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态技能.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5
教师的教资教态教学姿态就是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言、手势和身姿的综合表现。
良好教态体现(1)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2)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4)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
无声的“语言”---教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用有声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互动、交流,同时还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声语言教态。
你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种体态、一副仪表,就有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我们可以试着:拍拍孩子的头,给一个会心的微笑。
与学生来个击掌,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额头上贴个小粘纸,书本上印个小图章。
用眼神表达关爱,用微笑当做奖励,用抚摸传递喜爱,用惊奇表示赞赏。
学生读得太轻,把手放在耳边侧着头,提醒学生读得稍重些。
轻轻地拥抱,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喜悦。
和学生握握手,祝贺学生的精彩表现。
一整节课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
一切都是那么简单,那么自然,试着将它们与我们的教学语言融合在一起,用我们无声的语言去感染孩子,使其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依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风格,抓住时机去启发、去赏识、去激励、去反思。
正如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老师要陶醉学生,首先得陶醉自己。
教态是教师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你自己先要笑。
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我们自己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态、健康的心态,才能充分发挥教态艺术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陶醉于你的教学,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说客精彩课堂用语,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课堂教学中教态变化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有声语言起着重要的和积极的主体作用,它能准确地讲解释疑、表情达意。
然而,学生不仅会通过教师教态的变化而“察其言”,还会通过教师教态的变化而“观其色”,作为无声语言的态势语同样可以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感染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等辅助作用。
因此,如何正确运用教态变化的技能对组织教学至关重要。
一、表情的运用技巧表情的变化,是指教师在课堂讲课时所表露出来的情感变化。
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渠道的钥匙,也是师生相互交流、感染气氛的重要因素。
微笑能表达友好的态度,微笑能使学生心理感到轻松,学生从教师的微笑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
如果教师总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缺少喜悦和慈祥,学生就会反感,会怀疑教师身体或情绪欠佳,使学生因此感到没意思,总之,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微笑中显热情,严肃中显慈祥,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精神饱满的感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在亲切地注视着他,喜欢教师上的课,愿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教育,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眉目语的运用技巧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意无意地通过目光接触,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起到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利用目光、眼神既可以表达对学生的提示、探询、要求、喜爱、信任和鼓励,又可以表达对学生的暗示、制止、提醒和忠告,皱眉、凝视、直瞅以示提醒学生注意听讲。
讲课时尽量要做到注视全体,留意个体,使学生对教师增加信任,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
切忌长时间注视某一个地方或东张西望,使学生认为教师情绪不定或若有所思,从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课堂上提出问题以后,应用鼓励的目光探视学生,询问学生对于回答正确或出色的要投以赞许的目光,表露出微笑的神态。
对不端行为可以注视警告,进行无声的批评制止。
巧妙地运用眉目语有利于教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灵活地驾驭课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的教态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身姿语和手势语,是一种非语言消息。
它包括身体局部(面部表情)或全体的(身体姿势),是把情感等消息传达给外界所使用的一种媒介。
在教学中教态是身教的重要方面。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良好的教态不仅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和整体素质,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是大有益处的。
下面谈谈教师如何利用教态做好课堂管理,从新授课及活动课两个课型来简单说一下:1.新授课在新授课中,教师需要讲解词汇句型等,往往还会在黑板上呈现目标单词和句型,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并进行操练。
在这种课型的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讲解新单词。
讲解新单词时要站在黑板的中间,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授,切忌拿着单词卡片偏向一面学生进行讲解,要让全班同学都看清楚老师的发音及口型。
另外,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善用手势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体朗读。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TTT。
再有,利用指挥性体态语,可进行词汇大小声的操练,提高管理有效性。
(2)讲解句型。
在新授句型时,将句型条贴于黑板中央,身体侧位站立讲解句型,切忌用身体面对学生领读句型。
利用指示性体态语让学生明了每个单词的发音,之后组织操练活动。
2.活动课活动课具体可分为低年龄段和高年龄段学生活动课。
(1)针对低年龄段学生的活动课:教师要注意仪表服装的选择,如果是手工类的活动课,可以穿着运动休闲一些,避免西装高跟鞋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
在讲解活动规则时,教师要目光注视每个学生,讲清楚活动的步骤。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不要始终站在教室最前方充当策划者的角色,而是要俯下身观察每组同学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和肯定,充当监督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在启蒙或TOTS阶段的活动课上,教师更应放低身段和姿态,可以在活动中蹲在地上或坐在地上,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要让孩子永远仰视你,我们都是平等的!(2)针对高年龄段学生的活动课:高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课多为口语课和写作课,教师较多会利用多媒体、制作Poster、Free Talk等形式展开教学任务。
教师仪表教态技能课件一、引言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角色,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仪表教态技能。
仪表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形象、仪表、仪态和教态。
良好的仪表教态可以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件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仪表教态技能的重要性,掌握基本要求,并提供相关技巧和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良好的仪表教态。
二、仪表教态的重要性良好的仪表教态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教师的形象和信誉,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程度。
