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人教版西城区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02 KB
- 文档页数:8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4.1 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略评分标准:1分。
有错误、涂改不得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 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4. 答案:C评分标准:2分。
有错不得分。
5. 示例:激越昂扬、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评分标准:共2分。
解释“奔腾”含义1分,“魂”的含义1分。
6. 示例:科技助力艺术,不仅充分展示出中国画之美,而且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评分标准:共2分。
艺术和科技换顺序1分,关联词语修改(递进或并列关系均可)1分。
7. 答案: 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8.答案:思而不学则殆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9.答案:低绮户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10.答案: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11.示例:浮光跃金/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小桥流水人家/欲渡黄河冰塞川等评分标准:1分。
有错不得分。
(二)(共5分)12.答案:①(深切的)同情②巴山楚水③悲伤/伤感/惆怅等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
13.示例:刘禹锡在回赠诗中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回应白居易。
他跳出了个人遭遇和恩怨的藩篱,认为天地万物新陈代谢,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或:社会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表现出了豁达乐观的襟怀。
评分标准:2分。
相关诗句1分,理解1分。
意思对即可。
(三)(共8分)14.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5.答案:丙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6.示例:①改变当地的恶俗②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③宋(北宋)④百姓疾苦/民生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5分)17.示例一:图一再现了林冲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上梁山的情节。
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个情节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九年级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16分 1 2 D解析:A.tiáo/diàochāi/chàB.xíng/hángshí/shèC.zhé/shéjū/jùD.yán/yánhuì/huì 2 2 C解析:A.蹋—沓消—销B.躁—燥D.娇—矫诟—垢 3 2 B解析:妙手回春医生医术高明,有误B.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C.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D.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地谋划此处感情色彩 4 2 A解析:B.缺宾语,应该在“”后面加上“”。
C.句式糅杂,应该是“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或者“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
D.分类不当删去食物 5 8(1)全国打响疫情阻击战(1分),钟南山院士再接专访(1分)(共2分)(2)方舱医院是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等构成的,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种的医疗场所(共):下联:共 二8分 6 8 (1)①怀旧空吟闻笛赋②肯将衰朽惜残年③四面歌残终破楚(2)①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②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前6空选4项填空,全做的按前4空计分,每空1分,共 第二部分46分 三16分 7 2 C 8 4 ⑴嘱托(1分)我写一篇文章(1分)来记述这件事。
⑵(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9 2 A 10 4⑴对……感到惊奇(奇怪)。
()()读范仲淹墓碑“至流涕”是因为他对自己不能认识范仲淹感到十分遗憾(),对范仲淹充满钦佩、仰慕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4 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
(一轮圆月高高地悬挂在寂静的夜空,洒下一片清辉拂拭着朱红色的楼宇。
星移斗转,月光低低地泼洒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辗转反侧、久久无眠、充满了思念的我。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1.1一、基础·运用(共16分)1.答案:B 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2. 答案示例:“燕京八景”的选择,不仅体现了“京城为天下之中”的整体空间设计理念,而且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评分标准:共2分。
语序1分,关联词使用1分。
3.答案:D 评分标准:2分。
选D得2分,选A、C得1分,选B不得分。
4.答案:A 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5.答案:C 评分标准:2分。
选C得2分,选A、D得1分,选B不得分。
6.答案:A 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7.答案:①宋②范仲淹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
有错不得分。
