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前段时间,许多温州中小企业相继倒闭,企业管理者纷纷外逃。
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链的断裂,而这与我国的银行借贷体制不完善密切相关。
日本是亚洲的主要经济大国,而其在战后经济迅速发展也令人惊叹。
为此笔者旨在分析研究日本主银行制度,从而得出一些有助于我国现在银企关系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主银行制度利弊中国银企关系启示一.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兴起1927年日本银行法改革前,由于开办银行资本金要求较低从而导致多家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环境下生存纷纷同企业互任董事,保持密切关系。
1949年日本重新开放股票市场,未来避免被兼并,企业和银行的持股关系得到了发展。
其次,由于战后老财阀的接替以及财产税的实施削减了大部分控股公司及财阀家族所拥有的股份。
最后,战后企业向公众出售股份而早就了一个分散化的小股东阶层,而这些小股东的收益不足以负担其对公司进行监控成本。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于贷款分散化的需要和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主银行制度应运而生。
对于主银行制度的定义没有一个较为正式的说法,但是一般认为主银行表示一个企业与某个特定银行之间的长期关系,并且该企业从其主银行那里的借款占该企业价款总额的份额最大。
青木昌彦提出在衡量主银行关系中有五个重要指标:(1)银行贷款额度。
(2)银行与债券发行相关的服务。
(3)持股份额。
(4)支付结算账户。
(5)信息服务和管理资源的提供。
此外,对于某一企业而言,其交易银行是否成为主银行的基本条件包括:(1)能长期持续地向企业提供最多贷款的银行;(2)银行是企业最大股东之一;(3)银行与企业形成综合的交易关系;(4)银行与企业保持密切的人事关系;(5)银行是企业危机的救星。
二.日本主银行制度的机能主银行制度对于战后日本的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其机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向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资金的机能:首先,由于主银行与融资对象企业保持长期的交易关系,而其往往是企业最大的股东,通过派遣董事和企业保持密切的人事关系,银行非常容易获得企业所有的经营情报。
金融危机后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新发展及启示苏 杭 内容提要: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帮助陷入严重经营危机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日本政府以确保资金供给、消除雇佣不稳定为出发点推出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政策。
这些政策在短期内扩大了面向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扭转了中小企业持续破产的局面;从长期看,这些政策为日本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与日本在经济结构的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因此,金融危机后日本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 中小企业政策 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日本中小企业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
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避免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这些政策的施行,阻止了中小企业破产局面的持续恶化,并为危机后中小企业的经营革新指明了方向。
由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与日本存在某些相似性并且危机同样给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因此,分析日本中小企业政策的新发展及走向对推行适应我国发展特点的中小企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一、金融危机后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一)经营环境趋于恶化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经济经历了严重衰退,形势十分严峻。
总体说来,出口受阻,企业破产,失业剧增,国民生活不断受到“压迫”,股票跌至19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最低点,日元快速升值,等等,这些都导致日本国内对于经济前景感到悲哀。
(二)融资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日本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恶化的局面也已经超过以往的最低水平。
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商工中金于2009年3月公布的中小企业景气状况调查报告说,显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融资指数”2月份又下滑了216,降至负2010,连续7个月下滑,并创下自1985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叶佳,2009)。
在另一项由日本政策金融公库进行的调查中,有2617%的企业认为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正变得“严格”,该比例已连续3个月超过20%,说明中小企业对融资环境恶化的不安感正趋作者简介:苏杭,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2006.9管理视野基于日本模式的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秦松杨苗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0)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近年来困扰武汉市中小企业的一个瓶颈。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顺利地为其发展融入资金是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现状分析,得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再通过借鉴日本成功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融资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09-119-01一、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现状据武汉市经济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9.3万余户,其中大型企业86户,其余全部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99%。
而在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26.08%、24%、23.5%和17.4%。
但与中小企业所作贡献不相称的是其所占融资份额却相对低小,摆在现实的情况是,担保贷款难、银行贷款难、直接融资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1.在担保贷款方面,武汉市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公司不多,且资本金多在5000万元以下。
至2005年5月底申请担保的企业1200余家,只有80余家累计得到197笔贷款,金额为52147.8万元,担保成功率不足6.7%。
2.在银行贷款方面,据市金融办统计,截止2004年底,武汉市各银行对全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586.55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的23.64%。
武汉地区各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流动资金贷款余额仅为28.1亿元,当年新增12.06亿元,仅占各项流动资金贷款增量的8.88%。
截止2005年6月30日,武汉地区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5.44%。
3.在直接融资方面,截止2004年底,在沪深上市的武汉地区公司共有32家,其中中小民营企业有8家,仅占总量的25%。
日本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分析及启示郑秀君1,缪梁庆1,高煜君2(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129;2.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1)摘要:出口信用保险在为出口商规避收汇风险的同时,有利于出口商获得银行融资。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保)2012年推出了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日本贸易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EXI )2005年设有“中小企业出口货款保险”。
目前还没有关于日本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方面的研究文献。
本文分析了日本贸易保险股份有限公司(NEXI )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现状、特点等。
在整理我国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概况的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启示。
在丰富小微企业融资理论的同时,为政府决策部门、企业经营者做参考。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小微企业;日本NEXI ;中信保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2-1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环境行为指标和互联网金融指标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创新研究(15YJAZH121)”;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基于城市安全和梯次利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机制研究(196921077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块链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生态系统构建及治理研究(20BGL200)”作者简介:郑秀君(1973—),博士后,副教授,日本LCA 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信用评级、中小企业融资、LCA 与经济学的学科交叉研究。
缪梁庆(1996—),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循环经济。
高煜君(1982—),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和数字经济。
*2011年工信部等四部委.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A].**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A].2012年国务院文件提出“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运用信用保”。
中信保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小微企业实现出口金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代表性。
收稿日期:2002-07作者简介:沈炳熙(1952-),男,杭州市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驻东京代表处。
高圣智(1961-),男,长春市人,经济学硕士,副研究员,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驻东京代表处。
2002年第9期(总267期)金 融 研 究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N o.9,2002G eneral N o.267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沈炳熙 高圣智(中国人民银行驻东京代表处,日本东京) 摘 要:从金融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既是日本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
