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14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一、引言风电项目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技术要求,风电项目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对于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分析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等)、技术故障、设备损坏、供应链中断、政策变化、市场风险、环境污染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可以采用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法、层级分析法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风险进行分类,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和最紧迫需要处理的。
通常,风险的优先级可以根据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估来确定,也可以根据项目的特定需求和目标来进行调整。
三、风险管理1. 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通过采取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者减少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例如,在项目选址阶段,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相对安全的地点建设风电项目,以规避自然灾害的风险。
2.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通常是通过购买保险来实现。
风电项目可以购买适当的保险,以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获得经济赔偿,减轻项目的损失。
3. 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例如,在风电设备的设计和创造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4.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后采取措施来降低其对项目的影响。
例如,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者设备故障时,及时采取紧急维修和恢复措施,以尽快恢复项目的正常运行。
风电场典型危险点危险源分析控制措施风电场是指由多台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发电场,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些典型的危险点和危险源。
下面将对风电场的典型危险点和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高空作业危险风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设置在较高的地面以上,风机塔身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上,风机叶片的工作范围更高。
高空作业是风电场运维过程中最常见的作业,也是最具危险性的作业环节。
1.危险源:(1)高处坠落:高空作业人员可能因踏空、保护设备失灵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坠落事故;(2)物体坠落: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物体可能掉落,造成伤害。
2.控制措施:(1)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设置安全网和护栏;(2)定期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对于悬挂、吊装工作,应尽量采用机械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员高空作业。
二、电气危险风电场发电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路,存在电击、电火灾等电气危险。
1.危险源:(1)电气设备故障:由于电缆老化、短路、电线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电气设备故障;(2)电气设备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失误造成电击等伤害;(3)电气火灾:电器设备过载、电线短路等原因导致火灾。
2.控制措施:(1)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2)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事故;(3)定期进行用电设备的漏电检测,确保电气设备的工作正常;(4)加强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对临时用电进行专业审核和监督。
三、机械设备危险风电场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检修和维护,存在机械设备危险。
1.危险源:(1)机械设备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时失误导致伤害;(2)机械设备故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损坏、老化等原因导致故障。
2.控制措施:(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2)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设备的故障;(3)提供必要的紧急停机及急停装置,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停止设备。
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尤其是风力发电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风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因而风力发电场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针对风力发电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如下:一、主要生产建(构)筑物、设备事故危险因素辨识分析1、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对风力发电设施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之一,地震烈度不同影响程度不同。
因此,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中应依据地区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辨识。
2、坍塌危险性分析场址选区时须严格考察地基土层的地质构造,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方式的坍塌事故:桩基设计不合理,未按设计要求回填土方、施工中存在问题,如:野蛮施工等,发生坍塌事故。
桩基设计载荷不符合安全要求,未达到最大风机载荷要求,造成基础缺陷事故。
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质量不良,混凝土标号未按设计配比,造成坍塌事故。
基础设计强度不够,不能承受风机的动、静载荷、基础发生明显沉降甚至造成坍塌、地基缺陷事故。
地面基础周围未采取防风固沙措施,风沙对风机基础的潜蚀和淘蚀造成基础坍塌事故。
3、主要建筑物缺陷危险性分析(1)升压站的建筑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升压站的主要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若未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建筑基础在冻土层未考虑防冻措施;施工期间未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规程进行施工等造成主要建筑物有缺陷,从而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
