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58
小儿麻疹的观察及护理小儿麻疹,俗称“病毒性风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出现高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随后在身体上出现红点状斑丘疹,从而造成相应的不适和危害。
如何观察和护理小儿麻疹成为了家长和保育人员需要了解的基本问题,以下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观察麻疹的症状和进展1.高发期:如小儿年龄1~3岁,经历过特殊时期或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更容易感染,麻疹的季节多为春季和冬季。
2.感染后起病:麻疹感染后,通常在7~16天内出现发热、流涕及咳嗽的症状,此时需要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和心情。
3.皮疹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孩子的面部和颈项周围先出现红色的疹子,其后蔓延至四肢和躯干,疹子大小不同,有些呈斑点状,这一过程通常要持续3~7天不等。
4.疹子逐渐消退:麻疹的疹子开始逐渐消退,而伴随着疹子的退去,孩子的身体状况也逐渐恢复正常。
5.后期的注意:在孩子痊愈后,也需要关注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坚持做好孩子的预防接种和饮食、锻炼等方面的保护工作。
二、护理小儿麻疹1.环境上的防护:孩子得了麻疹后,应当及时遮阳和保暖,以防疹子加重和发热升高;同时会员清洁整洁的环境对孩子的恢复较为重要,居室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注意消毒和通风。
2.心情和饮食的护理:小儿麻疹的病程较长,孩子在此期间可能会失去食欲,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
家长和保育人员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合理地进行心理安抚,鼓励孩子适量进食一些易消化的养分丰富的食物,以助于他们身体的恢复。
3. 注意疗养小儿麻疹比起其他季节性感冒更加危险,家长和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及时进行疗养。
首先是要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此时可适当地给予儿童进行服用一些退热药物等治疗,调整孩子卧姿,搭配一些温和的按摩和理疗手段进行缓解。
以上是对小儿麻疹观察和护理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为防止麻疹的扩散和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
记得如果疑似麻疹感染,需要尽快就近到医院就诊,在继续进行相关护理时也要进行医护人员的辅导和指导。
小儿常发的麻疹1.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并发肺炎等并发症,则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
通过患者的呼吸、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病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大多可获终身免疫。
2.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可分典型麻疹和其他类型麻疹。
(1)典型麻疹1)潜伏期:大多为6~18天,平均为10天左右,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者可延至4周。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精神萎靡和烦躁不安等全身不适。
2)前驱期:也称出疹前期,一般持续3~4天。
①发热:热型不定,渐升或骤升。
②“上感”症状: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结合膜充血、眼睑水肿、畏光、流泪。
③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般在出疹前1~2天出现。
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
为直径约0.5~1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常在1~2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蔓延至唇部黏膜,于出疹后1~2天逐渐消失,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④其他:可有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
3)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骤然升高,可达40~40.5℃,咳嗽加剧,出现烦躁或嗜睡,重者有谵妄、抽搐(疹出热盛),持续3~4天。
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部、面部、颈部,然后自上而下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一般3日出齐。
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略高出皮面。
初发时皮疹稀疏,疹间皮肤正常,其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色。
不伴痒感。
颈淋巴结和脾脏轻度大,肺部可闻及干、湿哕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弥漫性肺部浸润。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出疹3~4天后发热开始减退,食欲、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沉着并伴糠麸样脱屑。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该疾病在
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
因此,了解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小儿麻疹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7-14天内开始出现。
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烧、咳嗽、流鼻涕和结膜炎。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这是小儿麻疹最典型的症状之一。
皮疹通常从耳后和头部开始,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
在出现皮疹的前几天,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和失去食欲。
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和炎症,导致进食时的不适。
对于小儿麻疹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
