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通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5.75 MB
- 文档页数:78
冬季肉鸡养殖应注重通风换气冬季肉鸡养殖八大注意介绍-养鸡技术冬季是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有效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是肉鸡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保温防寒,不能忘记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冬季肉鸡养殖应注重通风换气冬季肉鸡养殖八大注意介绍。
1.通风的必要性(1)在肉鸡生产过程中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鸡舍中的污水、粪便、饲料粉尘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导致鸡舍内不断产生氨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正常天气情况下,鸡舍内氨气的浓度一般低于25毫克/公斤,而在严寒的冬季,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氨气的浓度可超过100毫克/公斤。
高浓度的氨气对鸡群的危害很大,可破坏鸡气管纤毛损伤气管内壁,使病毒进入呼吸道诱发呼气道疾病,严重时可造成大量鸡死亡,因此,在肉鸡养殖中对鸡舍的通风换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冬季肉鸡养殖中时时面对保温与通风的矛盾,生产人员怕鸡受冻,不进行通风或只进行短时通风,从而造成肉鸡生活在缺氧,氨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等氣体严重超标的环境中,外界病原微生物不仅很容易侵入鸡体内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长时间通风不良,鸡组织缺氧,心肺功能下降,血液载氧量不足,免疫功能下降而诱发疾病。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采取科学的通风换气。
2.通风的方法晚间重点做好防寒保温,白天注意通风换气。
(1)遵循“无风则通风,有风则避风”的通风原则。
通风的目的是提供鸡群需要的氧气,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降低鸡舍内的湿度,排除粉尘、灰尘,给鸡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在冬季肉鸡生产的前中期管理中,应通风与保温兼顾。
具体措施是:冬季无风气温回升的天气要强化通风,在每天的10~15时外界气温较高时开窗通风,在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时要注意适当通风,此时可开启天窗、地窗进行通风。
(3)在冬季肉鸡生产的后期管理中,应以通风换气为主。
具体措施是:对于有机械通风设备的鸡舍,要使用变频风机通风。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白羽肉鸡是目前肉鸡行业中非常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
由于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快、能耐艰苦环境、抗病力强等特点,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然而,要养殖出高质量、高产量的白羽肉鸡,农民必须严格执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白羽肉鸡的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
养殖户可以咨询专业饲料生产商或兽医,以确保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比例准确无误。
同时,根据鸡群体重的变化,灵活调整饲料配方。
2. 饲料供给:饲养白羽肉鸡时,应注意合理的饲喂量和频率。
饲料的供给应根据鸡群平均日增重、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刚开始喂养时会比较频繁,后期则要根据鸡群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3. 饲料质量:白羽肉鸡的生长与饲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提升肉质品质以及增强免疫力。
因此,养殖户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饲料品牌,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没有霉变或污染。
二、环境管理1. 温度调控:白羽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在育雏期和生长期的前几天,要特别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
初始的温度要在32-35摄氏度之间,每周降低2-3摄氏度,直到鸡舍内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相同。
2. 通风通气:确保鸡舍内空气的质量是白羽肉鸡健康生长的关键。
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
养殖户可以通过安装风扇、通风窗和排气设备来维持空气流通。
此外,也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3. 鸡舍空间:鸡舍的空间大小需要充足,以确保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过大的鸡舍可能导致鸡群的互相碰撞,而过小的鸡舍则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理想情况下,每平方米可饲养8-10只肉鸡。
三、疾病预防与管理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按照兽医的建议,为白羽肉鸡提供合适的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
肉鸡饲养工艺流程一、在鸡苗进场前15天要把鸡舍清洗消毒并铺垫上垫料厚度在5—8厘米,整理平整,同时进行要消毒。
鸡苗进场24小时前要提前把,育雏室生温至32—35度,每周降2—3度至常温。
1—5日龄:主要是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推荐用药:肠杆清、杆力清等9—12日龄:主要预防接种疫苗引起的呼吸道。
推荐用药:红霉素、强力霉素等16—19日龄:主要预防接种引起的呼吸道、大肠杆菌、肠炎推荐用药:泰乐、大杆速净等23—26日龄:主要预防大肠杆菌、球虫病推荐用药:氟强、球克等以后根据天气环境变化,鸡的症状、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等因素,结合用药。
