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产业产业链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2
2023年全球及中国钨行业市场资源储量、供需结构分析、产量、进出口、消费结构分析及下游市场需求规模前景研究预测1、钨行业运行现状:钨是一种稀有有色难熔金属,自然界中主要以钨酸盐的形式存在矿石中,其中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是黑钨矿和白钨矿。
回顾金属钨应用的演变历程,19世纪末钨因其高比重特点,以及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导电、传热性能,主要被用于生产钨钢和光照钨丝;20世纪30年代研制出以碳化钨为主成分的硬质合金,其各方面性质均超过可比钢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类机械加工领域。
硬质合金的出现成为钨制品发展的重要开端,标志着钨在工业发展中的应用进入全新阶段,对高端制造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钨产业链起始于钨矿勘探、采选成钨精矿,行业主要生产路径为钨精矿制备APT和氧化钨后,还原得到钨粉,再经碳化制取碳化钨,最终通过混料、制坯、烧结等工序生产硬质合金。
经历长期渐进过程,目前钨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硬质合金、钨材、钨特钢、钨化工产品等。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钨制品应用半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汽车、机器人等现代制造行业中,钨硬质合金的应用日益广泛。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半导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钨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行业工艺技术不断精进,预计未来钨制品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和深化。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权威公布《2023-2029年全球及中国钨市场监测调研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2、全球钨行业现状:(1)全球钨供给现状:目前钨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较不均衡,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已探测到的钨储量达380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70%,我国钨资源储量世界最多,高达180万金属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7.37%,居全球首位。
除中国外,钨资源较为分散,钨储量排名第二的俄罗斯也仅占全球10.53%的储量。
2022年世界钨矿资源储量构成及占比分析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全球钨矿中已发现的钨矿物中,黑钨矿和白钨矿具有较大经济开采价值。
钨冶金工业现状与发展动向一、实例分析(一)章源钨业1、生产流程:2、生产现状:2.1引进技术/自主研发技术黑白钨矿零排放闭路冶炼工艺技术:全国钨冶炼企业向江河每年排放废水2400万吨m3,排放烧碱万t,氨氮万t,废水排放ph高达13〔超国标1万倍〕,氨氮排放高达500mg/L,是国家标准的33倍多,随着国家政策日趋严厉,现行的黑白钨冶炼技术已走到尽头中国钨冶炼企业面临着大面积被政府关闭的危险境地。
章源钨业公司已在黑白钨矿零排放闭路冶炼工艺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发明了黑白钨矿零排放闭路冶炼工艺。
白钨矿低耗高效分解技术首次探明了白钨矿磷酸根碱分解中碱浓度与分解率的负相关关系。
找到了新的钨矿晶格活化源和液体分解剂,率先实现了低碱体系中白钨矿的彻底分解,该技术还可适用于黑钨和难选黑白钨混合矿。
专有的APT 物性控制技术首次研发出晶体悬浮-层流结晶技术、晶粒球化技术、低温-外表活性技术,在国内外率先采用湿法冶金方法制备出单晶、球形、超细APT 粉体,并首次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独特的钨冶炼离子交换技术发现了溶液中钨酸根与氯根的非均相化现象,开发出模糊交换-超解吸技术,能耗和辅助材料消耗平均降低50 %,实现了中国钨冶炼离子交换工艺大幅度节能降耗的目标。
首次研发出APT 结晶母液高效闭路循环技术,实现母液零排放,率先在我国钨冶炼中实现绿色生产。
研发出独有的APT 结晶氨尾气高效回收工艺,实现了氨气返回使用和达标排放。
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国内外首条由黑白钨矿生产超高性能APT 的生产线。
首次在国际上建立APT 结晶动力学模型。
首次提出“动态拟合比照法”,系统研究了APT 结晶动力学,建立了数学模型。
[1]原料特点:崇义淘锡坑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义矿集区九龙脑成矿岩体的北部中远接触带,矿床类型为黑钨矿-石英大脉型。
矿区共探明WO3储量万吨,已开采万吨,现保有储量万吨。
淘锡坑地区矿脉赋存于变质岩中,属外接触带石英脉型,延长延深大,达400~700m。
钨的定价原则主要基于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
供需关系:钨在工业领域中具有独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等各种领域,因此需求稳定增长。
然而,钨的储量相对有限,且开采和提炼钨的成本较高,因此供应受到一定限制。
供需的动态平衡将决定钨的市场价格。
