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标准)中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编制说明推荐性国家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13
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物流市场的快速增长,重型商用车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长。
而汽车燃料消耗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贡献,因此制定一种科学、准确的测试方法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一、测试方法的概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是通过对车辆在规定条件下的工作状态进行试验,通过对比测试前后的燃料消耗量数据,计算出其油耗量,以此来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价。
二、试验过程的具体步骤1. 预处理:将车辆驶入测试场地,检查并调整车辆空气滤清器和轮胎气压等参数,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状态。
2. 测试准备:在预定路线上设定测试路段,测试路段的长度、坡度、汽车起步时间等参数必须事先规定,所有测试车辆必须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测试。
3. 测试过程:在设定的测试路段上,按照规定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行驶,记录路程、时间和油耗数据。
每辆车进行至少三次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4. 数据处理:将所有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出每辆车的油耗量,并根据规定的标准绘制油耗曲线图和其它评价指标。
三、测试方法的优势1. 可重复性好: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在测试的具体步骤和测试条件上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
因此,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不同的测试机构或测试员进行的测试结果具有很高的重复性。
2. 环境要求低: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具有“开路测试”和“ 关路测试”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式进行测试,环境要求低。
3. 数据处理算法成熟:随着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的处理算法也越来越成熟。
现在的处理算法能很好地排除误差和干扰因素,减小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结论】综上所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在现代化商业物流体系建设和环保意识提高中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科学、准确的测试过程,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1. 概述重型商用车是指用于货物运输或其他商业用途的大型汽车,包括卡车、巴士和拖车等。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控制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成为了政府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制定合理的燃料消耗量限值不仅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还可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2. 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重型商用车的能源消耗直接影响到燃料的需求和使用效率。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运输业的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密切相关。
限制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是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3. 国际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为了规范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限值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基于平均燃料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衡量。
欧盟制定了Euro VI 标准,要求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
美国则推出了燃料效率标准(Fuel Efficiency Standards),对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设置了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燃料效率提升,以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4. 中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在中国,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也逐渐得到推行。
中国政府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明确提出了要制定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在2035年前逐步实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的减排目标。
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技术创新与市场推动限制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动来实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采用涡轮增压、电动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来提高重型商用车的燃油利用率和能效。
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补贴和奖励等方式激励企业购买燃料效率较高的重型商用车,并鼓励技术创新的投资。
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一、引言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重型商用车在运输、物流、建筑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占据了大量燃料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制定和实施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背景和意义1. 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背景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范围内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汽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法规和标准,而重型商用车作为燃油消耗的重要对象,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各国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
2. 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意义制定和实施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助于降低车辆的燃料消耗量,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限值的设定还可以促进汽车制造商和用户在燃油消耗上的改善和创新,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国际标准1. 欧盟标准欧盟早在2019年就颁布了针对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提升车辆的燃油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这一标准的推行,使得欧洲地区的重型商用车在燃料消耗上有了明显的改善。
2. 美国标准美国作为全球重型商用车市场的重要角色,近年来也在重视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环保署(EPA)联合推出了一系列的燃料效率标准,旨在提高重型商用车的燃油效率,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 我国标准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政府也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限值标准。
这一举措有望推动国内汽车制造商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助力国内汽车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四、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影响1. 对车辆制造商的影响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推行,将给车辆制造商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也将激励他们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