(2)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与塔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选址不当,安装地点可能发生滑坡、塌方等。
因基础设计不当、基础质量不良、基础载荷不正确等或地震、极端天气下超过风机安全风速的大风等自然灾害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倒塔事故。
基础发生明显沉降或沉降不均可能引起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振动、倾斜,严重的可能造成倒杆塔。
塔架设计不良,造成风机运行中产生共振,发生倒塔事故。
塔架产生振动或频繁晃动,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减少发电量或停机,甚至可能引起倒塔事故。
风电项目的主要风险分析风电项目的主要风险分析与对策2008-2009年是我国风电行业的超常规发展的两年,在可再生能源法的鼓励下,各地风电项目如雨后春笋,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入也不断加大,这其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可行性研究偏差由于项目一拥而上,导致可行性研究单位报告质量下降,当然还有些报告显然是受到业主的干扰,目前主要的问题是:1、超概由于东北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山区,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区域的地址构造、运输难度、施工时间、林业补偿等预估不足,使得项目在实施中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策:可以要求投资对项目提供完工担保,对于异地投资企业可以要求其提供商业银行保函。
2、测风不准测风不准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测风时间不足,或者利用数据区间异常;二是业主出于经济性要求,对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干扰。
在项目投产后,由于风期明显低于预测,导致项目不能达到正常的经济效益,我们接触项目中有的风期时间低于预测1/3。
该风险将导致项目整个运营期不能达到经济性,直接威胁项目的生存。
对策:要根据投资人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五大电力集团项目,由投资人对项目提供担保;对于其他投资人或项目法人,应设定提前偿还机制,并要求其提供投资总额一定范围内的备付信用证。
二、接入系统滞后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企业无条件、全额接受风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人不同,且风电对电网产生冲击,因此接入系统成为电网企业与风电企业博弈的关键。
对于电网企业投资的项目,接入系统不是问题,但对于其他投资人的项目,这部分投资谁拿、何时建成则成为项目何时能够真正投资的关键。
我们接触项目中,由于接入系统迟迟无法落实,导致项目完工后两年无法运转。
对策:对于非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投资项目,应要求项目投资人提供至少一年的偿债储备金。
三、电价差异不同的风电项目基础电价不同,且获得保证不一致。
从以往的0.87元/度到近期的0.5元/度,甚至更低,对项目经济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策:预计电价由中标结果决定,而后续电价则要与电网企业的博弈,因此要关注项目公司,特别是投资人对电网企业的干预能力,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项目还是不要介入。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一、引言风电项目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为了确保风电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本文将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风电项目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风资源评估不许确、风机设备故障率高、电网接入问题等。
针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详细的风资源评估,确保风电项目选址合理;- 选择具有良好质量和可靠性的风机设备供应商,并进行充分的设备检测和测试;- 提前与电网运营商进行沟通,解决电网接入问题。
2. 市场风险风电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电价波动、政策变化、竞争压力等。
为降低市场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长期的电力销售合同,确保稳定的收益来源;- 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项目策略;- 提高项目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
3. 资金风险风电项目的资金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难度、资金回报周期长等。
为解决资金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寻觅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优化项目的资金结构,降低债务比例,增加股权比例;- 提前制定详细的资金回报计划,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4. 环境风险风电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生态破坏、噪音污染等。
为减少环境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项目选址前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择低噪音的风机设备,并合理安排风电场的布局;-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沟通,解决环境争议。
三、风险管理1. 风险评估与监测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风电项目的各类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及时发现和分析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风险防范与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例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可靠性;建立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等。
3. 风险应对与应急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
风电场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1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风力发电场的范围大、风力发电机组分布面广,自然因素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1)飓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高度大(一期风机为轮毂高度65米,二期风机轮毂高度为80米),如果塔架基础达不到设计要求、塔架各节连接部位连接件松动、检查不及时,遇有强大的飓风天气,容易发生塔架晃动过大、倾覆、折断、直至垮塌等危险因素。
2)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高大,地处坝上高原,受雷击几率大,如果避雷针和避雷装臵失效或检测、维护不及时,将导致避雷装臵不起作用,容易发生雷击事故,导致火灾和触电等危险因素。