成本因素:钨的生产成本涉及到勘探、采矿、提炼和加工等环节。
勘探和采矿是钨产业链的起始环节,其中勘探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来寻找潜在的钨矿床。
提炼和加工需要采用高耗能设备和特殊技术来提取高纯度的钨金属。
这些过程都会对钨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钨的定价也受到成本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钨的定价原则主要基于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供应状况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
有色金属上下游产业链有色金属是指金属中除黑色金属(铁、锰)以外的金属,包括铜、铝、镍、锌、锡、钨等。
这些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材料之一。
有色金属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矿产开采和冶炼、中游的加工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领域。
上游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主要包括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在矿产开采环节,需要进行地质勘探、矿石采样以及矿石开采等工作。
开采出的矿石需要通过冶炼和提炼等技术加工,获得纯净的金属产品。
这个环节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技术人才。
中游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加工制造。
在这个环节,矿石经过冶炼后转化为金属材料,如铜、铝、锌等。
这些金属材料需要经过精炼、轧制、拉制等加工工艺,制成不同形态的金属产品。
在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并且需要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控制。
下游的有色金属产业链主要包括金属产品的应用领域。
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交通、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例如,铜材料用于电力传输、电子元器件、建筑装饰等;铝材料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包装材料等;锌材料用于防腐蚀涂料、电池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有色金属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品质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色金属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加强对冶炼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同时,还要加强对加工制造环节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加工设备和技术,提升我国的产业水平。
在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过程中,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
企业还要注重产业协同,加强上下游环节的合作,形成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风险。
总之,有色金属上下游产业链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环节的发展与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以推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2019年钨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9月目录一、钨:性质极佳的小金属,产业链利润集中于两头 (4)1、钨:工业的牙齿,应用贯穿制造业 (4)2、钨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于两头 (7)二、钨资源与供给高度集中,我国占据世界主导地位 (8)1、中国钨矿储量丰富,位居全球首位 (8)2、供给呈寡头垄断格局,主要集中于五大集团 (10)三、内外钨需求均低迷,四季度有望边际改善 (12)1、宏观经济低迷拖累国内钨消费,3C、汽车有望边际改善 (12)2、出口约占四成,上半年出口下滑、四季度有望改善 (14)四、泛亚库存落地叠加供需修复,价格有望稳步上行 (15)1、价格下跌行业亏损,一个月内两度联合减产 (15)2、泛亚事件尘埃落定,钨价有望稳步上行 (16)联合减产已取得一定成效,供给紧张局面短时间较难缓解。
行业联合减产已取得一定成效。
由于需求不振,2019年来国内钨精矿和APT价格持续下跌。
据亚洲金属网,截止9月17日,2019年来钨精矿、APT 分别下跌20%、22%。
鉴于价格低迷、行业亏损,部分钨精矿企业、赣州市APT 生产企业分别商议联合减产:部分钨企业商议决定将今年钨精矿产量减少不低于10%;赣州市APT 生产企业一致同意从6月起停产(不少于15天)或减产(当月产量减产不少于30%)。
从开工率来看,联合减产已取得一定成效:6月、7月钨精矿企业开工率分别降至32%、31%;6月APT 企业开工率也下滑至35%。
钨矿开采本就受到配额限制,并且目前价格下矿山亏损,预计矿山开工率低迷、供给紧张的局面短时间内较难显著改善。
上半年海内外钨需求低迷,四季度有望边际改善。
中国生产的钨制品大致有六成用于国内消费,四成用于出口。
