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5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涉外交际中,我们都要进行语言交流。
由于某些生活习惯或习俗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尴尬或不愉快。
所以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探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只有认知委婉语在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才能够调整好礼貌程度,从而把给对方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委婉语可以反映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从而也体现出了委婉语的各种社会交际功能。
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 和词根pheme=speaking。
根据《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的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饰手段。
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且充分显示了它的交际功能。
委婉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委婉语的交际功能的了解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一. 避讳功能由于人对于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恐惧,在语言表达时不愿言、不敢言,但有时又不得不表达出此种意思,于是人们便学会用委婉语来代替。
各个民族中对于“死”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委婉语。
讲英语的国家的人们和许多民族一样,忌讳直接说英语中的“死”也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人们常用“去了”(to pass away), “离别了”(to depart), “离开了我们”(to leave us), “睡着了”(to go to sleep), “去天国”(to go to heaven), “最后一觉”(final sleep),得到安息(to have found rest)等词来代替说某人“死了”(to die)。
表示“委婉”的各种英语说法表示“委婉”的各种英语说法所谓的委婉语。
就是Euphemism。
其实就是词义随时间的推移后的一种改变现象先举个词义转变的例子比如一个形容词state of the art表示最新型的。
当然,其也可以表示成state-of-the-art。
但随着不断的使用,这个词语现在的意思是最先进的,最优良的了那这个只是举个例子。
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婉转语的学习吧----------------【死】------------------------------一般,我们最为常见的说法有:pass away; lose one's life这些我们平时很常见。
只知道不要用die,也许没有发现他们是委婉语但还有一些也许你不是很常见。
因为在正式的文学作品或者一些原版书籍中可以看见。
我来举例哈to be no more不再有了。
就是死了。
一样的意思还有to be gone。
还有几个就是有点比喻意义的,比如to join the silent majority 或者表示你对鬼神屈服了to yield up the ghost最搞笑的就是和你死去的父亲团聚。
就是to be gathered to your father----------------【怀孕】------------------------------虽然。
一般我们直接用pregnant。
但其实这个对于外国人来讲直接用是有点不礼貌的其实最为常见的是说某人in the family way。
是最地道的说法之一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也可以但是其实还有几个形容词可以表示比如big,great,heavy包括在后面再加一个with child也没问题;但在美语中,两个现在分词也很常见就是expecting 和anticipating口语的时候注意了。
可千万别直接说pregnant啊~职业的委婉说法1.作为垃圾工,原本是garbage collector但是,美国人却很文雅的说成了sanitation engineer或者barbologist就是卫生工程师或者垃圾学家哈当然英国人也有相应的说法disposal operative2.gardener作为花匠。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由George Blunt 在16 世纪80 年代提出。
在希腊语中,委婉语原是指“好兆头”或者“吉祥的话”等。
直到现在,对委婉语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一般而言,委婉语通常被定义为“用一个无意冒犯的、令人愉悦的表达来代替另外一个直接的、使人不快的表达,也就是,用善意的谎言来掩盖事实的真相”[2]。
为了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和效果,人们往往尽量避免提及一些粗鲁无礼的或人们避讳的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委婉语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 37.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随着认知语言学科的发展,从转喻的角度来剖析委婉语的构成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Lakoff&Johnson 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概念隐喻进行了详尽的研究[1],为委婉语构成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 Neaman, J.S. & Silver, C.G. Kind Words—A Treasure of Euphemism [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World Publishing Corp, 1983.Rawson Hugh认为委婉语是使用温和、惬意或迂回的词汇替代粗鄙、痛苦或无礼的说法。
5 Rawson,H.,1981,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Other Double-talk,CrownEnright(1985)认为世界因受到阻碍而停止运行,人类因不用委婉语的表达方式而充满敌意。
Enrigh, D.J. 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 New York,1985Hudson(1980)认为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1.2 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是指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功能。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出自希腊语,意为“good speech”。