日本政府在采取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在介绍日本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政策的同时,着重分析了这种金融政策的客观基础,即与经济两重结构相对应的金融两重结构,探讨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与日本经济两重结构相对应的金融两重结构,分析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分析该制度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第三,日本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新金融措施,分析新形势下转变观念,更新支持方式的必要性;第四,对日本的经验教训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政策中图分类号:F8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2)09-0053-08一、与经济两重结构相对应的金融两重结构从金融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所以十分重要,取决于日本的经济结构。
日本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极为重要。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600多万个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职工人数占80%以上,营业额约占40%左右,远远高于西方各国。
这种极少数巨型垄断企业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被称作日本经济的“两重结构”。
毫无疑问,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现代化大型重化工业为主体实现的。
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其启示
提要融资难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日本在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
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日本历史上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相似之处,而且日本的金融体系与我国较为接近,因此研究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融资为什么难?从现象上说,中小企业不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所以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存在着比较大风险。
一是中小企业较大的经营风险;二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
如果试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弱化这两个风险。
日本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弱化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第二类是弱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风险;第三类是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一、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形成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二战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
战后的日本政府成立了一系列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性金融机构,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
1936年日本政府成立了工商组合中央金库,主要向中小企业团体提供贷款。
1949年成立了国民金融公库,是政府全资的金融机构,贷款侧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维持生产的小额周转资金贷款。
1953年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金库,主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设备贷款和周转贷款,侧重于支持重要产业。
从1955年起,日本经济开始腾飞。
此时,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开始着手建立双层架构的信用补充体系,减轻中小企业融资的压力。
1958年政府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信用担保协会的担保业务进行再保险。
1974年日本首度出现战后的经济负增长。
中小企业破产数目加剧,1977年达到高峰。
为应对经济冲击,日本政府修改了《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加强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援助。
中小企业厅还通过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指导,使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情况得到改善。
这一期间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呈上升趋势。
二、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在多年的发展中,日本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
中小企业风险高,贷款成本大,按市场竞争规律自发发展,其融资弱势地位将很难得到改善。
由政府出资并按计划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纠正市场失灵并加速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
相对于不同的中小企业政策,日本政府建立了不同的金融机构。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融资,日本政府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以及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
这是日本政府为了弱化第一种风险所作的努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用低下的问题,日本政府成立了信用保证协会。
这是日本政府为弱化第二种风险所作的努力。
此外,日本政府还成立了中小企业投资培育公司,帮助中小企业充实自有资本。
2、得到政府扶持的日本民间金融机构。
日本的民间金融机构相当多。
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可以得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多方支持,因此他们也乐于贷款给中小企业。
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一般规模不大,与大型金融组织相比,经营方式灵活,他们向当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一些天然优势。
正是卓有成效的政策性金融与积极活跃的民间金融共同构筑起了日本中小企业的融资网络。
3、信用保证协会制度。
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都必须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担保。
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资信状况的局限性,难以提供令金融机构满意的担保,这就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日本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信用保证协会制度。
当中小企业欲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时,由信用保证协会充当中小企业的保证人,为中小企业的债务提供保证。
4、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
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是指在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的债务提供保证的情况下,信用保证协会与中小企业保险公库之间签订一份保险合同,该保险合同以信用保险保证协会代替中小企业清偿债务为保险事故,当中小企业没有能够依约偿还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而信用保证协会作为该笔债务的保险人代替中小企业清偿这笔债务时,信用保证协会就可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要求支付保险金。
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为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的债务提供保证解除了后顾之忧。
总的来说,对日本的中小企业而言,内部融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外源融资则主要依靠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各种贷款在融资结构中占到绝对重要地位,并且银企关系密切,存在长期的信贷关系,主办银行也可以参股企业。
从企业的股权结构来看,日本的企业产权制度主要是以法人为基础的,即日本企业法人持股占有绝对比重。
日本中小企业70%以上的股份是由各种法人机构即银行、保险公司和大企业所持有。
日本的企业之间往往相互持股,若干个相互持股的公司形成一个较为密切的关系网,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形成企业集团。
三、对我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启示
从前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日本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和成立相应的机构,弱化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两大风险,使其中小企业的融资得到了保障。
我国的中小企业和金融政策与当年的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为完善我国政府的资金扶持政策体系,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以及自身信用低下,使得单纯依靠市场进行融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使资金有效地配置到中小企业中来,即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失灵的。
这时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执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具体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首先,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成立政策性银行;其次,应尽快组建集管理、服务于一身,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局;再次,政府应该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机构的发展。
2、大力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与大银行不同,中小银行的服务对象集中于特定的较小区域内,对所在地区内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信状况比较了解,建立起持续的信息积累也较容易,可降低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应尽早对非国有金融机构开放金融市场,重视对带有社区性质的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培育,大力发展民营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使中小银行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3、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发挥担保机构的综合效能,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好方法。
具体说
来: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
由各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监督,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二是成立商业性担保体系。
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三是互助型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的问题,根据自愿的原则,自发组建担保机构,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会费,就可以获得数倍于入会费的担保贷款额度。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
[2]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3]尹非,杨望成.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