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淋巴结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4.00 MB
- 文档页数:20
腹部的淋巴结1. 腰淋巴结排列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收纳髂总淋巴结和腹腔成对脏器(肾、肾上腺、卵巢、睾丸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汇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图示]2. 腹腔淋巴结位于腹腔干的周围,收纳腹腔干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3. 肠系膜上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收纳其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
[图示]4. 肠系膜下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周围,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常见,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腹部淋巴结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脏器众多,解剖及淋巴引流较复杂,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淋巴引流、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判断标准、准确性、不足之处、影像学方面最新进展等,有助于正确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第一站),然后依次在距离较远者(第二站、第三立的,当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同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循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一组淋巴结(第二站或第三站)转移。
临床上称这种转移方式为跳跃式转移。
如宫颈癌在盆腔腹膜后,纵隔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首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另外还可出现逆淋巴汇流方向的转移,转移到离心侧的淋巴结,这可能是由于顺流方向的淋巴管已有阻塞的结果。
如宫颈癌转移到腹膜内淋巴结,胃癌转移到髓窝淋巴结或腹膜内淋巴结。
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颈部淋巴结己证实转移癌,却最终也找不到原发病灶者,这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颇为特殊的问题,有时会因寻找原发灶而拖延治疗时间,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预后。
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动态CT值分析【摘要】目的对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我院收治并经确诊的11例腹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受累淋巴结的强化方式与特征以及形态和解剖分布进行详细观察。
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共发现肿大淋巴结44个。
5个位于肾前间隙;3个位于肠系膜;5个位于腹主动脉上部;14个位于胰腺周围的间隙;17个位于门静脉周围。
呈串珠状分布,弥散不均,大小不等,最大的为3 cm,最小的约为0.5cm。
结论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的ct检查特征性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腹部表现症状 ct检查中图分类号:r5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05-01临床上成人腹部淋巴结结核非常少见,因其也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有时极易误诊成淋巴瘤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
本组对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经我院病理诊断确诊是腹部淋巴结结核的11例门诊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研究其ct检查表现,以提高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诊断率,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1例腹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均为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经我院病理诊断确诊的门诊住院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共5例,男性患者共6例。
