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管输注药物的必知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345.5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心静脉留置管使用操作总结
中心静脉留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简称CVC)是一种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力、输注药物和营养等液体的医疗器械。
下面将总结CVC的使用操作。
首先,在手术室或消毒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准备所需器械和材料,包括消毒溶液、无菌手套、巴氏穿刺针、导丝、导管、止血带、消毒布等。
然后,将患者的身体部位(例如颈部、锁骨下、腹部等)进行适当暴露,并向
患者解释操作流程和可能的风险。
接下来,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
将巴氏穿刺针插入选择的穿刺部位,
并进行穿刺。
当观察到骨膜穿透后,将骨膜剥离器插入,以确保导丝可通过。
将导线轻轻地插入穿刺部位,并向下推进,以使导丝通过中心静脉进入静脉。
注意,操作时需维持引导线的稳定性,避免扭曲和移位。
接着,利用钳子将导管推送到穿刺点。
逐渐将导管推进到适当的深度,同时注
意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在导管固定部位使用止血带固定导管,确保固定牢固而不紧张。
使用消毒布进
行全面敷贴,以保持导管通道的清洁和干燥。
最后,记录手术过程和导管插入的详细信息,包括穿刺部位、导丝进入长度、
导管插入深度等。
告知患者导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活动和触碰导管。
值得注意的是,CVC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气胸等。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原则,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总之,中心静脉留置管的使用操作需要准确、谨慎地进行。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
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及护理常规【置管日管路维护】1. 每天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穿刺部位有无疼痛、肿胀等不适,出现任何问题及时处理。
2. 置管24小时后予换药1次。
3. 向患者讲解保护中心静脉管路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中心静脉冲管】1. 输液前,用安尔碘严格消毒肝素帽或连接接头,怀疑肝素帽破损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2. 用10ml注射器抽取10ml无菌生理盐水回抽见回血后脉冲式(推一下停一下)冲管3. 判断导管有无阻力是否通畅。
4. 观察导管有无渗漏。
【中心静脉封管】1. 采取正压封管,在注射器还剩0.5ml封管液时,以边推液边退针的方式拔出注射器,夹闭导管系统以保证管内正压。
2. 遵医嘱使用肝素盐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封管。
3. 封管液量大于2倍导管容积+延长管容积,成人约5ml-6 ml,儿童约2 ml -3ml。
每天输液完毕后应先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取至少1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脉冲式冲管可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壁上的残留药物冲净),再进行封管。
【中心静脉换药】1.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的种类、置管的长度,近期换药时间。
2. 协助患者暴露置管部位,铺清洁治疗巾。
3. 洗手,将旧贴膜由四周向中心揭开贴膜,自下而上平行皮肤掀开,避免导管脱出。
4.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血、渗液,观察导管体外留置长度,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如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5.洗手,设立无菌区,准备用物6. 以穿刺点为中心,先用75%酒精棉棍或纱球消毒皮肤3遍(起到脱皮脂作用,消毒时勿触及穿刺点伤口和导管),再用安尔碘棉棍或纱球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3遍,消毒范围皮肤直径大于12cm,待干后贴好新的贴膜7.注明换药时间。
8. 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自粘贴)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3M敷贴1周换药2次(每周2·5换药),如有潮湿、松动、血迹、污染等异常随时换药。
9. 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应保持穿刺周围皮肤清洁,及时清理胶布痕迹。
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also known a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lacement, is a common procedure in medical practice. It involves inserting a catheter into a large vein, typically the internal jugular, subclavian, or femoral vein, to facilita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s, fluids, blood products, and to monitor hemodynamic parameters. This procedure is often performed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 require frequent and reliable vascular access.中心静脉置管是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程序,也称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它涉及将导管插入大静脉,通常是内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以便输注药物、液体、血液制品,并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这一程序通常在需要频繁和可靠的血管通路的危重病人中进行。
Before perform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gather all necessary equipment and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is adequately prepared. This includes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from the patient or their surrogate, conducting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coagulation status, and obtaining appropriate imaging studies, such as ultrasound, to guide theprocedure. Adequate sedation and analgesia should also be provided to ensure patient comfort during the insertion process.在进行中心静脉插管之前,必须收集所有必要的设备,并确保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静脉输液操作注意事项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给予患者药物、营养和补液等。
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首先,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范。
因为静脉输液是一种无菌技术,所以在操作之前必须将双手充分洗净,并且戴上无菌手套。
同时,需要将输液器、输液管等器械都进行消毒。
其次,要正确选择输液的部位。
一般来说,静脉输液常选用的部位是手背、手臂的静脉。
在选择部位之前,要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确保没有感染、发炎等情况。
另外,还需要注意选择与患者年龄、病情相适应的针头和钢针。
然后,要正确插穿针头。
插穿针头时,要保持一定的角度和深度,同时还需要确保无血反流,避免插入动脉,引起严重后果。
插入后,要检查是否有血管破裂、疼痛等情况,并进行固定,以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
接下来,要注意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要根据医嘱确定,并且在输液过程中要进行监测。
特别是对于某些药物,需要特别慢速输液或静滴,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此外,要定期更换输液器、输液管等器械。