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缓
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通常需要休息,多饮水,适当补充营养,以帮助身体抵抗病毒。
此外,对于发热和不适的患者,可以使用退烧药和止咳药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支持性护理,如输液和氧疗。
预防小儿麻疹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应在
出生后的9个月龄和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麻疹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
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最终实现消灭小儿麻疹的目标。
总之,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我们可
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
通过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小儿麻疹的认识,并积极推广疫苗接种,我们有望有效控制和消灭小儿麻疹,保护儿童的健康。
小儿麻疹应如何治疗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
以发热,咳嗽,流涕,眼泪汪汪,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及早期口腔两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
因其疹点如麻粒大,故名麻疹,我国南方地区称为痧、痧疹。
西医学亦称本病为麻疹。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冬、春二季,且常引起流行。
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为多。
本病发病过程中若治疗调护适当,出疹顺利,大多预后良好;反之,调护失宜,邪毒较重,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危及生命。
患病后一般可获终生免疫。
麻疹在古代届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普遍使用麻疹减毒疫苗预防接种,使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有效地控制了大流行。
近年来,临床上非典型麻疹病例增多,症状较轻,病程较短,麻疹逆证少见,发病有向较大年龄推移的现象,成人中未作过预防接种及未患过本病者的发病临床时有所见,值得引起注意。
[病因病机]麻疹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感受麻毒时邪。
麻毒时邪从口鼻吸入,侵犯肺脾。
肺主皮毛,属表,开窍于鼻,司呼吸。
毒邪犯肺,早期邪郁肺卫,宣发失司,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等,类似伤风感冒,此为初热期。
脾主肌肉和四末,麻毒入于气分,正气与毒邪抗争,驱邪外泄,皮疹透发于全身,并达于四末,疹点出齐,此为见形期。
疹透之后,毒随疹泄,麻疹逐渐收没,热去津伤,进入收没期。
这是麻疹顺证的病机演变规律。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
若正虚不能托邪外出,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发不顺,形成逆证。
如麻毒内归,或它邪乘机袭肺,灼津炼液为痰,痰热壅盛,肺气闭郁,则形成邪毒闭肺证。
麻毒循经上攻咽喉,疫毒壅阻,咽喉不利,而致邪毒攻喉证。
若麻毒炽盛,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形成邪陷心肝证。
少数患儿血分毒热炽盛,皮肤出现紫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若患儿正气不足,麻毒内陷,正不胜邪,陌气外脱,可出现内闭外脱之险证。
此外,麻毒移于大肠,可引起协热下利;毒结阳明,可出现口疮、牙疳;迫血妄行,可导致鼻衄、吐血、便血等证。
小儿麻疹的症状有哪些幼儿麻疹的发病主要是由小儿麻疹的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是影响到皮肤及其呼吸道的一种高度传染疾病。
因为小儿麻疹在一定的程度上属于呼吸道的疾病,所以在发病时期类似于感冒发烧的症状都会体现,但是不仅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其特定的症状,2.前驱期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四天左右,在此期间,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1)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而且一般温度都较高。
(2)咳嗽、流涕、咽部充血。
这一阶段孩子们的眼睛部位有较大问题,可能会发炎、水肿、流泪,最明显的特征是下眼睑边上会有充血的横线。
(3)KOPLIK斑,这种斑点一般在发疹前1-2天出现,斑点不大,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颜色呈灰白色,但斑点外围有红晕。
一开始斑点并不多,只在下磨牙附近的颊粘膜上,但是其增长速度十分快,过不了多久整个颊粘膜上都会出现,甚至会蔓延到唇部的粘膜上。
不过粘膜上的斑点会在皮疹出现后慢慢消退,只剩下暗红色点状物。
(4)还会有一些不常见的疹子,比如荨麻疹等,不过这些不常见的疹子一般也在典型的皮疹出现时慢慢消退。
(5)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口不佳、精神不济、身体不适等症状。
3.出疹期皮疹一般在发烧后3-4天开始出现,这时体温会骤然提高,甚至可达到40-40.5度。
皮疹在刚出现时为红色丘斑疹,较为稀疏,没有规则的形状,并且大多存在于耳朵后、颈部和发际线的边缘。
但一天以内,皮疹开始蔓延,覆盖整个面部、躯干和手臂,到了第三天就会蔓延至身体下部。
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皮疹常常会融于一处,身体开始水肿,尤其是面部会浮肿变形。
此外还可能出现淋巴结和脾肿大问题,不会很快转好而是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会伴随拉肚子、呕吐等症状;阑尾粘膜的小儿麻疹可能还会引起阑尾炎;在身体处于极高温度的时候,孩子们会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情绪失常、易怒、嗜睡等症状;不过家长无需担心,这些只是短暂的症状,只要烧退就不会再有此类现象,也不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
4.恢复期小儿出疹时间不会过长,一般3-4天便能消退。
麻疹患儿的护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对于麻疹患儿的护理,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想起之前遇到过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叫明明。
明明染上麻疹的时候,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小脸蛋上布满了红色的疹子,看着让人心疼极了。
