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的类型与特征_基于_中国_省略_政府创新奖_获奖项目的多案例研究_吴建南
- 格式:pdf
- 大小:560.40 KB
- 文档页数:11
政府政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能力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政策在推动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政府政策如何影响创新能力,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
政策支持与创新能力提升:政府政策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支持创新能力的提升。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活动。
例如,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科技创新。
这种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承担风险,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来鼓励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可以确保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合法的保护和回报。
例如,日本政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过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以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这种政策不仅保障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同时也鼓励了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政策来提升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投资于教育基础设施,并为研发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
例如,芬兰政府通过提供免费教育和培训计划,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国家的创新能力。
这种政策通过提供创新和技术方面的教育,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政府政策对创新能力的案例研究: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推动国家的创新能力。
其中之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来提升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政府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和创新基金的设立,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合作,以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这些政策的推动使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创新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另一个案例是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
瑞典政府一直重视教育和培训,并投资于研究和开发。
政府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和工程研究,提供奖学金和奖励计划。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企业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政府创新作者张彦庆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年级 2003级学号0315084指导教师赵晗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提要目前,政府在一国社会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一国政治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了规模庞大的政府改革,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因此,政府创新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政治经济改革,政府行政改革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本文试图从政府创新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政府创新的分析,来揭示我国政府改革的途径,将政府创新的理念、内涵融入到我国当前的政府改革中,并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未来走向。
本文分为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和早期思想理论实践,并在结合西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美国)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创新的内涵。
第二部分回顾了我国政府改革的历程,并简要论述了我国政府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着重谈了我国政府改革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政府创新与我国的政府改革,并通过对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简要介绍,提出了政府创新对于我国的政府改革的意义,并通过对政府创新的理念分析,将政府创新的动力与机制具体到我国的政府改革中来。
第四部分在前文论述政府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将政府创新的四个层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明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同样,也指出了我国在电子化政府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创新行政改革电子政府AbstractCurrently, government is in the first place in a country’s economy, developp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unction in a country. Post-war, facing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as to start the huge government reforms in scale, after 70's fierc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kind of trend is more obvious now. Therefor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laces government innovation great emphasis. China start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from the end of 70's,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reforms has been placed in the core position, This text tries to talk about administration reforms in a new way which was named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writer also named target mode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reforms.This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otally:The first part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and the origination of theories. The writer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western theories (the United States primarily).The second part talked about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form of China, combining the achievement that government obtain when reforming, emphasized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the issue which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form of China.The third part discussed primarily 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reforms of China, putting forward the meaning of the government reform with government innovation. After the analyzes of the principle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the writer proposed the motive and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The last part mainly discoursed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ut four theoretical levels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to China’s government reform, putting forward the future of China’s government, which are more and more distinct.Key words: government innovation administration reforms e-government目录一、政府创新的内涵 (1)(一)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 (1)(二)政府创新的早期实践 (1)(三)政府创新的内涵 (1)二、目前我国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一)中国政府改革溯源 (2)(二)政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三)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三、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 (3)(一)政府创新对中国政府改革的意义 (3)(二)中国政府创新的理念 (3)(三)中国政府创新的动力与机制 (4)四、引入政府创新,推进中国政府改革 (5)(一)中国政府改革中的体制创新 (5)(二)中国政府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6)(三)中国政府改革中的技术创新 (7)参考文献 (8)中国政府改革的新视角——政府创新一、政府创新的内涵(一)政府创新提出的背景政府创新是在对传统官僚制的抨击和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提出的。
