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井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53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立井钻井法施工及验收规范》的
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7.03.03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53号
•【施行日期】2017.1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53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立井钻井法施工及验收
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立井钻井法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1227-2017,自2017年11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6.1.4、7.1.1、8.5.3(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3月3日。
第1篇一、概述井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是为了确保井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井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进行规定和指导。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包括但不限于矿井、油井、气井等。
二、施工过程要求1.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4.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
5.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质量要求1. 井项工程的主体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无裂缝、变形等质量问题。
2. 井项工程的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质量合格。
3. 井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标准。
4. 井项工程的设备、仪器应齐全、完好,运行正常。
5. 井项工程的施工环境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四、验收标准1.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完成施工任务。
2. 施工单位应向验收单位提交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
3. 验收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 验收标准如下:(1)工程质量: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要求,无质量问题。
(2)安全: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无安全事故。
(3)环保: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无环境污染。
(4)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等资料齐全、真实。
五、验收程序1.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后,向验收单位提交验收申请。
2. 验收单位接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验收。
3. 验收单位根据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评定。
4. 验收单位向施工单位反馈验收意见,提出整改要求。
5. 施工单位根据验收意见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提交验收申请。
6. 验收单位对整改后的工程进行再次验收,直至符合验收标准。
井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确保井项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持久,减少事故风险,促进井项工程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包括油气勘探开发、工业用水取水、矿井开发等。
本规范内容包括井项工程的施工预验收、计划验收、实施验收和竣工验收等方面。
第三条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依法依规进行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履行相关责任,保障井项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监理单位应当依法依规对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井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第六条监管部门应当做好井项工程施工验收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维护井项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第七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相互沟通、信息共享、监督协助的机制,共同推动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
第二章井项工程施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第八条施工单位在进行井项工程施工验收前,应当认真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队伍、施工材料等准备工作。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技术人员对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井项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为施工验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当对井项工程的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技术水平。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措施、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做好与监理单位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工作,协调好施工验收的相关事宜,确保井项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章井项工程施工验收的具体要求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井项工程的施工,不得违反规定进行施工操作。
立井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立井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立井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安装合格,达到安全、可靠、高效的生产目标。
第三条公司立井设备安装验收工作应按照国家、行业和企业规定的安全生产、质量要求进行,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全体参与立井设备安装验收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五条公司将安排专人负责立井设备安装验收工作的管理和执行,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持续改进。
第二章安装验收组织管理第六条公司设立专门的立井设备安装验收组织,负责统一组织和协调公司内部立井设备安装验收工作。
