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五脱发酵治理对现代农业转型功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53.95 KB
- 文档页数:5
xian dai nong ye马英(长春市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农业站,吉林长春130616)摘要:农作物秸秆是种植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原料之一。
但近年来,受综合利用手段不足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农作物秸秆燃烧成为了大气污染源之一。
因此要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及秸秆转化,以推动农业环保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环保中图分类号:S38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8.10.001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种植的主要副产品,也是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
但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近几年来,国家在东北4省、区开展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其中秸秆综合利用为解决秸秆浪费和农业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
1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作用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宝贵的生物质能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之一。
秸秆具有产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加之供应稳定,如果实现全面综合利用,将大大提高农业环保水平。
当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很低。
据统计,我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此外还有35%的剩余秸秆未被合理利用。
在此数据中,用作农用燃料和未被合理利用的部分,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因此,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治理农业环境污染,推动农业环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
加强秸秆还田、牲畜过腹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物活性,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秸秆可以作为饲料,促进物质转化和良性循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推动了养殖业的大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把农业副产品转化为蛋白质、脂肪等,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更有利于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
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一类具有丰富氮、磷、钾及有机质养分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
随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燃料结构改变,作物秸秆逐渐变为农产品废弃物,秸秆焚烧成为春秋两季农忙时节的标志性现象,同时因其所引发的强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自1999 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11 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2016 年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行《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至2017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及著作相继对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进行界定,阐述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并将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分解为20 余项小类技术,这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各科研院校针对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01寒地玉米秸秆还田东北农业大学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根据东北寒地垄作特点,将秸秆粉碎的细一些,春季秸秆绝大部分留在垄沟中,对垄顶(作物播种带)的土壤温度影响较小的原理,构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抛撒→沿原垄深松、灭茬→沿深松灭茬带播种玉米或大豆→播后化学封闭除草→苗期垄沟深松→苗期化学除草→中耕追肥→秋季机械收获、并粉碎秸秆. 以玉米秸秆还田现场为例,如下图所示:玉米秸秆还田现场图02秸秆菌糠生物有机肥南京农业大学以稻草、麦秸、玉米秸、大豆秸、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利用工厂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的菌糠,经过粉碎、补料、发酵等流程,二次利用秸秆原料,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延长了秸秆循环的链条,促进了秸秆物质的进一步循环利用。
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秸秆是生产农作物后剩余下来的植物茎秆和叶片等,常见的有稻秧秸秆、玉米秸秆等。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秸秆往往被认为是农田中的农业废物,往往会直接焚烧或者堆放在农田中,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污染大气、影响土壤质量等。
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解决废弃物问题,还能够在农业环保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可以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质量。
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提供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以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
