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规范
- 格式:pptx
- 大小:126.88 KB
- 文档页数:33
建筑设计照明规范GB50016-2023
概述:
建筑设计照明规范GB-2023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建筑物的照明设计。
本规范旨在确保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照明质量,提供舒
适和安全的照明环境。
主要内容:
1.标准适用范围:规定了本标准适用的建筑范围,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公共建筑等。
2.照明设计原则:阐述了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照度要求、光色要求、光照均匀度要求等。
建筑的不同区域和功能要求会有相
应的照明设计要求。
3.设备及系统:规定了建筑照明所需的设备和系统,包括照明
装置、光源、配电系统等。
要求设备和系统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
能效标准。
4.照明计算方法:提供了建筑照明计算的方法和规定,包括建筑照明设计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
5.照明效果评价:介绍了对建筑照明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包括照明亮度、光照均匀度、色彩还原性等。
6.安全与应急照明:强调了安全照明和应急照明的要求,包括对建筑的疏散通道、紧急出口等进行照明设计。
7.可持续照明设计:提出了可持续照明设计的要求,包括利用自然光、节能照明技术等。
8.技术要求:规定了照明设备和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照明设备的标志和安装要求。
9.检验和验收:说明了对建筑照明设计的检验和验收方法,保证照明设计的质量和符合规范要求。
总结:
建筑设计照明规范GB50016-2023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确保建筑照明质量和安全。
建筑师和照明设计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以提供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照明环境。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buildingsGB 50034-200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4年12月1日1 总则 (1)2 术语 (1)3 一般规定 (6)3.1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6)3.2 照明光源选择 (6)3.3 照明灯具及其附属装置选择 (7)3.4 照明节能评价 (8)4 照明数量和质量 (9)4.1 照度 (9)4.2 照度均匀度 (10)4.3 眩光限制 (10)4.4 光源颜色 (11)4.5 反射比 (12)5 照明标准值 (12)5.1 居住建筑 (12)5.2 公共建筑 (12)5.3 工业建筑 (17)5.4 公用场所 (21)6 照明节能 (22)6.1 照明功率密度值 (22)6.2 充分利用天然光 (26)7 照明配电及控制 (26)7.1 照明电压 (26)7.2 照明配电系统 (27)7.3 导体选择 (28)7.4 照明控制 (28)8 照明管理与监督 (29)8.1 维护与管理 (29)8.2 实施与监督 (29)附录A 统一眩光值(UGR) (29)附录B 眩光值(GR) (32)1 总则1.0.1 为了在建筑照明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建筑功能,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公共和工业建筑的照明设计。
1.0.3 建筑照明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照明 green lights绿色照明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有益于提高人们生产、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
2.0.2 视觉作业 visual task在工作和活动中,对呈现在背景前的细部和目标的观察过程。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一、设计原则1.光学原则:根据不同空间和使用需求确定灯具种类、光源色温和亮度,并合理配置,使得照明效果达到最佳效果。
2.能耗原则:注重节能环保,选择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减少能源消耗。
3.生态原则: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和无毒害的照明材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安全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员安全,合理布置灯具,避免发生触电、漏电等安全事故。
二、设计内容1.环境照明设计范围:包括室内照明、室外照明、道路照明等不同场景的照明设计。
2.照明性能指标:要求灯具的光效、透光率、漏光率、显色指数等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
3.照明光源的选择:根据照明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4.灯具的布置和数量:按照照明设计的要求合理布局和确定灯具的数量,保证照明均匀度和亮度要求。
5.照明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主动光控制、无线控制和定时控制,以满足不同需求和情况下的照明需求。
6.建筑外墙照明:考虑建筑物外墙的装饰和照明需求,设计合理的灯光效果,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照明效果。
7.环境照明设备维护:制定灯具的保养和维修计划,及时处理灯具故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三、设计要求1.照明设计应根据场景的功能要求和使用需求,确保足够的亮度、均匀度和显色指数,减少眩光和阴影,并避免光污染的产生。
2.设计应合理选用照明材料,考虑光照效果、安全性、保护环境等方面,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3.照明设计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4.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装饰等方面的要求,保证照明和环境的整体协调。
5.照明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和灯具,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6.照明设计应考虑人体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舒适、健康、安全和宜人的光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人们的视觉需求和环境需求而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
城市景观照明一般设计规范1.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景观照明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保持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形象,使整个城市形成独特的夜间景观。
-运动性原则:照明设计要考虑行人和车辆的流动,确保人们在夜间能够安全通行。
-节能性原则:照明设计要使用节能型灯具和控制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2.照明设计要素:-光源选择: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节能高效的LED灯作为主要光源,可以在达到明亮度的同时节约能源。