第七条安装验收组织应由装备科、安全监督科、质量监督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立井设备安装验收经验和技术能力。
第八条安装验收组织应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和设备更新需求,合理制定立井设备安装验收工作计划,明确安装验收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第九条安装验收组织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家、行业和企业有关安装验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安装验收工作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第十条安装验收组织应做好立井设备安装验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开工会、编制验收方案、确定验收标准和要求等。
第三章安装验收程序第十一条安装验收组织应指定专人负责立井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确保验收工作的及时、全面和高效进行。
第十二条安装验收程序应分为前期准备、安装验收过程和验收结论三个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
第十三条安装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验收方案和验收标准要求进行,确保立井设备的安装达到规定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十四条安装验收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设备的安全、运行性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排除隐患和问题。
第十五条安装验收组织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信息,形成相应的验收报告和结论,报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正式结论。
立井验收员一、适用范围第1条本规程适用于立井井筒掘砌工程从事质量验收的工作人员。
二、上岗条件第2条立井验收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具备本工种岗位操作资格证书。
第3条认真学习立井施工作业规程,熟练掌握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掌握有关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维护,熟悉立井掘砌施工工艺,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三、一般规定第4条立井验收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工序管理原则,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第5条验收员对各种检测数据要认真记录,及时整理,对检验不合格的工序必须及时安排整改,并做好复查工作和记录。
第6条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对现场安全状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现场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和其它重要事项,均要交待清楚,并做好原始记录。
四、准备工作第7条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
1.认真检查工作范围内的井帮围岩或临时支护状况,发现危岩、活石及时用钎杆进行处理。
2.用于登高的梯子必须牢固可靠。
第8条工具材料和井筒中心线检查与准备。
1.备齐各种量测器具(包括钢卷尺、盒尺、皮尺和水准仪、经伟仪等)和其它工具材料(如直径1.2mm钢丝、下线小绞车、重锤、激光指向仪等)。
对计量器具进行校核,保证计量准确和满足使用要求。
2.按作业规程规定,定期对井筒中心线或激光指向仪进行检查校核。
五、立井验收操作第9条检查支护材料的规格、材质、数量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第10条掘进分项工程质量。
1.利用井筒中心线和设计荒半径划出掘进轮廓线,方可用伞钻打眼。
2.验收炮眼角度、深度、间距和装药结构、装药量、连线方式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检查光面爆破眼痕率、掘进半径、循环进尺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第11条临时支护(锚杆分项、金属网分项、喷射混凝土分项)质量。
1.检查锚杆间排距、角度、外露长度、拉拔力、托盘压金属网质量、金属网铺设搭接是否符合要求。
立井工程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班组质量验收员对每个循环中的各道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表记录,并应由监理(或建设)单位质量检查人员抽查,经核定合格后方可签字。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在分项工程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应按表记录。
关于工序、中间、竣工验收选择检查点及测点的规定:项目选检查点的规定选测点的规定测点示意图立井井筒工序验收:每个循环设一个。
中间、竣工验收:不少于3个,且其间距不大于20m。
每一个检查点断面的井壁上应均匀设8个测点,其中2个测点应设在永久提升容器最小距离的井壁上。
立井井筒一、掘进工程1、冲积层掘进断面规格的允许偏差:普通法凿井,允许偏差0~250mm井筒掘进半径:冻结法凿井,冻土扩至井帮前后,允许偏差分别为0~400mm和0~200mm2、基岩掘进断面规格允许偏差:井巷掘进半径:允许偏差为-30~+150mm3、裸体井巷工程掘进断面规格的允许偏差:有提升,允许偏差为0~150mm井巷掘进半径无提升,允许偏差为-50~+150mm二、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指甲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工程类型、荷载大小、岩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允许偏差等条件进行设计。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后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模板及其之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1、对冻结法施工的立井,立井整体滑升钢模板井下首次组装允许偏差如下表:2、对于立井普通法凿井单层混凝土井壁和冻结法凿井外层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整体移动式刚模板井下首次组装允许偏差如下表:3、立井钻井法凿井预制混凝土井壁内、外组合钢模板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如下表:4、立井采用组合模板时,在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如下表:4、立井支模时应保证混凝土厚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为-50mm。
三、钢筋工程立模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1、纵向、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立井包括进风立井和回风立井,井筒各计296m,井底标高+250m。
其中永久锁口10m,掘进半径4.2m,为钢筋砼支护,永久锁口有两个1600×1600mm的上井口孔洞,底板标高+542.5m,内侧管口标高+544.5m。
风化基岩段40m(+536~+496m),掘进半径为4m,净半径为3.5m,采用钢筋砼作为永久支护。
基岩段246m(+496~+250m),掘进半径为4m,净半径为3.5m素混凝土永久支护,井筒中有四个水平马头门,分别位于+400m、+350m、+310m、和+250m处,两个管子道位于+320m和+260m处。
马头门:进风井为净高4000mm-4500mm.净宽5米,回风井为净高3800mm-4500mm,净宽4.8米;掘进段5米,壁厚500mm,单层钢筋混凝土加棚架支护,支护长度为5m。
混凝土强度C35,钢筋段钢筋保护层50mm。
井筒钢筋混凝土段11.5米,井筒离马头门上壁段4米,下壁段3米,双层钢筋加混凝土支护。
管子道:净高3米,净宽3米,掘进段5米,壁厚400,素混凝土支护.
