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24.44 KB
- 文档页数:11
试卷第1页,共4页小学四年级语文综合测评(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读拼音,写词语。2.比一比,再组词。绕( ) 赔( ) 奏( ) 尤( )饶( ) 培( ) 揍( ) 犹(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哄堂大笑 哄抬 哄抢B.关系 系鞋带 系列C.角色 角楼 角度D.安宁 宁静 宁愿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缘故 训诉 顿时 顽皮B.坑洼 幻想 空隙 彻换C.既使 著名 茂盛 临时D.庞大 发颤 敬佩 叶柄5.不是全部形容人物精神风貌的一组是( )A.相貌堂堂 膀大腰圆 短小精悍B.文质彬彬 容光焕发 神机妙算C.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老态龙钟D.眉清目秀 明眸皓齿 亭亭玉立6.请你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选项。A.大义凛然 B.志存高远 C.神通广大 D.精忠报国 E.秉公执法( )的女娲 ( )的西门豹( )的梅兰芳 ( )的周恩来7.默写《夏日绝句》。要求字迹工整、美观,注意字距要均匀。 试卷第2页,共4页8.填空。(1) ,复照青苔上。(2)梅须逊雪三分白, 。(3)一道残阳铺水中, 。(4) ,谬以千里。(5)“诸儿 ,唯戎不动。”这句话的意思是: 。(6)《别董大》中体现高适昂扬乐观的积极情绪,给友人以安慰的诗句是:“ ,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在《题西林壁》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8)边塞诗慷慨激昂,读之荡气回肠。“ ,不教胡马度阴山”写出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达了将士置生死于度外的旷达豪情。按要求写句子。9.任选一种情绪,用2-3个动作描写表现它。(害怕 生气 快乐 伤心) 10.任选一个词语造句:(震耳欲聋 鸦雀无声) 11.一旦失去了你啊,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 课内阅读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13.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4.选文出自课文《 》,介绍了蟋蟀住宅的 (内部 外部)特点。文中昆虫学家 对蟋蟀进行了长时间连续地观察。试卷第3页,共4页15.说一说加点儿字好在哪儿?最多: 16.画“ ”句子使用了( )修辞,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请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根据画“ ”的句子仿写一句话。画面: 仿写: 课外阅读。我生命的一部分①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②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③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页书呢?④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⑤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试卷第4页,共4页1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百无聊赖: 赏心悦目: 18.精彩回放。(1)读过本文,题目“我生命的部分”是指 。(2)用“√”勾选出正确词语:第二自然段写“我”出差丢书时,躺在床上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于是我(津津有味 索然无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感到(空虚寂寞 充实安心)。19.请对文中第三自然段划横线句子进行批注。 20.读完本文,请你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1.作者提倡读什么样的书?对于不同的书,又要如何区别对待呢? 22.作者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读书,说说你会怎样抽出时间来读书。 23.笔下生花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习作。《一件 的事》要求:(1)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字数300字以上。(2)内容要具体,语言生动,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答案第1页,共7页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滋、润、慎、重、善、溢、灌、溉、赞、胸、殷、掩”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 围绕 赔偿 演奏 尤其 饶命 培养 挨揍 犹豫【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组词。绕:缠绕、环绕、缭绕。饶:富饶、饶命、饶恕。赔:赔礼、赔本、赔偿。培:培育、培训、培养。奏:合奏、伴奏、节奏。揍:揍人、欠揍、挨揍。尤:尤其、尤物、怨尤。犹:犹豫、犹且、犹如。3.A【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A.都读hōng;B.xì/jì/xì;C.jué/jiǎo/jiǎo;D.níng/níng/nìng;故选A。4.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易错字的掌握。答案第2页,共7页A.训诉——训斥;B.彻换——撤换;C.既使——即使。故选D。5.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能力。B.“文质彬彬、容光焕发”形容人物精神风貌;“神机妙算”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不是形容人物精神风貌。故选B。6. C E A B【详解】本题考查了选字词填空。A.大义凛然:坚持正义,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B.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C.神通广大: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D.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E.秉公执法: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执行法令、法律。女娲是一个善良、勇敢、甘于奉献的人,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故选C;西门豹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律令,禁止巫风。他是一个秉公执法的人,故选E;梅兰芳蓄须明志,不肯为日本侵略者唱戏,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一个大义凛然的人,故选A;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他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故选B。7.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古诗的默写。书写时注意“夏”“人”“亦”“鬼”“今”“肯”的正确写法。8. 返景入深林 雪却输梅一段香 半江瑟瑟半江红 差之毫厘 竞走取答案第3页,共7页之 众孩童争着跑过去采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使龙城飞将在 醉卧沙场君莫笑【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1)书写时注意“返”“入”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却”“输”的正确写法(3)书写时注意“瑟”的正确写法;(4)书写时注意“之”“毫”的正确写法;(5)书写时注意“竞”“之”的正确写法。“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众小孩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8)书写时注意“但”“城”“将”“醉”“卧”的正确写法。9.伤心:她呆呆地坐在门槛上,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眉宇间凝固着伤心和思念,她抿了抿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捂着脸哭了起来。【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想象写话。结合自己的想法,从题目中所给词语中选择一个,根据自己阅读积累或生活实践进行合理的想象写话。注意要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所选的词语。如: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10.鸦雀无声:上课了,教室里鸦雀无声。【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造句。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好像把耳朵都震聋了。任选一个词语造句即可。如:震耳欲聋:操场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11.一旦失去了你,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答案第4页,共7页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句“怎能”改为“就不能”,问号改为句号,即:一旦失去了你,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12.谁是祖国的未来呢?当然是可爱的孩子们。【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观察所给例句,“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题中所给句子是自问自答的形式,即设问句。那么仿写句子时,写一个设问句即可。如:靠什么指点迷津呢?靠的是老师渊博的知识。13.即使 也 14. 蟋蟀的住宅 外部 法布尔 15.用词准确,说明隧道的深度都不超过九寸,可见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16. 拟人 对蟋蟀喜爱 四周一片宁静,只有蟋蟀在草丛里叫着。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解析】13.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运用。文中的“有骤雨,这里”与“立刻就会干的”之间属于转折关系,因此可填写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即使……也……”。14.考查了文学常识。语段选自课文《蟋蟀的住宅》,从“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和“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可知,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文中昆虫学家法布尔对蟋蟀进行了长时间连续地观察,赞扬了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15.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从“最多九寸深,一指宽”可知,“最多”可以看出作者对蜂的住宅是经过仔细观察的,隧道没有超过九寸的,描写得非常精准。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和准确性。16.本题考查了修辞方法。从“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可知,用写人的词语“弹琴”写蟋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有趣地突出了蟋蟀乐于享受生活的特点。可见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画面:夜晚渐渐来临了,万物寂静,一只蟋蟀在那微斜的门口弹奏着动听的钢琴曲,风为它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