下面是仪表教态的几个重要性: 1. 形象建设:良好的仪表教态可以建立教师的良好形象,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2. 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榜样,良好的仪表教态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示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3. 教学效果:优秀的仪表教态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4. 协调管理:良好的仪表教态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管理秩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
三、仪表教态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仪表教态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 衣着整洁大方:教师应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注意颜色、款式等细节,以展现出良好的形象。
2. 仪态大方得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仪态,保持端正的站姿或坐姿,不做不雅动作,保持自然、自信的状态。
3. 声音洪亮清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讲话声音的音量和语速,保持声音洪亮、清晰,以确保学生听清楚并理解。
4. 面带微笑:教师应保持面带微笑的状态,以增加亲和力和融洽感,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关怀。
5. 注重肢体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适当运用手势、眼神等表达方式,增加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6. 表情自然真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持表情自然真实,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信任,让学生感到安心和放松。
怎样评价教师的教态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教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格培养。
评价教师的教态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下面将从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互动方式和情感关怀四个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态。
一、专业知识教师的教态首先要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充足的学科知识,能够对所教授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理解。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讲解知识点,结构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并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沟通能力教师的教态还应该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应该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只有做到与学生沟通的畅通无阻,才能更好地传递知识和价值观。
三、互动方式教师的教态还应该体现在互动方式上。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他们应该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将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情感关怀教师的教态中,情感关怀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学生的困惑和挑战,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还应该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基础。
通过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教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对教师的教态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位教态良好的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应该鼓励优秀的教师继续提高自己的教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姿教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姿教态是非常重要的。
教姿教态是指教师所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的身体姿态和心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姿教态重要的展示了教师的职业形象,不同的教姿教态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教姿的重要性教姿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种生动方式,它是视觉和语言之外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姿态和动作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正确的教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习。
二、正确的教姿1.自然,不做作教师的教姿应该自然,不做作,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不要太过夸张,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夸张和做作。
教姿不能太过于呆板,应该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真诚。
2.动作和姿势得当教师的动作和姿势需要得当,不能流于形式,不得成为误导学生的错误示范。
要注意每个动作和姿势的正确性,尤其在教学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时,要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配合手势或示范动作,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知识点。
3.注重形象教师的形象在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仪表,着装,形体等方面。
教师形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赖度和教学效果。
要注重自身外在的修养,做到不妨碍学生学习,不容易引起学生干扰或负面情绪。
三、正确的教态教师的教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和心态。
在课堂中,教师的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
正确的教态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
1.友好亲近教师应该以友好亲近的方式和学生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讲解知识时,要以平等的态度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2.灵活多变适当的灵活性让教学更有趣味,仅仅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条路,而非负担感。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当下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师教态与基本功点评一、教师教态教师教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良好的教师教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1.1 热情洋溢热情洋溢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热情洋溢的状态。
这种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1.2 亲和力强亲和力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亲切、友好、平易近人的特质。
这种特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1.3 严谨认真严谨认真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这种态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教学的认真负责,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1.4 耐心细致耐心细致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耐心、细心、周到的品质。
这种品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联系。
二、教师基本功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个具备良好基本功的教师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教师在开展授课前对于授课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一个良好的课程设计不仅能够使授课内容更加系统化和有序化,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材解读教材解读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教材中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讲解。
一个良好的教材解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4 评价反馈评价反馈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一个良好的评价反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