-光色选择:要根据照明目的选择适当的光色,比如温暖的黄色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而冷白色可以增加夜间的视觉明亮度。
-光强控制: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要合理控制灯光的亮度和衰减,避免太强烈的光线刺激人眼。
-照明布局:要根据景观特点,合理布置照明设备,注重景观整体效果,重点突出重要景点和路线。
-照明效果:要利用灯光的渐变、动态和交互效果,创造出生动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夜间更加有活力。
3.照明设施规范:-灯具选择:应选择经过防水、防腐蚀等处理的灯具,以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灯杆设置:应根据道路宽度和景观需要,选择合适的灯杆高度和间距,保证照明效果均匀。
-照明装置安装:应避免遮挡景观的树木、建筑物等,确保光线的照射范围和效果。
-照明控制系统:应采用先进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定时开关、亮度调节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安全防护:照明设施要考虑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防盗等功能,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照明效果考虑:-建筑物照明:要突出建筑物的特色和立体感,使用适当的灯光效果,如突出轮廓、勾勒线条等,使建筑物在夜间更具魅力。
-道路照明:要保证道路的亮度和平衡性,使行人和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同时注重路口和转弯处的照明,提高安全性。
-广场照明:要利用照明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彩色灯光、水景、音乐等,增强广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植物照明:要利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光效果,突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增加夜间园林的观赏性。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城市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主要考虑照明设备的选择、安装和控制,注重整体性和节能性原则,并根据景观特点设计照明效果。
照明设计规范xx
照明设计规范是指用于指导照明设计工作的规定性文件,旨在确保照明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照明设计规范:
1. 照明亮度:根据不同用途和环境,规定了照明亮度的要求,如办公室、商业区、工厂等不同场所有不同的亮度标准。
2. 照明布局:规定了照明设备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以及光源的选用和灯具的配置,确保整个区域的均匀照明。
3. 色彩温度:根据不同场所和需求,规定了照明的色彩温度范围,以满足不同环境下对色彩的要求。
4. 照明控制:制定了照明控制系统的要求,包括手动和自动控制,以及调光和情景控制等功能。
5. 节能要求:规范了照明设备的能效等级和使用效率要求,以促进绿色环保照明设计。
6. 安全要求:明确了照明设备的电气安全和防护要求,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7. 噪音要求:对照明设备的噪音控制进行规范,以确保照明设施在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噪音。
8. 维护要求:规定了照明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要求,以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和寿命。
这些规范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相关部门或协会制定并发布,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遵守这些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环境照明工程的设计是为了在不同场所提供舒适、高效、节能的照明条件。
为了规范环境照明工程设计,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效,特制定《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二、照明设计基本原则1.功能合理性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和功能,合理设置照明设备,以满足人们对照明的基本要求。
2.舒适性设计应保证照明光线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强光直射或产生残影,以保证使用者舒适的照明环境。
3.安全性设计应考虑照明设备的固定、维护、防护等方面,以确保照明设备的稳定、可靠和安全使用。
4.节能性设计应合理选择灯具和光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照明设计要求1.光照强度要求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设定适当的光照强度要求,如教室的照度要求为200-300 lux,道路照明的照度要求为10-20 lux。
2.光色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人眼对不同光色的适应能力,选择合适的光色。
如商业区的照明可以选择较暖色的光源,而医院手术室的照明则应选择高色温的光源。
3.表观色温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使用者的需求,确定适当的表观色温要求。
如商业区的照明可以选择较高的表观色温,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
4.色彩还原性要求根据不同场所的需要,确定适当的色彩还原指数要求。
如博物馆和画廊等需要还原真实色彩的场所,应选择高色彩还原性的照明设备。
5.灯光分布要求根据场所的需求和平面布置,合理分配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均匀的照明效果。
6.照明设计参考参考各类场所的照明效果和实际应用经验,借鉴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四、照明设备选用1.照明设备性能要求选择照明设备时,应注意其光效、寿命、色温、色彩还原性等性能要求,以确保照明效果和能效的达到设计标准。
2.照度均匀性要求根据场所的需要和照明设备的特性,选择具有较好照度均匀性的灯具,以避免光照不均造成的照明效果差。
3.照明设备安装要求照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照明设计规范照明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光线,还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为了确保照明系统的安全和有效性,照明设计需要遵循一些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照明设计规范,以确保照明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一、亮度和照度要求在照明设计中,亮度和照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为了提供适宜的照明环境,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亮度和照度要求。
例如,在工作场所,需要保证足够的亮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舒适度。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照明设计需要满足特定的亮度和照度要求。
二、色彩温度色彩温度是指光源所呈现出的颜色特性,常用的单位是开尔文(K)。
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色彩温度来展现不同的效果。
一般来说,低色温的光源会呈现出暖黄色的光线,适合用于创建温馨和放松的氛围;而高色温的光源则呈现出偏蓝色的光线,适合用于创造清爽和活跃的氛围。