四、日常管理1、温度管理:鸡只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健康生长,发挥最大生产效益。
我们所说的温度是指鸡的脊背温度。
管理温度有两个最高境界一是“恒定”二是“均匀”。
鸡只在不同的日龄对温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不断地合理地调整鸡舍温度。
雏鸡苗进入鸡舍1--7日龄温度要求在35度左右,(根据鸡苗强弱可适当上下浮动1--2度)。
以后每三天下降1度(即一周下调2度)。
在温度管理上一天24小时保持恒定是温度管理的最高境界。
有经验的饲养员应该会看鸡舍的温度,温度过高鸡只呼吸急迫,张口喘气,两翅外展;温度过低鸡只扎堆,饮水采食不足。
再者在鸡舍各区域温度要均匀,这就需我们饲养员不断地检查温控设备,以便将故障及时地向维修人员回报。
鸡舍忽冷忽热是养殖之大忌,很多疾病多由此而得,比如:感冒、传支、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等。
2、通风管理:通风工作是养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养殖是否成功与此有较大关系。
通风的目的是将舍内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同时输入新的空气,调节舍内温度。
鸡舍内最常见的有害气体有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粪臭素等,这些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首先会破坏呼吸系统粘膜及眼结膜,给一些有害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通风过大会使鸡舍降低温度,小鸡怕冷打堆压死,大鸡把能量转化成热量从而增加饲养成本降低效益。
肉鸡通风技巧
1.控制室内温度。
肉鸡生长需要适宜的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
通风
调节要根据季节变化及天气情况,调整房间的气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定时换气。
定时通风是肉鸡养殖中的常用技巧,通过开窗、开门、设置通风设备
等方式使室内空气新鲜。
一般建议每天换气2-3次,每次20-30分钟。
同时,要确保换气方式不会给肉鸡带来强风和寒冷。
3.保持通风口畅通。
通风口的畅通对于室内空气新鲜至关重要,通风口的设置应该足够宽,不产生瓶颈现象,同时要及时清理杂物,保持畅通。
4.合理使用电风扇。
在鸡舍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电风扇,在鸡舍内部形成气流,使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温度,提高空气质量。
5.定期清理鸡舍。
清理鸡舍能够除去鸡舍内部的污物和垃圾,减少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高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
6.食水及时更换。
肉鸡日常生活的饮用水需要及时更换,保证水源清洁卫生,避免滋生
细菌和其他病毒,从而保证肉鸡的身心健康。
肉鸡负压通风的标准肉鸡负压通风是一种用于肉鸡养殖的通风方法,通过负压系统使鸡舍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差,从而实现鸡舍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补充。
这种通风方式可以有效控制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氨气浓度,提高肉鸡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肉鸡负压通风的标准是确保鸡舍内的负压达到一定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肉鸡负压通风的标准为-5至-10帕,这意味着鸡舍内的压力要比外界的压力低5至10帕。
通过负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实现鸡舍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补充,从而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负压通风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通风量。
通风量的大小取决于鸡舍的规模和鸡舍内鸡的数量。
一般来说,通风量应能满足鸡舍内空气的流通需求,保持鸡舍内的空气新鲜。
通常情况下,每只肉鸡的通风量为1至2立方米/小时,具体的通风量要根据鸡舍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肉鸡负压通风还需要配备相应的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机、风机控制器、风机间隔器和风道等。
通风机是负压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其正常运转可以产生一定的负压。
风机控制器用于控制通风机的启停和转速,从而调节通风量大小。
风机间隔器用于控制通风机的开启和关闭频率,避免过度通风。
风道则起到连接通风机和鸡舍的作用,保证新鲜空气能够顺利进入鸡舍。
肉鸡负压通风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是鸡舍内的风速要适宜,一般来说,风速应在0.1至0.3米/秒之间,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
其次是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洗通风机、更换风机控制器中的滤网等,以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
最后是合理安排通风系统的运行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避免过度通风或不足通风。
肉鸡负压通风是一种有效的通风方法,能够改善肉鸡的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通过合理的负压系统设计和科学的通风设备配置,可以实现鸡舍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补充。
