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古今炮制方法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89.52 KB
- 文档页数:1
【张锡纯:马钱子炮制法】
马钱子,即番本鳖,其毒甚烈,而其毛与皮尤毒。
然治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
而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他药也。
今将制马钱子法,详载于下。
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水煮两三沸即捞出。
用刀将外皮皆刮净,浸热汤中,旦、暮各换汤一次,浸足三昼夜取出。
再用香油煎至纯黑色,擘开视其中心微有黄意,火候即到。
将马钱子捞出,用温水洗数次,将油洗净。
再用沙土,同入锅内炒之,土有油气,换土再炒,以油气尽净为度。
马钱子为健胃妙药。
马钱子性虽有毒,若制至无毒,服之可使全身瞤动,以治肢体麻痹(此兴奋神经之作用);若少少服之,但令胃腑瞤动有力,则胃中之食必速消。
此非但凭理想,实有所见而云然也。
沧州朱媪,年过六旬,素有痫风证,医治数十年,先服中药无效,继服西药麻醉脑筋之品,虽见效,然必日日服之始能强制不发。
因诸药性皆咸寒,久服伤胃,浸至食量减少,身体羸弱。
后有人授以王勋臣龙马自来丹方,其方原以马钱子为主药,如法制好,服之数日,食量顿增,旬余身体渐壮,痫病虽未即除根,而已大轻减矣。
由斯知马钱子健胃之功效迥异乎他药也。
特是龙马自来丹,马钱子伍以地龙,为治痫风设也。
若用以健胃,宜去地龙,加炒白术细末,其健胃之效益著。
爰拟定其方于下:炒白术(四两,细末)
制好马钱子(一两,细末)
二药调勺,水和为丸一分重(干透足一分),饭后服五丸,一日再服,旬余自见功效。
马钱子炮制方法是
马钱子炮制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主要是将马钱子果实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用价值。
以下是一般的马钱子炮制方法:
1. 选购新鲜的马钱子果实,并去除杂质。
2. 将马钱子果实切成薄片或者粉碎成细末。
3. 在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或者盐水,与马钱子果实混合均匀。
4. 将混合物放置于通风的地方晾晒,直到果实完全变干。
5. 将晾干的马钱子果实研磨成细末状。
6. 最后,将马钱子细末进行包装和保存,以备使用。
马钱子炮制后可用于中药煎剂、药膏、药酒等剂型的制作,具有清热、祛风、杀虫等药效。
但炮制过程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到未经炮制的马钱子果实,因为其内含有毒素。
同时,使用马钱子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
马钱子炮制,这些方法你都明白吗?
很多中药想要用来治疗疾病的话,都必须要进行正确的炮制,比如马钱子这种中药,在古代的时候就有简单的炮制方法了,而今天的炮制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古代炮制方法】
明代有豆腐制(《纲目》)、牛油炸(《禁方》)、油扎(《启玄》)、炒黑(《保元》)等法。
清代有炒焦(《尊生》)、香油炸(《良朋》)、油煮、炙炭存性(《全生集》)、土炒、甘草水煮(《串雅补》)、切片炒研(《得配》)等炮制方法。
二、【现代炮制方法】
1、生马钱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制马钱子:
(1)砂烫:取砂子置锅内,用武火加热,加入净马钱子,拌炒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供制马钱子粉用。
(2)油炸: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投人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时,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
用时碾粉。
三、【炮制目的】
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
归肝经、脾经。
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能。
生马钱子毒性剧烈,仅供外用。
常用于局部肿痛,如治喉痹作痛,面瘫等。
制马钱子毒性降低,亦易粉碎,常供内服。
多用
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疔疮,瘰疬,痰核,麻木瘫痪。
四、【质量标准】
马钱子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2.0%,按干燥品计算,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应为1.20%~2.20%,马钱子碱不得少于0.80%。
制马钱子水分不得过12.0%。
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0.78%~0.82%,马钱子碱不得少于0.10%。
马钱子的炮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马钱子这个炮制、毒性、以及用法的知识,也是参考有经验的医家。
一、马钱子的炮制首先马钱子的炮制不在于去毛还是去皮,主要是沙炒或者油炸过程中掌握好油炸和沙炒的程度。
以外表黑色,里边黄褐色为佳品。
此时需要迅速离火放凉如果炒的过度,则药力弱,林临床效果不佳。
如果炒的火候过轻,则副作用大。
所以临床炮制过程中掌握好火候是重中之重。
二、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因为马钱子里边有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等成分,口服后迅速吸收,可引起脊髓强烈兴奋导致强直性惊厥,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甚至昏迷。
所以要严格掌握炮制和剂量以及服用方法。
一般做丸散剂型的话每次0.3-0.6克为宜并且临床还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来灵活调整剂量,可以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期间密切观察。
