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中国近代文学史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填空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文学的性质是

反帝反封建。

2、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3、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是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4、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达尔

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5、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于1898年以《天演论》为题正式

出版。

6、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

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7、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王国维。

8、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9、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1864年他在《杂感》中提

出我手写吾口,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对这种思想作了明确的表述。10、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裘廷梁。他于1897年发表于《苏

报》的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11、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

原则。

12、近代文学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13、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

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14、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

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15、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致使文学的读者群也日益扩大,逐渐

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16、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爱国主义诗人有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

林昌彝。

17、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

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18、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出现

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等。

19、1895—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

“寻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新诗。

20、梁启超的散文《清代学术概论》,形成了“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

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文体”。

21、传奇剧本有梁启超的《新罗马》、《劫灰梦》。

22、《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

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

23、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

创作中就开始表现出来。其标志是对渐趋崩溃的封建社会进行历史的批判和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文学潮流的形成。

24、西方文化对我国近代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和卢梭的《民

约论》。

25、光绪末翻译的外国书籍已有533种。

26、在社会思潮方面,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如社会进化论、民族民主

革命、男女平权、妇女解放等思想。

27、林纾一人所译的小说,已刊未刊者加在一起,达183种之多。

28、周桂笙译的《毒蛇圈》是当时中国最早的用白话直译的小说。

29、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先后在日本创办了《清译报》、《新民丛报》、

《新小说》、《政论》、《国风》等报刊。

30、“宋诗运动”代表诗人有程恩泽、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堤、金和。

31、龚自珍较好地继承了袁枚“性灵”说的精髓。

32、梁启超在《清议报》开辟“诗文辞随录”专栏,在《新民丛报》开辟“诗界

潮音集”专栏,在《新小说》开辟“杂歌谣”专栏,作为新派诗的主要阵地。

33、“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来的。

34、南社从1909年至1923年为止,共举行雅集24次,出版南社机关刊物南社

丛刻22集。

35、宋诗派标榜宋诗,以苏轼、黄庭坚为宗。

36、宋诗派的诗学观点仍建立在儒学“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

37、“曾门四弟子”是薛福成、吴汝纶、黎庶昌、张裕钊。

38、曾国藩打着“中兴桐城”的旗号,选辑《经史百家杂钞》,用以扩充《古文

辞类篡》的界域。

39、《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词曲概》、《赋概》、《书概》、《经义概》六

个部分。

40、“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年间“诗人不专宋盛唐者”的一个诗歌流派。标

举“开元”、“元和”、“元佑”的“三元”之说,“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

41、“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陈衍、陈立三、夏敬观、郑孝胥、沈曾植、袁

昶。

42、陈衍的《石遗室诗话》是“同光体”诗派诗学理论的重要专著。

43、《射鹰楼诗话》的作者是林昌彝。

44、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同

时提出“文界革命”。

45、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正式成立。

46、在近代社会激变的年代里,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涌进,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发生了全面的冲突与交汇,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被介绍到我国,逐渐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哲学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47、魏源不但从正面提出了变法的要求,而且最早从正面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理

论。他在林则徐编篡的《四洲志》的基础上扩充增补而成的《海国图志》这一有关世界知识的书籍,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地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

48、黄遵宪的一些诗作,如《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等,别具风味地表述了自

己幼稚的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见解。

49、在《人境庐诗草序》中,康有为在清醒认识现实的基点上,盛赞黄遵宪的诗

作“精深华妙,异境日辟”。提出“采欧美人之长,荟萃熔铸”。

50、康德、叔本华这些西方哲贤对王国维一生所走过的学术道路,发生了极其深

刻的影响。

51、在维新变法前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日本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和介绍,

先后出现了不少研究日本的著作。如《谈瀛录》、《扶桑日记》、《游历日本图经》、《日本新政考》、《东槎见闻录》、《使东述略》、《使东杂咏》等。

52、黄遵宪既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又是日本文化的介绍者。他于1879年

和1889年先后完成了《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

53、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启发了国内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

新为蓝图实行变法。

54、黄遵宪创作了许多反映日本历史、歌咏名胜古迹、描写风俗习惯的诗篇,它

有助于我国人民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如《西乡星歌》、《不忍池晚游诗》、《樱花歌》、《都踊歌》等。

55、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在《新小说》第一号上。

56、梁启超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标明为“政治小说”的《新中国未来记》,演述维

新派的政治理想。

57、新派诗的主要代表有: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蒋观云、

丘逢甲。

58、“四种力”指的是小说“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

59、王维国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