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软件设计基础 》课件--工具及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75
第2章协议分析技术2.1 协议环境分析2.1.1 用户要求1,连接管理2,广播与组播3,服务证实方式:用户证实方式(请求,指示,响应,证实),协议证实方式(请求,指示,证实),无证实方式(请求,证实)。
还有其他的证实方式:本地证实方式,单请求原语证实方式,单指示原语证实方式。
4通信方式: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a数据发送权,b,数据发送方式。
数据发送权(用户发送数据的权力)有单工,半双工,双工数据发送方式:通信双方是同步(对方应答发送下一个数据包,n层协议可以免去控制流)还是异步通信(不需对方应答可发任意个数据报文,需加流量控制)。
5,数据形式:用户可以向协议实体递交多种形式的用户数据(块数据,流数据,批数据,优先数据,中断数据,流外信息,编码信息)6,数据长度:应付大宗批数据的传送,n层协议要加宽n-1层通道的带宽,要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避免控制,因此要有足够的缓冲区。
7,服务质量(Qos)要求:安全性(鉴权,保密,访问控制,完整性),可靠性(完全性,非二义性,时间有序),性能要求(吞吐率,时延,抖动,差错率)2.1.2 通道性质(n-1)层通道:n层中的两个任何两个协议实体通过(n-1)SAP所形成的数据逻辑通路,通道的性质对n层协议的功能是有影响的。
1,通道的形成形式:独占连接方式,共享连接方式,无连接方式。
如果n-1层为物理层。
A,B可以独占一条物理信道,或共享一条物理信道。
N层协议必须有个负责与n-1层服务访问点接口的模块,此模块的功能取决于通道形成的方式,该模块要扶着连接的建立和连接共享控制工作。
如果是物理信道要控制物理信道接口的工作和信道共享控制工作。
2,队列性质:n-1层通道可以看成是队列通道,就是说一个数据报文从n层从源端协议实体发出之后要在n层协议以下各层多次存储转发,每个存储转发就形成一个队列。
其性质是:平均队列长度,最大队列允许长度。
平均队列长度影响数据报文的传输时延,最大队列长度则反映通道承载突发数据的能力。
程控交换机的软件设计常采用两类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选用哪类语言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程序的效率编程的效率适于程序结构化和软件模块化的设计便于程序的调试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数据修改的可能性和方便性SDL的基本概念系统SDL系统是指所有规格试图定义的一切,在规格之外SDL不定义的部分都属于环境。
它由功能块和信道构成,系统一级SDL的定义包括:系统名,功能块定义,信号定义,信号表定义,信道定义,数据定义,宏定义。
功能块功能块是由子功能块和进程构成。
功能块一级SDL的定义包括:功能块名,进程定义,信号定义,信号表定义,信号路由定义,信号路由的连接,数据定义,宏定义。
进程进程是一种扩展的有限状态机,它规定了一个系统的动态行为。
进程操作包括:启动,输入,输出,判定,任务,进程创建,过程调用等,SDL/GR提供了一套标准的图形符号可精确地描述进程的行为。
SDT 开发工具SDT是基于SDL语言的支持工具,是基于SDL系统开发的集成环境。
它包括MSC图编辑器,SDL图形编辑器,SDT分析仪、SDT模拟器、SDT确认器和C代码生成器。
《通信软件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通信软件设计基础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Software Design Base课程编号:学时学分:36/2课程性质:学位课、选修课开课单位:电气信息学院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预修课程: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大纲执笔人:曾洁副教授开课学期:春教学方式:主讲、研讨、上机编程并实验考核方式:开卷、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报告、答辩一、课程目的与要求由于近年来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系统越来越复杂,通信软件越来越庞大,从事通信软件开发与维护工作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于是需要了解和掌握通信软件设计基础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通信技术发展形式的需要,特地为信息工程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开设“通信软件设计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