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细则(试行)
- 格式:xls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程序,推进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导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15〕35号)、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修订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鲁卫基层发〔2015〕5号)和县卫生计生委、县财政局《济南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济卫基卫发〔2016〕10号)等文件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考核目的通过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将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挂钩,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考核原则(一)坚持逐级考核、结果复核的原则。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全面考核。
县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为项目考核主体,每年对所有项目实施机构进行全面考核,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复核。
(二)坚持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
县级制定辖区项目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考核程序,明确被考核机构,并在考核前公布绩效考核具体安排,将考核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三)坚持科学可行、严谨规范的原则。
坚持任务目标与补助标准相统一,根据国家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质量指标、重点指标和难点指标考核。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考核流程,加强对考核专家和考核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考核程序,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反馈激励、跟踪整改的原则。
将整改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对于考核结果良好的给予奖励,未达到考核标准要求的适当扣减补助经费。
(五)坚持全面考核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专业机构、局机关等日常管理和补助经费使用监督,通过全面考核促进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服务过程不断规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绩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绩效考核评分细则。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全民健康管理1.体检率:评估居民参与体检的比例,包括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群体的体检率。
2.健康档案建立率:评估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比例,包括健康体检记录、用药记录、疫苗接种记录等。
3.慢性病管理率:评估居民慢性病管理的比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管理率。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疫苗接种率:评估居民疫苗接种的比例,包括儿童免疫和成人疫苗接种率。
2.健康教育覆盖率:评估居民健康教育的覆盖率,包括健康宣传、健康讲座、健康培训等。
3.常见病、多发病管理率:评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管理比例,包括感冒、腹泻、疟疾等常见病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的管理率。
(三)应急卫生事件响应能力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效果: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效果,包括病情控制、投入资源、信息报告等方面的绩效。
2.应急物资调配速度: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物资的调配速度,包括紧急药品、防护用品、救护车辆等的调配速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分标准(一)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例如,全民健康管理指标的权重可以设定为4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权重可以设定为30%,应急卫生事件响应能力的权重可以设定为30%。
(二)得分计算不同指标的得分计算方式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
将各项指标的得分与其权重相乘,然后求和得到总分。
例如,全民健康管理指标得分为80,权重为40%,则该指标的得分为32分。
(三)逐级评分三、绩效考核结果使用(一)奖惩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细则一、绩效评价指标1.项目效益评价指标:(1)居民满意度:通过居民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项目的服务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反映居民对项目的满意程度。
(2)服务量:统计项目服务的居民人数和次数,反映项目的覆盖范围和参与程度。
(3)健康指标改善:如血压、血糖控制水平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反映项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项目管理评价指标:(1)组织管理: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评价,反映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物资管理:包括项目物资的采购、使用和储存等方面的评价,反映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3)人员管理:包括项目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反映人员管理的素质和效能。
二、绩效评价方法1.居民满意度评价:通过居民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居民对项目的评价和建议,以数值化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满意度评分。
2.服务量评价:统计项目服务的居民人数和次数,可以采用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报表生成,反映项目的服务范围和参与程度。
3.健康指标改善评价:通过定期统计和监测居民的健康指标水平,在项目实施前后进行比较,得出改善的百分比或评分。
4.组织管理评价:通过对项目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考核,得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5.物资管理评价:通过对物资采购、使用和储存等方面进行抽样检查和核对,评估物资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6.人员管理评价:通过对项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得出人员管理的评价结论。
三、绩效考核流程1.绩效评估周期为一年,每年评估一次。
2.绩效考核由专职机构负责,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3.绩效考核流程包括:项目资料准备、指标设定、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综合评估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4.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依据,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和部分资金的分配。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细则主要包括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设定,以及评估流程的规定。
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考核细则(1)附件2:广德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xx 年)考核对象与分值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评分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00分)1.组织管理(10分)组织分工:有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细化服务流程,且符合国家及省的规定;绩效考核:建立内部考核机制.有考核记录.有资金分配文件.拨款财务凭证)。
