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20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授课时数:4学时导入新课: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
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
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