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的利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3
沼气的新型利用技术研究沼气是一种源自有机废弃物生物降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传统上,人们通过沼气发电和替代燃料的使用,对其进行利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沼气利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沼气利用技术。
一、沼气净化技术沼气中含有相当比例的二氧化碳、水蒸汽以及一些杂质气体,若不对其进行净化,将会对传统应用方式产生诸多问题。
1.化学吸收净化技术化学吸收净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在特定溶液中吸附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沼气净化的技术。
其特点是可选择不同的溶液作为吸收剂,吸收后脱附二氧化碳,溶液循环利用。
不仅可以高效地去除二氧化碳,还可消除沼气中的氢硫化物等刺激性气味,使得沼气怡人宜于应用。
此外,化学吸收净化技术对工艺水和废水的处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生物吸附净化技术生物吸附净化技术是一种将沼气的二氧化碳净化为碳酸钙的新型技术。
利用一种名为沉积物细菌的菌群进行吸附反应,否极泰来,反应后沉积物细菌更容易沉淀出来,从而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净化。
生物吸附净化技术对垃圾处理设备、家庭沼气、畜禽粪污进行沼气收集与净化,并具有高效处理废气的特点。
二、沼气制氢技术随着科技对沼气产物加工的深入研究,沼气制氢技术逐渐成为新型沼气利用技术的一个领域。
沼气中的甲烷可通过氢化反应产生氢气,并且副产的一氧化碳可通过堆氢化反应再次得到回收利用。
沼气制氢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通过含有丰富甲烷的沼气去制氢更加经济。
2.富余气体可在其他应用场景中得到再次利用,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三、沼气制冷技术沼气制冷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沼气利用方式,其通过利用沼气制冷进行空调制冷、农产品储存、制药等领域的冷链供应。
实施的流程为:沼气进入制冷装置进行去除杂质和净化,之后以低温制冷剂进行冷却再输送至制冷设备中。
级联式制冷装置可达到较低的冷却温度,有效实现冷链供应,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活生产过程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这项技术是无数科技人员和广大建池农户历经几十年研究、探索出来的,是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态技术。
可以简单的归纳为节能增效、农业增收和环保清洁三大类。
1节能增效沼气的发酵是众多微生物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
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沼气发酵原料被消化,一部分转化成为沼气和代谢物,一部分物质作为残渣而沉淀下来。
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等。
沼液、沼渣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新生的。
沼液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生长素等,沼渣是由部分未分解的原料和新生的生物菌物体组成,这些物质都是综合利用的基础。
1.1农村家庭节能生活沼气是一种无色、有毒、有臭味的气体,它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和一氧化碳。
沼气中的甲烷、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
沼气燃烧时最高温度可达1 400 ℃左右,1立方沼气发热量约为23 430kJ,相当于0.55kg柴油和0.80kg标准煤充分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农村利用沼气主要用于农户煮饭、点灯,也可用于洗澡等。
1.2农村家庭节能生产有机废料经过厌氧发酵消化产生的沼气,其首要的功能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另外沼气也作为一种环境调制剂,主要用于农民储粮、保鲜水果、孵化家禽、增温、诱杀害虫等。
2农业增收2.1沼液浸种沼液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秧苗的抗逆能力。
用沼液浸种发芽率平均提高10%左右;水稻增产10%左右,玉米增产8%左右,小麦增产6%左右。
2.2沼液治虫防病沼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沼液中的氨和铵盐对作物的虫害有直接抑制作用。
沼液对蚜虫、红黄蜘蛛、清虫、稻叶蝉、稻飞虱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目前实验已表明沼液对粮食、蔬菜、水果等13种作物中的23种病害和14种害虫有防治作用。
沼气的生态农业利用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沼气作为一种生态农业的重要利用资源,正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沼气的生态农业利用技术,探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潜在价值。
