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移动观测

  • 格式:docx
  • 大小:24.69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岩石移动

一.岩石移动的测量

第一节基本要求

各生产矿山,应根据本矿山地质采矿条件,开展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观测研究工作,其目的是:

1、通过岩石移动和边坡滑动的各种测试手段(仪器观测和现场调查),及时掌握井下、地表岩层移动及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滑动征兆,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2、对矿山不同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表岩层移动、变形和破坏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进行观测和研究。并验证、修改和确定岩石移动角值等参数;

3、研究露天采场、尾矿坝边坡的稳定性和边坡角的经济合理性;

4、观测采空区各种不同处理方法和边坡治理工程的效果;

5、总结岩石移动观测研究工作的经验,不断改进观测方法;

岩石移滑动观测的主要手段:(如:井下、岩层内部、地表及各种专门观测站等),定期观测平面和搞成位置的变化,掌握岩石移滑动饿基本特征与规律。

岩石移动观测站饿设计,应从矿区的整体规划出发,根据矿床地质开采条件,采取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分期设置观测站。

除对观测站定期观测外,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借助简易方法(如:滑尺、垂球投点等),测量采区顶板岩石移量,倾听岩体音响,观察

裂隙、错动及坍塌等现象,并作文字描述,必须时测绘成图或拍摄照片。

第二节地下开采的岩移观测

开采缓倾斜层状矿体时,地表岩移观测线,一般沿矿体走向和倾向各设一条,应分别设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和采空区正上方。如果回踩工作面的走向长度大于1.4H0+50米(H0为平均开采深度),可设置两条倾斜方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另一条在其相距50米以上的任一侧,但至起始开采或停采线的距离必须大于0.7 H0。

开采急倾斜矿体时,沿矿体走向的观测线以不知两条为宜,一条在主断面位置上,另一条在采空区正上方,两观测线艰巨应不小于30米。沿倾斜方向的观测线布置两条,即在采空区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6 H0+100米,应布置三条或三条以上垂直走向的观测线,一条在采空区中央,其余的在两侧相距约50米,且距左右开采边界0.8 H0以上。

当矿床地质构造复杂,走向不明显,矿体厚度变化大时,可沿回采工作面主要方向不舍观测线。

当采区形状不规则,开采深度小,地表又分布重要工业设施和目的物(河流、湖泊、塘坝等)或民用建筑密布,应增加观测点密度,采用剖面线与方格网相结合的建站方案。

确定观测线长度所用的移动角值,应尽可能采用本矿山通过岩移观测所得的各种岩石移动角值,如尚未求得时,可选用与本矿地质、采矿条件相似的矿山所求的角值,按类比法确定。

各种岩石移动角的修正值一般可取150.

观测点间距可参照表38确定。

观测点间距表表38

观测线两端一般各设两个控制点,如受条件限制,每条观测线也不能小于3点。控制点应设在地层坚实,便于长期观测,并在整个观测阶段不受开采影响的稳定区。控制点距极限移动边界和同一端控制点间距离,根据平均采深:

小于100米时取30米。

小于100米时取50米。

观测线控制点的标设,按5‘‘小三角精度采用交会法或同精度导线的要求进行。其他观测点利用观测线的控制点来标设,尽可能使观测点中心位于控制点连线的方向上,偏离连线方向的距离不得超过5厘米。

控制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现场浇灌。坑深不小于0.6米,冰冻地带应挖至冻土线一

下0.5米;做好点之记,详细记述测点与其附近特殊标志的相

关位置、点坑周围土质、松散程度、坑深及断面尺寸等情况;

2、便于观测和保存。测点分露出式和隐蔽式两种。隐蔽式主要用

于容易遭受自然力和人为因素破坏的沟底、河床、道路旁地段。

处于强酸工业废水中的观测点,应改用不锈钢或尼龙质测点中

心标志,克服因地表下沉测点被水淹没,点的而结构应便于

加高;

3、测点应统一编号。一般垂直走向观测线以上的测点,自下山往

上山方向顺序增加;沿走向观测线上的测点,按工作面推进的

方向顺序增加。

观测站与矿区控制网的联测工作,应在所有测点埋完5—7天以后进行。在矿物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用5‘‘小三角精度要求,确定观测线控制点平面位置,若受通视、图形条件限制,则按上述测量方法与精度要求测出观测线上一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其余控制点则以这点为基础按5‘‘导线的要求进行测量。

观测站的起始高程,以三、四等水准的要求连测。又与条件限制不便于水准连测时,可用三角高程连测。观测线控制点应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线路。

观测站的第一次全面观测应独立进行两次,两次观测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地形复杂山区最长亦不得超过10到30天。

两次观测较差,高程应不大于15毫米;偏距应不大于20毫米;边长应不大于4毫米。当符合上述要求时,取两次平均值作为各观测点的起始数据。

回采工作开始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警戒性的水准观测,如

果发现部分测点有明显下沉时(大于50毫米),可以认为地表已开始移动,需进行全面观测。

全面观测包括下列内容:

1、测出观测线各测点的高程;

2、测出观测线各测点间的距离;

3、测量观测点偏离观测线的距离;

4、在地形条件复杂的山区,也可在矿区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采

用交会法以5‘‘小三角精度(对建筑物专门管粗站可采用三角插点与导线相结合的方法)观测各测点的平面坐标,以取代二、三项测量。

5、测量地表和建筑物因移动所导致明显的裂缝、断裂、塌陷。并

绘制草图(或拍摄照片)注明时间。

测点的距离应往返丈量两次,每次以钢尺不同的起点读数三次,距离大于10米时互差应不大于3毫米;小于10米时应不大于2毫米。量距时施以比长时的拉力,记录温度。最后距离应加入比长、温度和倾斜改正。

各测点高程按四等水准要求测定。当不具备此条件时,也可用J2经纬仪以正倒镜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以不同仪器高独立观测两次,仪器高和视点高量至毫米。两次观测高差较差应不小于4毫米。

各测点的偏距测量,用经纬仪正倒镜观测,或经纬仪配合支距仪进行测量,经纬仪距所测的支距点最大距离应不超过100米,仪器对点误差应小于2毫米,偏距读至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