3)地震:地震灾害是难以预见的自然灾害,如果将发电机组的布臵选择在地震频发区域范围内,塔架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质量不合格,遇有震情则灾害后果是灾难性的,容易造成塔架、发电机组等毁灭性垮塌破坏。
4)低温危害: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臵位于寒冷地区,最低气温可达-34.8℃,遇有低温天气在塔架上部进行维修、保养设备,如果防寒措施不到位,则易于造成维修人员手脚冻僵,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发电机组的叶片在低温强对流天气容易在叶片上挂上薄冰;在低温下金属设备部件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导致机械运转失衡;齿轮箱油受冷空气影响会产生冷凝,造成机械不能正常运转等危险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地震和飓风引起的坍塌、雷击(包括雷击火灾和雷击触电)、低温伤害等。
4.2 风电场建设期间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受作业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如下危险有害因素:1)高处坠落:按照《高处作业分级》规定标准,凡高度在基准面2m(含2m)以上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发生的坠落事故为高处坠落事故。
风电场项目有许多设备、设施及操作平台的安装位臵都在2m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65米和80米高的塔架上。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一、引言风电项目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技术和环境条件,风电项目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二、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风电项目的核心是风力发电机组,其技术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影响项目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风力资源评估不准确、风机设计缺陷、设备故障等。
针对这些风险,项目团队应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选择可靠的风机供应商,并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体系。
2. 市场风险风电项目的运营收入主要依赖于电力市场的价格和政策支持。
市场风险主要包括电力价格波动、政府政策变化等。
为降低市场风险,项目方应充分了解电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政策趋势,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并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3. 资金风险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资金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难度、利率风险、资金回收周期等。
为规避资金风险,项目方应积极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合作,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和风险对冲策略。
4. 环境风险风电项目通常建设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面临着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包括风灾、雷击、土壤侵蚀等。
为应对环境风险,项目方应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估和风险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
三、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与评估项目方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开展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
通过收集和分析项目各个环节的风险信息,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2. 风险规避与控制项目方应采取一系列的风险规避和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在技术风险方面,可以选择可靠的设备供应商,并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体系;在市场风险方面,可以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风电设备吊装工程重大危险源分析及安全管理建议摘要:风电建设项目多处在戈壁荒漠、人烟稀少地区和山地丘陵地带,施工条件艰苦,大件运输困难,风机吊装安全重大危险源高、控制难度大。
尤其2020年全国风电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已引起国家能源管理局的高度重视。
笔者以所属企业多个风电设备吊装工程重大危险源措施和效果为依据,剖析行业多起安全事故的成因,并从运输道路、吊装场地、吊装设备、技术及安全交底、吊装方案落实、极端天气、协同作业和违章指挥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在监风电项目中风机吊装的安全管控重大危险源、防范措施以及安全管控要点。
关键词:风机安装;安全管控;重大危险源防范;监理要点1运输道路山地风电项目,主要防范雨雪天出行车辆事故,路基填方边坡坍塌导致的车辆侧翻事故,挖方高边坡坍塌,机组设备运输车辆因道路坡度大、转弯半径小等引起的车辆侧翻等事故,以及设备运输期间滑落等安全事故。
监理人员在场内道路施工阶段须严格控制路基基础、路基纵横坡度、路基排水、高边坡坡度及边坡排水、路基回填区域压实度和道路平整度等,不能因村民阻挠、占地超红线和协调难度大等而降低道路标准。
2吊装场地吊装场地必须按照设计平面施工,杜绝因受地形影响而减小场地面积和改变大件布置位置。
吊装作业平台定位放线时,要求大件受风面尽量避免和吊装期间主导风向垂直,吊装场地设计应尽量使主吊车作业期间起重大臂接近吊装期间主导风向,以减少起重臂吊装作业期间的侧面风荷载,在全地形汽车吊大臂处于全伸出工况下且侧向抗风强度较低时尤其要注意。
施工完成后,由场地施工单位、吊装单位、业主和监理人员共同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
松散地基和回填范围应当检测地基承载力,确保达到吊装设备操作手册规定的场地承载力,无法满足的,必须进行地基处理,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二次验收;没有验收合格的场地,不得进场实施吊装作业。
3吊装设备的检查验收首先,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前需要收集并核查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重大维修记录、技术资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使用说明书等。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一、引言风电项目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然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风电项目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风险控制,本文将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风电项目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风能资源评估、风机选型和风机性能等方面。