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1.引言重型商用车是指用于货运、物流和运输行业的大型车辆,如卡车、挂车等。
由于其庞大的尺寸和高负重能力,重型商用车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然而,这些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燃料消耗量一直是一个让人关注的问题。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以降低尾气排放、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意义(1)环境保护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交通运输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高燃料消耗量会导致更多的尾气排放,其中包括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这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限制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可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重型商用车在货运和物流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能源利用效率一直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大量能源被浪费。
通过设定燃料消耗量限值,可以迫使车辆制造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发动机设计,从而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节约能源资源,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现状各国对于重型商用车车辆燃料消耗量的限制政策各不相同。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美国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一系列重型商用车燃料效率标准,要求制造商在一定时间内逐步提高车辆的燃料经济性。
这些标准旨在降低每辆车的燃料消耗量,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足迹。
(2)中国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控制。
2017年,中国发布了《重型商用车限值与测量方法试行》,要求重型商用车制造商在一定时间内将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制在预定数值范围内。
(3)欧洲欧洲也采取了行动,通过《欧洲UnionVII指令》对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进行限制。
这项指令规定了各类车辆的燃料消耗量平均目标,并要求各成员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油耗标准加严12%~16%:新版《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Fuel Consumption Criteria Tightened by 12%~16%: The New Version of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Open for CommentsOn June 17, 2022, the document, "Public Solicitation of Opinions on Nine Mandatory National Standards including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utomobile Software Upgrade" was releas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rms of commercial vehicle standards, the Preparation of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Draft for Comments) and the Instructions for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Draft for Comments) were issued. This standard (Phase IV) has imposed stric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fuel consumption limits for all types of vehicles, which are reduced by 12%~16% compared with those given in the previous version (Phase III). 本 刊2022年6月17日,工信部官网公布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编制说明1制订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也在飞速增长,汽车消耗的燃油将日益增多。
与此同时,我国石油资源和产量有限,今后汽车消耗的燃油依赖于进口石油的程度将越来越加重。
如果不尽早对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量进行统筹考虑,并系统地采取措施,将严重影响我国石油能源的安全性,同时也将加重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汽车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对于乘用车,已制订、发布和执行了GB/T 19233-2003和GB 19578-2004两项国家标准。
对于单车燃料消耗量更高的轻型商用车辆(包括轻型载货汽车和M2类汽车)的燃料消耗量,则需要制订本标准加以控制。
2制订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5月27日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订项目计划》中,编号20050979-0-303“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此标准要求2006年完成。
3制订原则本标准是我国第一次控制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的强制性标准。
汽车强制性标准原则上应参照采用相应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汽车法规,但ECE并没有这方面的法规,而美国和日本这方面的相应标准和法规均或多或少采用‘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CAFE)的评价体系,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详见第5.1节说明)。
因此,本标准除采用ECE法规的编写格式,以及采用GB/T 19233《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2006修订版)外,限值本身则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
4编制过程1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项目编号20050979-0-303下达了制订“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计划。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负责主要起草单位。
为了制订本标准,首先进行了‘燃料消耗量限值的评价体系’、‘国产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普查’和‘国产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统计分析’等项研究工作,作为制订本标准的基础。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生产一致性、认证扩展和实施日期。
本文件适用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自卸汽车和城市客车。
本文件不适用于专用作业汽车,包括厢式专用作业汽车、罐式专用作业汽车、专用自卸作业汽车、仓栅式专用作业汽车、起重举升专用作业汽车及特种结构专用作业汽车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17350专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19754—202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27840—202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3730.1、GB/T3730.2、GB/T17350及GB/T1959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汽油、柴油车辆依据GB/T27840—2021测定车型的综合燃料消耗量,可外接充电及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依据GB/T19754—2021测定车型的综合燃料消耗量。
车型综合燃料消耗量不应超过第5章规定的相应燃料消耗量限值。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自卸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其他专用运输车辆应符合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5燃料消耗量限值货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见表1。
表1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最大设计总质量(GVW)kg 燃料消耗量限值L/100km3500<GVW≤450010.6a4500<GVW≤550011.0a5500<GVW≤700012.3a7000<GVW≤850014.4a8500<GVW≤1050016.2a10500<GVW≤1250018.8a12500<GVW≤1600021.216000<GVW≤2000023.920000<GVW≤2500029.525000<GVW≤3100033.731000<GVW34.6a对于汽油车,其限值是表中相应限值乘以1.3,求得的数值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一位。
