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洁净室是用来生产和制造高品质产品的特殊环境,需要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沉降菌测试是衡量洁净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待测试的微生物类型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悬浮菌落培养基或接触菌落培养基等。
培养基的选择要根据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2.准备培养皿:使用无菌的培养皿,通过高温高压或紫外线照射来消毒。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接种前将培养皿密封。
3.放置培养皿:将密封好的培养皿放置在洁净室内,放置时间通常为1小时或更长,以充分收集空气中的沉降菌。
4.培养:根据培养基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通常在30-37摄氏度下培养24-48小时。
5.计数和鉴定: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和形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计数和鉴定。
沉降菌的计数应该进行按规则的网格方式或无规则的计数方式。
同时,需要鉴定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和分类。
6.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测试结果与洁净室微生物污染的标准。
分析结果应该包括沉降菌数量、种类和类别等。
7.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在必要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增加过滤器或消毒措施等,以减少洁净室内微生物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是一种单点测试,只能反映特定时间段和特定位置的微生物污染水平。
因此,对于一个洁净室来说,需要多次进行沉降菌测试,并在不同时间段和位置进行测试,以全面了解洁净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此外,洁净室沉降菌测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人员应具备微生物测试和洁净室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
2.培养基的制备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3.培养皿的密封和消毒要做到无菌操作。
4.样品收集和出租的时间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是评估洁净室内微生物污染水平的重要测试方法。
ISC 13.040.30 C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6294—2010代替GB/T 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Test method for settling microbe in cleanroom (zon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前言本标准参考了ISO 14698-1《洁净间以及相关环境控制第1部分:微生物控制》,ISO/TS 11133-1:2000(英文版)《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培养基制备和生产指南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的质量保证通用指南》。
本标准代替GB/T 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 16294-1996的主要区别为:—增加了确定最少采样点数目的方法;—修改了原标准 4.8.3.2,改为“4.10.2 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5d。
”;—本标准增加了5.8“日常监控”的内容,增加了洁净室(区)空气微生物浓度控制的纠偏限度和警戒限度的设立和如何确定取样频次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维怡、徐敏凤、冯晓明、王志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标本发布情况为:GB/T 16294-1996。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中沉降菌测试条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洁净室和洁净区,无菌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试和环境的验证。
沉降菌测试方法1、把ф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 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
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
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 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 i 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21nMn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
1 目的确定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2 范围适用于不同洁净室(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定和环境验证。
3 责任QC微生物室负责洁净室(区)沉降菌的监测。
4 内容4.1 参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4.2 监测程序4.2.1 设备高压消毒锅恒温培养箱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4.2.2 培养基及平皿制备4.2.2.1 一般采用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或其他药典认可的培养基4.2.2.2 制备过程如下:◆将培养皿与用三角瓶装好的培养基在高压消毒锅内121℃湿热灭菌20 分钟或180℃干热灭菌2小时;◆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倒置在2-8℃的环境中存放,注意避免污染。
4.2.3 采样点和监测频次4.2.3.1 采样点的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按照洁净区的面积大小,而制定最少采样点数目(附件),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和采样点布置(附件)。
4.2.3.2 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0.8米-1.5米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并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4.2.3.3 监测频次:每月一次,特殊情况及时监测。
4.2.4 测试规则4.2.4.1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4.2.4.2 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4.2.4.3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4.2.4.4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如A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
范围:洁净区
职责:质量部、生产车间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正文:
1.试剂及仪器、器皿