首先,咱们得给麻疹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房间要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都得恰到好处。
就像明明住院的时候,护士姐姐们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会调节好空调的温度,让明明感觉既不冷也不热。
在饮食方面,那可得特别注意。
要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说,像米粥、面条,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明明生病那会,一开始没什么胃口,他妈妈就特别耐心地给他熬了香香甜甜的南瓜粥,一点一点地喂给他吃。
对于麻疹患儿的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孩子轻轻擦拭身体,但要注意避开疹子破了的地方。
明明身上的疹子让他总是忍不住想去挠,这时候大人们就得时刻看着,给他的小手戴上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还有啊,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得定时给孩子量体温。
如果体温过高,就得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明明有一次体温突然升高,可把大家吓坏了,医生赶紧采取了物理降温的办法,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地方,慢慢地体温才降下来。
另外,孩子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
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用棉签蘸着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防止口腔炎症。
明明一开始不太配合,觉得这样很麻烦,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乖乖地张开了小嘴巴。
再说说心理护理吧。
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容易哭闹。
这时候家长和医护人员就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多陪陪孩子,给他讲故事、玩玩具,让他转移注意力,减少恐惧感。
明明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护士姐姐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都会安静下来,听得入神。
照顾麻疹患儿真的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就像照顾明明那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尽快恢复健康,重新变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可爱。
小儿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小儿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过敏疾病,以下是一些小儿荨麻疹的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食物过敏原等。
2. 调节室内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衣物,避免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
3. 维持皮肤清洁:保持儿童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洗澡和过热的水温,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
4. 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尽量避免穿着粘腻和过紧的衣物,以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
5. 忌食易过敏食物: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给孩子摄入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蛋类等。
6. 避免抓搔皮肤:荨麻疹会引起瘙痒感,但儿童应尽量避免用手抓搔皮肤,以免加重病情或导致感染。
7. 饮食调节:适量补充维生素C、均衡膳食,增强免疫力,帮助缓解过敏症状。
8. 注意药物使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但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防止产生药物依赖或副作用。
9. 定期复诊和随访: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和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一些小儿荨麻疹的注意事项,但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
小儿麻疹例临床分析小儿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病,往往在幼儿期发生。
随着疫苗的普及和日益强大的医学技术,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有一些孩子会感染这种病毒,给家庭和社区带来不小的困扰。
小儿麻疹的病因是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潜伏期大约为10-14天,发病初期症状相对较轻,儿童可能仅仅感觉有些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愈发复杂,出现麻疹皮疹、发热更高、咳嗽加重等表现。
麻疹皮疹一开始出现在面部和头皮,后来从上肢到下肢蔓延,皮疹初期是一些细小的红点,渐渐扩散成红斑和丘疹,可能会合并成斑块。
在皮疹出现时,孩子的情绪可能会非常烦躁,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头痛和肌肉疼痛等表现。
一个小儿麻疹的例临床分析:小李,男,3岁。
小李在一周前开始出现发热和喉咙痛,经过口服退烧药和口腔消炎药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
两天前,他出现皮疹,从耳朵周围开始扩散。
当他父母发现他的皮疹后,就带他到医院看病。
小李门诊检查时,他的体温为39.2℃,皮疹已经从头部和面部扩散到上肢、胸部和背部,皮疹上轻微凸起,周围炎症反应轻。
喉咙红肿,咳嗽明显。
小李的听力检查和视力检查都没有异常。
根据小李的症状,初步诊断为小儿麻疹,建议孩子住院观察和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和预防后遗症。
在住院期间,小李接受了针对麻疹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补液、退热、营养支持等措施。
他的喉咙炎症在治疗过程中渐渐缓解,皮疹也逐渐消失。
住院期间,小李的家属和接触者都进行了隔离和医学观察,没有发现其他的病例。
经过2周的治疗,小李的病情完全恢复,可以出院回家。
这个例子显示了小儿麻疹的典型症状和治疗过程。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医生需要不同程度的监测和支持措施,以促进病情的缓解和预防后遗症。