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杨雪冬1内容提要:本文依据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初步分析,总结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10个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特点、创新的相关因素以及创新的发展命运。
其中的一些观点非常初步,有待进一步调整和验证。
文章认为,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说明了现有体制还有待发挥的潜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创新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应该实现制度化。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研究问题2000年,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设立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这是中国学术界首个对中国政府改革进行系统全面评估的奖项。
该奖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已经举办了三届,共有800多个地方政府创新项目参加,30个项目获得优胜奖。
申请项目分为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三大类,来自省级以下、乡镇以上所有地方层级,涉及广义政府的各个组成部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等)。
除西藏以外,所有省级行政区域都有项目申请。
在63个获奖项目(包括入围奖和优胜奖)中有27个属于政治改革类创新项目(其中第一届11个,第二届6个,第三届10个),约占43%,是这三大类中所占比例最高的。
行政改革类项目为16个(其中第一届为4个,第二届3个,第三届9个),约占总数的25%,有22个属于公共服务创新类项目(其中第一届5个,第二届10个,第三届7个),约占总数的35%。
2尽管相对于各地蓬勃展开的改革创新来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只收集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申请项目分布广泛、特征突出、内容详实,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出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申请项目和获奖项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首先是对每届获得优胜奖10个项目和若干获得提名奖的项目进行跟踪调查,主要研究这些创新的发起过程、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前景。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创新与政策实验近年来,随着全球社会变革的加速,公共管理领域对于政府创新和政策实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和实验在促进社会进步和解决各类问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创新与政策实验展开讨论。
一、政府创新的意义与挑战政府创新是政府部门对于现有问题与挑战进行改革、尝试和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过程。
在日常的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政府创新可以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为全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然而,政府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组织文化的创新难题、激励机制的设计以及资源分配等问题。
二、政策实验的方式与效果评估政策实验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采用的一种试错方式。
通过在特定地区或特定时间段内进行试点或试验,政府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政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政策实验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各种因素对于政策效果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同时,政策实验也需要进行有效的效果评估,而评估的方式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手段,可以评估政策的成本效益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三、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创新和政策实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教训。
例如,某市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政策实验,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其中包括限制私家车出行、提供更多公共交通等。
通过实施这些政策,该市成功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了市民出行质量。
这一案例表明,政府创新和政策实验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政府创新和政策实验的失败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比如,在某地政府推行的短期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保险费用过高、保障范围不明确等。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在进行政策实验时,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以避免因实验失败而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行政文化中的政府创新内容及理论模型中共佛山市委党校佛山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比艰巨和复杂,应对这种情势,除了创新,别无他途。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
“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
而政府创新就是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等相对于创新主体来说是新的东西对政府现行的行政理念和运作系统进行改造和重构,以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
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政府创新活动的过程变得异常复杂,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
一、政府创新的内容政府创新“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
“是探索政府治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过程.政府创新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和行政效率;提升政府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政府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政府创新还能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组织,形成具有创造力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吸引高质量的创意人才,有利于培养各级管理人员。
政府创新是政府对政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与日俱增却无法当下实现的需求的一种回应。
通过创新,政府能够真正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为社会发展注入能量,进而增强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
政府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公共价值,提高公共服务效能。
近年来,政府创新被越来越多地视为能为公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提供和维持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以及应对社会挑战和提高社会福利的重要力量。
创新在政府公共部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能够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减少成本支出,因而,改进性能、提高效率是促进政府创新的重要和普遍的因素,而社会挑战、新政策执行、就业环境改善等等大量特殊因素同样也影响着政府创新。
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重要的是智慧,只有依靠创新才会有所突破,才能赢得新的发展。
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也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
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来探讨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一、政策创新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首先体现在政策的创新上。
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调整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等。
政府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的期待,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政策,并制定新的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改善民生。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推出教育补贴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医疗领域,政府可以出台医疗保障政策,确保广大人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创新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推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给予新能源企业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领域,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标准。
二、机制创新除了政策创新,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还体现在机制的创新上。
机制是指政府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等。