一、沼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沼气的本质是由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气体。
由于它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储存方便,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化石能源等不同,沼气具有以下特点:1.环保。
沼气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存在像化石能源那样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2.清洁。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来源可以是农林业废弃物、污泥等,不用开采和运输,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无需加工处理,因此具有清洁的特点。
3.可控性强。
由于沼气的来源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因此在产生过程中可以严格控制产气量和品质,从而保证了其可控性和稳定性。
二、沼气的生态农业利用技术由于沼气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领域。
以下将讨论沼气的几种生态农业利用技术。
1. 农业废弃物沼气发电技术农业废弃物沼气发电技术是将农林业废弃物,比如粪便、饲料残渣等,通过沼气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在将废弃物投入沼气池中,由于污染物的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了沼气。
这些沼气可以通过沼气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并最终供应给乡村地区或农村生活用电。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业循环利用,使得农业废弃物得到更好的利用。
2. 污泥沼气化技术污泥沼气化技术是将污泥转化为沼气,一方面可以实现有机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污泥带来的环境问题。
首先将污泥送入发酵罐中,然后通过控制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促进微生物分解,从而产生沼气和沼渣。
沼气可以用于发电、加热、烹饪等场合,沼渣则可以用于肥料、土地改良等领域。
3. 沼气灶技术沼气灶技术是将沼气用作烹饪燃料,通过煤气化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从而实现清洁、环保和节能的烹饪方式。
农村沼气“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一、沼气主要用途:除点灯、做饭外,还广泛用于生产生活。
种植业:温室、大棚增温、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养殖业:孵禽、幼禽增温、点灯诱蛾,养鸡、养鸭、蚕房等增温。
其他行业:储粮、柑橘保鲜、沼气冰箱、沼气热水器、沼气喷灯、炒茶、烤烟、烘干、发电等。
二、沼液的主要成分三、沼液主要用途:沼液主要用于浸种,叶面喷肥,保花保果剂,无土栽培母液,配方滴灌,养鱼、养猪、养鸡、养牛、养鸭、养羊及养花卉等。
病虫害防治,可防治多种农作物病虫害和果树虫害。
沼液浸种沼液浸种技术要点:1、种子袋装:将种子装入透水性较好的袋内,装种量根据袋子大小而定,一般每袋装15~20公斤,并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备种子吸水后膨胀。
一般有壳种子应留三分之一的空间,无壳种子应留一半或三分之二的空间,然后扎紧袋口。
比重较轻的棉花种子等应在袋中加入一些石块或砖块,以防浸种时口袋浮起。
2、浸种位置:将装有种子的袋子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料液中。
3、浸种时间:视种子种类和出料间沼液温度的不同而异。
有壳种子一般浸种24~27小时,无壳种子一般浸种12~24小时。
沼液温度低时,浸种时间稍长;反之,则时间相应缩短。
一般以种子吸饱水为宜,最低吸水量要达到23%。
4、浸后处理:提出种子袋,沥干沼液,把种子取出洗净晾干,然后播种。
需要催芽的,按常规方法催芽后播种。
5、注意事项①加有盖板的出料间应在浸种前1~2天揭开透气,搅动料液,使硫化氢气体逸散并清除浮渣,以便浸种。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人身安全,避免事故。
②发酵充分的沼液(无恶臭气味、深褐色明亮的液体,PH值在7~7.6之间,比重在1.004~1.007之间)才能用来浸种。
一般正常使用两个月以上,并且正在产气的(以能点亮沼气灯为准)沼气池出料间内的沼液即可。
若出料间流进了生水、有毒污水(如农药等),或倒进了生人粪、其它废弃物的沼液不能用来浸种。
③浸种时间不能超过规定,如果时间过长,会使种子水解过度,影响发芽率。
沼气利用技术一、引言沼气利用技术是指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的过程。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沼气利用技术的相关知识。
二、沼气产生原理沼气产生是一种微生物发酵过程,主要由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而产生。
在发酵过程中,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分,最终形成沼气。
沼气主要含有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成分,其中甲烷含量较高,可达50%以上。
三、沼气利用技术1. 沼气回收技术沼气回收技术是指通过收集和储存沼气来实现能源利用的过程。