输液器和输液管等都是一次性器械,使用后要及时更换。
根据医嘱或者输液器的使用时间限制,要及时更换,以避免污染和感染。
最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皮肤变红、肿胀、疼痛等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输液并报告医生。
总之,静脉输液是一项需要严格操作的技术,操作者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进行洗手和消毒,正确选择部位和器械,正确插穿针头,控制输液速度,定期更换器械,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输液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静脉输液是将药物、营养液等溶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到患者的静脉内。
这种治疗方式常见且普遍,但还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意。
以下是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 前期准备:在进行静脉输液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了解其过敏史和静脉穿刺史。
对于患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还需进行心电图检查等评估。
同时,需要做好适当的手术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输液设备和药物。
2. 确定输液位置:在进行输液前,必须准确确定静脉位置,并且检查是否有血栓或血管炎。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使用适当的静脉穿刺针和穿刺地点,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和伤害。
3. 观察患者反应: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液部位的状况。
如有发现异常表现,如静脉畏手畏足、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控制输液速度:正确控制输液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药物在循环系统中过度稀释,效果降低,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对于容量较大的输液,可以采用泵管控制输液速度。
5. 注意输液途径:静脉输液进入体内的途径有不同的选择,如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并且按照规范操作进行输液。
6. 输液干净卫生: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
使用无菌产品、无菌码盒等器材,保持输液部位干净,并做好消毒。
输液部位应经常检查,如发现有渗漏、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7. 药物配伍:在进行静脉输液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容性。
不同药物的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药效丧失或者产生毒性。
所以要格外小心选择合适的药物,在输液前确保药物的配伍正确。
8. 输液结束处理:输液结束后,需要及时将输液器材从患者体内拔出。
同时,检查输液部位是否有血肿、感染等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护理。
与此同时,还需记录输液的情况和患者的反应,以便后续的评估和治疗。
静脉输液是医疗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操作,但是仍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和管理。
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中心静脉置管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用于输液、采血、血液透析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等。
为确保置管过程中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人员需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
以下将简述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1.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病情、凝血功能等,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置管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配合。
3.准备所需的物品,包括无菌中心静脉导管、消毒剂、无菌手套、无菌巾、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4.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宽敞,便于术中操作。
二、术中护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等,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4.置管成功后,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妥善固定导管,防止脱落。
三、术后护理1.定时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清洁,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2.观察导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更换导管。
3.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每日更换输液装置,预防感染。
4.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导管口护理,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清洁导管口周围皮肤。
5.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导管打折、脱落。
6.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四、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1.感染: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如有感染,及时处理。
2.出血: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及时压迫止血。
3.气胸: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4.空气栓塞:术中严密观察,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5.导管脱落: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自行拔管。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静脉滴注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静脉滴注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迅速、准确、连续给药的病情。
但是,静脉滴注用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来指导使用。
一、原则1.药物选择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正确的药物。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副作用,应该根据需要精确选择。
2.药物剂量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计算药物的剂量。
过大或过小的剂量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药物速度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需要控制药物的滴注速度。
速度太慢会导致疗效不佳,速度太快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4.药物稳定性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稳定性。
某些药物遇到特定的物质会发生变化或失去活性,需要在使用时注意。
5.药物混合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注意不同药物的混合使用。
某些药物不宜混合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或影响疗效。
6.注意配合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配合其他的治疗措施。
例如,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清洁和卫生。
二、注意事项1.选择核心技术人员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熟练掌握技术的人员操作。
这样可以减少操作风险和避免发生错误。