商务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商务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主要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具体如下:
1. 试验可以在道路上进行,也可以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
2.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采用时速为90km/h和120km/h。
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中车速从20km/h开始,以车速10km/h的整数倍均匀
选取车速,直至最高车速的90%,至少测定5个试验车速。
3. 道路试验时,需按照国标中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道路选择等标准。
实验条件包括:试验车辆的载荷、试验仪器的精度、燃料、轮胎选用、环境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
4. 试验方法包括档位和车速的选择。
试验道路选择:《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为2km以上封闭环形路或者平直路;《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
验方法》规定测试路长度为500m。
5. 底盘测功机试验时,对测功机特性、试验室条件、车辆准备、试验程序等也有规定。
具体试验步骤可能因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查阅相关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国家标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编制说明1制定背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性的石油能源短缺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逐步凸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中之重,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或加严了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法规,并着手开展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制定及管理工作。
2006年,日本制定并发布了世界上首个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和限值标准。
2011年8月,美国发布了2014至2018年重型车辆和发动机燃料经济性及温室气体排放法规。
欧洲于2009年启动了重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的研究工作,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二氧化碳排放测试规程,于2016年起对欧洲重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实施认证。
我国汽车产业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继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2010与2011年汽车产销量再次双双突破1800万辆,预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在能源消耗方面,我国目前进口石油依存度已经超过50%,每年新增的石油资源中汽车消耗约70%。
重型商用车在汽车总产销量中约占10%,但由于重型商用车百公里燃料消耗量高、年行驶里程更长,其消耗的石油总量远高于该比例。
为加强我国重型商用车节能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8年启动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已经制定完成并发布了国家推荐性标准GB/T 27840—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以及行业标准QC/T 924—2011《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一阶段)》。
2011年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适用车型更多、评价体系及指标更完善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制定工作正式启动。
2制定依据为了进一步推动重型商用车的节能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在“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82号文)中提出“要尽快出台大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国务院于2008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文)中在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内容中明确要求“抓紧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国内标准)中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编制说明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中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制定背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已经成为世界第壹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市场。
随着汽车保有总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燃料消耗于我国石油消耗总量中的比例日益提高且已经成为我国新增石油消耗的主体,由此导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我国汽车及其他关联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重型商用车作为我国道路运输特别是客货运输的主体,于我国车辆保有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于最近几年随着道路运输的发展,中重型商用车的保有量持续增长。
可是,由于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中重型商用车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燃料经济性和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至今没有制定3.5吨之上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及限值的国家标准,这导致高能耗的运输车辆进入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即使道路运输行业采取了大量节能降耗措施也难以显著降低车辆的能源消耗。
于世界范围内,为了应对石油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或更新了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燃料经济性法规,大幅度加严了乘用车及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且将汽车节能工作的重点从乘用车(轻型汽车)转向中重型商用车。
2006年,日本发布了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和限值标准;2007年,美国通过的《能源安全和独立法案》明确要求交通部和环保局共同开展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立法工作;另外,欧洲也于着手进行建立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
我国从2001年起,先后制定发布实施了壹系列旨于改善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燃料经济性的技术标准和关联政策,于推动汽车节能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缩小了我国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了进壹步推动中重型商用车的节能工作,国家主管部门明确提出要抓紧出台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及限值标准。
2制定依据为了进壹步推动中重型商用车的节能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于“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2882号文)中提出“要尽快出台大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国务院于2008年于“关于进壹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文)也于完善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内容中明确要求“抓紧出台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2月29日下达2008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标准计划号为20083095-T-339。
3编制过程2007年5月,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交流会于武汉召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外商用车及发动机生产企业代表和专家对我国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定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研究。