秸秆还可以作为能源的来源,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在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中,大量的秸秆被焚烧,造成大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而将秸秆还田或者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处理秸秆,不仅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和温度,减缓土壤侵蚀,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利用秸秆作为有机肥料,可以降低农田的化肥使用量,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秸秆还田,还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肥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可以提供农村地区的能源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秸秆转化为资源,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应该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应用。
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
秸秆是农作物的剩余部分,可以综合利用。
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秸秆的综合利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堆积和污染。
在农作物收获过程中,大量的秸秆会产生,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如制作堆肥、作为原料进行发酵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堆积和污染,保护农田和水资源的环境。
秸秆综合利用有助于农田的保育和改良。
秸秆是一种有机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添加到土壤中。
适量的添加秸秆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提高土壤的保育能力。
而且,秸秆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能够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秸秆还能够改良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助于解决农田的干旱和水浸等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增值。
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或者能源,并且还可以用来制作纸张、木质板材等农副产品。
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经济效益。
而且,通过科学合理的秸秆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
秸秆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处理秸秆,不仅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堆积和污染,还可以改良土壤质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环保治理的目标,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作物的生产量不断增加,而其中产生的秸秆也越来越多。
长期以来,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
大量的秸秆如果随意堆放或者焚烧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如何有效地利用秸秆在农业生产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秸秆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秸秆综合利用指的是将秸秆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其资源化、能源化、环保化,实现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达到环保治理的目的。
而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秸秆综合利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秸秆综合利用能够有效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如果将大量的秸秆随意堆放或者焚烧,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而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将秸秆变废为宝,将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
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将其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土壤的施肥。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可以为土壤增加有益元素,促进土壤的肥力提高,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有机肥料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土壤的生态修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涉及农业、林业、能源等多个领域,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秸秆综合利用也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秸秆综合利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通过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实现资源的再生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秸秆过多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秸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被忽视或废弃。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高粱秸秆利用起来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是将秸秆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能源的一种技术。
发酵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而生产出甲烷或有机肥料。
其中微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产甲烷微生物的菌种包括甲烷菌、乙酰甲烷菌、酮羟丁酸菌等。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如调节发酵温度、pH值和C/N比等,可以提高发酵效率,并且在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其他有价值的附加产物。
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在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通过将秸秆发酵产生的甲烷应用于农村能源供应,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和木柴,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并降低燃烧排放产生的啸叫。
此外,甲烷还可以用于供电、烹饪和取暖等方面,为农村提供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
其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养分。
高粱秸秆经过发酵后,其有机质得到有效分解和转化,生成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这些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