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地上式储罐来进行储存,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在回收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沼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沼气净化技术沼气净化技术是指对沼气中的杂质进行去除,使其达到使用要求的过程。
常用的沼气净化技术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膜分离等。
其中,物理吸附法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活性炭等材料对沼气中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3. 沼气利用技术沼气利用技术是指将沼气转化为能源供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的过程。
常见的沼气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热能利用、燃料替代等。
其中,发电是一种高效利用沼气能源的方式,可以通过燃气发电机组将沼气转化为电能,并向电网输送。
四、沼气利用技术应用案例1. 湖北省黄冈市某污水厂该污水厂采用了地下式储罐储存产生的沼气,并通过管道输送至厂区内进行利用。
其中,部分沼气回收后直接供给污泥干化设备进行加热,另一部分则通过燃气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向电网输送。
2. 河北省某养殖场该养殖场采用了地上式储罐储存产生的沼气,并将沼气输送至厂区内进行利用。
其中,部分沼气回收后直接供给锅炉进行加热,另一部分则通过燃气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向厂区供电。
五、结论沼气利用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对沼液进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并选择合适的利用方式以达到最佳效益。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
沼气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具有绿色可再生、低碳排放、节能减
排等特点,以及低成本、可靠性、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
的意义和地位。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是一种先进、有效和现代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沼气收集、沼气洁净处理、沼气发电及能量利用等技术。
首先,要建立沼气收集系统,将沼气从泥炭层收集,并进行清洗处理,以清除悬浮物或杂质。
然后,在沼气洁净处理技术的支持下,将清洁的沼气进行再利用,通过多种形式将沼气发电。
沼气采集系统主要有沼气收集井、沼气气涡轮发电机、沼气压缩机、沼气贮存和调节
装置、过滤装置等。
这一技术能在保护环境,防止大气污染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沼气,
降低排放等。
沼气发电技术是基于利用沼气发电来获得气体轮机的发电原理。
最近,把复杂的沼气
收集系统和发电系统组合成沼气发电场,将沼气用作主要发电的燃料,可以节约能源,是
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另外,沼气综合利用包括了利用沼气中的化学成分,生产化学产品、有机肥料和生物
质柴油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有效地利用沼气中的有用组分,增加沼气的利用价值,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既可以为人们提供新能源,又能有效利用沼气中的化学能量,提
高沼气利用的经济附加值,从而保护环境。
因此,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可以为实现可再生
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过去大多数的农户,沼气池建好后只是用于炊事用能来做做饭、点点灯,每户每年仅节省几百块钱。
目前,沼气利用从过去单纯的做饭、点灯转向了农业生产。
它的推广不仅能促进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发展步伐,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沼气主要成分的含量及容重由附表可知,沼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和CO2,含量分别为50%~70%、30%~40%。
另外,有少量H2、CO、O2、N2。
沼气主要成分中以CO2容重最大,为1.9771kg/m3;其次为O2,为1.4291kg/m3;CH4最小,仅为0.7174kg/m3。
二、沼气的综合利用(一)沼气贮粮技术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是单纯性窒息性气体。
当密闭容器里沼气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形成一种窒息环境。
利用这一机理,向储粮装置内输入过量沼气,并停止一段时间,害虫就会因缺氧窒息死亡,从而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办法有过滤法和充气法2种。
具体做法:1、过滤法。
用1长1短2根输气管分别装在的粮仓口处,较长的输气管下端钻上若干小孔,盘在粮仓底部。
然后把粮仓装满粮食,密封粮仓,从较长的输气管向仓内输沼气,较短的输气管做为排气管,当排气管放出的气体可以燃烧时为止,经过3~5d连续通气,坛内害虫即可全部杀死。
2、充气法。
充气法的操作方式与过滤法大致相同,不同的就是规定时间在粮仓内输送沼气并使其充满,杀虫效果也很好。
用沼气贮粮,既经济,效果又好,对粮食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影响,而且不降低粮食品质。
