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人大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 格式:ppt
- 大小:657.0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课标要求核心素养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政治认同:理解、支持人大行使权力和人大代表行使权利。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3.法治意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遵守宪法和法律。
4.公共参与: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做贡献。
【必备知识】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职权: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3)组成: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4)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5)各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并支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和人大代表行使职责。
2、科学精神:理解并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与人大代表的权利。
3、法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中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4、公共参与:通过社会实践,感悟“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这句话。
二、教学准备【教师】:整合教材、收集案例、设计探究体验活动、制作课件【学生】:预习教材,搜集与知识联系的案例三、教学过程:导入:PPT:播放视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究:结合视频和大家搜集的实例,同学们小组探究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教师:总议题: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利器教师:下面我们看一组图片,PPT:展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
同学们结合材料与课前搜集的材料,思考: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2、结合以上图片或者列举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实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学生交流:略教师:议题一: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活动设计:PPT:展示图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思考: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学生交流:略教师: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那么,人民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学生交流:略教师:(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在这里要注意: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2)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
活动设计:出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流程图,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填写。
学生交流:略教师:出示专家点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图片,引导学生加深对民主选举的理解。
活动设计:PPT:播放视频《0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闭幕凝心聚力再出发风雨无阻推进复兴伟业》探究: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地位是什么?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之间是什么关系?全国人大有哪些职权?学生交流:略教师:议题二:人民代表大会肩负对人民负责的任务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专题10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母题一(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全国卷III 17)西藏自治区某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履职13年,共提交42项建议和议案,与所在县每个乡定点联系人保持定期联系,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藏东南博物馆,还就提高边民补贴和偏远地区的工程造价标准等提出建议。
该代表通过上述行为①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②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行使自治区人大代表的立法权④行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考点定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名师点睛】我国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母题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北京卷31)“两会”是观察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展示制度自信和道路优势的重要平台。
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两会”资料。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请予审议”意味着全体与会代表和委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③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④“两会”同步进行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互补结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考点定位:人大、党、政协的关系【名师点睛】分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的地位、职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母题三(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试题江苏卷13)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地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切实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大代表的四个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权利归纳起来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区别:立法权关于法律,决定权关于方针,任免权关于人事、监督权关于机构
1、立法权:如果是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决定,那是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中央人民政府及其直辖的省市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2、任免权: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全国人大行最高任免权。
3、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其他或工作人员的年度工作报告或审查则是监督权。
在每年3月例行的工作报告中,上年度的报告一般体现监督权
4、决定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下年度计划是否批准,一般体现决定权。
人大的“权利”,体现在以下4方面
一是人大的职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二是人大的职权体现的是公共利益。
三是人大的职权本身既是“权力”也是义务。
四是人大的职权具有强制性、支配性。
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权利归纳起来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主要区分决定权和监督权。
因为立法权是关于“法律”的职权,任免权是关于“人”的职权,这两项职权一区分比较明显,不会弄错。
但是,决定权和监督权都是关于“事务”的职权,较容易混淆。
一般而言,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是否批准下年度计划属于决定权。
谈如何区分全国人大的四个职权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容易混淆,尤其是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即是高考考点,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怎样让学生走出误区,现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首先、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行使“立法权”,这个“立法权”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他们的共同点,但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他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切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是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这里的“法”指的是地方性法规。
如青海省推行的地方性法规有《省政府出台三江源地区教育及农牧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补偿机制三个实施办法》、《果洛藏族自治州城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议等。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部分立法权只是普通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等)的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则是基本法律(特别行政区法等)。
通过这几方面的对比得出一个结论:地方各级人大的“立法权”中的”法”是地方性法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行使立法权是普通法律的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真正意义上得立法权,基本法律的立法权。
其次、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必背内容:开学考1. 我国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1)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而人民则间接地行使国家权力(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5.人大代表(1)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方式及任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职责和义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特别提醒关键词区分人大的四项职权不能简单地看文字表述中有无“决策”两个字而判断是否在行使决定权。
(1)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
(3)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4)审议通过上年度的工作报告是监督权,批准下年度工作计划是决定权。
如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报告,属于监督权,表决通过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属于决定权;审议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属于监督权,审议批准新年度预算属于决定权。
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归纳一般来说,高中政治学习比初中政治学习复杂。
政治生活模块的内容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也包含了一些容易出错和混淆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必修二《政治生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必修二《政治生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归纳一、《公民的政治生活》的易错知识点【括号内是正确说法】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统一的√】,相同的【公民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权利比义务更重要,权利在前义务在后【没有先后之分,没有重要之差√】。
3、【只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其主体是全体公民【没有剥夺选举权的、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4、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人大代表√】5、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6、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7、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没有内定√】8、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没有强弱之分,监督既有利于维护自己利益,又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工作,小鼠标可以绊倒大贪官√】9、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不是权力机关,不是行政机关,所以不是政权机关√】10、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实行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民主监督√】11、扩大或增加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不能扩大缩小,也不能扩大缩小权利范围√】12、区分权力与权利、公民与人民【公民、人大代表—“权利”,国家机关、人民—“权力”√】1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立法的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的平等√】14、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是人民】15、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间接】16、人民参与民主管理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民只有通过民主管理(或者说通过基层民主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可以直接管理社会事务,注意不是国家事务√】17、公民是决策的参与者,是决策的制定者,有决策权【不是决策的制定者,没有决策权√】18、村委会是国家机关,是基层政权(在乡镇,不在村)、基层政府(也是乡镇)【就是群众自治组织】19、【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常考,必须背过)】20、【公民享有对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前提和基础√】21、【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易错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能行使政府职能【只有政府才能行使政府职能,政府、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党各司其职,不能替代】2、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政府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合理是指理性,合法是指符合法律】4、政府要依法执政,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必须做到公正司法。
如何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一般各有十几项。
把这些职权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和监督权,通常指的就是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的四项主要职权。
一般的市和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只有三类,它们没有立法权。
人大“四权”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穷尽人大的所有职权,并有交叉性,如人事罢免撤职权,属人事任免权,也属监督权范畴;有些法律性的决定,既可作为立法权的内容,又可作为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6)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7)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8)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0)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1)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12)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13)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4)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1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此外,还有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委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权力。
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人大代表的地位与职权代表法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推动代表工作与代表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代表法颁布十周年,在这里结合学习代表法谈一谈体会。
我国宪法对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着诸多内容的规定,但是在行文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表述。
代表法作为一部专门规定人大代表问题的法律,首先研究了人大代表的地位问题,并对这一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做了明确表述。
代表法第二条中明确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这一条文不仅明确表述了人大代表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以下思想:1.每一位人大代表均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因此,他们的地位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人民性。
这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每一位人大代表均具有公民在国家政权中的合法代表的地位。
因此,每一位人大代表都应当受到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尊重与支持。
2.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全体本级人大代表组成的,因此同一级的全体人大代表整体的地位,相当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处于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受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以及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而人大代表个体,作为组成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一分子,其地位固然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尊敬,但远不比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亦不能凌驾于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以及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上。
人大代表的职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大代表全体行使的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