此外,麻疹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家属和接触者应该积极配合隔离和医学观察,以便快速诊断和治疗相关病例。
尽管有如此多的医疗技术和预防措施可以控制小儿麻疹,但病毒仍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可变性。
小儿麻疹要重视,日常要做好哪些检查麻疹是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能力很强。
在人口密集同时没有进行疫苗接种的地区很容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麻疹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临床上主要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最常见。
麻疹消退后可留下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1致病因素。
麻疹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直径在100~250nm。
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可在患者鼻腔分泌物、血、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仅有一种血清型,抗原稳定。
麻疹病毒抵抗能力不强,对日光、高温、干燥均敏感,利用这些条件均可以杀灭麻疹病毒。
但是在低温下麻疹病毒可以长期生存。
2小儿麻疹的诊断鉴别2.1首先是对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
在发疹的前期多数患儿均会出现中度或以上发热的症状;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流泪、眼部充血;眼部症状比较突出表现为眼睛水肿、眼泪增多、结膜发炎、下眼睑边缘出现一条明显的充血横线;麻疹黏膜斑,发疹前24~48小时可出现1mm左右的小白点,小白点外部有红色外圈,刚开始出现于下臼齿的颊黏膜上,24小时左右开始弥散,可以布满整个颊黏膜,嘴唇部,在皮疹出现之后,黏膜疹就会逐渐消失留下暗红色小点;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麻疹出现后能逐渐消失;部分患儿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比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
2.2患儿发热时间达到3~4天,此时出现明显的皮疹,发热温度可达到40~40.5摄氏度。
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出疹期间皮肤正常。
仔细观察出疹,可以得出规律即:首先发疹于耳后、颈部、发际线边缘,24小时内逐渐向面部、躯干、四肢发展,之后遍布整个下肢和足部;病情严重时皮肤还会出现水肿、面部水肿的表现;多数患儿会出现淋巴结的肿大以及脾腺肿大,并且可持续数周,而肠系膜淋巴的肿大又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阑尾黏膜麻疹可引起阑尾炎症状;麻疹特别期患者出现谵妄、激惹、嗜睡症状,多为一过性。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又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小儿麻疹的症
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首先,小儿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
皮疹。
在发热初期,患儿会出现高热,伴有咳嗽和流涕。
随后,眼
睛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眼结膜充血,眼球活动时伴有疼痛。
接着,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斑点,称为 Koplik斑,这是小儿麻疹
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最后,全身皮肤会出现红斑,从头部开始向四
肢躯干蔓延,持续3-7天后逐渐消退。
其次,小儿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患儿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感冒。
同时,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眼结膜炎,可使用冷敷或者温水清洁眼部,缓解眼部不适。
对于皮疹,可
以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此外,家长
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儿在发病期间需要得
到家长和医生的关心和照顾。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能确诊过敏原,就要避免接触或摒弃其食用,如海鲜、蛋类、花粉等。
2. 应激注意:减少病人的精神应激,避免紧张焦虑,保持心情开朗。
3.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吗替麦考酚迷等。
4. 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5. 局部治疗:可使用局部消炎药膏,如多黏菌素、鱼石脂等。
6. 中药治疗:可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或疏风祛湿效果的中药,如露骨藤、连翘等。
7. 饮食调理:少食海鲜、蛋类、辛辣食物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等。
小孩麻疹怎么办
如今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的疾病,而且一般是多发在小儿群体当中,那么小孩麻疹怎么办呢?麻疹对儿童有哪些危害呢?
若是知道宝宝在接触了麻疹患者之后,就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进行麻疹疫苗的接种治疗。
当然这种办法是局限在五天的期限内的。
若是宝宝已经出现的发疹的时候,首先就应该让宝宝马上进行有效的隔离。
这样一方面避免了麻疹病毒的传播,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宝宝再次的接触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从而严重的病情。
在宝宝隔离的房间中,要保持新鲜的空气还有保证能够晒到阳光以及整洁和温暖,湿度也要适宜。
宝宝这个时候不应该再吹到风或者是过分的闷热。
所以应该卧床进行休息。
直到宝宝的体温恢复正常以及宝宝身上发作的皮疹消退之后。
要注意在宝宝发疹的时候要经常用生理盐水还有温开水清洗口鼻眼三个部位。
多喝一些果汁还有温开水来补充水分。
在宝宝的恢复期阶段,宝宝的食欲也会增长。
这个时候的家长们可以给宝宝采用加餐的政策。
给宝宝充分的补充营养。
最后值得注意的就是,不要在这一阶段让宝宝并发肺炎等并发症。
这样对于宝宝的病情的恢复也会很不利,还会延长宝宝的病程时间。
所以这个时间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同时也祝愿患了麻疹的宝宝们可以快速的痊愈,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