(二)沼气在日光温室里的应用技术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沼气中约含有30%的二氧化碳,70%的甲烷,甲烷燃烧又可产生二氧化碳,也就是说1m3的沼气可产生将近1m3的二氧化碳。
在日光温室里,利用燃烧沼气不但制取二氧化碳,供温室蔬菜生长之用,还释放一定量的热量,增加了棚温,缩短了蔬菜生长期,从而达到蔬菜增产。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沼气的主要产物是“三沼”,即沼气、沼渣和沼液,其中沼渣和沼液是沼气发酵的残留物,合称为沼肥。
作为人、畜粪尿和农作物废弃物等,经过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以及发酵残留物沼肥,对于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乃至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又发挥出“变废为宝”的作用。
下面主要介绍沼气和沼肥综合利用技术:一、沼气利用技术(一)沼气二氧化碳施肥沼气中一般含有25 %—35 %的二氧化碳和50 % —70 %的甲烷。
甲烷燃烧时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
一般来讲,燃烧1m3沼气可产生0. 975 m3二氧化碳。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燃点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沼气,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增高,可有效地促使蔬菜增产。
1、施肥原理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栽培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尤其对于日光温室的冬季生产,增产的效果更加明显。
蔬菜作物的叶片把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质,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潜藏其中。
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约占蔬菜作物总干物重量的90%—95%,而在蔬菜作物干物重中占比重最大的“碳”和“氧”则是从二氧化碳中来的。
由此可见,二氧化碳是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物质之一。
外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0.03% (也就是10000立方米空气中含有3立方米二氧化碳),一般变化不大。
但在日光温室中,特别是冬季生产中,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比较大,早晨揭开草帘前,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一般超过0.045%,比温室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出50%以上;揭开草帘之后,由于光合作用,使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中午降低到0.0085%,不足温室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1/3;到了下午,二氧化碳浓度还会下降。
盖草帘后,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回升,到第二天早晨又达到0.045%。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午前后温度和光照均达到高峰,应是光合作用的最佳时刻,但这时二氧化碳浓度却已降得很低,出现了明显的供需矛盾。
沼气的加工与利用技术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沼气是一种气体,在田间地头、农村社区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地可以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如何开发沼气的潜力实现其有效利用,成为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沼气加工与利用技术。
1. 沼气的来源和组成沼气主要来源于低温沼气发酵,沼气成分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组成,同时含有少量氢气、氮气、硫化气和水蒸汽等。
其中,甲烷含量在50%至70%之间,是一种高效的燃料和发电源。
2.沼气加工技术沼气与天然气相似,可以通过加工降低含有,提高热值。
沼气加工技术主要分为四种:膜分离、吸附分离、沸石分离、物理沉淀等。
其中,膜分离技术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其主要流程是:压缩、除水、除硫、膜分离、后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将沼气中的CO2、H2S等有害成分除去,提高甲烷的含量,使其达到高热值燃料的标准。
3. 沼气的利用技术沼气可以直接用作燃料,也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液体燃料等,实现多种用途。
以下是比较常见的沼气利用技术:(1)发电技术:将沼气燃烧后发电,可以为农村、城市和工业区提供电力。
(2)热能利用:将沼气用作锅炉燃料或热水供暖用途,减少了传统的燃煤、燃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时还能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排放。
(3)生物甲烷化液化技术:通过将沼气液化,可以将其储存并运输至更远成地区,实现生活燃料的供应。
4. 沼气应用的局限性沼气的臭味、容易泄漏、其化学成分不稳定等问题,对其应用带来了局限性。