政府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优化政府运行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和专家的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例如,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政府可以组织专家评估团队,进行全面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推行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通过减少冗余程序和简化手续,政府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例如,在开展新型产业投资时,政府可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项目的开工速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三、技术创新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政府工作的创新与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政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政务公开度和服务质量。
政务创新的关键要素与成功案例分析政务创新是指在行政领域中采取新的管理思路、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以提高政府效能和满足公众需求为目标的创新活动。
政务创新的关键要素包括政府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开放数据和民众参与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这些关键要素,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政务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政府支持政府支持是政务创新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政务创新以支持,比如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还需要在组织层面提供资源和专业的人力支持,为政务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例如,某市政府积极推动数字化政府建设,在建立数字政府平台的过程中,投资大量资源促进政务信息化、政务数据互联互通,从而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务手段。
二、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政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能够提高政务办公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某县政府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政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不仅提高了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提供了数据的开放接口,促进了政务数据的二次利用和创新应用。
三、开放数据开放数据是政务创新的重要基础。
政府开放自身的数据资源,可以促进政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开放数据,政府能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提高政务效能和服务水平。
例如,某省政府通过开放政府数据,推动了一批基于数据应用的创新项目,如交通出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民众参与民众参与是政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需要积极倾听民众的声音,开展广泛的参与和沟通,使民众成为政务创新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例如,某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过程中,通过举办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政务创新的落地和实施。
成功案例分析:以深圳市政务服务APP为例,该APP是由深圳市政府推出的一项政务创新举措。
政府工作的创新与实践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创新案例过去的一年,政府工作在不断推进中展示出了种种创新与实践的案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与层面的创新,为我们展现了政府的努力与成果。
本文将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创新案例,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过去一年,政府在产业创新升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以XXX 市为例,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通过加大财政补贴、降低税费负担等政策,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外资,推动跨国公司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措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了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的兴起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工作的这些创新实践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资源,推动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
以XXX市为例,政府打造了一套集中管理的智慧城市平台,实现了城市交通、环境、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数据监测与分析。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城市资源,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它提高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工作的这一创新实践推动了城市的信息化进程,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过去一年,政府通过创新举措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以公共安全领域为例,政府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推动了社会面的和谐发展。
通过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加强社会巡防等方式,政府提升了治安管理的能力,减少了犯罪数量。
这一创新实践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关于《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它越来越多地与公民社会发展、地方治理成长发生着关系。
从实践上来看,地方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创新的一种趋向,建立起“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的分析框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分析框架对地方治理的基本内容、社会根基,政府的主导作用,可能出现的异化问题以及实现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创新;地方治理;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625;D0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0821世纪初,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建设”被明确地提出来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去。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大力开拓创新,将视野投向政府之外的社会系统,更加关注民生需要和社会发展。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政府创新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创新正趋向于地方治理。
因此,建立起“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这一分析框架,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创新的趋势。
一、地方治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趋向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组织开始主动地在观念、体制、行为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变革,政府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由于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地方的公民与社会,地方政府的创新就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从创新的方式、内容还是影响,地方政府创新已不再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它越来越触及到政府以外的社会系统,并且随着创新在深层次上的展开,在广范围上的进行,政府和社会的运行方式被深刻地改变着。
作者: 吴建南[1];马亮[1];杨宇谦[2]
作者机构: [1]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管理世界
页码: 43-51页
主题词: 地方政府;政府创新;多案例研究;文本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摘要:近年来,中国地方各级政府开展了各种创新活动,实践界与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但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和绩效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5年申报第三
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133个政府创新项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案例加以研究。
发现地方政府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是创新的首要原因;中国东部地区的政府创新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创新最多;创新内容中,公共服务创新最多,其次是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并且不同地区和机构也有差异;政府创新提高了地方政府绩效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但目前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推动地方政府创新。