同时,注意细节问题和合理安排通风系统的运行时间也是肉鸡负压通风的关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益,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肉鸡通风的计算方法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肉鸡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其饲养环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通风是肉鸡饲养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帮助肉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也能够帮助肉鸡排除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提高饲养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肉鸡通风的计算方法,帮助养殖户更好地掌握通风的技巧。
确定通风的需求在决定通风的计算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通风的需求。
肉鸡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清新的空气。
通风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夏季的高温容易使肉鸡出现中暑和脱水的情况,冬季的低温则会影响肉鸡的生长速度。
通风可以通过引进或排出空气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2.控制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影响肉鸡的健康。
通风可以通过排出潮湿的空气来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
3.排出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饲养肉鸡会产生大量氨气和其他有害气体,对肉鸡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通风可以将这些有害气体排出。
4.提供新鲜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肉鸡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通过通风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肉鸡的生长。
计算通风量通风量是衡量通风效果的指标,通风量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肉鸡的健康和饲养环境的质量。
计算通风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等同法等同法是通风量计算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将燃烧烛头产生的烟雾排出室外的时间作为通风量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等同法适用于小型养殖场和规模较小的肉鸡养殖场,其计算公式如下:通风量 = (燃烧烛头排出室外的时间 / 燃烧烛头产生烟雾的房间面积)*(鸡舍总体积 / 房间面积)其中,燃烧烛头排出室外的时间可以通过点燃烛头,将烟雾排出室外的时间来测算。
2. 静态压差法静态压差法是通风量计算中较为常用的方法,通常适用于较大型的肉鸡养殖场。
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测算鸡舍内外的压差来计算通风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通风量 = 静态压差 * 通风面积 * 固定常数其中,静态压差一般是指鸡舍内外压差,通风面积则是指通风空间的面积,固定常数是通风装置对通风量产生的影响常数。
养殖肉鸡通风技巧
1、小鸡进鸡后第三天开始,就可以开窗通风,不要打太大,每个窗户都打2厘米的缝隙,冬天还可以打的再小一点,一扁指就行了,
2、小鸡到15天左右,放风不能太大,不要引起呼吸道,免得影响做苗,以人进鸡舍不气憋为宜,另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对流速度快,所以不需要打太大就可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冬季冷空气从窗户进来是直接垂直往下走,被室内空气加热以后逐渐上升。
3、小鸡28天以后,放风可以适当加大,特别是夏天白天,窗户可以落到鸡背处,窗户打开大约50-80厘米,吹不到肚子就好。
4、35天以后,小鸡羽毛长全,夏天可以把窗子落到底,充分通风换气,
第 1 页共1 页。
冬季肉鸡养殖如何通风概述:又到了一年的冬天,一场场刺骨的寒风又与我们不期而遇。
很多人不喜欢冬天有风的日子,尤其做为我们养鸡人,不管是养殖户,在下面跑的技术员、市场上的业务员,时常觉得它太猛烈了,太没有人情味儿了。
事实上也确是这样、冬天的风对养殖者来说弊远远大于利!近几年冬季很多中小型养殖户出栏统计核算后效益差别甚大,多是几家欢喜多家愁。
对于大部分中小型养殖户来说冬季养殖成功率很低,很多还没到出栏时间因病情无法控制而不得不低价出售,提前出栏。
后果就是养鸡赔钱。
造成现在很多养殖户冬季不敢上鸡,不愿意上鸡。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样的养殖现象?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冬季通风和保温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管理经验差,不知道如何去通风保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保温什么时候通风。
大部分都是因为感觉天冷不敢通风只注重保暖,最终鸡舍内空气质量太差,氨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氧气含量不够。
防疫过后就起呼吸道,用很多治疗呼吸道药都是效果甚微,更有的几乎整个饲养周期每次用药都离不开呼吸道的药,最后还是无法治愈。
到三十天左右的时候相继继发出气囊炎、流行性感冒、大杆、传支等一些烈性病。
这种情况用药更加难以治愈,后期出现大批死亡,三四天的时间眼看到手的钱不仅拿不到还得往里贴!那冬天应该如何保温通风呢?大家都知道冬季肉鸡饲养前期保温后期通风,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但前期如何保温后期如何通风呢?如何达到平衡呢?冬季进鸡第4天左右白天天气较好的时候开始通风,开启塑料布隔断后一个侧风机,将舍内温度提高1-2度,让鸡开始适应一下风机开启的声音以及稍有微风的感觉。
8天之后可以将通风口打开2-3厘米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根据天气、温控、时控合理调节机械通风的时间,温度的上下限、此时主要以时控为主。
10天后开始让鸡适应纵向通风,开始的时候提高舍温2度左右,有条件可以使用变频风机逐渐增大通风量。
没有的可以用饲料袋遮住风机三分之二、一半、三分之一逐渐减小遮挡风机面积。
龙源期刊网 肉鸡养殖之通风基础理论作者:史荣猛来源:《新农业》2017年第08期环境控制的目的:是希望被控制的局部区域内空间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达到理想状态,同时能耗最小。
风机最小占空比:占空比是风机在一定循环周期内运行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这是安全值设定,在此模式下相关风机组运行占空比不应小于此值,从而保证通风量。