验收标准:1、净断面半径偏差0-+50;测8个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线到井壁垂直距离。
2、接茬<=30
3、平整度<=10。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305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煤炭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
原《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1990年6月2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施工准备 (2)第一节一般规定 (2)第二节井筒检查钻孔及巷道地质预测 (3)第三节施工准备的技术原则 (5)第三章立井井筒普通法施工 (7)第一节一般规定 (7)第二节表士施工 (7)第三节基岩掘进 (8)第四节永久支护 (10)第五节井筒注浆 (12)第六节井筒穿过特殊地层 (16)第七节工程验收 (18)第四章立井井筒特殊法施工 (20)第一节一般规定 (20)第二节冻结法施工 (21)第三节钻井法施工 (25)第四节沉井法施工 (29)第五节混凝土帷幕法施工 (32)第五章立井井筒的延深和恢复 (34)第一节一般规定 (34)第二节保护设施 (35)第三节自上向下延深井筒 (35)第四节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37)第五节井筒的恢复 (38)第六章巷道施工 (38)第一节一般规定 (38)第二节斜井和平硐的表土施工 (40)第三节巷道掘进 (41)第四节巷道支护 (42)第五节探、放水 (46)第六节工程验收 (47)第七章天井、溜井和硐室的施工 (50)第一节一般规定 (50)第二节天井、溜井施工 (51)第三节硐室施工 (53)第四节工程验收 (56)第八章立井井筒装备 (57)第一节一般规定 (57)第二节梁的安装 (58)第三节罐道的安装 (59)第四节梯子间和管道的安装 (60)第五节工程验收 (61)第九章辅助工作 (64)第一节凿井井架及悬吊设施 (64)第二节立井的临时提升设备 (68)第三节水平及倾斜巷道的运输提升 (69)第四节通风 (70)第五节排水 (72)第六节压风 (72)第七节信号与通讯 (73)第八节供电 (74)第十章工业卫生 (75)第一节一般规定 (75)第二节井下热害的防治 (76)第三节井下粉尘的防治 (77)第四节井下嗓声的防治 (78)第五节井下照明 (78)附录一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78)附录二围岩分类 (79)附录三井壁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法 (80)附录四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切割制作法 (81)附录五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强度和锚杆抗拔力的检查与验收 (81)附录六名词解释 (82)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84)附加说明 (8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矿山井巷工程的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缩短矿井建设周期,促进矿山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1 总则2 术语2.0.1 井筒指联系地面和地下巷道的通道,分立井、斜井和平硐。
立井由井颈、井身、壁座和井窝组成,斜井、平硐由井(硐)口、井(硐)身和连接处组成。
2.0.2主要巷道主要巷道指井底车场巷道,机电硐室,主要运输巷道,总回风巷道等的总称。
2.0.3一般巷道一般巷道指除主要巷道以外的巷道和其他硐室,如采区顺槽盒回风巷道、人行道等的总称。
眼痕率指光面爆破后,可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
大于炮眼长度的70%的炮眼眼痕长度算作一个可见的炮眼眼痕。
眼痕率是检验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自下一水平层至上一水平层用作提升、通风、上下人员、运送材料或敷设管线的通道称为暗井。
蜂窝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骨料黏结松散,且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 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
孔洞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骨料黏结松散,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砌体截面尺寸1/3的缺陷。
锚固力指锚杆对围岩所产生的约束力。
2.0.9抗拔力(拉拔力)抗拔力指阻止锚杆从岩体中拔出的力。
钢筋混凝土弧板是指由4至8块圆弧形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成并进行壁后充填和灌浆。
粗料石指形状规则、表面凸凹深度不大于20MM的六面体料石,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200MM,长度不大于厚度的3倍。
细料石指形状规则、表面加工凸凹深度不大于2MM的六面体料石,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200MM,长度不大于厚度的3倍。
瞎缝指两个砌块缝间未砌筑砂浆垫层的缺陷。
干缝指两个砌块间的砂浆不饱满,其间隙可被捅透的缺陷。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时,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用钻井法凿井结束后,在充满泥浆的井筒中,通过预制的锅底和井壁不断地连接,用以克服泥浆的浮力,并使其缓慢地下沉直至井底的作业。
2.0.17固井(壁后注浆充填固井)钻井法施工中,井壁下沉到达井底后,通过管路向井壁外侧与井帮之间的环形空间自下而上地注入比重大于泥浆的胶凝状浆液,将泥浆置换出来,达到固结井壁的作业。
1 总则1.0.1 为了加强煤矿井巷工程质量管理,统一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井巷工程质量的验收。
1.0.3 煤矿井巷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井筒指联系地面和地下巷道的通道,分立井、斜井和平硐。
立井由井颈、井身、壁座和井窝组成,斜井、平硐由井(硐)口、井(硐)身和连接处组成。
2.0.2主要巷道主要巷道指井底车场巷道,机电硐室,主要运输巷道,总回风巷道等的总称。
2.0.3一般巷道一般巷道指除主要巷道以外的巷道和其他硐室,如采区顺槽盒回风巷道、人行道等的总称。
2.0.4 眼痕率眼痕率指光面爆破后,可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
大于炮眼长度的70%的炮眼眼痕长度算作一个可见的炮眼眼痕。
眼痕率是检验光面爆破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2.0.5 暗井自下一水平层至上一水平层用作提升、通风、上下人员、运送材料或敷设管线的通道称为暗井。