8.答案:B 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5分)9. 答案:蹴尔而与之评分标准:1分,有错不得分。
10.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评分标准:1分,有错不得分。
11.答案:①春和景明②佳木秀而繁阴③秋容如拭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二)(共5分)12.答案示例:太守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衣着华美,率领千骑奔驰,横扫山冈。
好一个盛大、壮观的出猎场面!评分标准:共2分。
描述诗句1分,写出意境特点1分。
13.答案示例:①想为国家建功立业②失意/矛盾/惆怅/思念亲人③暂凭杯酒长精神/浊酒一杯家万里/莫笑农家腊酒浑……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
前两空意思对即可,第三空写错字不得分。
(三)(共7分)14.答案:D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5.答案:乙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6.答案要点:①为学(为生/为弟子)②安贫乐道(积极乐观/待人平等)③提携后辈(悉心教导/有教无类)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5分)17.答案示例一:如《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这个情节,高俅重金收买衙役让他们在发配途中杀害林冲,这与林冲的结拜兄弟鲁达得知哥哥被陷害,一心要搭救构成了矛盾。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瞬息万变恣意妄为B. 破釜沉舟铿锵有力C. 息息相关殚精竭虑D. 源远流长轰轰烈烈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B. 他的发言,让我们深受启发,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D. 纵观世界,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眷恋之情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音、意义完全正确的是()A. 画龙点睛胸有成竹B. 美中不足前仆后继C. 风和日丽精疲力尽D. 雪中送炭水滴石穿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称为“美猴王”。
C. 《水浒传》中,林冲被称为“豹子头”。
D. 《三国演义》中,关羽被称为“青龙偃月刀”。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B. 殚精竭虑殚精竭虑C. 源远流长源远流长D. 风和日丽风和日丽8.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对友情的赞美之情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22.1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剔.透〔tī〕祈.祷〔qí〕牵强.附会〔qiáng〕B.字帖.〔tiè〕模.样〔mú〕载.歌载舞〔zài〕C.着.落〔zhuó〕自诩.〔xǔ〕锐不可当.〔dǎng〕D.怪癖.〔pì〕巢穴.〔xué〕斤斤计较.〔jiào〕2.以下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嘹亮避讳变本加利记忆犹新B.怠慢急燥明察秋毫恰如其分C.松散簇拥生色俱厉首屈一指D.秘诀侧隐买椟还珠走头无路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真正的散文都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
汁液流淌,诗意芬芳。
散文_____没有一点诗意,_____只能是粗劣地复制生活,_____缺乏灵动性,_____没有感召力。
A. 如果就既也B. 因为所以虽然但C. 即使也不但而且D. 如果就因为所以4. 以下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爱祖国的江河,比方九曲的黄河,壮丽的长江,我爱祖国的名山,比方泰山绝顶,黄山奇秀。
B.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我看来,书籍也是社会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
C.将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确立了“产生收费〞和“垃圾分类〞两项制度。
D. 金融危机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的,每一轮都会席卷三、四个甚至十多个国家,其间大批银行和金融机构破产。
2022-2023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班级开展“探访北京地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结成了历史、艺术、文学等小组参加本次活动,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1. 历史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北京地铁溯源”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1965年7月1日,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北京第一条地铁开工建设,其线路沿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guàn()穿北京市区,设有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共17座车站,全长23.6公里。
该工程于1969年10月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被称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1981年9月15日,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运营。
此后,该线路沿长安街部分自南礼士路站逐步向东延伸,最终于2000年6月28日开通至四惠东站,成为了今天的地铁1号线。
北京第二条地铁始建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形,这就是北京地铁二期工程。
1987年12月28日,该工程和原地铁一期的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重组成环线,即今天的地铁2号线。
北京地铁一期和二期工程从①、②、③到车辆制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都是我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完成的。