1.1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基
1.2仪器及器皿
1.3生化培养箱,Φ90mm培养皿、锥形瓶、胶塞、灭菌锅、烧杯等。
2.测试前准备
2.1培养基的配制
——按SOP-QM-424《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2.2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2.2.1将Φ90mm培养皿置于121℃湿热灭菌20分钟或180℃干热灭菌2小时。
2.2.2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45℃时,于无菌检查操作间将培养基注入平皿,每皿约15ml。
2.2.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3.采样
3.1采样点的数目及采样点的布置
3.1.2.1采样点的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或过于稀疏,关键区域可增加采样点。
3.1.2.2采样点位置离地0.8-1.5米左右(略高于工作台面)
3.2采样方法:按3.1的要求放置平皿数,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皿暴露30分钟,再将培养皿盖盖上。
4.培养
第1页共2页
所有采样结束后,将平皿倒置在30ºC—35ºC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5.操作结果的评价
5.1用肉眼直接计数并记录。
5.2结果计算
式中 M—平均菌落数(CFU)
M i—1,2,3……号平皿菌落数
n—平皿总数
5.3结果评价标准见下表:
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第2页共2页。
I CS 67.050CCS X 09食品加工与检测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定方法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发 布T/NAIA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宁夏计量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宁夏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秀娟、李谦、苏洋、何淑桢、王晓雨、岳苑、高俊峰、简敏捷、吕晓东、滕园园、杨娜、段巧云、陈玉娜、张小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食品加工与检测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定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加工与检测洁净室(区)中沉降菌测试条件、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检测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洁净室、洁净区以及局部空气清洁作业区(包括洁净工作台)的沉降菌的测试和环境的验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27405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微生物检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沉降菌将培养皿暴露在环境中,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3.2 沉降菌菌落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
4 测试规则4.1 测试状态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均可进行测试。
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区)由用户决定是否需要预先消毒。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和室内测试人员数。
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
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是对洁净室环境中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数量和种类进行评估的方法之一。
沉降菌测试是通过将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使空气中的微生物落到培养基上生长,然后计数和鉴定这些微生物来评估洁净室的微生物污染。
以下是一般的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用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照培养基说明制备培养基。
2. 制备沉降皿:将培养基倒入锅中,加热至液态,然后倒入含有适量培养基的沉降皿中。
3. 安置沉降皿:在洁净室中的代表性位置放置沉降皿,如工作台面、天花板等。
4. 收集样品:根据需要和测试目的,选择适当时间段收集样品。
可以采用定期采样或连续采样的方式。
5. 培养:将采集的样品放置在培养箱中,以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孵育。
通常情况下,温度为30-37摄氏度,孵育时间为24-48小时。
6. 计数和鉴定:在孵育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形成情况,并进行计数。
可以根据菌落的形态和特征,使用显微镜和生化试剂等进行鉴定。
7. 报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记录沉降菌的数量和种类,并参考相关标准,如ISO 14698等,评估洁净室的微生物污染级别。
需要注意的是,洁净室沉降菌测试方法可能因测试目的、要求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实际测试之前,最好参考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指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验证。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应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沉降菌测定和环境的验证。
责任人:QC、QC主任、质量部经理。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药品检验操作规程附录、药品生物测定法。
内容:1 定义1.1 沉降菌用本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1.2 沉降菌菌落数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皿表示。
2 测试方法2.1 方法提要采用沉降法,既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的洁净度。
2.2 人员的的要求测试人员应经过微生物相关知识培训并培训合格方可进行测试。
2.3 仪器培养皿、培养基、恒温培养箱、高压消毒锅。
2.3.1 培养皿一般采用直径φ90mm×15mm的硼硅玻璃培养皿。
2.3.2 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训基(TSA)或沙氏培养基(SDA)或经验证的培养基。
2.3.2.1 培养基配制及灭菌2.3.2.1.1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可以按以下处方制备,也可使用按此处方生产的符合要求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按培养基规定的经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取上述在分除琼脂,混合,微热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3±0.2,加入琼脂,加热融化后,分装,灭菌,冷却至约60℃,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倾注约20ml至无菌平皿中,加盖后在室温放至凝固。