一般建议晚上临睡前服用马钱子制剂,因为服用马钱子的患者,多少会出现眩晕的表现。
中医有句话叫:“"若药弗瞑眩,厥疾不瘳”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一文临睡前服用第二天眩晕的副作用会消失,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生活。
三、临床配伍马钱子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解毒散结之功用治疗风湿痹症、痰核瘰疬、肢体痿废皆有很好的疗效。
1、风湿痹痛:麻黄、苍术、牛膝、乳香、没药、威灵仙病情较长+全虫、蜈蚣2、肢体痿废:补阳还五汤送服马钱子粉0.3-0.6克对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导致的肢体痿废不用都有很好的效果。
3、痰核、瘰疬等:配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物马钱子有健胃消食之功,所以对于气血虚弱、脾胃功能不好的病人,也可以加减应用。
文章参考:王克淳《马钱子临床应用锁谈》。
黄泽民对马钱子的炮制经验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其多,常用的有砂炒法,煅烧法、尿泡后砂炒法、绿豆煮制法等十余种。
但不管那种方法,其目的均是为了降低马钱子的毒性,使之变酥脆,易于去毛及粉碎。
特别是马钱子去毛,是相当费时的。
新都县中药材公司老药工黄泽民同志,多年来一直使用石灰水煮后用砂炒的方法进行炮制,即可将马钱子的毛去脱90%以上,即使有少许未去尽者,只需用手揉几下即可去除。
方法简便,介绍如下:
炮制方法:
1,将2~3斤好石灰,加水10~15斤搅拌成混悬液,稍静置后,弃去沉渣,留石灰液备用。
2.将马钱子10斤置锅内,倾入搅匀的石灰液淹过药面,煮2~3小时(煮沸后一直要保持锅内沸腾,至马钱子边缘开始皲裂,有剥离翘起时为度,若未见皲裂而锅内水千,可加入开水再煮)。
然后取出马钱子,用清水漂洗4~5次,晾晒1天至八九成干。
3.炒马钱子:取中粗河砂,用清水洗净泥土,待干燥后,置锅内加热,并加入适量植物油(约为砂量的1~2%)拌炒,至砂的色泽均匀,再加入马钱子不断地翻动,炒至鼓胀,有爆裂声,外表呈棕褐色或深褐色,内部呈棕黄色,绒毛脱落90左右时,迅速取出筛去砂
4.将冷后的马钱子放筛内,用手揉搓数次即可将绒毛完全去净。
注意事项;炮制时,应戴上:翠,防止绒毛飞扬而刺激咽喉。
在炒的过积屮,初期用武火,炒至马钱子鼓胀时即用文火。
制马钱子生产工艺
制马钱子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种植、收获、处理、炮制和贮藏。
第一步:种植。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种植。
马钱子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耕地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第二步:收获。
一般在种植6个月以后进行收获。
马钱子的果实成熟时,果皮变为黄色或红色。
使用镰刀或割刀将马钱子果实割下,然后将其晾晒。
晾晒的目的是降低果实的含水率,提高保存质量。
第三步:处理。
将晾晒后的马钱子果实进行处理。
首先,将果实放入清水中浸泡2-3天,以去除果肉,然后将果皮和种子分开。
将果皮晾干,并保存以备后用。
第四步:炮制。
将马钱子种子进行炮制,以去除果皮上的毒性物质。
首先,将马钱子种子放入锅中炒热,炒至果皮开裂。
然后,将炒热的马钱子种子放入纱布袋中,用夹板砸打,将果皮完全击碎。
接着,用清水洗净种子,去除残留的果皮碎片。
第五步:贮藏。
将炮制后的马钱子种子晾干,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为了防止虫害和湿气,可以将种子装入密封的罐子或袋子中。
存放的时间越长,药用成分越容易上升,质量也越好。
以上就是制马钱子的生产工艺。
制马钱子需要经过种植、收获、处理、炮制和贮藏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以保证马钱子的质量和药效。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炮制方法:
一、准备材料
1、食材:马钱子、素滑豆腐、小米、蛋清、话梅、葱花和精盐
2、其他:蒸笼、油、醋、冰糖、酒
二、制作步骤
1、将马钱子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沥干备用。
2、取一块素滑豆腐,在其上一面撒上一层小米,放入蒸笼中,待豆腐蒸熟后取出。
3、将熟豆腐平铺在板上,在豆腐的中央放入一勺蛋清,并在豆腐表面放入用精盐
腌过的马钱子熟汁,沾上少许醋和冰糖。
4、将素滑豆腐装入蒸笼中,淋入几滴米酒,再加入适量的水蒸至上色,切记水量
不能过多。
5、将葱花和话梅放入一碗油中,然后把炒香的葱花和话梅淋在熟的豆腐上面即可。
马钱子炮制沿革的研究:随着马钱子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马钱子的炮制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钱子具有大毒,怎样才能更好的降低其毒性,从而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就成为了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了使广大的读者们对其炮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对它的炮制沿革进行简要的论述。
标签:马钱子;炮制;沿革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生回回国,今西土邓州诸处皆有之,蔓生,夏开黄花。
生青熟赤,亦如木鳖。
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医方摘要》、苦实《本草原始》、马前子《外科证治全生集》、牛银《本草求原》等。
历代本草均记载其有毒,马钱子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等。
