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提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的能量由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和线粒体中产生。
故A、B、D三项正确。
(2013海南)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包括胡萝卜素溶于无水乙醇。
C项错误;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研磨时加入SiO2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A、C、D三项正确。
(2013海南)9.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小麦种子消毒后虽有生活力,但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无菌水中无氧气,小麦种子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2013海南)10.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
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
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 .a、b和dB.a、c和eC.c、d和eD.b、c和e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a侧黄白色,没有叶绿素,特别是没有叶绿素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侧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e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有叶绿素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013海南)26.(10分)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
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回答下列问题:(l)两组麦苗中,于重较大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____组,其主要原因是____。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____对小麦____的影响。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原因是____。
(1)甲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2)乙在黑暗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降解,且无叶绿素合成 (3)光光合作用 (4)甲组吸收的光能多,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光能少,光合作用弱 (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所以甲组干重大于乙组。
乙组在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且叶绿素降解。
所以乙组易出现黄化现象。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甲组吸收的光是红光属于有效光,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绿光属于低效光,光合作用弱.)(2013上海)7.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答案】A(2013上海)(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2分)51.图14所示反应属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阶段,物质X是_______。
在本阶段内,最终接受X和活化叶绿素a释放的e的物质是_________。
52.用相同方法提取某植物和菠菜光合色素,同时进行纸层析。
图谱显示:与菠菜相比,该植物缺少距层析起点最近的一条色素带。
据此可初步推测该植物缺少__________。
A.叶绿素a,颜色为黄绿色 B.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C.叶绿素a,颜色为篮绿色 D.叶绿素b,颜色为蓝绿色E.胡萝卜素,颜色为橙黄色 F.叶黄素,颜色为黄色发菜是一种陆生多细胞藻类,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图15为发菜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化的曲线,图16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发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53.据图15所示,该发菜光合速率刚达到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______μmol·m-2·S-1。
A.25 B.100 C.175 D.500 54.据图15所示,若光强从150μmol·m-2·S-1减少到130μmol·m-2·S-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终产物量___________。
A.随之减小 B.随之增加 c.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55.据图16,30℃时,发菜净光合速率是_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
发菜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
A.15℃ B.25℃C.35℃ D.40℃【答案】51.光反应质子/H+NADP+ 52.B 53.B 54.C 55..50 C28.(2013新课标)29.(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和。
【答案】(1)苏丹Ⅲ(Ⅳ)橘黄(红)(2) O (3)一定的光照适宜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无机盐)29.(全国大纲2013)31.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答案】(1)固定的CO2总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释放CO2 自由扩散(2)AB 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30.(2013北京)29.(16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
结果如图。
图 1 图 2(1)光合作用碳(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增加。
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光合作用。
(5)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
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
【答案】(1)[H]/NADPH 叶绿体基质(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输出量(4)抑制(5)末遮光的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2) CO2通过气孔进人叶肉细胞后,首先与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
(2) C5 [H]和ATP(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
(2)大气中的CO2可通过植物叶片表面的进入植物体内。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来源于原料中的,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经细胞有氧呼吸后到终产物中。
(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2)气孔 CO2 CO2(新课标理综29)将玉米种植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窃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