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226.77 KB
- 文档页数: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逐年递增,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传统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治疗模式。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津液不和,脏腑虚损,痰湿内蕴等病因有关。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治疗包括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补益气血等方剂。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强调的是全身调理,改善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
二、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在西医学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是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保肾等方法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糖药物、降压药物、蛋白酶抑制剂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1. 显著改善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腰酸腿软等情况。
中医药可以通络利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液供应,缓解肾脏病变引起的症状。
西医药可以通过降糖、降压、减蛋白尿等方法来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延缓病情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
中医药以调理全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为主要作用,能够减缓病情的进展速度。
西医药则可以通过降糖、降压、保肾等方法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保护肾功能,减少肾脏损伤,延长肾脏的寿命。
3. 促进肾功能的修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还可以促进肾功能的修复。
中医药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
西医药可以通过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来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恢复,修复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一、背景介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健康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将近4.25亿人患有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快速上升,成为了当下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糖尿病病情的严重与复杂性让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了一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治疗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 西医治疗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疗法。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针对糖尿病的药物,比如降糖药、胰岛素等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但是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所需的药物类型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2. 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
中医主张个体化的治疗,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式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糖、增加体力、补脾的方式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将传统中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体系。
通过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比如使用中药和针灸等中医疗法,结合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西医治疗方法。
在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化的治疗方面也更加灵活。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点1. 缩短治疗时间传统的中医和西医分别有各自的疗效和治疗时限,但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实现疗效的互补和协同作用,从而更快实现病情的缓解和控制。
2. 提高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促进患者康复。
比如通过中医药和针灸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问题,同时针对西医治疗的疾病方面也具有强大的治疗效果。
3.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生活质量。
中医的针灸和推拿以及西医体育锻炼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压力,缓解疼痛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四、研究结果1. 2010年,广东省肿瘤防治院发布了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效果的数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葛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5(000)028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内分泌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2 h 餐后血糖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2 h餐后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血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葛军
【作者单位】134001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陈明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研究 [J], 姜吉光; 迟雯雯; 闫圣雷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与护理 [J], 王静
4.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阻络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J], 颜廷强;岳兰玉
5.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古剑;林立英;胡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医疗行业中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医学理念与技术。
其中,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近年来备受推崇的医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相关的概念、优点和应用。
概念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理念源于两种医学思想的融合。
中医学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侧重于调节身体机能。
而西医学重视疾病的临床表现,注重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两种医学思想的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理念更加关注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全面的支持。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与传统护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人的身心健康,并且强调预防为先。
而在传统护理中,通常只关注疾病的治疗,而忽略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
优点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更全面地考虑了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而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治疗。
其次,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避免了单一疗法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采用一系列的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等,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需求。
应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健康和疾病管理领域。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被广泛应用,它可以减轻化疗和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管理领域中,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同时结合中医传统疗法和心理治疗,可以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理念强调全面的身心健康护理,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需求,并且可以减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可以应用于许多健康和疾病管理领域,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且无法根除疾病。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学宝贵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和患者所重视。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针灸、草药、饮食调理等,这些方法在根本调理和改善患者体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等。
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注重对症治疗,能够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能够在调理体质、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进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1.2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理患者的体质、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西医则注重通过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来控制糖尿病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治疗糖尿病,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近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患者管理好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中西医结合在糖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 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
针对糖尿病的病因,中医强调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节。
在治疗中,中医重视饮食调理、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其中,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中药方剂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并对血糖控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 西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西医药物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的药物有胰岛素类药物和口服降糖药物。
胰岛素类药物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口服降糖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及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此外,西医还注重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3. 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思想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通过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糖尿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和西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通过中药的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西药的效果,降低西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同时,针灸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是通过理顺人体阴阳平衡、调整脏腑功能实现对疾病的调理。
而西医治疗基于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等手段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
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有效地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阻力。
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性更好,药物副作用也较小。
此外,中医药中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内分泌功能的药物也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西医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
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药物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注射被广泛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帮助身体正常利用血糖。
饮食控制和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西医注重科学的营养摄入和合理的运动方式,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中医药中的许多有效成分和治疗方法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中医药中的多糖、生物碱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保护胰岛等作用。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中药制剂、中草药煎剂、膳食补充剂等形式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此外,中医诊断和治疗准则的发展也为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另一方面,西医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西医能够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在开展各种胰岛素的研究和改进,使得注射胰岛素更加方便和准确。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5-24T10:42:51.25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作者:董进王焕中[导读]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症状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皆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有积极许作用,可以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运用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当中。
