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4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XXX-2009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与合并器接口技术规范2009-XX-XX 发布 2009-XX-XX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1 1适用范围 .................................................................................................................. 1 2引用标准 .................................................................................................................. 1 3总则 .......................................................................................................................... 1 4主要术语 .................................................................................................................. 1 5电子式互感器 ........................................................................................................... 1 5.1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 1 5.1.1一般要求 ........................................................................................................... 1 5.1.2正常使用条件 ................................................................................................... 1 5.1.3特殊使用条件 ................................................................................................... 1 5.1.4系统接地方式 ................................................................................................... 1 5.2额定值 .................................................................................................................. 1 5.2.1通用额定值 ....................................................................................................... 1 5.2.2额定相位偏移的标准值 .................................................................................... 1 5.2.3数字量输出的额定值 ....................................................................................... 1 5.2.4模拟量电压输出的额定值 ................................................................................ 1 5.3设计要求 ............................................................................................................... 2 5.3.1一般设计要求 ................................................................................................... 2 5.3.2数字量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3.3模拟量电压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3.4互感器辅助电源的设计要求 ............................................................................ 2 5.3.5辅助信号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4电子式互感器的组合型式 .................................................................................... 2 5.4.1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组合 .. (2)5.4.2互感器和一次配电装置的组合 (2)6合并器 ......................................................................................................................2 6.1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2)6.1.1一般要求 (2)6.1.2正常使用条件 (2)6.1.3特殊使用条件 ................................................................................................... 2 6.2设计要求 ............................................................................................................... 2 6.2.1一般设计要求 ................................................................................................... 2 6.2.2合并器输出方式的设计要求 ............................................................................ 2 6.2.3合并器配置的设计要求 .................................................................................... 2 6.2.4合并器接口的设计要求 .................................................................................... 3 6.2.5合并器安装的设计要求 .................................................................................... 3 6.3合并单元数字输入 ............................................................................................... 3 6.3.1物理层 ................................................................................................................. 3 6.3.2链路层 ................................................................................................................. 3 6.4合并单元数字输出 ............................................................................................... 3 6.4.1物理层 ............................................................................................................... 3 6.4.2链路层和应用层(9-2 .................................................................................. 3 6.4.3采样同步 ........................................................................................................... 3 6.4.4采样同步插值算法 ........................................................................................... 3 6.5间隔之间数据合并 ............................................................................................... 3 6.6合并单元建模和配置 . (3)前言随着采用DL/T86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变电站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李乐萍苏志然吴文兵徐跃东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山东聊城252000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减少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投入,能够有效的程中的施工成本、等等都有着非常有效的节约意义,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对其建设过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促对于我进意义。
1.3增加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空间端集成装置研究成功并且应用于智能变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省相关设备在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占用空能够有效的节间,的节省意义,对智能变电站的使用空间也有着积极关控制和操纵工作。
能更加便利智能变电站二者2智能变电站分拆单元智能内置装置的技术问题终端集成装置的思路主要有两种,当前阶段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是较为简单的组合方式,第一种元以及智能装置装设在同一机箱内,其直接将合并单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过程网络的重要设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分别作为智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但其对备和共同组成结构的内容而存有,一种则就是考虑到两者共同的工作性能、;而另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过程中过程层其综合负责管理二重装置、采用建议等等,将二者的系统装结取样值以及通用型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报置构成有效率的资源整合与内置,将其应用领域内置文的实际传送和发送过程,技术时至全然构成一个代莱有效率装置,表示东站内部结构的完整性、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型、智能变电站运转过对于智能变电之为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装置。
义上来说,严苛意身性能的扩展性有著非常关键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自第一种内置装置的设计技术只前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进程中,当是将二者的生存空间展开一定的放大以后置放在同一环境内,元以及智能终端这两种分别存有的单一制将分拆单及智能终端展开了物理意义上的内置只是将分拆单元以;而设备和结构内容采用适当的内置方式去第二种方法则就是在考虑到两者性能阻碍综合设计成代莱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的情况下对其性能、结构等等统统推行了装置的呼声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已经顺利完成初步的内置装置设计结果。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精度1. 引言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是一个关键的功能模块,它负责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处理,以提供准确的电力系统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精度问题。
首先,将介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概念和功能。
然后,将分析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精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概念和功能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是智能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将来自各个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处理,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合并单元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数据采集:合并单元通过与各个设备进行通信,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
•数据处理:合并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滤波、去噪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合并:合并单元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以获得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状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故障、预测负荷等。
•实时控制:合并单元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如调节电压、控制负荷等。