同时,沼气的加工和利用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对运营和维护的人员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此外,沼气系统的投资和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投资人需要在考虑其长远可持续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商业价值。
5. 沼气的未来随着环保、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话题的热度不断升温,沼气作为一种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日渐显现,展现了较好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在农村养殖污染治理、垃圾处理、城市机关单位、居民区等方面,沼气的利用前景更为广阔。
沼气可用于炊事、照明、储粮、保鲜、孵小鸡、发电、开机器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
1、沼气可用于炊事。
一口6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天可生产沼气1.2立方米,每立方米沼气相当于3.3公斤原煤,可使65公斤水从20℃煮沸,可以满足三口之家一天的炊事。
2、沼气可用于照明。
一立方米沼气能使一盏沼气灯(亮度相当于60瓦电灯)照明6个多小时。
3、沼气储粮。
沼气储粮是根据“低氧储粮”原理,利用沼气含氧量低的特性,将沼气输入粮食而臵换出空气,造成低氧环境,致使粮中害虫窒息而死。
它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无污染,防治效果好等多种优点,可在广大农户采用。
主要步骤:清理储粮器具→布臵沼气分配管→装粮密封→输入沼气臵换→密闭杀虫。
具体做法是:①建仓:农户可以用大缸作为沼气储粮工具,也可新建1—4立方米小仓,总的要求是密闭保气。
②布臵沼气扩散管:为使沼气能在谷仓内迅速、均匀扩散,需因仓制作沼气扩散管,其方法是:缸用管可用沼气输气管烧结一端,然后用烧红的大头针刺小孔若干,臵缸底。
仓式储粮则需制作“十字”形或“丰”字形沼气扩散管臵仓底,各支管上刺孔若干,以便迅速充满沼气。
③装粮密封:将需除虫的粮食装入缸中,装好沼气进、出气管、塑膜密封。
④输入沼气:上述工序结束之后,即可向仓内输入沼气,一般每立方米粮食共需输入沼气1.5立方米,才能使仓内氧气含量由20%下降到5%以下,达到杀灭害虫的要求。
具体简易检验方法是:将沼气输出管接上沼气炉,并以能点燃沼气炉为止。
⑤密封4天后,再输入一次沼气。
以后可每15天输入一次沼气。
⑥注意事项:一是要经常检查整个系统是否漏气,严格注意安全,当空气中含有7%—26%的沼气,就会发生爆炸,因此严禁在储粮仓周围吸烟、用火。
二是沼气管、扩散管内若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三是沼气池的产气量或储气量不够,可连续2天时间输入沼气,同时加强沼气池管理。
多进料、多产气,以满足需要。
四是沼气中含有一定水分,要求储粮前应尽量晒干,储粮时输气管中应安装集水器或生石灰过滤器,灭虫后,及时翻晒。
☆ 2019年第23期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of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专栏沼气生产利用技术指南(-)一、 总则1.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厌氧发酵及沼气、沼液和沼渣的综合 利用可行技术。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以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尾菜等农业 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沼气工程和 沼气池,以其他有机质为原料的沼气 工程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t (1) 沼气。
畜禽粪便、秸秆、尾菜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厌氧发酵 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沼气工程和沼气池的主产物。
(2) 沼液沼渣。
畜禽粪便、秸 秆、尾菜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厌氧 发酵产生的剩余物经固液分离后,液 体部分为沼液,固体部分为沼渣,是 沼气工程和沼气池的副产物。
二、 厌氧发酵技术工艺及技术 设备适用性1.湿法厌氧发酵湿法厌氧发酵技术工艺主要适用于粪污混合物、污水等的处理,总固体(TS )质量分 数一般在20%以下。
按产酸产甲烷相 可分为湿法单相反应器和湿法两相反 应器。
国内大部分反应器均为湿法单 相反应器.根据反应器效率可分为低 负荷反应系统、高负荷反应系统和高效高负荷反应系统。
低负荷反应系统 以厌氧消化池为代表,高负荷反应系 统可以将固体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 间分离,能保持大量的活性污泥和足够长的污泥龄;高效高负荷系统在将固体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相分离 的前提下,使固、液两相充分接触, 既能保持大t t 污泥乂能使和活性污泥 之间充分混合、接触,以达到真正高 效的目的。
(1>低负荷反应系统。
低负荷 反应系统(图1 )包括常规厌氧反应 器(conven-tional anaerobic digestiontank.CADT )、全混式反应器(conti 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 、 厌氧接触消化器(anaerobic contact digestor.ACP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