2.3.2.1.2沙氏琼脂培养基取上述成分除琼脂,混合,微热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为5.6±0.2,加入琼脂,加热融化后,分装,灭菌,冷却至约60℃,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倾注约20ml至无菌平皿中,加盖后在室温放至凝固。
2.3.2.2 培养基平皿培养及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宜在2℃~8℃保存,一般以一周为宜或按厂商提供标准执行。
c级洁净区环境检测沉降菌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C级洁净区环境监测中沉降菌的标准方法、标准限值、监测周期及注意事项,以确保生产环境符合相关法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C级洁净区环境监测中的沉降菌检测,包括生产设备、台面、地面等表面的菌落数监测。
三、监测方法1. 培养基准备:选用适宜的培养基,如SDA培养基、PDA培养基等,按照说明书要求配制。
2. 监测区域选择:在C级洁净区内,选择代表性区域作为监测点,如设备表面、台面、地面等。
3. 采样方法:使用无菌棉签擦拭所选监测区域的表面,充分接触培养基。
4. 培养: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5℃左右培养72小时。
5. 菌落计数:观察培养结果,计数菌落数,记录数据。
四、标准限值根据洁净区级别和相关法规要求,C级洁净区环境监测中沉降菌的标准限值为:每平方厘米菌落数不得超过10个。
五、监测周期1. 日常监测:每周进行一次常规监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标准要求。
2. 异常情况监测:当发生设备故障、环境卫生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3. 验证监测:在清洁、消毒等操作前后进行验证监测,确保清洁效果符合要求。
六、注意事项1. 监测前应充分了解沉降菌的生长条件、特点及其与生产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2. 采样过程中应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人为污染培养基和监测区域。
3. 在培养过程中,应保持培养箱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以确保菌落的正常生长。
4. 在计数菌落数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观察和计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当监测结果超出标准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6. 在进行清洁、消毒等操作时,应注意保护个人安全和环境卫生,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7.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8.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沉降菌:用标准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测试方法:本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一般多采用90mm直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俗称沉降碟),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人员职责:洁净室的测试人员应选择与生产操作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的穿戴方式,外面的衣服不能带进100000以上的区域。
测试步骤:1、测试前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2、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
3、静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min以上;动态测试时,培养皿暴露时间不大于4h。
4、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置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d。
6、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试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
可每批选定三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注意事项: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3、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4、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和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测试条件:测试之前,要对洁净室相关参数进行预先测试,参数包括:1、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试。
2、室内送风量或风速的测试或压差的测试。
3、高效过滤器的泄露测试。
测试状态:静态和动态均可进行测试。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由使用者决定是否需要预先消毒。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医药工业洁净室(区)的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被用于收集洁净室(区)内的空气微生物和评估空气微生物活动水平。
沉降菌指的是通过重力和空气流动, 可以从空气中悬浮物中归集在底部,其中包括灰尘以及其他悬浮物。
沉降菌微生物检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的生物洁净室(区)的清洁度评估和风险评估中,其中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包装和测试等诸多阶段,对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活动水平进行检测。
沉降菌测试的步骤包括:1、现场采样:设置采样点,确定采样时间和时间跨度,并在整个洁净室(区)空间内建立分布均匀的采样点,在此期间进行空气样本采集,以此来采集有代表性的空气悬浮物。
2、室内空气样品保存及处理:在空气样品采集完毕后,应采用乙醚、尼龙膜或其它能够有效保存样��微生物活性的特殊材料进行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样品放置在4℃-8℃的低温下保存,减少空气样品中的细菌的活动,以防止空气样品的污染,同时能够有效地延长样品的保存周期。
3、室内空气样品富集:将保存室内空气样品,采用自然富集法进行富集,以便按照正规的检测流程操作,以便获取更加准确的测试结果。
4、室内空气样品检测:采用可用于室内空气悬浮物检测的干式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例如TBDT荧光PCR,快速真菌检测,快速测菌等),在空气中检测洁净室(区)悬浮微生物的活动水平。
以上就是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室内空气样品保存和处理和测试等步骤,步骤之间紧密耦合,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此测试方法可同时检测洁净室(区)内悬浮菌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分析洁净室(区)不同位置悬浮菌数量的分布,以便进一步评估洁净室(区)的清洁度情况。
同时,由于洁净室(区)的清洁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审核计划的定期监督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前期审核数据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去除和定期检查,以确保实验室和洁净室(区)空气微生物活性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