不低于鸡群所需的最小通风量。
计算公式:占空比一鸡只数×0.0155×目前体重×3600×周期/风机功率/风机个数,在此基础上确定风机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
横向通风: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通风方式,参数设置不好,一方面可能导致空气交换率低,室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大。
另一方面空气交换率过高,室内热量损失太大,加热系统启动频繁。
这就需要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参数达到最佳状态。
为使通风更加均匀,横向风机的排列方式也非常重要。
横向风机使用的条件是环境温度低于鸡群需要。
由鸡的体重得出最小呼吸量,确认风机台数,风速确认小窗开启角度,小窗的开启角度要小于45°。
横向通风几种不好行为:风机运行周期太长,室内温度波动大;风机运行周期太短,浪费能源,损害设备;不合适的小窗角度会产生不合理的风速、不合适的温度,导致室内高湿、高废气、高粉尘和垫料潮湿。
横向通风几种好的行为:运行周期合理,可以使室内温度、湿度、废气浓度和粉尘控制在好的状态;小窗角度开启适宜,能得合理风速(3~4米/秒),使房上部空气热交换更加充分,温度更适宜,空气更爽,垫料干燥,热量消耗小;负压控制在20帕,负压大于20帕会使鸡舍内风速过快,造成鸡舍内缺氧;负压小于20帕会使鸡舍内风速过小,凉风吹到鸡身上。
最小通风量的管理:当舍外的天气变冷时,鸡舍内的通风量降低,此时不用通过排风降低温度,但必须提供给鸡只足够多的新鲜氧气,并带走氨气、二氧化碳、粉尘和湿气;因此,须通过侧墙的进风口,让舍外湿冷的空气喷射到鸡舍中间天花板附近,然后与鸡舍内的热空气混合,并避免湿冷的空气影响鸡只健康。
肉鸡养殖时的注意事项肉鸡养殖是一项繁复且需要细心呵护的工作,以下是肉鸡养殖时需注意的事项。
1.选择合适的鸡种: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鸡种。
一般而言,肉鸡养殖常选用肉用鸡种,如白羽肉鸡、灰羽肉鸡等。
2.确保良好的养殖环境:养殖场宜选择在通风、采光良好、排水顺畅的地方。
场地要平坦,远离繁忙的交通要道和易蓄水的低洼地区。
3.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饲喂,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
不宜过分追求快速长肉,过度饲喂易引发饲料浪费、消化问题等。
4.注意疾病预防:确保鸡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排除饮水、饲料中的异物,加强鸡舍的杀虫灭鼠工作,定期做好鸡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5.合理的密度控制:养殖密度不宜过高,过高的密度会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一般而言,肉鸡的密度控制在5-8只/平方米。
6.饮水管理:充足的饮水量对鸡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要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和水的新鲜,并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7.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羽毛脱落、食欲不振等。
还应定期进行体重测定、环境温度、湿度的监测,以及饲料和水的质量检测等。
8.合理疫苗接种: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和养殖要求,对肉鸡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疫病发生。
9.合理的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能够促进鸡只的生长发育,在昏暗的环境下容易造成鸡只的压抑和行为异常。
10.人员培训和管理:养殖场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养殖知识和技能,并加强管理和卫生意识,在平时工作中配合养殖计划进行科学管理。
肉鸡养殖需要综合考虑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多个因素,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益和养殖质量。
畜牧肉鸡养殖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升级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对于畜禽养殖生产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畜牧肉鸡养殖作为我国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其养殖管理制度更是至关重要。
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减少损耗、保障鸡只健康,为生产中提供有力支持。
二、养殖环境要求1. 地理环境:选择地势高起,水土保持好的地块进行养殖。
避免养殖地受到严重污染,影响鸡只健康。
2.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养殖场内外环境,保持通风良好、通风好,消毒清洁,防止疾病传播。
3. 饮水环境:保证水质清洁卫生,防止水源受到污染,避免给鸡只带来疾病。
4. 照明环境:确保养殖场内照明充足,保证鸡只生长发育顺利。
5. 温度环境: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场内温度。
6. 饲料环境:保证饲料质量,避免变质发霉,影响鸡只健康。
三、日常管理1. 饲料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只需求,科学配比饲料,定时定量喂养。
2. 饮水管理:保证鸡只水源清洁卫生,定时更换水源,防止水质受到污染。
3. 疫病防控:定期做好鸡只疫病预防工作,规范养殖场内消毒工作,保障鸡只健康。
4. 生长记录:做好鸡只生长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养殖管理人员:配备专业、合格的养殖管理人员,确保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6. 定期检查:定期对鸡只健康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作息管理:规范鸡只的作息时间,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四、营养管理1. 科学配饲:为鸡只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满足其生长需求。
