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同步备课课件鲁教版必修3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8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教案鲁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教案鲁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教案鲁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一、课前预习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探究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的活动过程:(1)写出西部大开发中属于民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_______ __________ 。
(2)根据你掌握的知识,说一说西部地区在经济开发中的突出优势条件。
(3)阅读课文,总结搜集区域资料的程序是什么,方法有哪些?(4)在区域开发和整治过程中为何要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外的相关经验?(5)一般从哪些方面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图4-4-3二、备考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区域开发与整治背景的是()A.人口盲目增长 B.环境变好 C.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D.收集相关资料2、区域开发的实质是()A.为了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B.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为了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 D.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3、下列不属于区域开发和整治内容的是()A.区域产业 B.区域可持续发展 C.区域存在的问题 D.基础资料的搜集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
据此回答4—5题。
4、据统计目前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
这主要是因为( )A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 .西部地区全年降水多C .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 .西部地区黄土广泛分布5、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沙化面积的90%,造成此种现象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B .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严重C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D .西部不合理开矿6、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之一的原因主要是( )A .为了加快边境贸易B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C .为了向西部地区输送更多的救援物资D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廉7、为了改善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已经实施的两项工程是( )①退耕还湖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退耕还草还林 ④撤出荒漠区的所有人员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我国西部开发的范围中属于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广东B .广西C .福建D .云南9、图二是我国四个区域简图,图中地物为河流、湖泊,其对应的区域排序正确的是( )A .①三江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江汉平原 B.①江汉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三江平原C .①江汉平原②洞庭湖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三江平原D .①三江平原②鄱阳湖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江汉平原10、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河套平原、新疆的农业,各自具有的特色依次为( )A .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坝子农业B .坝子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C .坝子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D .灌溉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二)双项选择题11、总结区域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 )①自然环境 ②战略方针 ③资源 ④人口 ⑤发展方向 ⑥城市 ⑦整治措施 ⑧产业 ⑨开发历史 ⑩地理位置A .①③④⑤B .①③④C .⑥⑧D .②⑦12、下列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生态工程有( )A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B .沿海防护林体系C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D .太行山绿化工程13、综合整治措施的制定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①优先发展旅游业 ②开发海洋资源 ③基础设施 ④产业结构 ⑤鼓励移民 ⑥社会事业 ⑦环境保护 ⑧国家政策A .③④⑥B .⑥⑦⑧C .①②③D .⑤⑦⑧图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学习目标] 1.知道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实质、目标,明确进行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2.通过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归纳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
(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1)背景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调、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
(2)意义区域开发与整治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和目标(1)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2)目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区域范围→区域特征与评价→区域产业→区域存在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重点项目。
思考有人说:区域开发整治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因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协调好人地关系,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故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1.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
2.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收集资料。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类整理,综合、对比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
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
5.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
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
7.分组讨论。
思考1.区域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去总结?答案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归纳总结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正确分析资料是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你认为应如何从庞杂的资料中归纳出某区域的基本特征?答案首先要对收集的基础资料按不同类别或重要程度等分类整理。
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总结教材P78活动1.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2.长江流域资源丰富,除水资源在全流域都非常丰富外,上、中、下游均具有各自的优势资源。
上游地区:水能资源、森林资源。
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下游地区:优越的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丰富的劳动力,使之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另外,全流域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
教材P79活动教材P81活动1.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即为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水利工程在本质上就是改造环境、趋利避害的工程,三峡工程本质上也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工程,其目的就是提高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保护并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正面的生态环境效应。
但是任何一项大型工程(包括水利工程)都难免会对其周围环境及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经过专家的长期研究和论证,建设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具体影响如下表所示:2.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针对不同的影响,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如下图)。
教材P87活动1.长江流域面积广大,在不同的河段,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面临的问题不同,综合开发的重点也就不同(见下表)。
河段开发重点整治重点上游水能资源的开发保护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中游商品农业基地的发展、制造业基地的发展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下游农村经济的发展、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发展综合治理环境污染2.本题开放性强,针对上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区域优势和不足,讨论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教材P92活动1.尽管我国采取了非常有力的耕地保护措施,但耕地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耕地破坏严重,主要是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蚀,从而导致良田大量丧失;(2)土地利用的盐碱化问题,以及城市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使耕地面积不断缩小;(3)耕地污染严重,退化严重;(4)经营方式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低。
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2 鲁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实质、目标,明确进行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2.通过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归纳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
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1)背景: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①失调、②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
(2)意义:区域开发与整治对实现区域的③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和目标(1)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④自然与⑤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⑥和谐的人地关系。
(2)目标:在合理利用⑦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⑧经济效益、⑨社会效益和⑩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⑪可持续发展。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区域⑫范围→区域⑬特征与⑭评价→区域⑮产业→区域存在⑯问题→区域⑰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重点项目思维活动1.有人说:区域开发整治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因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协调好人地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故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二、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1.确定研究的⑱地域范围,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
2.确定⑲研究的主题并收集资料。
21对比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类⑳整理,综合、○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22存在的问题。
5.对比分析和○23相关借鉴,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
24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25具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体政策。
7.分组讨论。
思维活动2.区域特征一般从哪些方面去总结?答案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归纳总结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1 鲁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理解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相关内容。
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1.确定研究的⑨________,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2.确定⑩________并收集资料;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分类⑪____,综合分析,⑫____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⑬______________;5.对比分析和⑭__________,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⑮__________、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⑯__________。
7.分组讨论。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 区域开发与整治1.有关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 .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C .是从区域的角度,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D .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问题B .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C .治理风沙,减少其对东部地区的灾害D .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方法技巧练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阅读西部大开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1999年11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西部大开发列为2000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以后,西部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地区。
(1)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除了图中的10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包括东部经济地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部经济地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带相比,差距较大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上讲,中西部地区大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对农业的发展不利。
从地理区位上讲,中西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