此外,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还可以解决农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在传统的农耕模式中,农业废弃物常常被直接焚烧或填埋,严重污染环境。
通过发酵技术将高粱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能源,不仅能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这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高粱秸秆的发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的菌种选择和培养条件的控制是关键。
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秸秆是农作物的根、茎和叶等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产生。
过去,农民常常将秸秆直接焚烧,由此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污染和土壤资源的浪费。
秸秆综合利用就是将秸秆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能够实现农业环保治理的双重效果。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雾,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而通过将秸秆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能够有效减少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
通过适当的技术加工,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或生物气等清洁能源,可替代传统的煤炭和柴油,在农村和农田中使用,减少了空气污染的发生。
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秸秆综合利用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如秸秆收割、压榨、发酵、燃烧等。
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促进农机制造、能源开发、生物质燃料、有机肥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
农民是农业环保治理的主体,他们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需要了解其意义和方法。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农民可以深刻认识到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节约利用秸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过程,农民的环保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减少空气污染、改善土壤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了农业环保治理的双重效果。
秸秆不再是农业生产的负担,而是资源的宝库,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对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而秸秆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也成为了一种大量产生的农业废弃物。
这些秸秆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并且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秸秆可以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
通过将秸秆还田或者进行堆肥处理,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还能够减少对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秸秆还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利用,通过生物质能源技术加工成颗粒燃料或者生物质燃气,用于取暖、照明和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业生产具有积极影响。
秸秆可以作为饲料、原料等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作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在畜牧业方面,利用秸秆作为饲料可以弥补草场季节性不足的缺陷,减少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在农田作物生产方面,利用秸秆可以作为农田覆盖物,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农田水分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加热、照明和烹饪,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发展。
通过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将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成为资源的转化,形成农业废弃物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联系,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有机肥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开发、畜牧养殖、纺织造纸等,能够为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秸秆综合利用也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的作用一、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秸秆不仅可作为牲畜的饲料,在冬春季节可以作为保暖的垫子使用,还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
对于土地质量不佳的地区,适当的秸秆还可利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此外,秸秆也可用来制作编织材料、生物质能等,其可利用价值十分广泛。
长期以来,农田秸秆的随意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秸秆综合利用,既可以减少农田废弃物的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通过资源回收和再循环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对于农业和环保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秸秆的资源价值很高,通过综合利用,不仅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缓解农民经济负担,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将秸秆加工成生物质能源,既可为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又可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有利于推动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政府的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投入,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合作,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农村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环保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力度,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因此,应该在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多方面支持和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龙源期刊网 推广秸秆“五料化”利用既环保又增效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8期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秸秆焚烧、避免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临沂市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料化”利用,逐步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临沂市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坚持“堵用并举、以堵为先、以用为重”的原则,把禁止焚烧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一起抓。