钨的下游应用领域基本贯穿整个制造业,因此国内钨消费情况与中国宏观经济和制造业景气情况息息相关,上半年钨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汽车、3C、机床等景气度均较差;出口情况则与全球主要经济体景气度、贸易稳定、汇率等有关,2019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也拖累了钨出口。
1.产品名称钨精矿、钨铁、APT(仲钨酸铵)、碳化钨粉、钨粉、钨酸钠、钨条、硬质合金、钨材2.简单用途黑钨精矿:是生产仲钨酸铵,三氧化钨,蓝钨,钨粉,钨铁等以及其他高密度合金的材料.白钨精矿:是生产合金钢(直接炼钢)优质钨铁、优质钨制品、特纯、化学纯三氧化钨、仲钨酸铵,钨材,钨丝,钨硬质合金,触媒等的原材料。
仲钨酸铵:是生产三氧化钨、蓝钨、AMT以及钨粉的原材料。
三氧化钨:可用作制金属钨的原料,制造硬质合金、刀具、模具和拉钨丝,也可用于粉末冶金,还可用于X射线屏及防火织物,以及用作陶瓷器的着色剂和分析试剂等。
钨酸钠:生产钨材的中间产品,也可用于媒染剂、催化剂、颜料和分析试剂、纺织工业用作织物加重剂,用于制造防火、防水织物。
蓝色氧化钨:是氢还原钨粉原料,用于生产掺杂钨粉、钨条、钨杆、钨丝及钨基高密度合金。
钨铁:特殊钢的原材料和添加剂。
偏钨酸铵:多用于石油工业生产上,是炼油厂用钨基催化剂的主要原料。
钨粉:大型板坯、钨铼热电偶原料、触头合金、高密度屏蔽材料、等离子喷涂材料钨条:电极材料、加工材原料、合金添加剂3、主要牌号钨精矿:白钨精矿,黑钨精矿,国标两者都为含量65%,皆有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之分;钨砂,简单浮选,WO3含量达到60%,也有更低的。
钨铁:一般分为FeW70、FeW80,也有FeW75,APT:APT-0,APT-1,APT-2,最常见为零级品。
碳化钨粉:颗粒大小在2-10毫米的中颗粒最常见,一般分为原生碳化钨粉合再生碳化钨粉,钨条:炼钢钨条、拉丝钨条,还有一种分法为锻轧钨条和未锻轧钨条硬质合金:切削刀片、矿山工具、耐磨零件、硬面材料、型材钨材:钨丝、钨杆、钨电极等。
4、主要产地钨精矿主要产地有江西赣州和大余、湖南郴州汝城、云南、广西、河南、浙江、内蒙等地。
钨铁国内生产厂家不多,其他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大余、南康、崇义,福建的厦门、龙岩,湖南株洲、四川自贡,吉林、辽宁等地。
钨的产业概况和供需关系分析:从“节流”到“开源”转变已
迫在眉睫
李昂
【期刊名称】《福建冶金》
【年(卷),期】2024(53)3
【摘要】钨作为战略性金属矿产,其资源保供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钨是中国的优势矿产,具有较大的资源储备。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保护战略性矿
产资源,对钨精矿的开采执行指标限制。
然而,随着赣南钨产能的下滑,国内钨产业面临供应端动能不足的风险。
本文着重分析了钨在供需两端的趋势,讨论了“钨资源”和“钨产能”两个不同概念的关系,并指出现阶段将“资源储备”转化为“产能储备”的必要性。
【总页数】4页(P47-50)
【作者】李昂
【作者单位】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开源节流并重开发保护并举努力破解桃曲坡水库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2.开源节
流破解木材供需难题——访中国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任刘能文3.开源节流破解术
材供需难题——访中国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任刘能文4.以开源节流破供需难题5.开源节流并重是缓解当前资金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钨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议书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湖南安化资江精细化工冶金研究所二0一三年十月安化县经济开发区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钨钴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湖南安化资江精细化工冶金研究所主编:孙世凡(研究员、稀有金属冶金高级工程师)协助编写人员:饶聪(分管副乡长,提供园区相关情况)目录1。
总论 (6)1.1。
项目背景………………………………………………6.1.2.项目单位简介 (11)1。
3。
政策支持 (13)1。
4。
目的和意义 (14)1。
5。
本建议书编制依据 (15)1。
6.综合评价 (16)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8)2.1.项目名称 (18)2。
2.建设规模 (18)2.3。
产品方案 (18)2.4。
项目实施计划 (21)3.市场预测 (22)3。
1。
钨的市场预测 (22)3。
2.钴的市场预测 (24)3.3.市场竞争能力 (25)4.工艺技术及主要设备 (26)4.1。
工艺技术.............................................。
(26)4。
2。
主要设备 (28)5。
环境影响评价 (29)5。
1.污染物源....................................................。
29 5。
2.治理方案及措施..........................................。
.32 6。
安全消防与劳保卫生..............................。
(37)6.1。
安全消防 (37)6.2。
劳保卫生 (38)7.节能评价.................................。
(40)7.1。
节能措施 (40)7。
2。
能源消耗 (41)8。