此后,北京市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相继修建了多条地铁线路。
而今,北京地铁已走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未来,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呈现出高速度增长、高密度聚集、高强度使用的特点,将更为快jié()方便地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促进首都的绿色低碳发展。
(1)对于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倒U字形”此处的意思是“上下倒转的U字形”,“倒”应读“dào”。
B.“更生”本意是重新得到生命,这里指兴建事业,“更”应读“gèng”。
C.“guàn穿”在此处的意思是“穿过;连通”,应写成“贯穿”。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九年级语文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各地区要严格遵守,不能各行其事。
B:本次汽车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未来也许就是中国汽车设计界的中流砥柱。
C:长江三峡高深的峡谷、弥漫的云雾、湍急的水流给游览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台湾艺术家抱着追本溯源的心态到内地进行交流。
参考答案:1(本题2分)【题目】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 ,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②叙利亚国内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平民,被迫离开叙利亚,纷纷逃往约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邻国避难。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参考答案:4(本题2分)【题目】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它们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
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了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其品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的同义语。
在同仁堂、全聚德、内联升这些老字号里,顾客经历的是闻名久远的老店传统,体验到的是百年不变的周到服务。
A:文段开始,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的特点。
B:文段中“炫弄”一词,赋予秋天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刻画出秋天向人们展示果实时的天真可爱的样子。
C:文段中把果实比喻成“红玛瑙”“紫水晶”,写出了果实的色彩美,形态美,突出了秋天到处结满累累硕果的特点。
D:文段最后,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强调了秋天就像母亲一样,尽其所能地给予,唯恐不多不够。
参考答案:4(本题2分)【题目】二、语文积累(共8分)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
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2024.1一、基础•运用(共13分)年级开展了“美术里的中国”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参与了三个探究活动。
请你完成每个活动下的任务。
1.请在活动手册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丹青承文化,墨彩绘时代”。
(1分)活动一:美术课上探古画题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画的题材,下面是同学做的笔记。
..A.因为表达的是“从容不迫”的意思,所以“安详”一词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用线条画出轮廓”的意思,所以“钩勒”一词中有错别字。
C.“寥”是“非常少”的意思,读作“liáo”。
D.“狩”是“打猎”的意思,读作“shòu”。
课上,老师带同学们重点赏析了《清明上河图》,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鉴赏文字。
A.大至河流的浩瀚、原野的寂静,小到招牌上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B.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小到货摊上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C.小到货摊上陈设的物品、招牌上的文字,大至寂静的原野、河流的浩瀚D.小到招牌上细小的文字、货摊上的物品,大至原野的寂静、浩瀚的河流活动二:纪念馆里悟民族精神同学们参观了徐悲鸿纪念馆,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参观笔记及搜集到的《六骏图》图片。
4.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痛心疾首B.栩栩如生C.断章取义D.前仆后继5.根据语境,文段中画横线短语“奔腾之魂”的含义是_________。
(2分)活动三:纪录片里叹经典“活化”同学们观看了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下面是同学写的一段观后感。
6.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7.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感而发,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代表,真可谓“工笔长卷描绘生活百态,清明上河留存汴京繁华”。
B.徐悲鸿将抗战情怀融入到作品中,激励民众奋起反抗,这难道不是伟大与崇高的体现吗?C.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用数字虚拟技术“活化”名画,好似一个真实而又静止的美术馆。
西城区2021届初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2021.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农历辛丑年开学之际,学校开展“牛年话牛”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等方式进行学习。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园林访“牛”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颐和园春游。
