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路程时间计算题类型总结(教育相关)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速度的计算题型总结一、基本行程问题(一)、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基本计算【思路点拨:这类问题要注意明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对应的物理量。
若是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要注意这两个运动物体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1.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2.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三种方法)3.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4.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10秒就驶过6根路边相距45m的电线杆,求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汽车有没有超速?5.心电图仪实物图(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则:(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 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s ;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三)出租车、列车时刻表问题【思路点拨:遇到表格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表格,分析清各个物理量,一般不难。
】 6.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三年级路程问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路程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和速度相关的计算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三年级路程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部分知识。
一、路程问题基础概念1. 距离的定义:距离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间隔,常用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等。
2. 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总路程除以运动所花费的总时间,即: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二、常见的路程问题类型1.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当已知一个物体的速度和它运动的时间时,我们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路程。
2. 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当已知一个物体的速度和它运动的路程时,我们可以通过路程除以速度的方法,计算出它运动所花费的时间。
3. 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当已知一个物体的运动的路程和所花费的时间时,我们可以通过路程除以时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平均速度。
三、解决路程问题的步骤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并确定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
2. 根据已知条件,找到适合求解问题的公式或方法。
3. 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4. 最后,对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回答问题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单位换算: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将题目中给出的单位进行统一,如将千米转换成米、秒换算成小时等,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小数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小数的运算,要注意保留正确的小数位数,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四舍五入。
3. 实际应用:路程问题常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例题演练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它行驶5小时后的路程是多少?解答:已知速度为60千米/小时,时间为5小时,根据已知条件,使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路程=60×5=300千米,故汽车行驶5小时后的路程为300千米。
小学数学30道“行程问题”专题归纳,公式+例题+解析!“行程问题”作为小学数学常用知识点之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然而面对各种古怪的命题陷阱,不少考生还是心内发苦,看不出解题思路,频频出错。
解答“行程问题”时,究竟该怎么做呢?“行程问题”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路程、速度和时间。
这也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份行程问题资料,包含公式、例题和解析,有需要的为孩子收藏一下,希望对学习行程问题有帮助~题型公式行程问题核心公式:S=V×T,因此总结如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从上述总结衍伸出来的很多总结如下: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流水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两岸问题:S=3A-B,两次相遇相隔距离=2×(A-B)电梯问题:S=(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平均速度:V平=2(V1×V2)÷(V1+V2)5.列车过桥问题①火车过桥(隧道)火车过桥(隧道)时间=(桥长+车长)÷火车速度②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火车过树(电线杆、路标)时间=车长÷火车速度③火车经过迎面行走的人迎面错过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④火车经过同向行走的人追及的时间=车长÷(火车速度-人的速度)⑤火车过火车(错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⑥火车过火车(超车问题)错车时间=(快车车长+慢车车长)÷(快车速度-慢车速度)考点精讲分析1、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的山坳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的上坡路,8千米的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后停留1小时,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解析】核心公式:时间=路程÷速度去时:T=12/4+8/5=4.6小时返回:T’=8/4+12/5=4.4小时T总=4.6+4.4+1=10小时7:00+10:00=17:00整体思考:全程共计:12+8=20千米去时的上坡变成返回时的下坡,去时的下坡变成返回时的上坡因此来回走的时间为:20/4+20/5=9小时所以总的时间为:9+1=10小时7:00+10:00=17:00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九大题型:
1. 相遇问题:
公式:总路程 = (甲速度 + 乙速度) × 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公式: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 追及时间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与追及:
公式:外圈路程 - 内圈路程 = 快者速度× 时间 - 慢者速度× 时间
4. 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 航行问题:
公式: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公式: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6.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车长 + 桥长 = 火车速度× 火车过桥时间
7. 流水问题:
公式:船速的(1 - 水速/船速)× 时间 = (顺水路程 / 顺水时间)× 时间
8. 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 行程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公式: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1、简单的求速度、路程、时间问题(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过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3min,车速如图所示,问这座大桥长多少(3)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5、爆炸离开问题(1)的导火线长10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则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600m的安全区(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s,求引火线的长度。
6、追赶问题(1)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倍,甲车出发1min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专题02 速度计算类问题1.速度公式及其变形(1)速度公式:v=s/t(2)变形公式:s=vt,t=s/v2.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1min=60s(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1m/s=3.6km/h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和解题规律总结(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可由公式v=s/t求解速度,s=vt求解路程,t=s/v求解时间。
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s)、S用米(m)、时间用秒(s)。
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
决不能相互混淆。
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4.速度公式应用(1)求解物体运动速度考法.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v=s/t直接求解速度。
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2)求解物体运动的路程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s=vt求解路程。
(3)求解物体运动的时间考法.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速度,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t=s/v求解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速度题型一、简单计算类。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时间是3小时,所以路程 = 60×3 = 180(千米)。
2.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0米/分钟,他骑了10分钟,一共骑了多远?- 解析:已知速度为150米/分钟,时间为10分钟,路程 = 速度×时间,即150×10 = 1500米。
3. 一架飞机的速度是800千米/小时,飞行5小时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这里速度为800千米/小时,时间为5小时,路程 = 800×5 = 4000千米。
4. 一辆客车的速度是75千米/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75千米/小时,时间4小时,甲乙两地相距75×4 = 300千米。
5. 小辉跑步的速度是200米/分,他跑了15分钟,跑了多少米?- 解析:路程 = 速度×时间,速度200米/分,时间15分钟,跑的路程为200×15 = 3000米。
二、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类。
6. 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是240千米,时间是3小时,速度 = 240÷3 = 80千米/小时。
7. 小明步行1500米用了30分钟,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米/分钟?- 解析: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1500米,时间30分钟,速度 = 1500÷30 = 50米/分钟。
8. 一架飞机飞行4800千米用了6小时,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速度 = 路程÷时间,路程4800千米,时间6小时,速度 = 4800÷6 = 800千米/小时。
【导语】海阔凭你跃,天⾼任你飞。
愿你信⼼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花,谱下锦绣第⼏篇。
学习的敌⼈是⾃⼰的知⾜,要使⾃⼰学⼀点东西,必需从不⾃满开始。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学路程速度时间问题》供您查阅。
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
1、⾏程问题:⾏程问题可以⼤概分为简单问题、相遇问题、时钟问题等.