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研究制订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作业标准,加大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推广力度。
大力扶持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把秸秆饲料化与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结合起来,积极培植秸秆养畜产业带。
鼓励发展秸秆基料化产业,大力发展以小麦、玉米、棉花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
稳步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合理布局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
鼓励采用先进工艺,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浆纸、木糖醇、新型材料、降解膜、餐具等产品。
“三夏”“三秋”期间,临沂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重点引导、扶持和帮助企业、合作组织或农户,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充分保障了作物收割-旋耕-灭茬-打捆-运输“一条龙”服务,确保消除秸秆焚烧隐患。
首创的“1+1+1”模式,即“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打捆机+一台旋耕机”收割模式,“果园覆草”等综合利用模式,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
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投入资金16651.63万元,其中夏季6589.9万元,秋季10061.73万元。
“三夏”“三秋”期间,实现了全市秸秆焚烧卫星通报零火点。
通过努力,使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即政府获得环保、社会利益,企业获得经济利益,农户提高了种植效率,获得生产利益。
第17卷第11期 2017年11月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 17 N o.llNov. 2017文章编号:2096-3874(2017)11 -0081 -05秸秆五脱发酵治理对现代农业转型功效研究石松兰,卢辞(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发展研究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农业污染。
农作物秸秆污染已成为农 村面源污染主要源头。
如果运用五脱发酵对秸秆进行资源化治理,不仅能够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面源污染问 题,而且能够使之成为极其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为现代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淮河流域农作物 秸秆广泛使用的五脱发酵,通过对收割的农作物秸秆进行五脱(脱粒、脱尘、脱朽、脱器和脱肢)并发酵,达到秸 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目的。
从实际效果看,五脱发酵能够推进现代农业根本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多功能化。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五脱发酵;资源化治理;农业转型;农业多功能化中图分类号:S38:F323.2 文献标识码:A引言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农作 物秸秆污染问题明确指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 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 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十年来全国范围内雾霾天 气频繁发生,农作物秸秆是重要污染因素。
我国 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
在 农作物收获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焚烧使得全国 性雾霾情况更加严重。
从淮河流域传统农区的农 作物結秆资源化经典做法看,如果采取五脱发酵 方式处理,不仅会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生态环境 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广义 农产品资源。
秸秆的五脱发酵资源化治理还能有 效配合旅游产业和农业文化产业,推进现代农业 全面转型,形成新型现代农业,还能够增加农民收 人,为农民提供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使其更快达 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本文依据五脱发酵这 个結秆资源化治理的传统经典做法,深人研究其 在现代农业转型方面的功效。
一、我国现代农业急需转型农作物結秆资源化处理是决定现代农业转型 的关键环节。
所谓现代农业秸秆资源化处理,就是将传统农作物秸秆资源化中经典有效的处理方 法与现代农业中秸秆治理方式相融合,推进现代 农业中秸秆治理方式向着农作物秸秆全面资源化 治理方向转化。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是现代农业转 型的物质前提,也是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物质保障。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成熟脱粒后留下的茎 叶(穗)部分,属于广义农产品范畴。
《2016年国 家统计年鉴》公布的指标数据表明,我国主要的农 作物結秆有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油料 作物以及糖料作物等多种农作物秸秆。
2015年我 国粮食总产量为62 143.92万吨,其中谷物产量为 57 228. 06万吨,约占粮食总量的92. 09%。
按照 粒秆比1: 1.2估算,2015年全国年生产粮食秸秆 约7.46亿吨,谷类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 87亿吨, 占結秆总产量的92%以上。
而稻谷和小麦总产量 为33 841.04万吨,占谷物总量的59.13%。
可见,以稻結、麦秸为代表的谷类作物秸秆占秸秆总量 的绝大部分。
况且,麦稻秸秆在农业文明史上一 直是资源化治理的重点对象。
农民在长期辛勤劳 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秸秆治理经验和有效处理方法。