会议建议我国中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采取预先研究、扎实准备、稳步推进的总体方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对中重型商用车辆的保有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按照用途和使用条件将中重型商用车辆分为不同的种类;2)根据不同的车辆种类,确定能够代表其用途和实际使用条件的典型行驶工况,然后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3)按统壹的试验方法,对各类主要中重型商用车的技术水平和燃料消耗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4)于深入细致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以我国中重型商用车辆的实际形态为基础,按照国家节能降耗的目标,确定各类重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
2008年6月5-6日,按照国家有关“尽快出台大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海南组织召开了“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筹备会议”,就有关事宜进行讨论,共有来自国内外主要商用车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17家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共计28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对上次会议以来所进行的试验模拟情况以及关联试验结果进行了说明,认为于目前的条件下模拟法最为可行的。
目前应该对车型的分类、里程分配等进行认真研究;企业也应开展对燃料消耗量水平、行驶阻力以及匹配发动机和变速器参数现状的研究工作。
会议仍对组建工作组的关联事宜进行了讨论,确定将于会后正式成立工作组,要求各成员单位选派壹名代表固定参加工作组,且于单位内部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参和标准修订,承担工作组安排的工作任务,为标准制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008年10月24-25日,中重型商用车油耗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工作组成立暨第壹次会议于浙江杭州召开,共有来自16家成员单位的代表24人出席会议。
中汽中心技术人员尝试编制了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模拟程序,且和ADVISOR、CRUISE等类似模拟程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工作组的模拟程序和采用上述软件于燃料消耗量模拟结果上具有可比性。
于转鼓试验方面,简要介绍了美国EPASmartWay重型汽车燃油效率试验方法,以及SAEJ2711混合动力和传统重型车辆排放性和燃油经济性测试推荐规程,且建议我国于采用转鼓试验时参照上述标准。
壹汽等企业专家介绍了于燃料消耗量模拟程序开发、道路试验、台架试验方面的经验和工作进展,且就试验工况选择和验证试验组织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达成的主要共识包括:倾向于以GTR的WTVC工况为基础,根据调查表反映出的里程分布进行适度调整,使其和我国道路运输条件和车辆的技术特点相适应;继续完善燃料消耗量模拟程序,解决其中的遗留问题,使模拟试验结果和实际试验结果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于转鼓试验方面,重点研究转鼓试验对各类车辆的适应性。
为进行后续的验证对比试验,需要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分别提供若干(3-5个)典型车型进行转鼓试验及模拟对比。
2009年3月29-30日,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于广西桂林召开,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领导及工作组成员共计28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工信部有关领导介绍了商用车汽车节能及标准协调情况;中汽中心及企业代表围绕滑行试验、工况分析等内容作了主题发言。
会议围绕上述议题和后续工作安排展开热烈讨论,取得的重要共识包括:工作组成员单位针对以WTVC为基础确定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工况的建议方案进行内部讨论和可行性研究;各成员单位应完成5个之上车型的滑行试验,工作组据此提出滑行阻力系数计算的修正公式;有条件的单位对用于滑行试验的车辆进行转鼓油耗试验,且将试验数据和采用WTVC工况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查驱动形式对滑行阻力的影响,研究提出相对于单轴驱动的阻力修正系数;成员单位对工作组目前提出的转鼓试验换挡条件进行研究。
2009年7月19-20日,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工作组第三次会议于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及其下属企业、关联技术服务机构的代表共计29人出席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有关领导应邀到会且发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于会上对前壹阶段工作进展作了简要回顾,对标准框架方案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转鼓试验法和计算机模拟试验法等均作了详细介绍,演示介绍模拟试验程序且对模拟试验中需要工作组成员共同验证的内容作了说明;福田、壹汽、东风、玉柴等企业的技术专家相继于会上作专题方案,介绍各自企业于标准及试验研究方面的成果。
会议基本同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代表工作组提出的标准框架方案,要求各单位于会议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对标准框架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且对后续的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
2009年10月13日,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工作组扩大会议于江苏南京召开,来自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及关联企业的代表共计35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就标准中模拟方法部分的完善进行了讨论。
中汽中心技术人员对模拟程序的改进情况、企业反馈及模拟验证结果进行了介绍,工作组成员单位代表也分别对本企业车型模拟验证结果、反馈意见进行了介绍。
会达成的共识包括对程序操作和功能进行完善;确定燃油密度;调整原半挂牵引车、载货汽车及客车的风阻系数;确定了特征里程分配加权系数表等。
最后,工作组明确了各企业下壹步的工作任务,于模拟计算程序中,完善原有换挡策略;要求工作组成员和关联企业提供拟验证结果和模拟验证的基本数据,且对“里程分配加权系数表”提出书面意见。
2010年1月7-8日,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工作组第五次会议于福建厦门召开,来自国内主要中重型商用车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及发动机企业的代表共20余人出席会议。
中汽中心技术人员分别介绍了燃料消耗量模拟计算程序的开发及验证情况以及标准草案的编写工作。
和会代表对模拟程序和标准进行了讨论且提出了修改意见,包括调整原半挂牵引车、载货汽车及客车的风阻系数;完善转鼓试验规程等。
最后,会议要求关联企业提供相应的模拟数据,且要求标准起草组尽快完成标准草案及模拟程序的修改工作。
2010年4月27-28日,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工作组第六次会议于陕西西安召开,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有关领导以及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共计26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要针对前壹阶段于工作组内部发布的标准草稿以及模拟程序进行了讨论,且完善了关联内容。
中汽中心技术人员介绍了中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标准及模拟程序开发的总体情况及存于的问题和难点。
随后,且对模拟程序的改进、企业反馈及验证情况进行了介绍,且对标准进行了逐条宣读;和会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交流,基本确定了标准内容,将于会后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4编制原则及标准框架我国中重型商用车生产及改装企业众多,整车车型及配套发动机机型状态较为复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且中重型商用车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复杂。
因此,必须首先对重型商用车辆的保有结构、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按照用途和使用条件将重型商用车辆分为不同的种类,且根据不同的车辆种类,确定能够代表其用途和实际使用条件的典型行驶工况,进而研究相应的试验方法。
中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定可通过道路试验、转鼓试验和模拟试验三种方法来进行的。
其中,道路试验对设备的要求较低,试验简单易行,可用于试验条件较为简单的等速油耗测定,但该试验易受道路条件和试验人员的影响,可比性和可重复性较差;此外,道路试验只适合简单模态工况,不能实现瞬态工况(场地、驾驶)。
转鼓试验可模拟各种复杂的道路试验工况且试验数据可靠、重复性好;但大型转鼓较为昂贵,特别是车辆负载、滑行阻力设定对结果影响较大。
模拟试验法以发动机试验为基础,能够于计算机上模拟测定车辆于各种工况下的燃料消耗量,具有数据可靠、重复性好的优点,成本也比较低;准确的发动机Map图是模拟试验法的必要条件,此外,车辆负载、滑行阻力设定对结果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