年龄在27岁到65岁之间。
有2例患者在手术前被误诊成是恶性肿瘤。
3例手术前没有作出定性诊断(3例中有l例患者做胃肠造影显示为十二指肠梗阻)。
临床症状表现: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腹部经常不适或者疼痛。
进行ppd试验后,9例显示为阴性,2例显示为阳性。
1.2 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16.10w ct进行全腹平扫及增强螺旋扫描,层厚5 mm,螺距l。
后处理mpr重建。
检查前空腹。
提前30 min 口服l%泛影葡胺500—800 ml。
肘静脉注射优维显100 ml,2—3ml/s.扫描延迟40~60 s。
(十一)淋巴系统1.淋巴系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
淋巴管道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类。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2)功能: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
此外,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是人体的重要防护屏障。
脾的主要功是参与身体免疫反应,胚胎时期可以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正常情况下仅能产生淋巴细胞,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贮存血腋。
2.淋巴干和淋巴管导管的起止,行程及收集范围(1)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 淋巴管注入淋巴结,由淋巴结发出的淋巴管在隔下和颈根部汇合成淋巴干。
淋巴干包括腰干、支气管纵膈干、锁骨下干、颈干各2条和1条肠干,共9条。
颈干: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引流颈根部、胸壁上部和乳房上部的淋巴,并收纳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颈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锁骨下干:腋淋巴结之尖淋巴结apical lymph node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引流乳腺上部的淋巴,并收纳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等4群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支气管纵隔干:气管旁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汇合成支气管纵隔干。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分别注入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左、右腰干:腰淋巴结 lumbar lymph node 位于腹后壁,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分布,引流腹后壁深层结构和腹腔成对器官的淋巴,并收纳髂总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
肠干: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肠系膜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汇合成肠干(2)淋巴导管 lymphatic duct 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一)头部的淋巴结头部的淋巴结多位于头颈交界处,由后向前依次有就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颔下淋巴结和额下淋巴结等,收纳头面部浅层的淋巴,直接或间接汇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1. 枕淋巴结occipital lymph nodes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的表面,收纳枕部、顶部的淋巴管。
2.乳突淋巴结mastoid lymph nodes位于耳后、胸锁乳突肌上端表面,也称耳后淋巴结,收纳颅顶及耳廓后面的浅淋巴管。
3.腮腺淋巴结parotid lymph nodes分浅、深两组,分别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收纳额、颞区、耳廓和外耳道、颊部及腮腺等处的淋巴管。
4.下颔下淋巴结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位于下颌下腺附近,收纳面部、鼻部和口腔器官的淋巴管。
5.颏下淋巴结submental lpoph nodes 位于颏下部,收纳颏部、下唇内侧部和否尖部的淋巴管。
(二)颈部的淋巴结颈部的淋巴结分为颈前和颈外侧两组。
l.颈前淋巴结anterior cervical lytllPh nodesl分浅、深两群,位于舌骨下方及喉、甲状腺、气管等器官的前方,收纳上述器官的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2.颈外侧淋巴结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s包括沿浅静脉排列的颈外侧浅淋巴结及沿深静脉排列的颈外侧深淋巴结。
