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 格式:docx
- 大小:65.95 KB
- 文档页数:12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能处理好理想与责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模拟、讨论等形式养成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的职业核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念: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需具备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启发思考)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128页《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的故事,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学生:讨论(略)。
教师:在主观条件上,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板书)教师: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大家知道理想信念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略)1.理想信念的关系(板书)学生: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教师: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板书)教师: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学生: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
教师:就国家而言,众多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个体,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个体而言,拥有理想信念的人生是充实而幸福的,而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则是空虚、痛苦和可悲的。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3、情感目标: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
【教学重点】1、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需具备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阅读教材第127~128页《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的故事,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2、课堂讨论3、总结:在主观条件上,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
「讲授新课」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1、理想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1)多媒体展示:“保尔柯察金”(2)思考问题: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3)总结:就国家而言,众多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个体,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个体而言,拥有理想信念的人生是充实而幸福的,而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则是空虚、痛苦和可悲的。
3、理想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1)阅读材料:教材126页“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条件”(2)思考问题:怎样理解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几个重要条件?(3)总结: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等等。
二、实现理想要有坚定的信念1、信念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要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
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是通向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第一课时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地位: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一课时,阐述了意志的涵义、意志的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志教育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目标:认知方面:了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认识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的自觉性。
运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学情简要分析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理想信念和意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少系统的学习。
有些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目标,把理想信念看做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在生活方面,因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溺爱等原因,做事缺乏坚持和意志力。
需要培养和锻炼坚强的意志。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配乐故事《独臂英雄的故事》。
根据故事,讨论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引思明理1.活动体验,体悟意志具体做法:教师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
活动后,学生谈感悟,师生总结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1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
意志和行动紧密相连,称为意志行动。
2.案例分析,明晰意志作用播放视频《感动中国----钱伟长》片段,让学生根据视频讨论意志的作用。
师生总结:意志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意志是人生发展的精神支柱。
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3.讲述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说一说:体育名将等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
《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的第三个课题。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这节课侧重点是“运用理想信念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着重阐述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发到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和责任。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为本课程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
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让处理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增强意志,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履行职责中把理想变为现实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勇担责任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因为: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重要地位,而理想信念又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
中职生不仅较系统的掌握了专科知识,而且拥有较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应在学好文化知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同时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依靠意志付诸行动,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
2、能处理好理想与责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模拟、讨论等形式养成自主学习和信息处理的职业核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念: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难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理想信念需具备的意志与责任。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启发思考)教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128页《三轮车夫的理想与奋斗》的故事,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学生:讨论(略)。
教师:在主观条件上,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自觉的责任。
一、理想信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板书)教师:根据平时生活的经验,大家知道理想信念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略)1.理想信念的关系(板书)学生: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其中,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教师: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2.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板书)教师: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学生: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
教师:就国家而言,众多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个体,是国家和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就个体而言,拥有理想信念的人生是充实而幸福的,而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则是空虚、痛苦和可悲的。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2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12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2.加强自身修养,磨炼坚强意志,坚定理想信念,承担社会责任。
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第21届冬奥会上,我国花样滑冰老将申雪、赵宏博夺得金牌,20多年的执著追求终于如愿以偿,这启示我们()。
A.只要执著追求,任何理想都能实现B.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一一帆风顺的过程C. 理想的实现需要踏实肯干、坚忍不拔D.理想是一成不变的,要终身为之奋斗2.杭州司机吴斌驾车行驶途中被异物击中身负重伤。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公交大巴车靠边停稳,拉住手刹,亮起双闪,打开车门,甚至还叮嘱乘客“别乱跑”。
英雄的壮举主要源自他( ) 。
A.稳定的心理索质B.本能的习惯动作C.强烈的责任意识D.职业的条件反射3.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人生远大目标是美好的,但人生目标不能自动实现,必须做到(A.持之以恒,坚持不懈B.不断调整人生目标C.逐步确立坚定的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格言表明( )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因此难以实现B.理想一旦确定,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C.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必须的主观条件D.只要艰苦奋斗,理想就定能够转化为现实5.中职生小康在校学习期间,多次与志愿者一起走进农村,在清理垃圾的同时,向村民宣传环保的理念。
作为中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 )。
A.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B.得到别人的赞许C.获得更多的荣誉D.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6.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
这些事例说明了( )。