信息建设及应用:能够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各类重点人群档案的录入和更新.基层机构与下辖村卫生室互联互通,能查看各类服务的完整档案。
1.实施方案有具体工作指标,有责任人,并结合实际细化服务流程。
(共计4分)2.能够实时查看基层机构的信息,能够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各类重点人群档案的录入和更新1分,基层机构与下辖村卫生室互联互通,能查看各类服务的完整档案。
(共计2分)3.有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有考核过程资料记录,有依据考核结果分配项目资金凭证(有资金分配文件.拨款财务凭证)。
(共计4分)2.资金管理(10分)1.专帐管理.严格财务制度。
2.强化监管.确保资金安全1.是否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否按规定设置专项资金备查簿;(2分)2.备查簿登记是否清晰.完整,定期与会计中心对账,余额是否准确;(2分)3.有无挤占.挪用资金现象;(4分)4.有无超范围使用资金。
(2分)3.居民健康档案(10分)建立和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并规范管理。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以上;档案更新率达30%以上;档案规范管理;档案填写合格率达80%以上;真实率100%。
1.辖区建档率达75%(低于75%不得分,年终一体化卫生室结算资金时,辖区人口数按建档数核算);2.档案更新率达30%(1分)低于30%扣1分;3.健康自助监测点设置及管理(1分)。
4.档案填写合格率(3分),填写合格率≥80%得满分,低于80%,每低10%扣1分,扣完为止。
5.档案规范管理:分村分类摆放.整齐有序,便于查找(1分)。
附表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和细则被考核单位:项目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评分考核方法实际得分组织管理(20分)组织保障(4分)1.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领导小组。
2.制订符合要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计划和工作指标。
每缺一项,扣2分。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
资金保障(8分)1.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加强对经费使用的规范管理,定期检查经费使用情况。
2.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收支专帐,补助经费专款专用。
有截留、挤占、挪用情况发生的,扣8分。
无专帐扣1分,未专款专用扣2分。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资金拨付凭证、相关账目。
人员保障(2分)1.培养、引进公共卫生医师。
2.组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少于2名专兼职公共卫生人员。
未达标扣1分。
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学习规范1次。
未开展的扣1分。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照片、记录、课件、证件等。
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的建立(2分)组建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
未成立不得分,根据组建情况酌情扣分。
实地调查机构落实情况。
信息报送(4分)及时、真实报送本辖区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报表。
未按时报送,每次延迟1天扣0.1分,扣完为止;报表存在数据真实性、逻辑性等问题,出现一次扣0.1分,扣完为止。
查阅相关信息、报表等资料。
项目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评分考核方法实际得分项目服务(70分)居民健康档案(9分)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须有慢病专项信息;对健康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完成当年工作指标得满分,未完成的,按比例得分。
主要工作指标:1.规范化电子建档率5分2.健康档案合格率4分1.查阅报表资料。
2.随机抽取20份健康档案,审核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动态档案记录情况。
公卫项目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评分细则是对公共卫生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明确考核指标、评分标准和评估流程,以确保公共卫生项目的运行和管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评分细则的内容。
一、考核指标1.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公共卫生项目的整体目标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目标是否明确具体、项目是否按照目标进行实施等。
2.资源利用情况:对公共卫生项目的资源利用进行评估,包括项目预算的合理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等。
3.项目管理情况:对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管理流程的合理性、项目管理者的能力水平等。
4.项目成果与效益:对公共卫生项目的成果和效益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项目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等。
5.项目创新与示范性:对公共卫生项目的创新性和示范性进行评估,包括项目是否采用了新的技术方法、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等。
6.参与群众满意度:对公共卫生项目的参与群众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群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群众对项目的满意度、群众对项目效果的评价等。
二、评分标准1.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根据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2.资源利用情况:根据资源利用的效率和透明度,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3.项目管理情况:根据项目管理的规范程度和管理者的能力水平,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4.项目成果与效益: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5.项目创新与示范性: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和示范作用,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6.参与群众满意度:根据群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满意度和评价,评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代表优秀,E代表不合格。
卫生院
2017年公共卫生科服务质量、服务数量考核细则(总分60分)第一部分:服务质量考核(60分)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二、健康教育管理
三、预防接种(免规)管理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八、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
十二、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十三、卫生监督
十四、乡村医生签约
第二部分:服务数量考核(占总考核分的40分)
一、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健康档案)
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健康教育)
三、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免规)
四、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妇保、儿保)
五、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老年人健康、慢性病、重精)
六、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七、乡村医师签约季度督导表
考核人员:被考核人员:考核单位:考核时间:2017年月日
八、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考核细则(乡村一体化)
第二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考核细则(总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