近十年地方政府创新奖考察陈毅【摘要】近十年来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的类型、特征、经验说明,促进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政府变革运动的影响,锐意改革、多元开放,经济繁荣、社会发育健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创新存在的不足,应通过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期刊名称】《广东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3)002【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促进要素;不足【作者】陈毅【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035.5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国家构建正经历从防御走向全面建设的转型,政府职能也悄然发生革命性变化,从管制政府走向服务政府,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从人治走向法治,从集权走向分权,从统治走向治理。
政府改革创新的目标就是:民主、法治、公平、责任、透明、廉洁、高效、和谐。
我国地方政府工作重心也发生重大转型:从追求单一经济绩效转向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治理体系的建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凸现,诸如关注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培育社区管理、建构和谐社会、提高工作效能、依法监督、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等方面越来越成为政府创新的重点领域。
正是基于地方政府的这些变化,从 2000年开始,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共有 1500多个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项目申报该奖项,经过课题组初选和全国专家委员会复选,共有 114个项目获得入围奖。
这些入围的政府创新项目,反映了地方治理变革百花竞放的新景象,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课题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典型地反映了过去十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积累了丰厚的地方治理的经验,也体现了未来政治改革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诉求。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创新系统研究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其创新能力对于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政府创新系统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政府创新系统的定义和意义政府创新系统是指政府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中,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以创造性、改革性的方式进行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政府创新系统则是激发和支持政府创新活动的关键。
政府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提升政府运行效率、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政府创新系统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创新系统还能够激励政府官员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促使他们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创新型政府。
二、政府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政府创新系统包含多个要素,其中包括政策环境、组织机制、资源支持等。
1. 政策环境:政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环境为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政策环境不仅包括对创新的鼓励和支持,还包括创新成果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只有政策环境良好,才能为政府创新提供有效的引导。
2. 组织机制:政府创新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机构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因此,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是必要的。
在跨部门协作中,政府应当积极借鉴企业界的创新模式,构建机制灵活、效率高的团队,打破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
3. 资源支持:政府创新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持,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等。
政府应当增加创新投入,建立与创新目标相匹配的资源配置体系,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政府创新系统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府创新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以某市政府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创新活动为例,该市政府通过建立政策环境、组织机制和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的举措,推动公共交通领域的创新发展。
首先,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公共交通运营;同时,政府还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公共交通规划和政策;此外,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公共交通领域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介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项目介绍 2007年07月16日09:52工作团队合影第三届全国选拔委员会成员合影各国创新项目会议,2006年10月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选流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宗旨、性质与范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研究与奖励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激励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改革与创新,总结并弘扬地方改革与创新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促进并完善地方党政机关的公共服务。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是—项民间奖,评奖活动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组织,由全国专家委员会依据科学的评审程序和评估标准对申请项目进行严格的评选,最后由全国选拔委员会选举产生10名优胜奖。
该研究和奖励计划设全国选拔委员会和全国专家委员会;项目活动总负责人为俞可平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和王长江教授(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每个“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将获得人民币5万元的奖金。
项目评奖活动的所有费用,包括奖金,全部由项目组织者承担。
严禁项目组成员接受参评单位任何形式的资助,一经发现,立即取消项目组成员资格,同时取消资助单位的参评资格。
但项目接受非参评的企业、基金会、个人和政府部门的捐助。
在此,我们希望有志于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奖励与研究项目。
凡是由地方政府和党团组织所从事的创造性公共服务或公共行政活动均属于选拔范围。
地方政府机关和党团群众组织是指:市、县(包括县级市、城市的区)或县以下党政机关、工青妇群众组织和其他合法的社会团体。
●Summary of the Awards ProgramThe Awards Program Of Innovations and Excellence in Chinese Local Governance is the first awards established by academic group to evaluate government behavior. It is co-organized by China Center for Comparative Politics & Economics (CCCPE),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arty of the Central Party School and Center for Chinese GovernmentInnovations of 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Yu Keping and Professor Wang Changjiang are co-directors of the program.The program established three committees: 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National Experts Committee and National Selection Committee.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major policy-making, selection and awarding.As for local governance innovations, they include many topics such as political transparency,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democratic elections,self-governance,integrity,public hearings,poverty allevi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dministrative services and etc.Each Of the final winners will be awarded ¥50,000 RMB.As for the local, it covers all levels from the township to prefecture. On these levels, any public agencies including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party organizations can apply for.●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目标与原则Goal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rogram?目标1、发现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中的先进事迹,宣传、交流并推广地方政府创新的先进经验。
政府创新的判断及特征探索摘要:政府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的探索。
如何检验政府的一种改革是否为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成败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可供检验政府管理改革是否为创新的如下准则:帕累托准则、补偿原则、激励相容性准则、时间一致性准则以及最大化最小值准则,并论述了各个准则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激励相容性时间一致性政府管理创新是当下政府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
