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粤人教版 (1)
- 格式:ppt
- 大小:10.23 MB
- 文档页数:38
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所需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课标没有对本节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课标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节是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最后一节,通过前面自然资源概况、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案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把握了重难点,因此,本节的学习较为容易。
【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海洋保护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说出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难点:树立海洋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方式与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演练结合法【教学设计思路】新课导入-温故知新-新课学习-拓展延伸-总结归纳-课堂反馈【教学资源】多媒体、板图【教学过程设计】进一步引出问题:海洋资源如此丰富,我们在利用海洋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第四节海洋资源一、丰富的海洋宝藏(一)海洋生物资源:1.海域所跨温度带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3.四大渔场(二)海洋矿产资源:1.石油和天然气2.海滨砂矿3.深海锰结核(三)海洋化学资源:四大盐场(四)海洋空间资源二、保护海洋(一)海洋污染(二)海洋保护【目标检测】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C.紫菜、虾、扇贝、鲍鱼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A.渤海,南海沿岸B.渤海,黄海沿岸C.黄海,南海沿岸D.渤海,东海沿岸4.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 D.化学资源5.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A.四川B.重庆C.安徽D.浙江6.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A.大气污染B.污水污染C.固体垃圾D.石油污染。
《海洋资源》合作探究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我国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的重要性。
3.概述海洋污染及防治。
4.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2.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发展。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碧波荡漾的渤海,一望无际的黄海,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海洋,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发展。
(渤海)(黄海)讲授新课1、海洋资源的概况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大。
①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超过300种,其中可捕捞的有1700多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
②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石油天然气,海底固体矿产等,我国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有10个,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
③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直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素和氯化镁,并实现了工业化。
④可利用海水提取海盐,经处理,变为食用盐,海洋生物也可以用来制取药材。
⑤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⑥政府部门及相关环境部门加大宣传力度。
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重发展,轻环保”这种错误理念,强调绿色经济的必要性,推广环保经济。
我国海洋渔场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以舟山渔场最大。
我国主要的盐场有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其中以长芦盐场最大。
(长芦盐场)(巨量的化学资源)2、开发海洋资源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各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海洋资源》是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和利用,以及我国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会分析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2.难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实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地图:准备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和地图。
2.实例和图片:收集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和分析。
3.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使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海洋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拓展到海洋资源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海洋权益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与利用,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2.难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海洋资源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的展开:(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
(3)探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3.案例分析:以我国某海域的资源开发为例,让学生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主要介绍了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海洋资源的基础知识的讲解,旨在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海洋资源这一部分内容较为陌生。
学生对于海洋资源的概念、分类和保护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学会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方法,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海洋资源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实例、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美丽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定义、分类,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
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关键知识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选取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属于哪种海洋资源,以及如何进行开发和保护。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海洋资源》教材从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海洋资源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相对较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海洋的基本知识,如海洋的分布、海洋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海洋资源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增强学生的海洋资源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2.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域资源为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海洋资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准备海洋资源保护的相关资料,用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呈现(10分钟)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操练(15分钟)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状况,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分享各自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介绍国际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让学生了解全球海洋资源的问题。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节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和开发前景2. 认识开发和保护丰富的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和开发前景教学难点:认识开发和保护丰富的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海洋不仅美丽,而且富饶。
我国海域辽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洋资源。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沿海辽阔的海域范围,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掌握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和开发前景,了解我国主要渔场的位置,并分析其他成因。
3、认识开发和保护丰富的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宝藏1、读图3.13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2、读图3.14和图3.15了解我国主要海洋渔业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3、找到我国一些主要渔场的位置(舟山渔场)4、完成P60的活动题(二)、保护蓝色国土1、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使之不被污染破坏保持可持续发展2、保护我国海洋资源不被侵犯,要从一个海洋大国变化为海洋强国。
3、阅读知识之窗和案例,完成P61—62活动题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前景这方面不太理解,应在再给学生讲的具体详细一些。
让学生再根据图3.14和3.15进一步理解。
七、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我国的内海的是()A、黄海B、渤海C、台湾海峡D、南海2、我国的海洋石油主要蕴藏在()A、深海海底B、滨海海岸C、深海海盆D、沿海大陆架3、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内是()A、山东B、江苏C、广东D、海南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