园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2012年稀有金属钨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0月目录一、稀有金属用途广泛,战略资源不可替代 (4)1、硬度大、熔点高、强度好 (4)2、用途广泛,不可替代 (4)3、产业链长,两端企业利润丰厚 (5)(1)产业链条长,下游应用行业范围广 (5)(2)价值链呈“两头高、中间低”态势 (6)4、行业监管日趋严格 (7)二、储量稀少开采受限,未来供给增长缓慢 (9)1、钨储量:全球看中国,中国看华南 (9)(1)全球钨储量稀少,中国占据资源优势 (9)(2)中国钨资源集中于华南地区 (10)(3)华南钨资源集中于大型优势企业 (13)2、长期大量出口降低储采比 (13)3、保护性开采政策削减供给 (15)(1)政策出台促进保护性开采 (15)(2)超额开采屡禁不止,降低供给空间很大 (16)4、外国供给亦在萎缩,复产矿山短期无望 (17)5、废钨回收成重要供给源 (18)(1)废弃钨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18)三、硬质合金增长可期,新材料如雨后春笋 (21)1、国内钨消费逐渐增长,出口钨制品结构调整 (21)2、需求主力硬质合金未来增势可期 (22)(1)硬质合金已是钨资源最大消费端 (22)(2)硬质合金整体产量连年提升 (23)(3)下游刀具产业失衡结构有待调整 (24)(4)出口退税凸显国家支持 (25)(5)技术进步提升国产质量 (26)3、“十二五”新材料为钨需求新增长点 (27)四、供需缺口支撑价格,规范报价抑制贱卖 (28)1、长期来看钨的供应偏紧 (28)2、赣州钨协指导价规范报价 (29)3、2012钨市需求低迷,钨价暂时受压 (30)五、行业重点公司简况:厦门钨业 (32)1、中国钨行业的航空母舰 (33)2、全产业链的钨业巨头 (35)(1)原材料保障力强 (35)(2)深加工能力强,硬质合金及刀具业务渐入佳境 (37)(3)市场占有率高 (38)3、福建稀土整合平台,未来的稀土一体化产业巨头 (39)4、钨+稀土——未来成长空间无限 (41)六、风险分析 (42)一、稀有金属用途广泛,战略资源不可替代1、硬度大、熔点高、强度好钨化学元素符号W,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外形似钢。
钨行业分析报告/clcz20122010年3月目录一、钨的基本情况 (6)1、独特的自然属性 (6)2、不可替代的战略性金属 (6)3、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金属 (7)4、中国具备绝对储量优势的金属 (7)5、中国钨矿储量的地区分布 (8)6、行业上下游及产业链情况 (8)7、钨产品 (10)二、行业管理 (11)1、行业管理部门 (11)2、行业协会 (11)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 (11)(2)《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12)(3)探矿权及采矿权有效期和有效期延续的规定 (12)(4)使用费及价款的规定 (13)(5)《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14)(6)《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14)(7)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14)(8)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及法规 (15)三、行业产业政策 (15)(1)保护性开采及生产配额管理 (16)(2)出口资质管理和出口配额 (16)(3)宏观调控和行业准入 (19)(4)出口税收政策 (19)(5)资源税调整 (20)(6)外商投资限制 (21)(7)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1)四、行业市场状况 (21)1、全球钨产品的生产情况 (22)2、国内钨产品的生产情况 (22)(1)钨精矿生产情况 (22)(2)钨精矿进口及废钨利用情况 (24)3、钨的消费情况 (24)(1)钨的消费增长与工业化及战争密切相关,长期增长趋势明显 (24)(2)主要消费情况 (25)4、钨产品的价格情况 (25)(1)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26)(2)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增长 (26)(3)国内控制供应 (27)(4)出口政策调整 (27)(5)钨工业产能扩大 (27)(6)环保、安全投入加大 (27)(7)未来钨价格走势 (28)五、行业收入和利润变化情况 (28)1、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28)2、硬质合金行业情况 (28)(1)总量增长,主要应用领域增长较快 (28)(2)产品结构优化 (29)(3)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长 (29)(4)2008 年行业状况及金融危机的影响 (29)3、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劣势与不足 (30)(1)我国硬质合金企业未形成“闭环式”完整产业链 (30)(2)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较落后 (30)(3)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高档产品所占份额小 (30)六、行业发展前景 (31)1、影响钨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1)(1)国家产业政策 (31)(2)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31)(3)自然资源优势 (31)(4)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强化 (31)(5)行业自律 (32)(6)百年钨业发展的基础 (32)(7)金融危机导致的行业整合 (32)2、影响钨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3)(1)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 (33)(2)行业有待集中和整合 (33)3、未来钨行业发展的重点 (33)(1)地质勘查方面 (33)(2)矿山方面 (33)(3)冶炼和制粉方面 (34)(4)硬质合金方面 (34)(5)钨合金及钨材方面 (34)七、行业技术特点 (35)1、采矿技术 (35)2、选矿技术 (35)3、冶炼技术 (35)4、深加工技术 (35)5、硬质合金加工技术 (36)(1)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 (36)(2)不断开发新产品 (36)(3)涂层硬质合金发展迅速 (36)(4)硬质合金产品正在向小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 (37)6、技术装备水平:采选参差不齐、冶炼总体较高,深加工差距较大 (37)八、行业进入壁垒 (37)1、行政准入壁垒 (37)(1)矿权壁垒 (37)(2)行业准入壁垒 (38)(3)出口资格壁垒 (38)2、技术壁垒 (38)3、安全环保壁垒 (38)4、人才壁垒 (39)九、国内钨行业主要企业 (39)1、湖南有色及下属公司 (39)(1)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39)(2)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40)(3)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40)(4)株洲长江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 (40)2、厦门钨业 (41)(1)宁化行洛坑钨矿有限公司 (41)(2)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41)3、浙江天石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42)4、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42)5、江西赣州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42)十、钨行业世界知名企业 (42)1、山特维克(S ANDVIK)集团公司 (43)2、美国肯纳金属(K ENNAMETAL)公司 (43)3、伊斯卡(ISCAR)公司 (43)。
钨产业链发展趋势与投资策略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强度、良好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在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钨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一、钨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1.1 钨市场概况钨产业链包括钨矿开采、冶炼加工、钨产品生产和应用等环节。
全球钨资源相对稀缺,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1.2 钨市场发展趋势(1)供需关系紧张:受钨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制约,钨市场供需关系常常保持着一定的紧张状态。
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军工装备等行业对钨的需求增加,未来钨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紧张。
(2)技术进步推动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涌现。
例如,钨在3D打印、电子封装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环保压力不断增加:钨冶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未来,环保压力将推动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升级。
二、钨产业链投资策略2.1 钨矿资源投资(1)投资于具备丰富钨矿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俄罗斯等。
(2)关注钨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
储量丰富且拥有高效开采技术的钨矿企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2 钨产品生产投资(1)投资于具备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的钨冶炼加工企业。
技术领先的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关注钨产品的多元化。
将投资重点放在应用领域广阔、前景良好的钨产品上,如3D打印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
2.3 行业相关投资(1)投资于与钨产业链相关的上游和下游企业。
上游如矿机设备生产企业、下游如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等。
(2)关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强的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风险与挑战3.1 钨价格波动风险受到钨矿资源紧张、需求变动等因素的影响,钨价格存在较大波动风险。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谨慎把握投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