2.0.6 蜂窝蜂窝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骨料黏结松散,且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缺陷。
2.0.7 孔洞孔洞指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骨料黏结松散,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砌体截面尺寸1/3的缺陷。
2.0.8 锚固力锚固力指锚杆对围岩所产生的约束力。
2.0.9抗拔力(拉拔力)抗拔力指阻止锚杆从岩体中拔出的力。
2.0.10 钢筋混凝土弧板钢筋混凝土弧板是指由4至8块圆弧形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成并进行壁后充填和灌浆。
2.0.11 粗料石粗料石指形状规则、表面凸凹深度不大于20MM的六面体料石,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200MM,长度不大于厚度的3倍。
2.0.12 细料石细料石指形状规则、表面加工凸凹深度不大于2MM的六面体料石,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200MM,长度不大于厚度的3倍。
井巷工程验收规范一、竖井工程验收1、井筒竣工后,应检查下列内容:1.1 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1.2 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涌水量,一昼夜应测涌水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1.3 井筒的断面、梁窝位置和井壁的垂直程度;1.4 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
2、井筒竣工后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2.1 实测井筒的平面布置图,应标明井筒的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与十字线方位,与设计图有偏差时应注明造成的原因;2.2 实测井筒的纵、横剖面图(每隔5—10米测一个横断面,全井筒沿十字线方向测两个纵断面);2.3 井筒的实际水文资料及地质柱状图;2.4 测量记录;2.5 设计变更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材料和试块试验报告;2.6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
3、建成的井筒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3.1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测量规范、规程的规定;3.2与井筒相连的各运输水平巷道和主要硐室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应为±100mm;3.3 井筒的最终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3.4 井筒内半径的允许偏差:3.4.1 当采用混凝土或砌块支护时,有提升装备的应为±50mm,无提升装备的应为±50mm。
3.4.2 当采用喷锚支护时,有提升装备的应为±150mm,无提升装备的应为±150mm。
4、砌块、混凝土的井壁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1 井壁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局部厚度的偏差不得小于设计厚度50mm,其周长不应超过井筒周长的1/10,纵向高度不应超过1.5m;4.2 井壁的每平方米面积内表面不平整度,料石砌体不得大于25mm,混凝土砌块不得大于15mm,浇筑混凝土不得大于10mm,接茬部位不得大于30mm;4.3 井壁表面不得有露筋、裂缝和蜂窝;4.4、砌体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4.4.1 每层砌体的水平偏差,混凝土块不应大于20mm,料石不应大于50mm;4.4.2 砌体纵向无重缝,压茬长度不应小于砌体长度的1/4;4.4.3灰缝应饱满、无重缝。
井下工程验收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井巷工程质量管理,提高井巷工程质量,确保井巷工程施工优质、安全、低耗、高效。
根据公司要求,参照GBJ213,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井巷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竖井工程验收标准一、井筒竣工后应检查下列内容1、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2、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3、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4、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
二、、井筒竣工后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1、实测井筒的平面布置图,应标明井筒的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与十字线方位,与设计图有偏差时,应注明造成的原因;2、实测井筒的纵、横断面图(每隔5~10米测一个横断面,全井筒沿十字线方向测两个纵断面);3、井筒的实际水文资料及地质柱状图;4、测量记录;5、设计变更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材料和试块试验报告等;6、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
三、建成的井筒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井筒中心座标,井口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测量规范、规程的规定;2、与井筒相连的各运输水平巷道和主要硐室的标高应,合设计规定其允许偏差应为±10mm;3、井筒的最终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四、井筒内半径的允许偏差1、当采用混凝土或砌块支护时,有提升装备的应为50mm,无提升装备的应为±50mm;2、当采用锚喷支护时,有提升装备的应为150mm,无提升装备的应为±150mm;五、砌块混凝土的井壁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壁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局部厚度的偏差不得小于设计厚度50mm,其周长不应超过井筒周长的1/10,纵向高度不应超过1.5m;2、井壁的每平方米面积内表面不平整度,料石砌体不得大于25mm,混凝土砌块不得大于15mm,浇筑混凝土不得大于10mm,接茬部位不得大于30mm;3、井壁表面不得有露筋、裂缝和蜂窝;4、砌体的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层砌体的水平偏差,混凝土块不应大于20mm,料石不应大于50mm;(2)、砌体竖向无重缝,压茬长度不应少于砌体长度的1/4;(3)、灰缝应饱满、无重缝。