2. 补充营养素:根据鸡只生长阶段的需要,适时给予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补充。
3. 饮水管理:保证鸡只水源质量,及时更换清洁的水源。
4. 定时喂养:定时定量,保证鸡只每日摄入量的合理。
5. 增强抵抗力:通过补充营养、合理喂养,提高鸡只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
养殖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是为了保障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才能有效保障畜牧肉鸡的健康与安全。
三黄肉鸡饲养管理技术三黄肉鸡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肌肉发达、肉质鲜嫩的优质肉鸡品种,因其外表毛色为黄色而得名。
三黄肉鸡的养殖管理技术对于保证肉鸡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三黄肉鸡的养殖管理技术。
一、饲养环境管理1. 温度控制:三黄肉鸡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雏鸡生长阶段,要保持空气温度在32-34摄氏度,为了达到这个温度,需要在饲养场内适当使用电暖器或气体热风炉等设备进行加温。
2. 通风换气:保持饲养场内空气新鲜,排出饲料中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3. 光照控制:合理控制光照时间,让肉鸡有足够的光照能量进行正常生长,一般来说,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16小时。
4. 饮水管理:始终保持清洁的饮水器,饮水器的位置布局要合理,以便所有鸡都能顺利饮水。
5. 安全防护:加强饲养场内的卫生管理和防护设施,防止野生鸟类、老鼠等有害动物进入饲养场损坏设备。
二、饲料管理技术1. 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置高质量的饲料,保证肉鸡的营养需求。
2. 饲料喂养: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规律性的定时喂养,不宜有剩余的饲料,以免造成浪费和粪便产生等问题。
3. 饮水管理:饮水水质要优质,清洁,保证无污染。
饮水要充足,保持水源的清洁整洁。
4. 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的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剂,有益于增强三黄肉鸡的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5. 饲料喂食机具:使用合适的饲料喂食器具,尽量减少鸡群在食物上争抢,减少浪费。
三、疾病防控管理1. 定期检疫:定期请兽医对肉鸡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防止疫情扩散。
2. 疫病防控:加强免疫注射,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3. 疫情控制:尽量避免外来的人员或车辆进入饲养场,防止外来的病菌病毒带入。
4. 饲养场卫生:严格保持饲养场内的整洁和卫生,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洗,防止细菌病毒的繁殖。
肉鸡放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肉鸡放养管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益,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肉鸡的放养管理,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健康防疫等内容。
第三条所有从事肉鸡放养管理的人员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四条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养殖场负责人监督和组织实施。
第二章场地选择第五条肉鸡放养场地必须选择在环境优美,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工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源。
第六条场地应该具备光照充足,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条件,并且方便管理和操作。
第七条养殖场的规划应符合相关规定,建筑物合理布局,通风良好,有合理的防火措施。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八条肉鸡的饲养应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获得充分的营养。
第九条饲养场应有专门的饲养管理人员,对肉鸡的饲料、水、环境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第十条肉鸡饲养场应按照相关标准配置饲料、饮水设备,并保持清洁卫生。
第十一条肉鸡饲养场应经常清理鸡舍卫生,保持通风换气,避免发生疾病传播。
第四章健康防疫第十二条肉鸡饲养场应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第十三条肉鸡饲养场应对肉鸡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对出现疫病迹象的肉鸡及时隔离治疗。
第十四条肉鸡饲养场应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对肉鸡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疫苗接种。
第十五条肉鸡饲养场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做好杀虫、消毒以及鼠害防制工作。
第五章安全生产第十六条肉鸡饲养场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
第十七条肉鸡饲养场应有健全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第十八条肉鸡饲养场应保证用电、用气、用水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
第十九条肉鸡饲养场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安全。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二十条肉鸡饲养场应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养殖过程进行全程记录。
第二十一条肉鸡饲养场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员工能够全面掌握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