3. 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因素合并单元的精度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3.1 传感器精度合并单元所采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各个设备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合并单元的精度。
因此,选择和校准合适的传感器是确保合并单元精度的关键。
3.2 数据校正和滤波算法合并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滤波,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适的校正算法可以消除传感器误差和系统偏差,而滤波算法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
3.3 数据通信和同步合并单元需要与各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和同步,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是准确的和同步的。
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技术方案的分析作者:张浩张艳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4期摘要为探讨不停电或系统单母线轮停方式进行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的可行性、技术实施难点、安全隐患,本文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网络配置方案以及线路、母线、变压器保护的二次信息交互图入手,重点对“220kV系统A、B套轮停”、“单母线轮停”二种不停电或部分停电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为今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不停电改造提供了较好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变电站1 引言按照《国调中心关于河南电网500kV菊城智能变电站多套差动保护误动情况的通报》(调继〔2013〕293号)文件的相关要求,湖北电网需要对汪营、禹王、宫台等15座220kV 已投运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进行整改。
对于220kV及以上已投运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整改,常规的做法是采用变电站全停的方式进行改造,但是湖北电网部分220kV智能变电站在系统所处地位较为重要,不能采用全部停电的方式进行改造,只能采用部分停电和不停电的方式进行。
本文结合湖北电网220kV智能变电站现有的实际情况以及电网的系统结构,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采取停电和系统单母线轮停方式进行整改的可行性、技术实施难点、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 改造的工作内容由于湖北电网已投运的15座220kV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不满足《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专业检测检验合格产品公告》中合格产品的装置型号、版本、校验码要求,所以此次改造需要更换原有装置,修改相关配线,更换部分插件以及升级软件程序,若装置ICD模型文件发生变化,还需要重新进行虚端子的连接,SCD文件的配置,CID文件的下装等工作。
同时,按照《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规范》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程》规程的要求,还应开展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单体检验调试,并对各间隔合并单元与母线合并单元进行级联测试。
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技术方案,并通过方案讨论,对比优劣性,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智能二次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可靠运行,尤其是一个合并单元给多个保护传送采样值,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多个保护不正确动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SCD 文件虚端子1概述根据国调中心关于河南电网500千伏菊城智能变电站多套差动保护误动情况的通报,原因是智能二次组件出现问题。
智能变电站中保护交流采样通过合并单元实现,保护跳闸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智能二次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可靠运行,尤其是一个合并单元给多个保护传送采样值,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多个保护不正确动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前期采用不合格智能二次设备且已经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吕梁供电公司进行全面排查,制定220千伏宜安站整改计划。
吕梁220kV 宜安智能变电站有1#、2#两台变压器,220kV 系统为双母接线方式,有4个线路间隔支路和1个母联支路。
全站220kV 二次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的国网典型标准化设计。
使用合并单元国电南自的PSMU602产品;所使用的分相智能终端为国电南自的PSIU601产品,母线智能终端使用国电南自的PSIU621产品,主变本体智能终端使用国电南自的PSIU602产品,220kV 等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未使用经国网权威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型号。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本方案仅涉及宜安智能变电站220kV 系统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的整改工作,因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多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装置或保侧一体装置,对于此类装置国网并未公布通过检测的产品型号及版本,故本方案不涉及1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整改内容。
2整改试验内容2.1宜安智能变电站220kV 系统待更换装置2.2工作内容2.2.1合并单元更换内容采用更换装置方式,需修改合并单元二次电缆接线,重新提交模型,连接SCD 虚端子,重新下载装置配置。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正文:一、引言1·1 简介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用于监测、控制和管理电力系统的运行。
本文档旨在提供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调试操作指南,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1·2 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的步骤和要点,以帮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调试工作,并确保设备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
二、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调试2·1 设备安装准备2·1·1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安装位置和布置2·1·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接线和连接2·2 设备功能测试2·2·1 设备供电测试2·2·2 设备通信联络测试2·2·3 设备信号采集测试2·2·4 设备控制输出测试2·3 设备参数配置2·3·1 配置设备基本参数2·3·2 配置设备通信参数2·3·3 配置设备信号采集参数2·3·4 配置设备控制参数2·4 设备性能验证2·4·1 设备运行状态验证2·4·2 设备监测功能验证2·4·3 设备控制功能验证2·4·4 设备通信功能验证三、智能终端调试3·1 设备安装准备3·1·1 智能终端的安装位置和布置3·1·2 智能终端的接线和连接3·2 设备功能测试3·2·1 设备供电测试3·2·2 设备通信联络测试3·2·3 设备信号采集测试3·2·4 设备控制输出测试3·3 设备参数配置3·3·1 配置设备基本参数3·3·2 配置设备通信参数3·3·3 配置设备信号采集参数3·3·4 配置设备控制参数3·4 设备性能验证3·4·1 设备运行状态验证3·4·2 设备监测功能验证3·4·3 设备控制功能验证3·4·4 设备通信功能验证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合并单元通用技术规范(范本)合并单元专用技术规范(范本)合并单元通用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合并单元通用技术规范(范本)合并单元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专用部分“2项目单位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8“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3)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需要变更环境温度、湿度、海拔、耐受地震能力、用途和安装方式等要求。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中参数不同时,以“项目单位技术参数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参数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内容提要•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关键问题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变电站内部分层远方控制中心技术服务7功能A 功能B 9变电站层3控制继电保护3控制继电保护81616间隔层传感器操作机构过程层接口过程层高压设备4545IEC61850将变电站分为三层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变电站层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过程层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合并单元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IEC61850变电站特征: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接;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数字化变电站特征:1三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2使用了电子互感器,模拟量通过通信方式上送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3通过为传统开关配智能操作箱实现状态量采集与控制的数字化;4间隔层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从过程层获得模拟量、状态量并进行控制;5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6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MMSA B A B智能化变电站概述•智能电网与智能化变电站的关系智能电网包含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
国家电网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过审佚名
【期刊名称】《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2014年11月21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修订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送审稿审查会在南京召开。
会上,专家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一致同意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查,并对标准修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完整、表述准确、条文规范、可操作性强,能够为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研制、检测、设计及调试提供指导和参考,同时也为智能变电站乃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页数】1页(P81-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3
【相关文献】
1.企业标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启动修订
2.智能变电站常规采样与合并单元的可靠性分析
3.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二次信号无线相位测试装置的研制
4.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延时不一致的分析校验
5.基于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守时误差测试方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Q / GDW 212 —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 / GDW 426 — 2010I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3 5 安装要求......................................................................................................................................................4 6 技术服务......................................................................................................................................................4 编制说明.. (7)Q / GDW 426 — 2010II前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