一位同学在游览后查阅资料,写了下面介绍“铜牛”的文字。
请你阅读后完成1-3题。
(共4分)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在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大小与真牛相仿的镀金铜牛。
它安卧于雕花石座上,双角高耸,双耳竖立,翘.首远眺,栩栩如生。
这座铜牛是用我国古代传统拨蜡法zhù造的。
中国古代雕塑,以写意见长,而这只铜牛却用了写实手法。
它造型生动,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镀金铜牛。
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地,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伏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祥福。
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míng文,用篆书字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翘首”在此处是“抬起头”的意思,“翘”应读“qiáo”;“zhù造”在此处是“建造”的意思,应写成“筑造”。
B.“翘首”在此处是“歪着头”的意思,“翘”应读“qiào”;“míng文”在此处是指皇帝写的很有名的文章,应写成“名文”。
C.“降伏”在此处是指铜牛从天而降镇住洪水,“降”应读“jiàng”;“míng文”在此处是指刻在铜牛腹背上的文章,应写成“铭文”。
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九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第(1)-(2)题。
(共4分)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
篆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
汉字书法能集中体现人的精神气质与文化修养,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1)旁边这枚邮票上有两方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属于(2分)A.楷书B.篆书C.隶书D.草书(2)邮票右侧印章上的文字是“百花齐放”,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左侧..印章上的四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2分)【考点】字音字形【试题解析】⑴根据上面文字的介绍,可以看出邮票上的印章笔画繁复,风格古朴,是篆书。
⑵左侧的字是百家争鸣。
【答案】(1)B (2)百家争鸣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共8分)(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供.(gōng)“义”字的笔顺是:B.供.(gōng)“义”字的笔顺是:C.供.(gòng)“义”字的笔顺是:D.供.(gòng)“义”字的笔顺是:(2)文中按括号内拼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名明复 B.名名复C.明名覆 D.明明覆丙同学:邮票展现了各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考点】语言的连贯字音字形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
比如“六根清净”中的“六根”就来自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比喻已无任何欲念。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九年级语文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污秽(huì) 隔阂(hé) 断壁残垣(yuán)B.恣意(zì) 剔除(tì) 妄自菲薄(fěi)C.自诩(x ǔ) 提防(tí) 言简意赅(gāi)D.强迫(qiǎng) 脊梁(jǐ) 惩恶扬善(chěng)【答案】A难度:容易 知识点:字音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是A. 他说起话来,向来都是抑扬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数量多,树种多,色彩多。
(3分)难度:中等 知识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3.下面是该社区宣传专栏中的一则材料,居委会王主任已经据此写好了小标题的前半句,请你续写下半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材料】2012年2月,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纲要》。
按照规划,北京市14个区县将连续五年实施平原造林,为首都带来生态、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效益。
其中在生态效益方面,平原地区的森林,年固定吸收二氧化碳达150万吨,释放氧气达109万吨,而且有效吸收气体污染物,降低PM2.5值。
||截止到2012年11月底,北京已完成全年平原造林25.5万亩的任务,城市森林初具规模。
在未来几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的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平原造林100万亩,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为植树得到很大改观。
到那时,首都北京将青山环抱,森林环绕。
上半句:落实纲要,平原造林增效益 下半句: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加快步伐,京城植树换新颜(2分)难度:中等 知识点:其他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1.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2-14题。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题数:13,总分:1001.(问答题,4分)学校开展“走北京,探名胜--探访燕京八景”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从“选景”“命名”“景观”“书法”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
下面几段文字是他们撰写的研究报告,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任务。
【燕京八景之选景艺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有着八百多年的建都史,yùn育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燕京八景”就是其中之一。