但是由于其具有大毒,这对其临床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加强马钱子的毒性研究及炮制方法研究对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马钱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国内有关马钱子研究的文献资料,对马钱子的毒性及炮制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导如下:1 马钱子毒性的认识与研究对于马钱子毒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毒”到“有毒”到“大毒”的过程。
《本草纲目》曰“苦、寒,无毒”。
《本草汇言》言其“有毒”。
《本草原始》论其“味苦、寒,有大毒”,“鸟中其毒,则麻木抽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
若误服之,令人四挛”。
《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提出“其毒甚烈,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实远胜于它药也”。
以后的本草学者和医家都认同马钱子有“大毒”这一观点。
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马钱子有强烈毒性。
2 药理研究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炮制过程中主要转化为氮氧化合物,实验证明,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予碱二者之氮氧化合物的毒性分别为原来1/2和1/3,而且中毒潜伏期也显著延长,反复抽搐可不致死。
也有研究证实,经砂烫和油炸等常用方法炮制过的马钱子,其和生品比较毒性明显下降了,马钱子各种炮制品的毒性只占生品的1/3,说明炮制能降低马钱子的毒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砂烫法作为马钱子的规范的炮制方法是有其科学道理的[1]。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又称马钱、马钱块,是古代炮具的一种,由两个底座相连,几根短木条组成一个类似圆柱形的架子,每个底座上都有一个洞,表面覆以铁皮,中间放置一些炸药和炸弹,可以发射和传递火箭筒、炸弹、烟雾等爆炸物品。
虽然目前马钱子逐渐被淘汰,但其炮制方法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分为三个步骤:准备材料,制作马钱子,装配火箭筒尾部。
第一,准备材料:准备材料主要包括木材、铁皮、火药、火箭筒尾部和其他零件,建议使用松木材料,铁皮可以按照马钱子的尺寸剪裁。
第二,制作马钱子:首先要安装底座,并在底座上安装几根短木条,围成类似圆柱形的架子,接着在每个底座上都安装一个洞,表面覆以铁皮,再在洞中放入火药和炸弹,最后将火药固定牢固。
第三,装配火箭筒尾部:将火箭筒的尾部插入马钱子的洞中,调整火箭筒尾部的位置,确保火箭筒尾部能够固定在马钱子的洞中,然后将火药装入火箭筒尾部,并将其与火箭筒尾部固定在一起。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十分繁琐,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制作之前,应先查看有关细节,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问题。
另外,在炮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避免发生火灾。
总之,马钱子的制作方法虽然复杂,但只要跟着步骤来,仔细操作,就能安全制作出一个完美的马钱子。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和有毒成分1砂烫法(控制好温度)将沙置于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240-250摄氏度),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地翻炒(3-4分钟),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供制马钱子粉。
2油炸法(控制好温度)取适量食用油置于锅内,加热至230摄氏度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
用时研粉。
3马钱子的白矾制法取生马钱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如水面起白色泡沫时,换水加白矾(没100g马钱子加白矾2g),泡一天后换水漂至切口尝有麻舌时取出。
另取白矾,生姜片至于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倒入马钱子煮至无干心为止取出,出去姜片干燥,待用。
4马钱子甘草制法法1:取生马钱子与甘草加水同浸,约20-30天(每天换水,至甘草发白为止换新甘草)洗净马钱子加黄土炒胀,内呈焦黄色,筛净,待用法2:取马钱子100g 甘草20g用甘草加热提取液浸泡马钱子24h 后淘洗3次,取出马钱子剥皮烘干。
用麻黄:马钱子:甘草=4:4:1加水至没过药面猪透,用油炸马钱子至马钱子浮起。
去油,待用。
取马钱子去杂质、加入适量的醋拌均匀,闷润至醋被完全吸收,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制微干,取出晾干待用。
100g马钱子用醋20g器材、药品:马钱子、铁锅、锅铲、细沙、温度计、食用油、醋、甘草、白矾、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含量测定实验器材和药品仪器具塞三角瓶. 