然而,如何来判断政府管理的一项改革是否为创新呢?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理论界都没有给出完整、系统的说明。
这种判断准则的缺乏导致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领域,结果是不时出现一些“伪创新”。
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判断政府管理改革是否为创新的几个理论准则,目的是从理论上指导和检验政府管理创新的实践。
一、帕累托准则本文所指的帕累托准则由帕累托原则和帕累托最优两个概念构成。
帕累托原则,就是资源配置从一种状态变到另外一种状态,至少应该使一个人的福利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变坏。
由帕累托原则出发,可以定义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论进行怎样的调整,若不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降低的话,就不可能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获得提高。
帕累托托改进,资源配置最终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原则可以作为政府管理改革是否为创新的评判准则,关键在于帕累托原则的鲜明特征。
个人福利水平的价值判断和加总是帕累托准则的第一个特征。
帕累托准则建立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比较的基础上。
而在考虑社会福利水平时,它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即个人主义的福利原则:在比较不同社会状态下的福利水平差异时,只有个人才知道自己的偏好因而只有个人才能判断哪种状态的福利水平更高。
这一限制性条件表明,政府管理改革时,应该尽可能地使利益相关者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判断,并将这种判断作为改革的一种决定因素,而不能只由某些人代为判断和作出决定。
政府管理创新一、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一)、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有效推进市场化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丰富,市场经济实践的出现和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稳固,构成了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经济基础。
因此,政府职能变革的核心即管理制度的创新已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改革势在必行。
因此,要推进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看,政府改革是当前市场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在改革过程中,由一系列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矛盾需要政府来解决,而要走出目前的发展困境,就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依靠制度创新突破增长的“极限”。
因此,现在政府工作的重点应是努力和尽快构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应用体系,而要使这两大体系真正发挥作用,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应是目前我国政府亟需关注并加以落实的问题。
(二)、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因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众所周知,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动因是科技进步,尤其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
而引起技术的创新与扩散,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因却是制度和制度创新。
不断进步的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只是一种源泉,一种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使技术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调整。
在转型期的中国,制度创新特别有赖于政府的主导和规范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的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根本动因。
目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当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曾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进程。
但是,当改革进入深层次阶段后,我们发现,现有的科技体制、科技水平和庞大的学术、技术队伍却难以担当起承担国家技术进步的重任。
技术知识老化,技术创新滞缓已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顽疾。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职称评定和技术鉴定制度不仅严重异化了技术人员的科研行为,而且扭曲了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动机,造成大量科研成果和市场需求长期脱节的现象。
地方政府创新视野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探析——基于浙江省松阳县“农村宅基地换养老”创新案例的述评与思考吴金府(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地方政府创新是我国当前所处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政治现象,还是社会政治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
本文正是立意于这种浓烈的创新氛围下,对地方政府创新迚行理论的系统梳理和案例的深入剖析,特别选取了农村中关系重大且又极具代表性的宅基地流转问题为切入点,密切结合松阳县农村宅基地换养老的典型创新案例迚行客观述评,通过在对理论的质性分析和对案例的量化展示的整合中,尝试对地方政府创新的主要理论迚行个人视角的解读,并且主要关注在政府创新的动因和持续力方面的突破。
此外,本文还力求对实践中的宅基地流转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并初步探究其求解方法及经验启示。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创新;宅基地流转;宅基地换养老;松阳县创新改变中国,是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1]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地方政府创新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更催生出中国各级政府的层出不穷的创新活动。
诚如,应运而生的日益如火如荼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选,就是对这一浓烈的创新氛围的最好佐证。
在这一关键的转型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既重要又充满争议,其重要性集中体现为其发展本地经济的冲动以及为此采取的创造性举措;其争议则来自地方权力扩张、利益强化而不断引发的与中央权力、社会权利的冲突。
[2]然而,无论如何评价地方政府的创新作用,一个基本判断是成立的,即地方政府作为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活跃创新主体,已获得了主导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可替代的主角角色。
对于地方而言,没有一个锐意创新、积极有效的政府, 那么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然而创新的道路并不像人们的愿望一样一帆风顺,更多时候是创新与问题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论政府创新谢庆奎[摘要]政府创新有外延和内涵之分。
政府创新的内涵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人员创新、操作创新。
政府创新的目标是建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政府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国内外形势的压力、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府创新的途径主要是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
政府创新的实践启发和推动了政府创新的展开。
政府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力推进,全方位展开,方可见成效。
[关键词]政府创新;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执政党执政方式转变On Governmental InnovationAbstract: The connotation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include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systematic innovation, personnel innovation and operative innovation. The goal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is to build up the service type government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ion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impetus of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comes from the pressure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 struggle of politicalelites and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ways to realize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are political reform, administrative reform, transition of the ruling modes of ruling party, etc. The governmental practices have promoted and enlightened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tha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should be promoted fully and practice in all dimension.Key words: governmental innovation; political reform; administrative reform; the transition of ruling mode of ruling party创新是新世纪前进的号角和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