在风能资源评估中,由于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预测风能资源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风机选型和风机性能方面,由于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的影响,选用不适合的风机或者风机性能不达标可能导致项目效益下降。
2. 融资风险风电项目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资金利用两个方面。
在资金筹措方面,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可能存在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
在资金利用方面,由于项目周期较长,资金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需要高度重视,否则可能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
3. 政策风险风电项目的政策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变动和政策执行不力两个方面。
在政策变动方面,由于能源政策的调整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导致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下降或者项目无法获得政府支持。
在政策执行不力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不足或者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腐败等问题,可能导致项目的顺利进行受阻。
4. 市场风险风电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电力市场和风机市场两个方面。
在电力市场方面,由于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电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项目的电力销售收入下降。
在风机市场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更新换代,可能导致风机价格下降和市场份额减少。
三、风险管理1. 技术风险管理为了降低技术风险,风电项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利用先进的气象预测技术和风能测量设备,提高风能资源预测的准确性。
- 选择可靠的风机供应商,进行充分的风机性能测试和评估,确保选用的风机符合项目需求。
- 建立完善的风机运维和维修体系,及时处理风机故障,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
风电项目的主要风险分析与对策2008-2009年是我国风电行业的超常规发展的两年,在可再生能源法的鼓励下,各地风电项目如雨后春笋,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入也不断加大,这其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可行性研究偏差由于项目一拥而上,导致可行性研究单位报告质量下降,当然还有些报告显然是受到业主的干扰,目前主要的问题是:1、超概由于东北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山区,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区域的地址构造、运输难度、施工时间、林业补偿等预估不足,使得项目在实施中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对策:可以要求投资对项目提供完工担保,对于异地投资企业可以要求其提供商业银行保函。
2、测风不准测风不准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测风时间不足,或者利用数据区间异常;二是业主出于经济性要求,对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干扰。
在项目投产后,由于风期明显低于预测,导致项目不能达到正常的经济效益,我们接触项目中有的风期时间低于预测1/3。
该风险将导致项目整个运营期不能达到经济性,直接威胁项目的生存。
对策:要根据投资人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五大电力集团项目,由投资人对项目提供担保;对于其他投资人或项目法人,应设定提前偿还机制,并要求其提供投资总额一定范围内的备付信用证。
二、接入系统滞后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企业无条件、全额接受风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人不同,且风电对电网产生冲击,因此接入系统成为电网企业与风电企业博弈的关键。
对于电网企业投资的项目,接入系统不是问题,但对于其他投资人的项目,这部分投资谁拿、何时建成则成为项目何时能够真正投资的关键。
我们接触项目中,由于接入系统迟迟无法落实,导致项目完工后两年无法运转。
对策:对于非电网和五大电力集团投资项目,应要求项目投资人提供至少一年的偿债储备金。
三、电价差异不同的风电项目基础电价不同,且获得保证不一致。
从以往的0.87元/度到近期的0.5元/度,甚至更低,对项目经济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策:预计电价由中标结果决定,而后续电价则要与电网企业的博弈,因此要关注项目公司,特别是投资人对电网企业的干预能力,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项目还是不要介入。
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多方合作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风电项目在能源产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风电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诸多重大危险源,给项目带来潜在风险。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风电项目的重大危险源,通过实例分析给出明确的观点,为风电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分析内容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风险风力发电机组是风电项目的核心设备,其安全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中,电气系统、控制系统、机械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方面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风险源。
例如,电气系统中的短路、过载、欠压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控制系统失灵可能导致设备超速、振动或失控;机械系统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等。
2.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吊装作业是风电项目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在吊装过程中,若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环境影响可能导致重物坠落、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例如,某风电项目中,因吊装设备故障导致叶片坠落,造成现场作业人员2人死亡、1人重伤。
3.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风电项目中的高空作业涉及到设备安装、维护和检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
其中,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较为常见。
例如,某风电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因安全带未正确使用,导致1名作业人员从70米高处坠落死亡。