2.准备配送设备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准备好必要的配送设备。
例如,输液器、输注器、针头、输液管等。
3.手部卫生在静脉滴注用药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手部卫生。
手部必须洗净,并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4.检查药物在静脉滴注用药时,需要现场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效期等信息是否正确。
减少操作错误出现的概率。
5.注射器使用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选择正确的注射器。
普通注射器不能正确控制药物滴注速度和药物的精确剂量。
6.液位控制在静脉滴注用药时,应该控制液位。
太高或太低的液位都会影响药物的输送和效果。
总之,静脉滴注用药是一项相对危险的操作,需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来指导使用。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操作规范及规程(一)目的规范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操作规程,指导护士正确、熟练地掌握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操作程序及观察要点。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心静脉压测定,需长期静脉输液而周围血管塌陷、硬化、纤维脆弱不易穿刺者。
(三)物品准备除常规静脉输液用品外,另备肝素帽、切口膜(透明敷料)、胶带、无菌纱布、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
(四)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
2.查对医嘱,按医嘱备好液体。
3.推输液车至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4.中心静脉置管下方垫一次性垫巾,左手按压皮肤右手揭去切口膜(透明敷料),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异常,无红肿及脓性分泌者取碘伏医用棉签消毒2遍,待干。
5. 固定:取出切口膜(透明敷料),揭开后平整贴于静脉置管处。
6.将备好的液体排气后接头皮针,并排净头皮针内的气体。
7.消毒肝素帽,将头皮针垂直刺入肝素帽中央,打开输液器调节夹,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调整液体速度。
8.取胶布固定好头皮针及输液管,防止头皮针与肝素帽脱离。
9.定时观察静脉置管部位及输液情况,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走空。
10.封管:当暂停输液时,拔出输液器的头皮针,拔针前先将头皮针缓慢拔出至针头位于肝素帽内时,接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推注2~5ml封管液。
剩0.5ml后,边推边完全拔出头皮针,确保导管内充满封管液。
11.拔管:当中心脉置管输液结束后,轻缓地将导管拔出。
拔管时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拔管后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处,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以免发生感染。
12.整理用物,废弃物按医源性垃圾处理。
(五)注意事项1.操作前仔细检查所备物品的质量,包括: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天更换输液器。
静脉用药时,应常规取碘伏棉签消毒肝素帽2遍。
肝素帽应每周更换一次。
3.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剩余液体情况,及时更换,防止液体走空。
4.各班护士要经常检查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是否牢固,一旦有松动,要立即重新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CVC)使用原则与维护流程!导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位置呈弓形位于锁骨内侧约1/3的后上方,长度约为3.5~4.3cm。
前上方:有锁骨及锁骨下肌后方:有锁骨下动脉下方:有第一肋骨内侧后方:是胸膜顶锁骨下静脉与胸膜顶之间的距离也仅有0.5cm颈内静脉位置颈内静脉源于颅底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下面: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
(左右无名静脉收集左右颈总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静脉血,汇总到上腔静脉)股静脉位置为髂外静脉的延续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1.5-2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
CVC置管部位特点比较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
3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置管长度为20-25cm。
适应症1治疗1、外周静脉穿刺困难2、长期输液治疗3、大量、快速扩容4、胃肠外营养治疗5、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6、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2监测1、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2、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监测进行肺动脉压(PAP)和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测量工具3、PiCCO监测(肺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检测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1、同侧颈内置管和起搏导线置管2、穿刺部位静脉血栓3、同侧动静脉造瘘管4、穿刺区域的感染、蜂窝组织炎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2相对禁忌症1、凝血功能障碍2、病人躁动不安、不配合3、下肢畸形、关节功能障碍4、胸廓畸形、锁骨骨折有明显的畸形愈合CVC使用注意事项1每天评估导管使用情况,保持导管通畅,观察输液速度,避免管路打折及脱落,判断导管留置的必要性2如果导管在紧急情况下置入且无法确认其是否严格无菌操作,必须尽快更换导管且不要超过48小时3使用CVC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液体或封管,严禁液体流空。
静配中心输液小知识简报输液时请不要自行随意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病人或病人家属不要认为“输液”快几滴慢几滴无所谓,或因躺着着急,而任意扭快滴速,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
最适宜的滴速是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的,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加快或减慢滴速,以防意外发生。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输液速度为每分钟40-60滴;儿童的输液速度为每分钟20-40滴;老年人的输液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40滴。
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其输液的速度应减慢,一般为每分钟30-40滴。
输液速度如果过快,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心脑疾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宜以缓慢的速度滴入。
缓慢输液的速度一般要求每分钟在2-4ml以下,有些甚至需要在1ml以下。
而且不同的药物,滴入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
所以,不要擅自调速,如果需要,可以咨询医护人员。
输液时空气进入现在医院多使用莫菲氏管输液。
莫菲氏管通过潴留一定量的液体形成液平面防止空气进入管路从而大大地避免了空气进入血液的发生率。
一般认为,≤0.02ml/kg的空气进入体内,都不会有任何感觉。
超过2ml/kg的空气进入体内,就有猝死风险。
以一个成年女性50kg来计算,至少也需要100ml的空气,且必须在1分钟之内打完才会致命。
因此正常少量的空气都会被肺吸收,所以不必惊慌。
输液时少量回血是正常的现象输液就算药液用光也不会让空气注射进去,因为人有血压,手背的静脉可能更低一些,但仍然足以阻止空气倒流进血管。
所以药液落下去到一定高度就不再继续流动了。
同时,因为人的血压有波动,再加上一些动作造成的位置变化,会产生一个压强差,因此会造成一部分回血。
然而回血高度很有限,虽然在透明的塑胶管中一段通红看起来比较吓人,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血量并不影响健康。
部分药物输液时需避光处理某些注射用药物对光不稳定,会发生光解反应、变色、分解、氧化等,影响使用效果。
输液时需要使用避光输液器或避光罩等避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