董进王焕中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061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为以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恢复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症状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皆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有积极许作用,可以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运用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ive Care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type 2 diabetes for the futur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to provide new ideas.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4 - December 2015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80 peopl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method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grative medicine car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f patients,two months after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control blood sugar,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the patient's own recovery satisfaction.Results:Observation of blood sugar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the symptom contro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Integrative Care ha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mis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Integrative car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es among. Keywords:Integrative Care Diabetes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2-157-02 引言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众多医学学者的关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副作用,且部分患者对药物不敏感。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试图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本质是阴虚燥热,需从调理脏腑、祛瘀活血、扶正固本等方面进行治疗。
而西医则主要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上,后来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机制逐渐得到阐明。
例如,研究发现许多中药成分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如黄连、黄芪、山药等,同时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还注重整体调节,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来达到治疗目的。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也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例如,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和副作用;中药调节血脂可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者还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以便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药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如何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仍是一个挑战。
如何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融入到日常诊疗工作中,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也是未来需要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现状和研究进展出发,探讨了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这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更深入地探讨这些治疗方法的机制和有效性,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针灸, 运动疗法, 营养疗法, 研究进展, 前景, 未来方向1. 引言1.1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素产生的胰岛β细胞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治疗。
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多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甚至威胁生命。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在于综合运用中西医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效果,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治未病,强调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自身康复能力;而西医则注重症状和病理学的分析,依托药物和手术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能够综合利用中药、针灸、运动疗法和营养疗法等多种疗法,通过调理体内气血,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减少并发症风险,延缓病情发展。
相较于单一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实现“阴阳调和,标本兼治”,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未来糖尿病治疗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5-09-10T11:34:43.79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郝新华1 刘晓梅2 [导读] 1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834700;2 新疆裕民县人民医院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发生代谢性的紊乱,导致体内的血糖升高的一中疾病[1]。
郝新华1 刘晓梅21 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834700;2 新疆裕民县人民医院 8348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办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1 年10 月至2014 年01 月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600 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办法的护理组300 例和使用传统护理办法的对照组300 例。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护理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8mmol/L,空腹血糖
8.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9.6mmol/L。
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3.4mmol/L,空腹血糖11.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5.1mmol/L。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300/300)。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90/300)。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办法,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糖尿病;治疗价值【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211-01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发生代谢性的紊乱,导致体内的血糖升高的一中疾病[1]。
本次研究选取当地某医院2011 年10 月至2014 年01 月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600 例。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当地某医院2011 年10 月至2014 年01 月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600 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办法的护理组300 例和使用传统护理办法的对照组300 例。
护理组有男患166 例,女患144 例,年龄在49 至77 岁之间,平均(51.5±
2.4)岁;对照组有男患160 例,女患140 例,年龄在52至83 岁之间,平均(52.1±1.4)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方面的自然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因此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办法。
进行相关基础、教育、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护理。
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办法,主要加用中医辨证方面[2]。
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变特点,使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肺热者,使用清淡食物,如菠菜、苦瓜,在茶水中加入生地黄、麦冬等。
如胃热者,控制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在茶水中加入地骨皮。
如肾亏虚者,合并视力模糊和头晕目眩者,在茶水中加入二十克枸杞子,增加食欲。
如肾阳缺、燥热、气虚者,使用补阳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巧妙的利用中医辨证方法对患者的气虚问题进行考虑[3]。
对于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如泌尿感染加用六味,主要是因为其内成分具有清热生津、凉血养阴的功效,对肾脏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1.3 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调查的方式总结患者对于此次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一般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档。
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用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2.1 治疗效果护理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8mmol/L,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9.6mmol/L。
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3.4mmol/L,空腹血糖11.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5.1mmol/L。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 满意度护理组患者满意283 例94.3%(283/300),较满意17 例5.7%(17/300),不满意0 例,护理满意度为100%(300/300)。
对照组患者满意261 例87.0%(271/300),较满意29 例9.7%(29/300),不满意10 例
3.33%(10/300),护理满意度为96.7%(290/300)。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一般情况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会导致糖尿病的产生[4]。
在中医学中,对于糖尿病的划分,属于消渴类疾病,并发一些列如神经源性膀胱等慢性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办法能够较好地治疗这些并发症[5]。
中医学观点认为这种消渴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长期处于缺少禀赋、情志、规律饮食、郁火久化、筋伤热积所致。
西医观点是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
因此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能够更好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办法。
本次研究护理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1.8mmol/L,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9.6mmol/L。
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3.4mmol/L,空腹血糖11.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5.1mmol/L。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300/300)。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290/300)。
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办法,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朱若莉,曾洁.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安徽医药,2014,18(03):568-570.[2]王淯.中医综合护理糖尿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3):143-145.[3]夏洪岩.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糖尿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优先出版[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10):166-167.[4]詹连梅,郑旭初,李艳.辨证护理糖尿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6(05):165-166,185.[5]李进景,闫淑静,刘习芳,肖辉,张清华,赵兰花.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0):1569-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