4.自然环境因素安全风险风电项目地处偏远地区,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例如,极端天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对风电项目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某风电场因未充分考虑当地极端天气条件,导致场内多台风电机组倒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三、实例分析以某风电项目为例,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一起吊装作业事故。
事故原因是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将吊装设备超载运转导致故障。
该事故的发生既有人员管理不当的责任,也有风电项目吊装作业环节的风险意识不够的问题。
因此,风电项目应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培训和吊装作业环节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落实。
四、观点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观点:1.风电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安全风险、吊装作业安全风险、高空作业安全风险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安全风险等。
风电设备吊装工程重大危险源分析及安全管理分析摘要:以平原风电140米塔为例,在实际的风电设备吊装过程中,受到高度、管控、操作不当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事故问题,这些事故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风电吊装工程顺利开展,威胁平原风电140米塔工作现场安全,严重时,甚至会带来人员伤亡。
因此,应结合平原风电吊装风险以及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规避平原风电140米塔吊装重大危险源,为平原风电设备吊装工作开展构建良好环境。
关键词:平原风电;吊装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风电设备能够产生清洁能源,逐渐得到社会广泛重视与应用,为进一步发挥风电能源作用,多种大型风电工程相继开展。
但是,由于风电塔设备较高,部分平原风电塔甚至高达140米,这些因素,都增加吊装设备安装风险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从人员培训工作着手,重点关注人员培训以及吊装设备管控工作,只有明确风电设备吊装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辨别设备吊装存在的风险,才能以严格化管理制度或标准,解决困扰平原风电140米设备吊装已久的危险问题,从而加大管控力度,实现设备吊装工作基本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更多平原设备吊装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建议。
国内140米平原风电设备吊装发展以及工程概况1.1 140米平原风电吊装设备发展在2005年,国家针对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政策不断调整[1]。
风电能源得到国家关注,并迅速发展。
风电工程整体高,由传统的90米、120米,逐渐发展为140米风电塔。
140米风电塔[2],每小时获得能源更多。
不同区域的风电行业发展迅速,这也意味着,风电设备吊装工程数量逐渐增多。
此种现象,虽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获得更多清洁能源。
却增加设备吊装难度。
如何开展安全风电设备吊装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应正确识别风电设备吊装存在的风险,并结合风电吊装人员、方式、设备、机械等多种因素,并在实际风电设备吊装前,做好环境等多种设备吊装风险分析工作,从而降低风电设备吊装所存风险,做好事故预防与控制工作。
玉湖风场1号风机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一、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和评估范围(一)基本情况1、玉湖风场1号风机位置及周边环境玉湖风场1号风机分布在市玉湖县玉湖乡玉湖村一带。
2、玉湖风场1号风机规格型号及主要参数风力发电机组型号为CCWE-1500/87.DF变桨距、异步双馈常温型桨叶型号TMT42.8 规格42.8米。
高度87米,材质Q345E。
风力发电机型号中科FDYR01.005;变桨距异步双馈常温型额定功率1560KW 定子额定电压690V,定子额定电流1096A,转子额定电流425A,转子额定电压370V,额定转速1800 r/min,定子/转子接线方式Y/Y,冷却方式风冷。
制造厂家:中科盛创齿轮箱型号TZFC1500A,传动比104.6,功率1660kW,润滑油规格美孚320,单机润滑油用量320L。
制造厂家:太原重工偏航电机型号:QAEJ13256A,额定电压400V,额定电流7.8A,功率3kW。
制造厂家:ABB。
变频器型号HWDF069A1500-ANLN-00801变桨电机型号DFV132S4/SBM ,功率5.5kw,额定电流20/11.6A,额定电压220/380 V。
制造厂家:SEW助爬器型号M410,厂家上海东瑞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二)评估范围玉湖风场1号风机。
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三、安全评估和安全评估表(一)评估方法风机重大危险源采用修正后的格金评价方法开展安全评估。
(二)评估分值个数(三)L、E、C、B2值中最大分值的原因简述L值:1、风机塔架设计时不符合要求,例如未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未遵守〔发改委能源局1403号〕关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定》相关规定,未考虑塔架防腐、覆冰等极端因素,无塔架设计报告。
2、未按风机厂家技术规范要求,定期对保护系统、控制系统进行检查、测试。
如未按要求对超速保护装置、振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进行测试。
E值;塔架坐落在人口密度稀少地区,且偶然处于塔架范围内C值:一般人身伤亡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3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风电项目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一、引言风电项目是利用风能发电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项目,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然而,风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风电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风电项目的技术风险主要包括风资源评估不许确、风机设计不合理、设备故障等。
为降低技术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进行详细的风资源评估,确保风能资源充足且稳定。
- 选择可靠的风机供应商,确保风机的设计和质量符合要求。
-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检修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2. 市场风险风电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不确定、电力市场波动等。
为降低市场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关注国家政策,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做好项目规划和调整。
- 多元化电力销售渠道,降低对电力市场的依赖。
- 建立长期稳定的电力销售合同,确保项目的收益稳定性。
3. 资金风险风电项目的资金风险主要包括资金筹措难点、资金使用效率低等。