2、常⽤公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速度和×时间=路程和;3)速度差×时间=路程差.
3、常⽤⽐例关系:1)速度相同,时间⽐等于路程⽐;2)时间相同,速度⽐等于路程⽐;3)路程相同,速度⽐等于时间的反⽐.
4、⾏程问题中的公式:1)顺⽔速度=静⽔速度+⽔流速度;2)逆⽔速度=静⽔速度-⽔流速度.
路程问题:即关于⾛路、
⾏车等问题,⼀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同时同向⽽⾏(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1、简单的求速度、路程、时间问题(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过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3min,车速如图所示,问这座大桥长多少?(3)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5、爆炸离开问题(1)的导火线长10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则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600m的安全区?(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6、追赶问题(1)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1、简单的求速度、路程、时间问题(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过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3min,车速如图所示,问这座大桥长多少?(3)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5、爆炸离开问题(1)的导火线长10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则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600m的安全区?(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6、追赶问题(1)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路程、速度、时间关系的应用题训练与讲解。
三者的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行程问题主要有两大类相遇问题路程=时间×速度和追及问题追及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在流水中的行船问题也是常见的行程问题。
例1. 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5千米,另一列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求相遇时两车各行多少千米?分析相遇时距中点20千米,说明两车路程差为40千米.解:相遇时两车所用时间:20×2÷〔65-60〕=8〔小时〕快车行65×8=520〔千米〕客车行 60×8=480〔千米〕答:相遇时快车行520米,客车行480米.例2.A、B两地相距3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B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远?分析:两车相遇时,两车共行了38×3千米。
所用时间为:38×3÷〔8+11〕=6〔小时〕.甲6小时所行路程=8×6=48=38+甲离B的距离.解:两车相遇时所用时间38×3÷〔8+11〕=6两车相遇时距A地38×3-(38+甲离B地的距离)=38×2-6×8=28〔千米〕答:两车相遇时距A地28千米例3、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 两地的距离?分析:设两地距离为a第一次相遇时两车行了一个a ,第二次相遇两车行了2a. 第二次相遇时甲行了 120+120×2=360米。
此时离A地150米.解:两地距离为(120+120×2+150)÷2=255米答:两地距离255米例4、一支部队排成1200米长的队伍行军,在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跑步追上了营长,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24分钟.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只需多长时间?解:通讯员与队伍的速度差1200÷6=200米队伍的速度1200÷24=50米通讯员跑步回到队尾的时间1200÷〔200+50+50〕=4〔分钟〕答:需4分钟。
初中数学关于时间和速度的计算题在初中数学中,时间和速度是经常涉及的概念。
通过对时间和速度的计算,我们可以解决很多与行程、移动和运动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时间和速度的计算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行程、时间和速度的计算行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行程=速度 ×时间来表示。
假设某车经过一段路程时的速度为v,时间为t,则行程为vt。
例题1: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行程为12公里,用时2小时。
求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行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公式,可以得到速度=行程/时间。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速度=12公里/2小时=6公里/小时。
因此,小明的平均速度为6公里/小时。
例题2:小明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自行车上学,行程为20公里,求他用时多长?解析:根据行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公式,可以得到时间=行程/速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时间=20公里/8公里/小时=2.5小时。
因此,小明用时2.5小时。
2. 相对速度的计算在物体相对运动中,相对速度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关系。
相对速度可以通过求两个物体的速度差得到。
例题1:两车相向而行,车A的速度为40公里/小时,车B的速度为60公里/小时,求两车相对速度是多少?解析:两车相向而行时,相对速度等于两车速度的和。
已知车A速度为40公里/小时,车B速度为60公里/小时,因此两车的相对速度为4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
例题2:两车背对背而行,车A的速度为40公里/小时,车B的速度为60公里/小时,求两车相对速度是多少?解析:两车背对背而行时,相对速度等于两车速度的差的绝对值。
已知车A速度为40公里/小时,车B速度为60公里/小时,因此两车的相对速度为|4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20公里/小时。
3. 匀速运动的计算在匀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匀速运动的关键是确定物体的速度和时间。
例题1:小明以12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小时,求他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解析:由于匀速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可以直接使用行程=速度 ×时间的公式进行计算。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1、简单的求速度、路程、时间问题(1)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1)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2)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过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3min,车速如图所示,问这座大桥长多少)(3)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5、爆炸离开问题(1)的导火线长10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则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600m的安全区*(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s,求引火线的长度。