它得名于金代明昌年间,清乾隆十六年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整个八景,从中央皇城到西、北、东、南的近郊,再延伸到北面雄伟的关塞居庸关,连接了长城内外,与“海内一统”的政治理想相契.合。
“燕京八景”的选择,虽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体现了“京城为天下之中”的整体空间设计理念。
如“居庸叠翠”一景,雄伟的长城不仅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也是军事护卫京师的绿色屏zhàng;又如“金台夕照”一景,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强.国的典故,体现出统治者对治国安邦之才的渴望。
(1)对文段中拼音处应使用的汉字及加点字的读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__A.“yùn育”的“yùn”在此处是“生长、酝酿”之意,应用“孕”而不是“蕴”。
B.“屏zhàng”的“zhàng”在此处是“阻隔、遮挡”之意,应用“嶂”而不是“障”。
C.“契合”在此处是“符合,吻合”之意,“契”应读“qì”而不是“qiè”。
D.“强国”在此处是“使国家强大”之意,“强”应读“qiáng”而不是“qiǎng”。
(2)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2.(问答题,4分)【燕京八景之命名艺术】燕京八景的名称集合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小巧的文学体裁。
其命名特点是将具体景点与天地自然融汇一体,在时空的流转中,景观与名称① __________,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琼岛就是春天之阴,在太液就是秋风之律,在玉泉就是趵突之状,在西山就是晴雪之媚,在蓟门就是烟树之② __________,在金台就是夕照之多味,在卢沟就是“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在居庸就是“两崖峻绝,层峦叠翠”。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第1页(共18页)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22.1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三同学在学习现代诗的过程中,组织了系列学习活动。
(一)走近现代诗1.有同学抄录了一段文字来帮助大家走近现代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上溯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历程,我们会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无与伦比的辉煌。
诗人寄情于自然,留恋于山水。
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无不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
到了近代,国势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灭种之境地。
当时的人们如能救亡图存,宁肯抛却一切。
中国诗界也要告别传统,迈向现代。
现代诗人冲破音韵的束缚,追求形式的自由,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的喧嚣。
现代诗歌在与古典诗歌母体的撕扯中呱呱坠地。
(1)下列对于文中加点字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溯”原指空间上的逆水上行,文中指时间上的逆时上行。
B.“留恋”应该写作“流恋”,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愿意留下,不愿意离开。
C.“神韵”与“音韵”中两个“韵”的意思不同:前者指韵味,后者指韵律。
D.“宁肯”与“宁静”中“宁”的读音不同:前者读“nìng ”,后者读“níng ”。
(2)文中画线词语“无与伦比”,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替换(2分)A. 脍炙人口B.气冲斗牛C.鹤立鸡群D. 举世无双(二)鉴赏朗诵2.同学们就如何读诗进行交流,发言中用到了很多修辞方法,下列对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北京西城区度初三语文上册年末试卷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21.1学校姓名学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0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鄙夷(bǐ)嗤笑(chī)气吞斗牛(dǒu)...B.拮据(jù)亵渎(xiè)面面相觑(qù)...C.汲取(jí)襁褓(qiáng)根深蒂固(dì)...D.模式(mó)外号(chuō)孜孜不倦(zī)...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慢(怠,待)判定:“怠”有“轻慢,不尊敬”的意思,而“待”有“对待,招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怠”。
B.挑(拣,捡)判定:“拣”有“选择”的意思,而“捡”有“拾取”的意思,因此横线处应填“拣”。
C.经历新(犹,尤)判定:“犹”有“还,尚且”的意思,而“尤”有“更,专门”的意思,因此横线处应填“犹”。
D.因地宜(制,治)判定:“制”有“拟定,规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因此横线处应填“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明白得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B.他差不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仍刻苦学习,不懈追求,这种得陇望蜀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C.依照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新版电视剧,虽未正式播出,却已引....起广泛关注。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只有认真记取以往的体会教训,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才能不断进步。
4.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球上的森林担负着从大气层中吸取二氧化碳并以植物形式将其储存起来的重要使命。