根据大量农作物秸秆治理文献和实地调研分作者简介:石松兰,在读硕士,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卢辞,硕士,研究员,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 81 •第11期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 年析发现,淮河流域平阿山区农民治理麦稻秸秆的 经典方法——五脱发酵法,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 的最有力方法。
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各种现有的农作物秸 秆处理方法暴露的缺陷越来越大,农作物秸秆由 此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譬如,目前较为常见 的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以及工业原料化等 多种农作物結秆资源化处理方法就存在这样的重 大缺陷。
秸秆饲料化最常用的做法是打捆发酵。
即使 用农作物秸秆加工设备,加人一定量的转化剂后 X#結秆进行压缩成捆,在压缩产生的温度和压力 下,秸秆会发生氨化、碱化以及熟化等诸多化学反 应,其营养成分会大大提高,从而制成饲料。
然 而,这种饲料化技术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很难实 现的。
一是支付高额费用购买加工设备;二是转 化剂使用量难以控制。
秸秆肥料化最常用的做法是秸秆粉碎还田。
即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和水稻的过程中,先 利用专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的装置进行秸秆粉 碎,然后抛撒于地表,接着直接翻压,从而使土壤 充分地保留秸秆的营养物质[1]。
但其可行性不 高。
一是粉碎费用巨大;二是秸秆在田野里直接 腐蚀难以满足农作物初期生长需要;三是在秸秆 腐蚀的这段时间内播种,播下的粮种会随着粉碎 的农作物秸秆一道腐烂变质,不会发芽,影响下季 庄稼的收获。
秸秆燃料化是利用秸秆直接燃烧来做饭、取 暖和发电。
但是现在由于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农作物 秸秆做饭、取暖的燃料功能逐渐消失。
由于农作 物秸秆过剩,农民为了农业再生产的需要,不得不 直接在地里焚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为了解 决这一污染问题,目前提到较多的可能是秸秆发 电。
截至2010年底,全国投产和在建的秸秆直燃 发电项目170多个,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据 测算,年可消耗秸秆3300万吨[2]。
但是就全国年 生产秸秆总量而言,这个消耗数量还远远不够。
此外,我国目前用来秸秆发电的锅炉及燃料输送 系统的技术和设备绝大部分都要依靠从国外进 口[3]。
由于缺乏其中的核心技术,投产企业不仅受制于国外企业,而且造成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当这部分费用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之后,可能会造 成消费者超负荷买单。
另外,秸秆发电还有一个 阻力因素,就是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农 作物結秆发电企业要面对的是千万家庭农户,其 可能面临着难以负担的高额收购和储运成本[4]。
秸秆工业原料化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方法从 秸秆中提取可用做工业原料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 质。
比如,运用热解、气化等技术从秸秆中可得到 木炭、生物原油、可燃性混合气体等物质;利用生 物转化技术可得到沼气、乙醇等物质。
这些物质 可以作为原材料进行工业生产。
此外,现实生活 中还有利用秸秆燃烧灰烬生产活性炭和水玻璃, 以及直接利用秸秆生产轻质保温内燃砖和轻质建 筑板材的探索[5]。
这些秸秆工业原料化技术往往 无缘于供应秸秆的小农户。
仅就工业利用而言,不仅技术达不到,而且资金成本也无法解决。
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对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 制下的千万家庭农户而言,能够接受的农作物秸 秆处理方法只能是花费较低且直接、方便、有效,同时还能从中获益的方法。
以上秸秆肥料化、燃 料化,以及工业原料化等常见现代农业秸秆资源 化方法,既不能满足农户的成本利益要求,又未考 虑现代农业绿色转型的物质基础。
而农作物秸秆 五脱发酵资源化处理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成 本利益需求,而且能够提供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农 业多功能化的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因此,上 述几种主要的现代农业秸秆处理方法不及传统经 典的五脱发酵秸秆资源化方法。
二、秸轩五脱发酵资源化方法五脱发酵方法是淮河流域平阿山区农民针对 稻、麦等谷类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方法,也 是淮河流域农民在长期处理农作物秸秆过程中形 成的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
五脱发酵技术与 目前使用的一般秸秆饲料化技术相比,具有巨大 优势。
五脱发酵的最大优点是:它能使秸秆中原 先的粗纤维素变成粗蛋白质,极大提高饲草的口 感和营养,使秸秆成为优质的饲草。
用五脱发酵 秸秆来喂养牛、羊等家畜,能够促进其快速、健康、绿色成长,从而形成大范围的家庭畜牧业。
因此,秸秆五脱发酵资源化技术具有与现代农业相融合• 82 •第11期秸秆五脱发酵治理对现代农业转型功效研究2017 年的天然优势,具有推进现代农业转型的特殊功能, 理应得到大力发展。
根据对淮河流域平阿山区农民运用的五脱发 酵的实地考察,秸秆的五脱和发酵是秸秆资源化 处理的两个关键环节。
五脱是农作物在收割和打 场过程中完成的,发酵是经过打场形成的五脱秸 秆,堆成堆垛在整个夏季长时间高温条件下逐渐 完成的。
五脱是指成熟的农作物秸秆被农民完整 地收割下来,从田间收获到晾晒场上。
经过在晾 晒场上摊匀微晒,接着进行脱粒、脱尘、脱朽、脱器 和脱胶,形成粮食及其压扁的包壳、细软的尘土、粉碎的朽叶、洁净的秸秆内腔以及柔软而完整的 秸秆。
具体到麦秸而言,其过程为:成熟的麦子被 收割下来之后运到晾晒场上,在天气晴朗的条件 下,把麦子摊开、摊匀,稍许晾晒。
当麦秸表层约 六七成干时,可使用磙子将其磙乳一遍。
然后立 即翻场,将下面没有磙压好的麦秸匀翻到上层,并 使之疏松,稍许晾晒至六七成干再进行磙乳,以便 保证优质五脱秸秆的形成。
这样优质的五脱打场,既能保证秸秆柔软完整,又能保证营养发酵的 需要。
在完成了秸秆五脱以后,接下来就需对五脱 秸秆进行发酵。
发酵首先要将秸秆堆垛,然后在 上面敷上一层脱粒后的谷物粒实包壳,再用脱朽 形成的尘土和污泥均匀摊压在包壳上。
在雨水的 作用下,秸秆在几乎厌氧条件下进行充分发酵,从 而形成优质的饲草。
五脱秸秆堆成的堆垛对发酵具有极为重要的 作用。
五脱秸秆堆垛很有讲究,一般堆成高约5-6米、长短半径约3 - 5米的上为半圆球和下为倒 圆台的形状,且其干湿度必须符合发酵要求。
五 脱秸秆发酵以麦秸为例,麦秸秆过于潮湿,则不能 完成营养发酵;过于干燥,既使秸秆营养流失,又 使結秆滑动,也难以堆成麦秸垛进行营养发酵。
因此,在晴朗干热天气条件下打场,麦秸堆垛时,需泼洒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堆牢堆垛的营养发 酵。
然而,经过泼洒补充水分发酵的秸秆,其营养 远不如“五脱”原生态結秆的营养丰富。
X#于稻秸而言,其五脱发酵虽与麦秸类似,但 远没有麦秸要求的严格。
稻秸收获季节秋高气爽,雨水变化不大,7]C稻的“五脱”打场不会因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产生饲草营养不稳定的情况。
况 且,7]C稻脱粒远较小麦容易。
因此,掌握了小麦五 脱打场就能够极其容易地解决水稻秸秆饲草的营养保障问题。
[6]稻秸、麦秸的五脱发酵技术是淮河流域平阿 山村农民驾轻就熟的技能。
然而,仅仅依靠这种 “小作坊”式五脱发酵的农户往往十分贫困。
在目 前较为轻视秸秆资源化治理的环境下,加上五脱 发酵作业又完全依靠人力来实施,付出和收人不 X#等,因此很多农户即使该技术十分娴熟,也不愿 用来处理农作物秸秆,而是选择就地焚烧。
这种 简便处理方式相对节省人力和财力。
这样看来, 五脱发酵技术必须与现代农业融合起来,并给农 民增产增收,才能使五脱发酵技术重现昔日光辉, 不断创新完善,焕发新生活力,推进现代化农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