立升掘进验收规范第一条各项采掘工程以作业计划、设计图纸、业务联系单及会议纪要为依据进行验收。
第二条结束工程即时验收,未结束工程在28日统一验收,30日完成验收报表上报。
第三条巷道验收标准:巷道进尺以米为单位,取至分米;巷道方向与测定的中心线偏差,主要巷道不得大于0.2米,次要巷道不得大于0.3米;巷道断面的高、宽尺寸与设计尺寸的不符值,主要巷道不得超出+0.2~-0.1米,次要巷道不得超出±0.2米。
巷道验收时,连续5米超出上述标准者,或严重影响使用的部位,必须经过返修合格后方予验收。
第四条嗣室验收标准:硐室先按4×2.8断面掘进,按米数计量验收,然后刷邦、压顶,按刷邦计量验收,硕室内不允许有积水现象,酮室内的坊必须出干净,铜室断面与设计断面不符值不能超出±0.2米,特别是大、中孔嗣室决不允许有负差。
第五条天溜井验收标准:天溜井开口与设计断面不允许有负差,天溜井顶部与设计断面差0.2米为合格;切割天井施工结束后要把井壁冲洗干净,按3~5米架设一个安全平台,让地质人员编录、测量人员实测后才验收报量。
第六条浅孔采矿验收标准:要严格按设计采幅的可采边界控制,凡是设计回采边界范围外采下的矿石或废石均不能计量上报,同时采下废石造成贫化要给予一定处罚;采矿量计算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
第七条采掘工程属下列情况的一律不予验收:(一)无计划、无设计及无会议纪要而施工的工程。
(二)未经测量人员测设标定而施工的工程。
(三)已正式通知停止施工而施工部门继续施工的工程。
(四)不合格的必修而未返修合格的工程(修理量不计产量)。
(五)未按设计要求掘进时打吊线眼、风机窝的工程。
(六)设计有水沟而距工作面10米没有形成水沟的工程(无轨巷道可扣10%预报)。
(七)乱采废石或回采边界外的矿石。
(八)设计有光面爆破而没有施工光面的,不但不报光面且要进行处罚。
第八条因无计划、无设计、无会议纪要、未按设计要求或未经测设标定而施工的各项采掘工程产生的事故,施工部门应负完全责任。
立井工程验收规范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施工班组质量验收员对每个循环中得各道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表记录,并应由监理(或建设)单位质量检查人员抽查,经核定合格后方可签字。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在分项工程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应按表记录。
关于工序、中间、竣工验收选择检查点及测点得规定:
项目
选检查点得规
定
选测点得规定测点示意图
立井井筒
工序验收:每
个循环设一个。
中间、竣工验
收:不少于3个,
且其间距不大
于20m。
每一个检查点
断面得井壁上应
均匀设8个测点,
其中2个测点应
设在永久提升容
器最小距离得井
壁上。
立井井筒
一、掘进工程
1、冲积层掘进断面规格得允许偏差:
普通法凿井,允许偏差0~250mm
井筒掘进半径:
冻结法凿井,冻土扩至井帮前后,允许偏差分别为
0~400mm与0~200mm
2、基岩掘进断面规格允许偏差:
井巷掘进半径:允许偏差为-30~+150mm
3、裸体井巷工程掘进断面规格得允许偏差:
有提升,允许偏差为0~150mm
井巷掘进半径
无提升,允许偏差为-50~+150mm
二、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指甲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工程类型、荷载大小、岩土类别、施工设备与材料供应、允许偏差等条件进行设计。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后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对模板及其之家进行观察与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1、对冻结法施工得立井,立井整体滑升钢模板井下首次组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2、对于立井普通法凿井单层混凝土井壁与冻结法凿井外层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整体移动式刚模板井下首次组装允许偏差如下表:
3、立井钻井法凿井预制混凝土井壁内、外组合钢模板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如下表:
4、立井采用组合模板时,在井下组装规格允许偏差如下表:
4、立井支模时应保证混凝土厚度,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为-50mm。
三、钢筋工程
立模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横向钢筋得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得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钢筋得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得规格、数量、位置等。
四、混凝土支护工程
1、在地面配置混凝土时,应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有关标准得规定,本单位实际情况应遵循:寒冷季节施工,冻结段混凝土得入模温
度:内层井壁不得低于10℃,外层井壁不得低于15℃,预制钻井井壁应有防寒防冻措施。
2、井巷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支护工程得断面规格允许偏差:立井井筒净半径,有提升时允许偏差为0~50mm;无提升时允许偏差为±50mm。
3、井巷混凝土支护壁厚得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立井局部(连续长度不得大于井筒周长1/10、高度不得大于1、5m)应为-50mm。
4、混凝土支护得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无明显裂缝,1㎡范围内蜂窝、孔洞等不超过2处。
检查数量按照检查点及测点规定选检查点,立井抽查2个对称测点。
5、壁后充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充填应符合下列规定:立井壁后充填饱满密实,无空帮现象。
检查数量:逐模检查;抽查时按选检查点规定选点。
检验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6、防水、防渗混凝土应符合设计与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得规定。
检查数量:逐模实查;中间、竣工验收时,按检查点选取规定选
检查点与测点。
检查方法:现场实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7、井巷混凝土支护工程得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如下表(包括斜井、平硐、硐室、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