移液管(10 0.2 0.1 ml) 滴管漏斗分液漏斗量筒玻璃棒分析天平容量瓶(50ml) 滤纸薄层扫描仪微量注射器紫外分析仪药品氯仿氨水硫酸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乙胺硅胶GF254板(硅胶与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方法:生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制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1分光光度法:取生马钱子粉0.4g(精称) 置于100ml的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0ml 氯仿与0.3ml浓氨水,密塞称定重量,冷浸24小时,称重,用氯仿补足提取过程损失的重量,充分振摇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于分液漏斗中,以硫酸(0.5mol/L)萃取4次,萃取液合并后,用预先润湿的滤纸滤入50ml量瓶中,并用硫酸液洗涤滤器,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硫酸液至刻度线,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硫酸至刻度线,摇匀,用分光光度法,在262nm及3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照以下公式计算计算式士的宁%=a=吸收度262nm处b=吸收度300nm处W=供试品重量(g)2薄层扫描法a 提取液制备精密秤取马钱子粉末2g,置于150碘量瓶中,加入10%氨水3ml润湿,室温放置1.5h,加入80ml氯仿浸泡3天(t),期间振摇3次,每次10min ,过滤,滤渣用氯仿洗涤3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氯仿浓缩,用1ml左右吸管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再加氯仿3次,每次1ml,洗涤瓶壁,合并氯仿,加氯仿至刻度.b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士的宁9mg,置于2ml容量瓶中,用氯仿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用微量注射器精密吸取士的宁(1,2,3,4,5μl)分别在薄层班上点样,用展开剂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二乙胺(8:6:0.3:1.5)展开,展开距离15cm,取出挥干溶剂,用双波长扫描仪反射锯齿扫描测定,波长260nm,参比波长360nm,SX=3。
马钱子炮制方法
马钱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不过,马钱子是有毒的,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正确的炮制处理。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有多种,一般来说,可分为干炒、蒸制和水熬三种方法。
1. 干炒法:将马钱子洗净后,放入干热锅中炒制,炒至外表微微发黄,内部颜色变暗,有淡淡的香味即可。
炒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
2. 蒸制法:将马钱子放入蒸锅中,蒸制至表皮有裂纹,内部有明显变化,有淡淡的香味即可。
蒸制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3. 水熬法:将马钱子用水浸泡2-3小时,去掉泡水后的水,加入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马钱子变软烂,有淡淡的香味即可。
一般煮制时间为2-3小时。
在炮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炮制后的马钱子一定要晾干,确保完全干透。
2. 炮制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烤焦或煮烂。
3. 炮制后的马钱子颜色应为棕黄色,有淡淡的香味,如果味道过浓或颜色过深,可能是炮制不当。
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以使马钱子的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也能避免马钱子的毒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马钱子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中药师,遵循专业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马钱子的炮制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和有毒成分1砂烫法(控制好温度)将沙置于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240-250摄氏度),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地翻炒(3-4分钟),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取出,筛去沙子,放凉。
供制马钱子粉。
2油炸法(控制好温度)取适量食用油置于锅内,加热至230摄氏度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
用时研粉。
3马钱子的白矾制法取生马钱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如水面起白色泡沫时,换水加白矾(没100g马钱子加白矾2g),泡一天后换水漂至切口尝有麻舌时取出。
另取白矾,生姜片至于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倒入马钱子煮至无干心为止取出,出去姜片干燥,待用。
4马钱子甘草制法法1:取生马钱子与甘草加水同浸,约20-30天(每天换水,至甘草发白为止换新甘草)洗净马钱子加黄土炒胀,内呈焦黄色,筛净,待用法2:取马钱子100g 甘草20g用甘草加热提取液浸泡马钱子24h后淘洗3次,取出马钱子剥皮烘干。
用麻黄:马钱子:甘草=4:4:1加水至没过药面猪透,用油炸马钱子至马钱子浮起。
去油,待用。
取马钱子去杂质、加入适量的醋拌均匀,闷润至醋被完全吸收,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制微干,取出晾干待用。