为降低资金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寻觅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 优化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资金安全。
4. 环境风险风电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破坏、噪音污染等。
为降低环境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项目规划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要求。
- 加强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三、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与评估对风电项目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环境风险等。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的优先级和影响程度,为后续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2. 风险控制与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
具体措施包括:- 技术风险控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和性能。
风电行业危险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并总结风电行业的危险情况,以提供行业从业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一份参考,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预防策略。
通过对风电行业的危险源识别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风电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有助于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危险源识别与分析在风电行业中,主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高空作业风险风电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高空作业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在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高空进行安装、维护和检修等工作。
因此,高空作业风险是风电行业的主要危险源之一。
这个危险源主要包括高处坠落、吊篮断裂、坠落物打击等风险。
2.2 电气风险风电行业中,发电机和输电线路等是电气风险的主要来源。
从事电气操作的从业人员需要面对电击、电弧等风险。
此外,不正确的电气设备维护和操作也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2.3 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在正常的运营情况下,风电机组运行噪音、振动和高温等因素可能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而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风机叶片脱落等,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危险源防范与应对策略3.1 高空作业风险为了防范高空作业风险,风电行业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确保其掌握安全作业技能、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
此外,必要时可以采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来减少高空作业的频率和风险。
3.2 电气风险为了降低电气风险,风电行业应该推行严格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操作,定期检修设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电气安全教育,提高其电气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此外,应采用可靠的电气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3 正常与紧急情况下的危险源正常情况下,风电行业可以通过安装隔音设备、减振器等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
此外,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与高温等因素相关的健康问题。
锦州两锦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白台子风电场一期重大危险源分析锦州两锦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白台子风电场一期项目部二0一五年十一月一日风电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报告1 依据1.1 法律、法规、规章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03]1346号)·《关于做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关于印发“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1511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局第3号令)·《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39号)·《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1.2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199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74-94,2000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9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9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1999)·《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01)·《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797-2001)·《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办法》(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办法》(GB/T18710-2002)·《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91)·《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83)·《安全色》(GB2893-88)·《安全标志》(GB2894-199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95)·《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 5207—199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1—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 56—1995)·《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92)·《3~110 