2023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2023.1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班级开展“探访北京地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结成了历史、艺术、文学等小组参加本次活动,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1.历史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北京地铁溯源”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共4分)1965年7月1日,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北京第一条地铁开工建设,其线路沿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guàn()穿北京市区,设有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共17座车站,全长23.6公里。
该工程于1969年10月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被称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
1981年9月15日,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运营。
此后,该线路沿长安街部分自南礼士路站逐步向东延伸,最终于2000年6月28日开通至四惠东站,成为了今天的地铁1号线。
北京第二条地铁始建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形,这就是北京地铁二期工程。
1987年12月28日,该工程和原地铁一期的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重组成环线,即今天的地铁2号线。
北京地铁一期和二期工程从①、②、③到车辆制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都是我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完成的。
此后,北京市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相继修建了多条地铁线路。
而今,北京地铁已走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未来,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呈现出高速度增长、高密度聚集、高强度使用的特点,将更为快jié()方便地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促进首都的绿色低碳发展。
(1)对于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倒U字形”此处的意思是“上下倒转的U字形”,“倒”应读“dào”。
B.“更生”本意是重新得到生命,这里指兴建事业,“更”应读“gèng”。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2013.1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污秽.(huì) 隔阂.(hé) 断壁残垣.(yuán)B.恣.意(zì) 剔.除(tì) 妄自菲.薄(fěi)C.自诩.(xǔ) 提.防(tí) 言简意赅.(gāi)D.强.迫(qiǎng) 脊.梁(jǐ) 惩.恶扬善(chěng)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是A.他说起话来,向来都是抑扬顿(挫、错),韵味十足,很受学生欢迎。
“挫”有转折的意思,“错”有“交叉着”的意思,横线上应填“挫”。
B.科考队计划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现状进行考(察、查)。
“查”有“检查”的意思,“察”有“调查”和“仔细看”的意思,横线处应该填“察”。
C.王明因家境困难,无法进行手术,在家人一(愁、筹)莫展之时,红十字会派人送来了捐款。
“愁”有“忧虑”的意思,“筹”有“计策、办法”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入“愁”。
D.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导致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荒(费、废)。
“费”有“用的多”的意思,“废”有“不再使用”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废”。
3.下列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玉不琢不成器......,年轻球员需要经过不断地磨炼,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
B.面对诱惑,有些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以致上当受骗,正所谓: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C.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它的传承,新世纪的大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D.让我们扬起风帆,校准理想的罗盘,去迎接风雨,经受考验,切莫随波逐流....,茫然前行。
4.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此话没错。
是这所宅邸的三个主人——和珅、庆郡王永璘、恭亲王奕,宅邸所处的北京城龙脉之上的风水宝地,或者是富丽堂皇的殿堂与幽深秀丽的园林,为恭王府带来了无穷魅力。
A.不仅或者都B.不仅而且都C.无论还是因此D.无论还是都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个园北大门外盐阜路的内河风光带,景色迷人。
①登上停泊在御码头的龙舟画舫②这里还是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③当年乾隆皇帝三下扬州,曾以天宁寺的西苑作为行宫④沿河漫步西行千余米,清代八大刹之一的天宁寺就在这里⑤可以领略“两堤花柳皆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十里瘦西湖风光A.②④③①⑤B.④②③①⑤C.④③②①⑤D.②④⑤①③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A.《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朝B.《范进中举》吴敬梓明朝C.《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D.《望江南》温庭筠唐朝二、填空题(共8分)7.默写(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将军向宠,希望后主多向向宠咨询“营中之事”,以达到“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效果。