100g马钱子用醋20g器材、药品:马钱子、铁锅、锅铲、细沙、温度计、食用油、醋、甘草、白矾、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含量测定实验器材和药品仪器具塞三角瓶. 移液管(10 0.2 0.1 ml) 滴管漏斗分液漏斗量筒玻璃棒分析天平容量瓶(50ml) 滤纸薄层扫描仪微量注射器紫外分析仪药品氯仿氨水硫酸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乙胺硅胶GF254板(硅胶与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方法:生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制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1分光光度法:取生马钱子粉0.4g(精称) 置于100ml的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0ml 氯仿与0.3ml浓氨水,密塞称定重量,冷浸24小时,称重,用氯仿补足提取过程损失的重量,充分振摇过滤,精密量取滤液10ml,置于分液漏斗中,以硫酸(0.5mol/L)萃取4次,萃取液合并后,用预先润湿的滤纸滤入50ml量瓶中,并用硫酸液洗涤滤器,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硫酸液至刻度线,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硫酸至刻度线,摇匀 ,用分光光度法,在262nm及3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照以下公式计算计算式士的宁%=a=吸收度262nm处b=吸收度300nm处W=供试品重量(g)2薄层扫描法a 提取液制备精密秤取马钱子粉末2g,置于150碘量瓶中,加入10%氨水3ml润湿,室温放置1.5h,加入80ml氯仿浸泡3天(t),期间振摇3次,每次10min ,过滤,滤渣用氯仿洗涤3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氯仿浓缩,用1ml左右吸管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再加氯仿3次,每次1ml,洗涤瓶壁,合并氯仿,加氯仿至刻度.b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士的宁9mg,置于2ml容量瓶中,用氯仿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线.用微量注射器精密吸取士的宁(1,2,3,4,5μl)分别在薄层班上点样,用展开剂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二乙胺(8:6:0.3:1.5)展开,展开距离15cm,取出挥干溶剂,用双波长扫描仪反射锯齿扫描测定,波长260nm,参比波长360nm,SX=3。
顾氏家传马钱子炮制法则生马钱子含有剧毒,马钱子的炮制就利害攸关。
如同张锡纯所说:“制之有法,则有毒者,可至无毒。
”传统炮制方法较多,目前全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即沙炒法和油炸法,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法定的方法。
沙炒法:用热沙炒至有爆烈声,表面鼓起,压之即碎。
外表变为棕黄色,内核为紫红色。
经沙炒或油炸等高温处理,药效低、毒性大的马钱子碱被大量破坏损失,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同时生成异马钱子碱、异士的宁碱等毒性小的生物碱。
铃医法:马钱子十六两,先用童便浸49日,每3日须换新童便1次,如能每天1换更好。
然后取出,换用米泔水浸7日,末后再以清水透3日,水当勤换,去皮,炒干研粉(《外科十三方考》)。
张锡纯法:将马钱子先去净毛,水煮两三沸而捞出,用刀将外皮刮净,浸热汤中,日、暮各换汤1次,浸足3日夜取出,再用香油煎至纯黑色,擘开视其中央微有黄意,火候即到。
将马钱子捞出,用温水洗数次,以油气尽净为度(《医学衷中参西录》)。
朱良春法:马钱子水浸去毛,晒干,置麻油中炸。
火小则中央呈白色,服后易惹起呕吐等中毒反响:火大则发黑而炭化,以致失效。
在炮制历程中,可取一枚用刀切开,以里边呈紫红色最为度(《虫类药的利用》)。
颜德磬法:先将生马钱子用土炒至膨胀,再入香油炸,俟有响爆之声,外呈棕黄色,切开呈紫红色时即可。
临床使用马钱子,除个别时间以外,基本都是自己炮制,亦即民间医生顾显颖的方法。
顾氏马钱子炮制方法是取净沙子放到锅里,武火把沙子炒热,加入刮去皮毛的生马钱子,换成文火,把马钱子炒到表面呈深棕色,鼓起,内部呈咖啡色,并鼓起小泡,微有焦香味,用手轻压就可以捏碎的时候,即是最佳火候。
此时,马钱子的毒性最小,药效最大。
如果马钱子里面呈淡黄色,就说明火候嫩了,毒性较大;如果里面都呈黑色,则炮制太过,全无药力。
起初,都是按照顾氏老方法,将马钱子刮掉毛,再炮制。
但随着经验的增加,以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后,发现马钱子的皮毛不是毒性最大的部分。
中药材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
中药材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
马钱子粉:取沙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
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
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纲目》:;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
①《纲目》:;苦,寒,有毒。
②《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
归肝、脾二经。
马钱子的功能主治
1、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
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
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
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用法用量
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日服0.3~0.6克(大剂量0.9克)。
外
用适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