(1)颈外侧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s: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其后缘处,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颈部浅层的淋巴管,并汇集乳突淋巴结、枕淋巴结及部分下颌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深淋巴结。
(2)颈外侧深淋巴结deep lateral cervical lpoph nodes:数目多达10~15个,沿颈内静脉周围排列,上始于颅底,下至颈根部,少数淋巴结位于副神经周围,在颈根部的淋巴结常沿锁骨下动脉及臂丛排列。
胃的淋凑趣分组胃癌的淋凑趣分组之老阳三干创作
-贲门右淋凑趣。
-贲门左淋凑趣。
-胃小弯淋凑趣。
-胃大弯淋凑趣。
-幽门上淋凑趣。
-幽门下淋凑趣。
-胃左动脉淋凑趣。
NO.8a-肝总动脉前淋凑趣。
-肝总动脉后淋凑趣。
-腹腔干淋凑趣。
-脾门淋凑趣。
-脾动脉近端淋凑趣。
-脾动脉远端淋凑趣。
NO.12a-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肝动脉淋凑趣。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胆管淋凑趣。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门静脉后淋凑趣。
-胰头后淋凑趣。
-肠系膜上静脉淋凑趣。
NO.14a -肠系膜上动脉淋凑趣。
-结肠中血管淋凑趣。
NO.16a1-主动脉裂孔淋凑趣。
NO.16a2-腹腔干上缘至左肾静脉下缘之间腹主动周围脉淋凑趣。
-左肾静脉下缘至肠系膜下动脉上缘之间腹主动脉周围淋凑趣。
-肠系膜下动脉上缘至腹主动脉分叉之间腹主动脉周围淋凑趣。
-胰头前淋凑趣。
-胰腺下缘淋凑趣。
-膈下淋凑趣。
-膈肌食管裂孔淋凑趣。
-下胸部食管旁淋凑趣。
-膈上淋凑趣。
-中纵膈后淋凑趣。
腹腔淋巴结分组
腹腔淋巴结分组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部位:
一、前腹腔:
1. 前腹腔上部淋巴结:胸腺和颈尾淋巴结,包括颈前淋巴结和颈尾淋巴结,其为前腹腔上部较大的淋巴结。
2. 前腹腔中部淋巴结:位于腹膜之间的隆起处,其主要有腹腔内中央淋巴结、皮瓣双侧淋巴结、腹膜膈上淋巴结。
3. 前腹腔下部淋巴结:位于小肠、直肠、回肠共同形成的腹腔内底部,其主要有脐周淋巴结、小肠拱状淋巴结、左右淋巴管淋巴组织团、膈下淋巴结组织团等。
二、腹外肠系膜淋巴结:由胞状淋巴结、腹外肠官突至外折淋巴结构成,包括胞状淋巴结、腹外肠官突淋巴结、腹外肠折折淋巴结等。
三、腹侧肠系膜淋巴结:包括腹侧肠系膜胞状淋巴结及腹侧肠官突淋巴结,位于腹侧肠官突内,主要有称腹侧肠系膜淋巴结。
四、腹膜淋巴结:包括腹膜内外淋巴结,其中腹膜内淋巴结主要由腹膜下表面上淋巴结及肠官突淋巴结构成,腹膜外淋巴结主要由腹膜间淋巴结及表面上淋巴结构成。
五、肝淋巴结:主要有肝门淋巴结、肝外淋巴结和肝内淋巴结。
六、髂总淋巴结:位于髂外壁后方及腹膜与腹腔壁的缝隙之间,由螺旋小结及它们的连合部构成,是重要的支流向腹腔广泛淋巴结的轨道。
七、胆总淋巴结:位于胆总管及其分支恶管外周,它有四支,右胆总淋巴结、左胆总淋巴结、下胆总淋巴结及胆总管门脉淋巴结,是重要的连接肝脏及腹腔广泛淋巴结的轨道。
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标准将胃大弯和胃小弯分别三等分,连接其对应点后将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以U(上部)、M(中部)、L(下部)表示位于不同部分的胃癌,以E(食管)和D(十二指肠)表示胃癌向上或向下浸润。
如肿瘤范围达到或超过两个部分时,则以主要部分在前为原则以多个字母表示。
一、胃癌淋巴结分组标准第1组(No.1)贲门右淋巴结第2组(No.2)贲门左淋巴结第3组(No.3)小弯淋巴结第4sa组(No.4sa)大弯淋巴结左组(沿胃短动脉)第4sb组(No.4sb)大弯淋巴结左组(沿胃网膜左动脉)第4d组(No.4d)大弯淋巴结右组(沿胃网膜右动脉)第5组(No.5)幽门上淋巴结第6组(No.6)幽门下淋巴结第7组(No.7)胃左动脉淋巴结第8a组(No.8a)肝总动脉前上部淋巴结第8b组(No.8b)肝总动脉后部淋巴结第9组(No.9)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第10组(No.10)脾门淋巴结第11p组(No.11p)脾动脉近端淋巴结第11d组(No.11d)脾动脉远端淋巴结第12a组(No.12a)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肝动脉)第12b组(No.12b)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胆管)第12p组(No.12p)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沿门静脉)第13组(No.13)胰头后淋巴结第14v组(No.14v)沿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第14a组(No.14a)沿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第15组(No.15)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第16a1组(No.16a1)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a1第16a2组(No.16a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a2第16b1组(No.16b1)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b1第16b2组(No.16b2)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b2第17组(No.17)胰头前淋巴结第18组(No.18)胰下淋巴结第19组(No.19)膈下淋巴结第20组(No.20)食管裂孔淋巴结第110组(No.110)胸部下食管旁淋巴结第111组(No.111)膈上淋巴结第112组(No.112)后纵隔淋巴结二、不同部位胃癌的各组淋巴结分站标准*胃癌部位**淋巴结组别LMUMULMLUUMLLDLLMMMLMUUMU ****E+No.1 1 2 1 1 1No.2 1 ***M 3 1 1No.3 1 1 1 1 1No.4sa 1 M 3 1 1No.4sb 1 3 1 1 1No.4d 1 1 1 1 2No.5 1 1 1 1 3No.6 1 1 1 1 3No.7 2 2 2 2 2No.8a 2 2 2 2 2No.8b 3 3 3 3 3No.9 2 2 2 2 2No.10 2 M 3 2 2No.11p 2 2 2 2 2No.11d 2 M 3 2 2No.12a 2 2 2 2 3No.12b 3 3 3 3 3No.12p 3 3 3 3 3No.13 3 3 3 M MNo.14v 2 2 3 3 MNo.14a M M M M MNo.15 M M M M MNo.16a1 M M M M MNo.16a2 3 3 3 3 3No.16b1 3 3 3 3 3No.16b2 M M M M MNo.17 M M M M MNo.18 M M M M MNo.19 3 M M 3 3 2 No.20 3 M M 3 3 1 No.110 M M M M M 3 No.111 M M M M M 3 No.112 M M M M M 3。
胃癌基本知识-胃引流淋巴结的分组胃引流的淋巴结可分为22组,其名称分别为:N01.贲门右,N02.贲门左,N03.胃小弯,N04.胃大弯(左群为4s,右群为4d),N05.幽门上,N06.幽门下,N07.胃左动脉旁,N08.肝总动脉旁(前表示为N08a,后表示为N08p),N09.腹腔动脉旁,N010.脾门,N011.脾动脉旁(脾动脉干近侧为N011p,脾动脉干远侧为N011d),N012.肝十二指肠韧带(沿肝动脉为N012a,沿门静脉为N012p,沿胆管为N012b),N013.胰头后,N014.肠系膜根部(肠系膜动脉旁为N014a,肠系膜静脉旁为N014v),N015.结肠中动脉旁,N016.腹主动脉旁(祥后),N017.胰前,N018.胰下,N019. 膈肌下,N020.食道裂孔部,N020.下段食管旁,N021.膈肌。
NO16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淋巴结的进一步分组:以膈肌腹主动脉裂孔、腹腔动脉根部上缘、左肾静脉下缘、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上缘及腹主动脉分叉5处为界,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一步分为16a1、16a2、16b1、16b2等4个区。
根据前后左右的关系,每个区又可分为腹主动脉外侧组(lateroaortic)、腹主动脉前组(preaortic)、腹主动脉后组(retroaortic)、下腔静脉外侧组(laterocaval)、下腔静脉前组(precaval)、下腔静脉后组etroaortic)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组(interaorticocaval),这样,16组淋巴结可进一步分为28组,临床上较重要的有16a2和16b1区的淋巴结。
胃癌基本知识-D 手术D 是 Dissection 的简写,即淋巴结清除术(Lymphadenectomy),又称淋巴结廓清。
1962年,日本胃癌研究协会外科和病理胃癌研究组在第1版胃癌规约将胃癌的淋巴结分站和手术分类作出正式的定义,即将胃引流的各组淋巴结人为地分为16组4站(N1-N4),根据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将胃癌手术分为5种,即D0-D4。
女性盆腔、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解剖与生理功能淋巴结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当局部感染时,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可沿淋巴管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
如该淋巴结不能阻止和消灭它们,则病变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扩散和转移。
妇科多种恶性肿瘤易在早期发生盆腔、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所以探讨女性盆腔、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解剖、淋巴转移的常见途径及常见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女性盆腔、腹主动脉旁及腹股沟淋巴结解剖1.1 盆腔淋巴结的解剖为了便于定位,盆腔淋巴结区域可划分为5个具体解剖部位。
1.1.1 髂外区域髂外区域淋巴结的内侧界限是由膀胱侧窝的开放间隙形成的,这一间隙以侧脐韧带为界,外侧界为腰肌,腹侧界限通常定义为旋髂深静脉起始处,但这个血管的起始处有很大变异,此区域部分淋巴结的位置更靠近腹侧,所以有学者认为,腹侧界限应为耻骨升支或股管入口。