8.名著阅读(3分)元末明初创作的《水浒传》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绰号为“_________ ”的吴用,经过周密安排,巧用计谋,使得杨志在黄泥冈丢了_________ ,这件事充分展示出吴用的神机妙算。
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近年来,首都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启动京城平原造林工程的重大决策。
某社区为此要开辟宣传专栏,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 分析下面的图表和文字材料,概括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
(4分)【材料一】森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也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丰富人文环境、提升投资环境的显著作用。
||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7.6%,但是森林主体在山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85%。
||此外,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按树种分布,杨树占的比例过大,占森林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其他树种如刺槐、侧柏、油松等所占比例还不足40%。
【材料二】(数据来源:2021年2月27日《新京报》)现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北京市延庆和怀柔两个区县平原造林的三个主要特点。
(3分)延庆蔡家河经过半年的春季造林,植树2.3万亩,栽种乔灌木91种、125万株,形成了严密的防护屏障。
一排排新栽培的树苗整齐划一,有白蜡、国槐、华山松等乔灌木,还有银杏、枫叶等彩色树种。
潮白河流域怀柔段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河岸绿道,增加潮白河两岸林木覆盖率,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阔叶、彩叶树木,使潮白河两岸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是该社区宣传专栏中的一则材料,居委会王主任已经据此写好了小标题的前半句,请你续写下半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材料】2021年2月,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纲要》。
按照规划,北京市14个区县将连续五年实施平原造林,为首都带来生态、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效益。
其中在生态效益方面,平原地区的森林,年固定吸收二氧化碳达150万吨,释放氧气达109万吨,而且有效吸收气体污染物,降低PM2.5值。
||截止到2021年11月底,北京已完成全年平原造林25.5万亩的任务,城市森林初具规模。
在未来几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的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预计到2021年,将实现平原造林100万亩,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为植树得到很大改观。
到那时,首都北京将青山环抱,森林环绕。
上半句:落实纲要,平原造林增效益下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2-14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会.天大雨(2)等.死(3)或以为亡.(4)念.鬼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翻译:(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翻译:14.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陈胜、吴广利用“行卜”,达到了“威众”的效果?(用原文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知识分子》,完成15-17题。
(共14分)知识分子吴念真①我定义的知识分子,是在一群人里面知识比大家多一点点,而且会把多的那一部分奉献给大家,那才叫知识分子。
我们村庄里有一个人,他到底念过多少书我们都不知道,可是他知道很多东西。
他知道矿工的许多事情,他常常坐在矿坑边看书,他看的书是《文艺春秋》,还是日文的。
②他会做一些让村里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比如在日文杂志上看到盘尼西林,就会跟人家讲这个消炎很管用。
小孩子在夏天被蚊子咬,伤口烂了,晚上哇哇哭。
他就去买了盘尼西林,跟大家说要交钱,又说这个不能直接用,要试验。
大家不相信,就围着看他怎样实验。
他往针头加一点儿水,然后注射,看皮肤有没有肿胀。
最先打针的是他儿子,他儿子很疼,就大哭。
大家都说会死,他说书上说不会死。
那天晚上他儿子没事了,第二天所有小朋友都把裤子脱下来让他打针。
③他会帮全村人写信,经常有很多女人在村口拿着信纸等他。
大家都对他很恭敬。
他帮人家写信,先要端端正正地坐下来,头发亮亮的,拿出一支很旧的派克笔,然后问人家要写什么。
村里的妈妈说话很粗鲁的,就说,你跟我那个在台北的死小孩讲,他自己在台北逍遥没关系,全家都快饿死了。
他弟弟妹妹的学校要注册了,如果钱再不寄回来,全家上吊,我真的死给他看……他就开始写,写完后还会念给人家听,说你看我这样写对不对。
他会写,比如说,吾儿,最近家中有一点困难,如果有一点余钱就寄回来,弟妹也要念书要注册,都是父母无能才造成今天这样的。
然后祝平安,讲身体要保重。
然后问妈妈,这样写对不对。
妈妈说,对。
他通常扮演这种角色。
④有一天他看到我,就把我叫过来。
他说,有一天我会老,会死掉,就没有人帮邻居写信了,你要接替伯伯帮大家写信。
然后掏出一样东西,用报纸包得好好的。
我打开看,是《尺牍》,古代的应用文。
⑤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被他训练着写信,看到我就说,你出师了没?其实才一两个礼拜而已。
渐渐地,就有很多人找我写信,有人高兴地跟伯伯说,你的徒弟现在可以写信了,写得很好。
他就说,这样啊,他很认真,我就可以轻松一点儿了。
⑥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了我一辈子。
我们那边是矿区,很多人的女儿十五六岁就去工厂做工,我姑妈就有这样一个女儿。
有一次她带了个男人回来,说要结婚。
姑妈就劝她,说你再忍耐几年,让弟弟妹妹都念完书,你再结婚好不好。
她说好,就哭着回去继续工作。
两三年以后,她又带了一个男人回来。
这个男人是一个公家单位的秘书,他认为姑妈的女儿很单纯,想跟她结婚,来请求姑妈把女儿嫁给他。
⑦那天,村里的男人们陪他在外面喝酒,女人们在厨房忙。
姑妈跟女儿说,那个人很好,但是妈妈也求你,弟弟还小,再等两年。
后来那男人就走了。
过了五六天,他寄来一封信,我还记得是公家用的黄色信封,上面的毛笔字非常漂亮。
打开后是很长的国画宣纸,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