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一9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1-93)·《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信号报警、连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11-200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GB 5306—85)·《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1995年11月8日劳动部颁布)2、目的重大危险源分析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风电场建设项目和风电场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环境、危险源进行识别,从而制定相应安全目标、重点防护区域、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和风电场运行过程中的本质安全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3、范围设备运行部职责范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风电场建设期的风电场输变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安装调试及竣工交接。
第二部分为:风电场输变电系统运行维护、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维护等生产运行工作。
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1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风力发电场的范围大、风力发电机组分布面广,自然因素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1)飓风: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高度大(一期风机为轮毂高度米,二期风机轮毂高度为米,三期风机轮毂高度为米),如果塔架基础达不到设计要求、塔架各节连接部位连接件松动、检查不及时,遇有强大的飓风天气,容易发生塔架晃动过大、倾覆、折断、直至垮塌等危险因素。
2)雷击: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高大,地处坝上高原,受雷击几率大,如果避雷针和避雷装置失效或检测、维护不及时,将导致避雷装置不起作用,容易发生雷击事故,导致火灾和触电等危险因素。
3)地震:地震灾害是难以预见的自然灾害,如果将发电机组的布置选择在地震频发区域范围内,塔架基础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质量不合格,遇有震情则灾害后果是灾难性的,容易造成塔架、发电机组等毁灭性垮塌破坏。
4)低温危害:建设项目所处地理位置位于寒冷地区,最低气温可达-20℃,遇有低温天气在塔架上部进行维修、保养设备,如果防寒措施不到位,则易于造成维修人员手脚冻僵,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发电机组的叶片在低温强对流天气容易在叶片上挂上薄冰;在低温下金属设备部件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导致机械运转失衡;齿轮箱油受冷空气影响会产生冷凝,造成机械不能正常运转等危险因素,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地震和飓风引起的坍塌、雷击(包括雷击火灾和雷击触电)、低温伤害等。
4.2 风电场建设期间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受作业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如下危险有害因素:1)高处坠落:按照《高处作业分级》规定标准,凡高度在基准面2m(含2m)以上的高处进行作业,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发生的坠落事故为高处坠落事故。
风电场项目有许多设备、设施及操作平台的安装位置都在2m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65米和80米高的塔架上。
在风机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均需要进行登高作业。
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表现为: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支撑基础或支撑物松动和毁坏、不恰当地选择了作业方法,悬挂系统结构失效,负载爬高,攀登方式不对或脚上穿着物不合适、不清洁造成跌落;未经批准使用或更改作业设备等,均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在风机吊装过程中,如果不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操作、或没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体防护用品,保护安全绳挂接位置不正确或人行梯子安装不稳、防护护栏高度不够或失效等,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在叶片吊装作业中,安装人员需要高空出舱进行吊带的解脱工作,如果在高空行走时身体失衡而安全设施失效、挂接安全绳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等,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在升压站内设备安装和场内集电线路安装过程中,电力安装人员需要攀爬电力配电设备、输电线路杆塔等高空作业,如果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没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体防护用品,保护安全绳挂接位置不正确或人行梯子安装不稳、防护护栏高度不够或失效等,都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物体打击:各类施工作业活动中都可能存在物体打击的危险。
如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物的打击、运动着的重型设备的打击、吊件或其它吊物的打击、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违章抛掷工具、随身携带的工具,绑装不牢,造成坠落,都可酿成物体打击伤害。
3)机械伤害:风力发电机设备安装、输变电设备安装过程中。
由于生产的特殊情况和作业的特殊性,往往迫使安装人员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做法,例如进入机舱轮毂内进行螺柱力矩紧固、塔筒法兰连接使用电动工具、液压工具操作不当、在电气安装过程中使用是是沙轮机、电钻等工具,在机舱内狭小、封闭的空间进行作业时,附近存在机械转动设备,发电机高速轴安全防护罩(护栏)被拆除等不安全因素。
因而在安装作业时,最易发生机械伤害。
4)火灾、爆炸:在风力发电机组及输变电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部位主要有高压开关柜、电力电缆、油浸变压器、高压电缆头、润滑油箱、蓄电池组和临时用电线路等处。
(1)油浸变压器在安装后试运行过程中如果存在内部故障,将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电气设施内部绝缘损坏,当保护监测装置失效时,将会造成喷油、火灾和爆炸。
(2)电气线路的敷设质量差,如相序任意交叉;线路接头处处理不规范、电缆连接处耐压强度达不到要求,造成接触电阻值过大而发热,对地或相间击穿均可引发电器火灾。
(3)电气火花、电弧引发火灾:各种高低电气开关在断开、闭合线路时,熔断器在熔断时都要产生电弧,若电弧防护措施不当或失掉防护作用,这种电弧就可能成为点火源,或相间弧光短路引起柜内可燃物发生火灾。
(4)避雷装置不按规定测定、不经常检查,致使避雷装置失效导致雷雨季节发生雷击火灾并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5) 高压电缆头爆炸和火灾:因现场安装、制作环境不好,制作人员技术失误、相间绝缘层内部含有气隙或杂质,在上电试运行时即会发生趴电或涡流磁场,造成电缆头发热或绝缘破坏,从而导致火灾或相间短路爆炸事故。
5)触电伤害: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是电气伤害的一种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