宗教与委婉语产生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迷惑不解和敬畏崇拜。
人们认为用委婉语称呼传说中的神灵,可以起到安抚和尊敬他们的作用。
现代委婉语范畴较广,不仅包括鬼神、裸体、排泄、新盖、生育、疾病和死亡等传统禁区,而且涉及到年龄、婚姻、职业、金钱、政治和战争等当代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又莫过于年龄、婚姻、职业、金钱、生老病死和排泄等几个方面。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委婉语的运用均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从它的广泛运用,可以体现出中英方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中国人在语言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为的就是要避免过于直接而给对方造成难堪、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美人在交往中注意显示自我,他们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于对方的脸面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的考虑是次要的,因此他们谈话的话题十分自由广泛,并且强调直截了当的回答。
中英方这种交际观念和模式的差异常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中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差异,寻求中英文化融入的切入口,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因素的融入,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加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英语/ Euphem ism0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os, 其中前缀eu- 的意思是/ good0或/ w ell0, / phem e0即speech的意思。
整个字面意思为ausp icious, good 或fortunate speech, 即/ 好听的话0或/ 中听的话0。
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或塔布( taboo) 有关。
第八讲禁忌语、委婉语和隐语、黑话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什么是禁忌语?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一种意见认为禁忌语是“由禁忌或避讳民俗所产生的不能直言而用其他语言作为替代的语言现象”,“被禁言和用以代言者,均属禁忌语”。
1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禁忌语指的是“在言语中通常避免使用的词语”,“在多数语言中,涉及死亡、性和生殖、排泄等内容的词语往往在禁忌语之列”,这时候就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2而所谓的“委婉语”指的是“为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失礼,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采取的委婉说法”。
3以表“怀孕”的“有喜”为例,按照前一种意见,不论“怀孕”、“有喜”均属禁忌语;而按照后一种意见,只有“怀孕”是禁忌语,“有喜”应属委婉语。
我们赞成后一种意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禁忌语必有委婉语。
如“死”、“怀孕”、“拉屎”等就是禁忌语,而代替它们的“老了”、“有喜”、“方便”等便是委婉语。
可见,禁忌语是委婉语的原形、替代对象,而委婉语则是禁忌语的变形、替代物,禁忌语同委婉语意义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所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所谓的原形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缩略词同其原形之间的关系。
前一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于是有些大学生就用“长得很温柔”来指称“长的很丑”。
学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缩略词,是一种“截取式缩略”,是对歌词使用了藏头用法——只截用后半句,而意指前半句的结果。
4你以为这种意见对吗?为什么?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禁忌语(委婉语)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有关人类的一些隐秘器官或部位的词语,如“阳具、女阴、乳房、屁股”等。
(2)有关人类的性、生殖、疾病、死亡等行为以及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词语,如“月经、性交、怀孕、死”等。
(3)有关人类身体状态、品行的评价的词语,如“貌丑、老、肥胖”等。
(4)各行各业在生产活动中所忌讳的一些词语,如养蚕业将“(蚕)爬、喂(蚕)、(蚕)长了”等都列为禁忌语,而要婉称“(蚕)行、撒叶子、(蚕)高了”;同时也忌说“伸”字,因为蚕只有死了才是伸直的,连与“伸”谐音的“笋”也列为禁忌语,而要改称“萝卜”;而且与蚕病有关的字词也列为禁忌语,如“亮蚕”是蚕病的一种,所以忌说“亮”字,“天亮了”要说成“天开眼了”,“僵蚕”也是一种蚕病,所以也忌言“僵”及其谐音字,“姜”要说成“辣烘”,“酱油”要说成“颜色”或“罐头”;“跑、没、冲”等词也因为其不吉利而被列为禁忌语,连与“冲”谐音的“葱”也得说成“香火”,怕有所冲犯。
6. 委婉语EUPHEMISM1. 定义Euphemism: A figure of rhetoric by which an unpleasant or offensive thing is described or referred to by a milder term (CD); A polite, tactful, or less explicit term used to avoid the direct naming of an unpleasant, painful, or frightening reality (WED); A word or phrase used to avoid saying another word or phrase that is more forceful and honest but also more unpleasant or offensive (CIDE). 英语Euphemism (委婉)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意即good speech (吉利话或好的说法)。
作为一种修辞格,Euphemism (委婉)指的是以较文雅、悦耳或温婉的说法来代替粗野、刺耳或直露的说法。
它能借助语音、语法、词汇及其他修辞手段,得体地表达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或令人恐惧的事物。