但是另外一些学者提出:对于髂外远端的淋巴结,肿瘤转移风险低,并且切除这些淋巴结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所以建议保留旋髂深静脉远端的脂肪和淋巴组织。
髂外区域背侧界限为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尾部界限为髂外静脉尾侧边缘。
1.1.2 闭孔区域闭孔区域头侧界限为髂外静脉的尾侧边缘;背侧界限为髂总血管分叉水平;内侧为膀胱侧间隙,由膀胱侧壁形成。
腹侧界限由耻骨、肛提肌及闭孔肌组成,闭孔神经由此穿过闭孔管离开骨盆。
外侧界限由闭孔内肌形成;尾侧解剖标志为闭孔血管。
1.1.3 髂内区域髂内区域腹侧界限是子宫静脉起始水平;内侧为输尿管系膜(由输尿管向骶骨走行的一层菲薄组织,形成内侧的直肠侧窝与外侧的淋巴脂肪组织及大血管之间的界限,内含腹下神经丛),头侧和外侧为髂内血管走行处,尾侧为骶骨,背侧为髂总血管分叉水平。
1.1.4 髂总区域髂总区域淋巴组织在解剖学上可以分为两部分:浅支,由髂外区域延续而来;深支,在髂总静脉和腰肌深部走行,由闭孔区域延续而来。
人体身上的八大淋巴作用展开全文不要等堵了再做淋巴好吗?淋巴像网络一样覆盖全身,有全身排毒的作用,同时也是癌细胞转移的主要通道。
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国家的话,那淋巴系统就是个国防部,淋巴管里的淋巴细胞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淋巴结就是专门培养战士的兵营。
当有一天有害细胞像敌人一样入侵我们的国家,与淋巴细胞生死搏斗,淋巴细胞被打败了,有害细胞甚至入侵了兵营,兵营又提供不上新的战士,被有害细胞占领,就出现了淋巴结肿大,红肿,发炎,免疫系统被破坏,甚至最终淋巴癌,转移全身。
所以淋巴对我们来说太重要,定时全身淋巴排毒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健康工程。
人体淋巴三大排毒系统,颈部,腋下,腹股沟),14大淋巴区(耳下腺淋巴左右、颈部淋巴左右、锁骨淋巴左右、腋下淋巴左右、腹部淋巴前后、腹股沟淋巴左右、膝窝淋巴左右),天天保护我们的健康。
颈部淋巴排毒,让我们气色好,睡眠好,痘痘消,轮廓有线条,颈纹浅,脖子细,肩颈酸痛立刻减轻,头脑清新记忆好。
腋下淋巴排毒,腋下淋巴是乳腺癌的第一通道,是上半身排毒的主要通道。
定时淋巴排毒,预防乳腺疾病,远离乳腺癌。
拜拜肉收紧,手臂纤细,皮肤细腻。
腹股沟排毒,是子宫颈癌,直肠癌的第一通道。
腹股沟淋巴瘀堵,容易发黑,妇科炎症,异味,性冷淡,松弛。
1)颈部淋巴◆ 头部: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脾气暴躁、帕金森、脑瘤等;◆ 呼吸道:经常性的扁桃体发炎、慢性咽炎、鼻炎;◆ 口腔:牙龈出血、口腔溃疡、鼻咽癌;◆上肢:手臂偶尔麻木、僵硬;◆ 其他症状:浑身无力、恶心、食欲不振等。
2)肩甲淋巴作用:1 过滤肩周和肩胛部血液,防止血液垃圾过剩,造成肩胛肌劳损、肩部僵硬、肩胛骨摩擦声响2 是肩周的保镖,肩胛淋巴不通使肩部供应血液无法过滤,从而导致细菌不能被滤除,使肩部免疫丧失,出现肩周炎,轻者活动受限,重者导致无法活动,长久不能活动的肩周炎易出现肩部代谢异常,出现血友病性关节炎(出血性局部炎症,长期会导致肩部骨髓坏死而出现恶性病变)3 背部回心血液的过滤器,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脏疾病疏通原因n 肩颈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十字路口,上连大脑下连躯干,是我们人体骨骼,神经,血液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同时也是毒素最容易堆积的地方。
腹腔淋巴结分布图
NO.1-贲门右淋巴结。
NO.2-贲门左淋巴结。
NO.3-胃小弯淋巴结。
NO.4sa-胃短血管淋巴结。
NO.4sb-胃网膜左血管淋巴结。
NO.4d-胃网膜右血管淋巴结。
NO.5-幽门上淋巴结。
NO.6-幽门下淋巴结。
NO.7-胃左动脉淋巴结。
NO.8a-肝总动脉前淋巴结。
NO.8p-肝总动脉后淋巴结。
NO.9-腹腔干淋巴结。
NO.10-脾门淋巴结。
NO.11p-脾动脉近端淋巴结。
NO.11d-脾动脉远端淋巴结。
NO.12a-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肝动脉淋巴结。
NO.12b-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胆管淋巴结。
NO.12p-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门静脉后淋巴结。
NO.13-胰头后淋巴结。
NO.14v-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NO.14a-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
NO.15-结肠中血管淋巴结。
NO.16a1-主动脉裂孔淋巴结。
NO.16a2-腹腔干上缘至左肾静脉下缘之间腹主动周围脉淋巴结。
NO.16b1-左肾静脉下缘至肠系膜下动脉上缘之间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NO.16b2-肠系膜下动脉上缘至腹主动脉分叉之间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NO.17-胰头前淋巴结。
NO.18-胰腺下缘淋巴结。
NO.19-膈下淋巴结。
NO.20-膈肌食管裂孔淋巴结。
NO.110-下胸部食管旁淋巴结。
NO.111-膈上淋巴结。
NO.112-中纵膈后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