照明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色彩温度。
三、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照明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照明设计师需要选择高效能的光源和照明设备。
LED灯具是目前最常用的高效能照明设备之一,其能源利用率高,使用寿命长,同时也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在照明设计中,合理选择和布置光源,利用光控技术等手段,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四、照明均匀度照明均匀度是指照明场所中光线的分布均匀程度。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确保照明均匀度以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不均匀的照明会导致一些区域过亮或过暗,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和舒适度。
照明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光源布置和照明设备的选择,确保照明均匀度的要求。
五、安全性要求照明设计中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确保照明系统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例如,需要防止电器漏电、短路和过载等情况的发生,确保照明设备的接地可靠。
此外,照明设备的防水性能和防火性能也需要符合相关要求,以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六、人体生理需求照明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照明环境的舒适性,还需要考虑人体生理需求。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129-20241. 总则根据《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129-2024,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照明设计。
本规范旨在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术语和定义2.1 建筑照明:指为满足室内外作业、生活、工作、休息等视觉需求而设置的光源及其控制系统。
2.2 照明设计: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照明方案的制定、照明设备的选型、照明控制系统的设置等。
2.3 光源:指发光的物体,按发光原理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4 照明设备:指用于建筑照明的光源、镇流器、触发器、灯具、控制系统等。
2.5 照明控制系统:指对照明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系统,包括开关控制、调光控制、场景控制等。
3. 照明设计基本要求3.1 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2 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环境条件、节能要求等因素,保证照明系统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美观。
3.3 照明设计应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需求,制定合理的照明方案,实现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3.4 照明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的照明设备,提高照明系统整体性能。
3.5 照明设计应合理布局照明设备,避免产生眩光、阴影、亮度不均等现象,提高照明效果。
3.6 照明设计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照明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4. 照明设备选型4.1 光源选型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合理配置各种光源的比例,提高照明效果。
4.2 灯具选型应根据光源类型、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确保灯具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4.3 照明控制系统选型应根据照明需求、设备性能、节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照明灯具相关设计规范
1. 照明效果
- 照度要求:根据不同场所和用途,确定适当的照度水平,以
满足人眼的日常活动和工作需要。
- 色温要求:选择合适的色温,以提供舒适和自然的照明环境。
- 色彩还原指数(CRI):选择具有高CRI值的灯具,以更真
实地还原物体的色彩。
2. 能效和能耗
- 能效要求:选择能效高的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 能耗限制:确保设计满足国家和地区的能耗限制要求。
- 智能控制系统:考虑使用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照明的自动
化和节能。
3. 安全性
- 防火要求:选择符合防火安全标准的灯具和材料,以减少火灾风险。
- 电气安全:确保灯具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并做好接地和绝缘保护。
- 安装要求:遵循正确的安装要求,确保灯具安全、稳固,并防止漏电和其他安全问题。
4. 环保性
- 能源利用:选择具有高能源利用率的灯具,以减少对能源的浪费。
- 材料选择: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
- 废弃物处理:合规处理灯具的废弃物,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设计和风格
- 与环境协调:根据场所的氛围和设计风格,选择与整体环境协调的照明方案。
- 设计细节:考虑细节如灯具的形状、大小、安装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 可定制性:灵活设计照明方案,以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的个性化要求。
请注意,以上规范和指导原则只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具体的设计规范还需要根据实际项目和当地法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确定。
照明灯具设计标准规范
一、设计标准
1、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应与国家规定的正常作业照度要求相一致,
地面照明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不低于3.5米。
2、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应尽量将设备投射的光束处理合理,不与视
线产生干扰,照度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照明照度,并达到更好的照明效果。
3、照明灯具勿选取距人体较近位置,以免影响视觉。
4、照明灯具应确保照射范围在安全范围内,并且按照照明系统安装
说明书,确保所有设备安全可靠;
5、照明灯具选择应合理,并选择较符合现场环境的产品,避免质量低,色散大的灯具,尤其在照度不够的室内环境中;
6、照明灯具的调光应尽量不影响正常照明,并调节到最小照度要求;
7、照明灯具选用耗电量低、更换方便等技术特性更好的产品,减少
维护维修次数和成本;
8、照明灯具的保护应符合室内照明设计的要求,如有安装漏电保护
装置确保照明安全可靠;
二、设计规范
1、照明灯具的安装地面最好应该是平整、硬度足够的,以防止受重
力作用,照明灯具旋转而能够稳定的悬挂;
2、照明灯具悬挂时,应确保灯具安装牢固,并防止倾斜;
3、照明灯具应采用现场可选择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