其主要修辞作用是在语言表达上减少刺激性和敏感性,从而起到一种缓冲或美化作用。
英语委婉语数量众多,其运用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诸领域,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表达方式1)有关疾病、残疾、衰老、死亡的委婉语疾病soft in the head头软了( 实指疯mad ); the big C大写的C、long illness长期之病 ( 实指癌cancer ); Hansen’s disease汉森之病 ( 实指麻风病leprosy ); irregularity不规则 ( 实指便秘constipation ); heart attack心脏状况( 实指心脏病heart attack disease ); problem skin皮肤有问题 ( 实指粉刺acne ); mental hospital / mental hospital精神病院 / 精神健康中心( 实指疯人院madhouse ); look off colour气色不好 ( 实指身体有病 ); social disease社会病 ( 实指艾滋病 )。
知识文库 第6期100浅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内涵及语用功能李珊珊使用委婉语的好处在于把话说得曲而不晦,避免语言过于直白而伤及对方或给对方留下唐突的印象。
本文分析英语委婉语的语义内涵及语用功能,以期让读者准确理解英语委婉语的内涵并能恰当地使用它们。
1 引言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使用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
前缀“eu”的意思是“good”(好),词根“-phemism”意为“speech”(言语),合起来意思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听的说法)。
斯托克和哈特曼编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给出的委婉语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
”福勒(Fowler,1966)给出的定义,即委婉语是“以缓和、模糊或解释性的表达来替代生硬的真实性或令人不愉快的事实”。
使用委婉语的好处在于把话说得曲而不晦,既不改变基本思想,又避免刺激和伤人感情。
本文从语义学及语用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的内涵及语用功能。
2 英语委婉语的语义内涵从语义学角度讲,英语委婉语分为两类:正委婉语(positive euphemism)和负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
正委婉语是指使所描述的事物比它所代表的真实事物更体面、更重要,即“语义上的扬升”。
例如,将“cobbler”(补鞋匠)成为“shoe rebuilder”即为对职业的美称,听起来更体面。
负委婉语是指把原来可怕或过分的事物说得温和一点。
尤其对于诸如“die”(死亡)之类的一些敏感话题,人们更常用“pass away”、“depart”等词来代替。
2.1 英语中正委婉语的语义内涵英语中正委婉语的语义内涵可分为:1)机关、行业的雅称:如“madhouse”(精神病院)婉称为“mental hospital”;小企业、小公司竞相使用“hotel industry”、“tourist industry”,借以表示实力的雄厚。
委婉语词(euphemism)在社会生活中是广泛而频繁地使用的。
不论在日常生活上还是在政治生活上,随时都可以遇见各种各样的委婉语词。
大概是为了说得好听一些、含蓄一些,在某种容易激动的或敏感的情况下,使人们容易接受。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有出色的委婉语词或委婉的表达方式。
雨果在他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写:“那个辩护士谈得相当好,他那种外省的语句,从前无论在巴黎也好,在洛慕朗丹或蒙勃里松也好,是所有的律师惯于采用的,早已形成的词藻,在今天这种语句已经变成了古典的了,它那种持重的声调,庄严的气派,正适合公堂上的那些公家发言人,所以现在只有他们还偶然用用;譬如:丈夫称良人,妻子称内助,巴黎称为艺术和文化的中心,国王称为元首,主教先生称为元圣,检察官称为辩才无碍的锄奸大士,律师的辩词称为刚才洗耳恭听过的高论,路易十四世纪称为大世纪,剧场称为梅尔波曼殿,在朝的王室称为我先王的圣血,音乐会叫作雍和大典,统辖一州的将军叫作驰名的壮士某,教士培养所里的小徒弟叫作娇僧,责令报纸负责的错误叫作在刊物的篇幅中散布毒素的花言巧语等等等等。
”雨果在这里开列了一大串代用词,但后面的一些已经属于讽刺语词,不好叫做委婉语词了,头几个如“良人”(=丈夫),“内助”(=妻子),则是道地的常见的委婉语词。
法语中的“lebonhomme”和汉语中的“良”,有点像;英语叫“balf”,直译出来是“(比我)还要好的(配偶中的)另一半”,也就是同样的委婉语词。
称妻子为“内助”,反映了旧社会中习惯上男人出外谋生,女人在家搞家务,故“内助”在旧时也称“内子”,与此相应,丈夫称为“外子”。
“内助”是称呼自己妻子的,略带有谦虚称谓;如果称呼朋友的妻子,则加一“贤”字,作“贤内助”,则又是尊敬又是委婉了。
从前,称自己的妻子往往卑称为“拙荆”,译成现代日常用的汉语,就是“鄙人的很俭朴的女人”。
“荆”是“荆钗”中的“荆”,有这么一句成语:“荆钗布裙”,别在头上的“钗”不用金属制成,而只用草木制成,就叫做“荆钗”;穿的裙子不用绫罗绸缎做料子,只用粗布做料子,这不就是俭朴的表现吗?“拙荆”中的“拙”,就是“鄙人”的委婉说法——或者说,是一种卑称,即说,我这个人不怎么聪明,我这个人比较蠢,或说我这个人是个笨蛋等等。
浅析汉语委婉语摘要:汉语委婉语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以婉转、温和的语言来表达难听的或不便直接听到的对象。
本文主要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内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语用分析一、委婉语的定义内涵委婉语在英文中叫做Euphemism,它源于希腊语euphemisms。
前缀eu-意为well,pleasant,good;词干pheme意为speech。
因此euphemism 就是说“好听的话”或“讨人喜欢的话”。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来表达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的言语,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语言是客观社会现象的主观反应。
在现代社会,随着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其在学术交流、政治军事活动以及旅游服务等领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
二、汉语委婉语的主要内容人类交流永远离不开使用语言,而温和婉转的语言是交际中的一种润滑剂,它不仅可以克服人的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减缓或消除人际交往中因直截了当而引起的种种不快,其主要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避讳死亡、疾病。
“死”自古代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忌讳的字眼之一。
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人对“死”各种说法都予以回避,在很多场合都采用比较委婉的说法。