A.经历挫折后,肯定会成功B.挫折会让人失去信心C.挫折对人的意志是考验也是磨炼D.要想成为名人就要经受住挫折7.街子说:“德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十二课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第一课时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地位: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一课时,阐述了意志的涵义、意志的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教育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志教育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的意志。
教学目标:认知方面:了解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认识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实现理想的重要作用,增强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的自觉性。
运用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学情简要分析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方面对理想信念和意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少系统的学习。
有些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大部分学生缺乏目标,把理想信念看做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在生活方面,因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溺爱等原因,做事缺乏坚持和意志力。
需要培养和锻炼坚强的意志。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配乐故事《独臂英雄的故事》。
根据故事,讨论说明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引思明理1.活动体验,体悟意志具体做法:教师播放2首曲子,学生平举胳膊,保持不动,坚持下来的为胜利者。
活动后,学生谈感悟,师生总结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状态和自觉能力。
意志和行动紧密相连,称为意志行动。
2.案例分析,明晰意志作用播放视频《感动中国----钱伟长》片段,让学生根据视频讨论意志的作用。
师生总结:意志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意志是人生发展的精神支柱。
实现理想离不开坚强的意志。
3.讲述故事,感悟理想信念与意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说一说:体育名将等名人成长成功的故事。
故事带给自己的启示。
启示从两个方面引导:一是有理想信念,二是有坚强意志。
(2)分享自己的理想。
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想。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明确:理想和信念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信念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意志力(这是区别)。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这是联系)。
教师多媒体展示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一壶沙子变成了一壶清冽的水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
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
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
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队员们一个个像塌了架,丢了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队长。
这可怎么办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用力晃了晃,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的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
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
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水壶盖,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
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
”(2)第一千零十次推销凡是去过肯德基的人,都会看到店门口有座塑像,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态度和蔼可亲,他就是桑德斯上校。
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
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还能对人们做些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份秘方,那是一种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可能喜欢它。
我何不把这份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在后来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那辆“老爷车”,穿着那身白西装,足迹遍及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叫卖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一声“同意”。
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小组展示交流,教师总结升华:追求一种理想,意味着坚信这种理想是正确可行的,而这种坚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一种状态。
理想信念对人生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板书)。
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意志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和多方面的打造。
锻炼意志包括哪些方面许多成功者都经历过刻苦锻炼以形成顽强意志的过程。
请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刘宏的故事,思考应当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讨论总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参加各种必要的社会实践;学习各方面的道德楷模;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的修养等。
体验导行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专业特点,确立理想,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和锻炼意志的计划,并实施。
我的姓名-----------出生于-------年------月------日一、我的理想1.我要成为一个------------------------------2.我要做成----------------------------------3.我要过------------------------------------二、我三个月的目标是(----年----月----日至----年----月----日)三、我六个月的目标是(----年----月----日至----年----月----日)四、我一年的目标是(----年----月----日至----年----月----日)以上是我对自己生命所做的----------------,我要付出我全部的-----------------来实现它。
我---------------,我一定能成功!课后延伸: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请拟定加强自身责任意志的计划。
第二课时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十二课的第二课时,阐述了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理想的实现和个人责任有密切的关系。
责任的的含义;理想信念和责任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觉的责任是实现理想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勇于承担责任,是实现理想的必要条件,是坚定信念、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教育学生要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理解理想信念和责任的关系;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加强修养,承担起社会责任。
因为许多中职生缺乏责任意识,不愿担当,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勇于担当的人,有难度。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责任的含义,明确敢于担当是实现理想的必备品质,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责任。
(3)运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修养,敢于担当,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师:配乐故事《采油工人代旭升的故事》。
生:根据故事,讨论说明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
师总结引出课题。
引思明理:实现理想要敢于担当(板书)责任心小调查。
师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回答:1.你认为社会志愿者服务是一种高尚的服务吗()A.是 B.一般 C.不是 D.没想过2.你愿意当一名无报酬的义务志愿者者吗()A.非常愿意B.愿意C.不愿意D.不考虑3.你对中职生勤工俭学有什么看法()A.非常赞同,自己也会这样做B.赞同,但自己怕辛苦没有打工C.一般,不赞同也不反对D.反对,认为这样很寒酸4.你对父母为了子女今后的生活(包括买房、存款、找工作)一切包办的看法A.挺好,应该的,那是父母的义务B.可以,不喜欢但还是接受了C.反感,那样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D.无所谓5.你认为工作难找与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差有关吗()A.必然有B.说不好C.不认为D.没想过6.你认为以下哪一点更利于你在工作中的发展 ( )A.美丽的外表B.高学历C.能说会道D.较强的责任心7.当你看到学校的水龙头没关紧时,你会自觉关上吗()A.会,因为水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离不开水B.不会,因为那不是我的责任8 .你认为学校的荣誉与我们有关吗()A.没关,那是学校老师的事B.有关,我们也是学校的一员C.没想过,不太确定9.你认为你做得到尽心尽力为他人服务吗()A.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B.不能,自己的事还没有做好呢C.想做但因种种原因没做成1.实现理想离不开责任担当(板书)师: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到“班级的荣誉便是我的荣誉”,都是责任的细化和具体要求。
如何理解理想的实现与个人的责任的联系生:每一个人都应当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承担自己言行所造成的后果,即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理想及价值负责。
师:一个有了崇高理想的人,也应当是一个高度负责的人。
PPT展示故事:在1922年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禁用的烟火爆竹,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
一天下午,他走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
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走,去了警察局。
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但他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判定男孩交美元的罚金,当时美元可以买145只母鸡,这可算是一大笔钱。
这个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给我。
”从此,小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他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欠爸爸的那笔罚金。
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做导演,一人扮演父亲,一人扮演小男孩,一人扮演警察。
学生看表演,谈感悟。
学生分享感悟,师总结:一个人要敢于担当责任,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理想信念与责任的关系(板书)师:人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负责、对将来的职业负责,尤其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既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又取得人生的成功。
(1)对自己负责:情境再现:上实训课,A同学不愿意多练怕脏怕累;B同学认真观摩老师示范认真苦练。
学生表演,学生谈感受。
(2)对家庭负责:多媒体视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师:2013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举行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全国人民为这些少年的责任心感动。
他们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扛起家庭的责任记住这些坚强、孝顺、乐观、自强、有责任心的好孩子:路玉婷、龙花、邵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