6、追赶问题(1)步行人的速度为v1=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v2=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t=30min,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倍,甲车出发1min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路程时间速度应用题1. 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20分钟,他的速度是6公里/小时。
他家离学校有多远?解:根据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可以得到公式:距离= 时间× 速度。
将已知的时间和速度代入公式,可得:距离= 20分钟× 6公里/小时= 12公里。
所以,小明家离学校有12公里远。
2. 一辆汽车从北京到上海需要8个小时,它的平均速度是100公里/小时。
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根据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可以得到公式:距离= 时间× 速度。
将已知的时间和速度代入公式,可得:距离= 8小时× 100公里/小时= 800公里。
所以,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距离是800公里。
3. 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行驶了4个小时后,停下来休息了30分钟。
然后他以相同的速度继续行驶了2个小时到达目的地。
这个人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和多少里程?解:首先计算前两个阶段的时间和里程,然后计算第三个阶段的时间和里程。
前两个阶段的时间和里程分别为:4小时× 15公里/小时= 60公里;30分钟+ 30分钟= 1小时× 15公里/小时= 15公里。
第三个阶段的时间和里程分别为:2小时× 15公里/小时= 30公里。
因此,这个人总共花了4小时+ 1小时+ 2小时= 7小时,总共行驶了60公里+ 15公里+ 30公里= 105公里。
4. 一个货车从北京到广州需要9个小时,它的平均速度是80公里/小时。
北京和广州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解:根据速度、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可以得到公式:距离= 时间× 速度。
将已知的时间和速度代入公式,可得:距离= 9小时× 80公里/小时= 720公里。
所以,北京和广州之间的距离是720公里。
5. 一个摩托车手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了3个小时后,停下来休息了15分钟。
然后他以相同的速度继续行驶了2个小时到达终点。
这个摩托车手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和多少公里?解:首先计算前两个阶段的时间和长度,然后计算第三个阶段的时间和长度。
速度 路程 时间 计算题型汇总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1. 子弹在离人17m 处以680m /s 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 /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解:人听到枪声所用的时间:子弹前进的距离:S 子=V 子×t=750m/s×0.05s=37.5m .答:子弹前进了37.5m .2. 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解:飞机飞行的速度:v=1.5v 声=1.5×340m/s=510m/s声音从飞机处传到人耳的时间:飞机飞行的距离:s 2=vt=510m/s×8s=4080m ;答:飞机已飞到他前方4080m 远的地方.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3. 一列队长360m 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 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解:(1)军队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s=L 桥+L 军队=1800m+360m=2160m , t=9min=540s军队前进的速度:(2)军队全部在桥上行进的路程: s′=L 桥-L 军队=1800m-360m=1440m , ∴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答:(1)军队前进的速度是4m/s ;(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是360s .4.(略)5.长20m 的一列火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 .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解:列车的路程s=20m+980m=1000m ,速度v=36km/h=10m/s ,答:列车过桥的时间是100s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有关路程问题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通常用长度单位来表示,比如米、公里等。
2.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距离,通常用长度单位除以时间单位来表示,比如米/秒、公里/小时等。
3. 时间: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时刻,通常用小时、分钟、秒等单位来表示。
二、相关公式1. 距离=速度*时间这是路程问题中最基本的公式,用来计算速度和时间已知的情况下的距离。
例如,一个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那么它行驶的距离为60*2=120公里。
2. 速度=距离/时间这是路程问题中另一个基本的公式,用来计算距离和时间已知的情况下的速度。
例如,一个人骑自行车行驶了30公里,用了2个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为30/2=15公里/小时。
3. 时间=距离/速度这是路程问题中还一个基本的公式,用来计算距离和速度已知的情况下的时间。
例如,一辆火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160公里,那么它行驶的时间为160/80=2小时。
三、实际应用1. 飞机飞行路程问题假设一架飞机以80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飞行了5小时,那么它飞行的距离为800*5=4000公里。
2. 步行、骑车路程问题假设一个人步行了3小时,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那么他走的距离为3*5=15公里。
3. 车辆行驶路程问题假设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那么它行驶的距离为60*4=240公里。
四、注意事项1. 平均速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车辆、人物的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需要求解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
2. 同向相遇问题在路程问题中,有时会涉及到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相遇的问题,这时需要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来求解。
3. 相遇、交汇问题在路程问题中,有时会涉及到两个物体在不同方向相遇或者交汇的问题,这时需要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来求解。
五、综合练习1.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速60公里/小时,乙车速80公里/小时,乙车比甲车提前1小时到达B地,问A、B两地之间的距离多少?解: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公里,则甲车行驶x公里需要x/60小时,乙车行驶x公里需要x/8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