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非常之多,形式也非常丰富。
根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一百多种,如“逝去”、“去世”、“谢世”、“牺牲”、“长眠”、“作古”、“老了”、“安息”、“作古”、“长眠”等等,多不胜数。
疾病也是人们不愿提及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有所避忌。
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早朝”。
(《孟子•公孙丑下》)其中的“采薪之忧”就是“疾病”的委婉语。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用“采薪之忧”,而说“身体迁安”、“不舒服”等等。
2.避讳粗俗不雅的事物。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人们在交际时,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性行为、大小便、生育等等,如果直言不讳的表达,往往会让人感觉尴尬,受话者也会觉得对方非常粗俗,缺乏涵养。
科技风2016年4月上浅析汉语委婉语的分类潘丽鹏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在交际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宜直抒其意的语言,人人往往会使用委婉语。
有关委婉语的分类,众说纷纭。
且分类标准不同,其结果亦是大相径庭。
本文根据委婉语的功能,对汉语委婉语的分类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汉语委婉语;委婉语分类一、起源汉语委婉语源远流长。
远古时期,人类由于缺乏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将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看作是神灵的佑护或惩罚,随之产生了对神灵敬畏的词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诸多与宗教(神灵)有关的词语或句子,演变为后来的委婉语,当然这只是委婉语的起源之一。
随着历史的推进,人类交际日益增多,各类委婉语应然而生。
明朝时期学者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
如舟行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以梨为园果,伞为竖笠;讳狼藉,以棒槌为兴哥;讳恼燥,以谢灶为欢喜”。
此外,汉语委婉语受儒家影响较深。
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儒家所倡导的“中庸”、“和谐”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和举止。
所以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会避免使用一些粗俗语、禁忌语等,委婉语由此而生。
二、定义有关委婉语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虽不尽相同但亦殊途同归。
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斯托克和哈特蔓将委婉语定义成“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
”在《修辞学》中,唐钺将委婉语称为“微辞”。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其称作“婉转”、“避讳”。
《辞海》将其定义为:“不直说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
”笔者认为斯托克和哈特蔓的定义更为全面的阐释了委婉语的概念,直达其内涵。
三、研究现状有关委婉语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
Hugh Rawson 把委婉语分为积极委婉语和消极委婉语。
这种分法是从语义角度进行的划分。
在《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中,束定芳和徐金元认为从语义角度对委婉语分类忽略了一些不涉及到语义本身变化的委婉语,比如“缩略法”(eg.WC代指厕所)。
1.2 委婉语的概念委婉语是指用一种不明说、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功能。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最早出自希腊语,意为“good speech”。
宗教与委婉语产生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迷惑不解和敬畏崇拜。
人们认为用委婉语称呼传说中的神灵,可以起到安抚和尊敬他们的作用。
现代委婉语范畴较广,不仅包括鬼神、裸体、排泄、新盖、生育、疾病和死亡等传统禁区,而且涉及到年龄、婚姻、职业、金钱、政治和战争等当代生活中最敏感的领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又莫过于年龄、婚姻、职业、金钱、生老病死和排泄等几个方面。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委婉语的运用均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从它的广泛运用,可以体现出中英方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中国人在语言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为的就是要避免过于直接而给对方造成难堪、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美人在交往中注意显示自我,他们把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于对方的脸面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的考虑是次要的,因此他们谈话的话题十分自由广泛,并且强调直截了当的回答。
中英方这种交际观念和模式的差异常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中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差异,寻求中英文化融入的切入口,加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文化因素的融入,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加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英语/ Euphem ism0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os, 其中前缀eu- 的意思是/ good0或/ w ell0, / phem e0即speech的意思。
整个字面意思为ausp icious, good 或fortunate speech, 即/ 好听的话0或/ 中听的话0。
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或塔布( taboo)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