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7.49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在生产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环顾我们四周,很多物品是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最简单的金属材料是纯合金,但我们实际应用的都是具有优良性能的合金。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司母戊鼎:含铜84.8%、锡11.6%、铅2 .
[简介]黄铜(含锌及少量的锡、铅、铝等)及白铜(含镍、锌及少量锰)成分.[练习]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品。
硬铝是:
【同步训练】
1.A2.B3.B4.C5.A
6.(1)Fe+Cu2+=Fe2++Cu (2)干燥空气中保存 (3)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冶炼铸造成型。
第三节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1. 焊接性的概念—定焊接技术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即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称为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2.焊接性的评价1) 碳当量法碳当量是把钢中的合金元素(包括碳)的含量,按其作用换算成碳的相对含量。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CE)公式为:%)++++++=10015)Cu ()Ni (5)V ()Mo ()Cr (6)Mn ()C ([CE ⨯ωωωωωωω 式中,ω(C)、ω(Mn)等-碳、锰等相应成分的质量分数(%)。
当CE<0.4%时,钢材的塑性良好,淬硬倾向不明显,焊接性良好。
在一般的焊接技术条件下,焊接接头不会产生裂纹,但对厚大件或在低温下焊接,应考虑预热;当CE 在0.4~0.6%时,钢材的塑性下降,淬硬倾向逐渐增加,焊接性较差。
焊前工件需适当预热,焊后注意缓冷,才能防止裂纹;当CE>0.6%时,钢材的塑性变差。
淬硬倾向和冷裂倾向大,焊接性更差。
工件必须预热到较高的温度,要采取减少焊接应力和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焊后还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2)冷裂纹敏感系数法 冷裂纹敏感系数的其计算式为:%++++++=100]60060]H [)B (510)V (15)Mo (60)Ni (20)Cu ()Mn ()Cr (30)Si ()C ([⨯++++h P W ωωωωωωωωω式中P W -冷裂纹敏感系数;h -板厚;[H]-100g 焊缝金属扩散氢的含量(mL)。
冷裂纹敏感系数越大,则产生冷裂纹的可能性越大,焊接性越差。
3.低碳钢的焊接低碳钢的CE 小于0.4%,塑性好,一般没有淬硬倾向,对焊接热过程不敏感,焊接性良好。
4.中、高碳钢的焊接中碳钢的CE 一般为0.4%~0.6%,随着CE 的增加,焊接性能逐渐变差。
高碳钢的CE 一般大于0.6%,焊接性能更差,这类钢的焊接—般只用于修补工作。
为了保证中、高碳钢焊件焊后不产生裂纹,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通常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焊接前后的温差,降低冷却速度,减少焊接应力,从而防止焊接裂纹的产生。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合金的概念以及性质特点,了解常见的合金的主要组成和性能。
【学习重难点】2、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学会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1、合金的概念:合金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熔合而成的具有__________特性的物质。
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主要表现在机械强度、韧性、强度、可塑性、制腐蚀性等方面。
改变原料的配比或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合金。
2、特性:(1)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要。
(填“高”或“低”,下同)(2)合金的硬度及机械性能一般比它的纯金属成分要。
3、常见的合金(1)铜合金铜合金主要有___________(主要成分为铜、锡、铅)、____________(含锌及少量锡、铅、铝等)及_____________(含镍、锌及少量锰)。
(2)钢钢是用量_________、用途_________的铁合金。
根据化学成分,钢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其中碳素钢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正确选择金属材料1、在进行金属材料选择时,常常要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主要用途、外观、物理性质(密度、硬度、强度、导电性)、化学性质(对水的作用、耐腐蚀性)、价格等方面。
2、稀土元素是镧系元素系稀土类元素群的总称。
包括原子序数57~71(从镧到镥,称为镧系元素)的15种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
稀土元素能与其他元素组成品种繁多、功能千变万化,用途各异的新型材料。
如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就会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元素可以制造引火合金、永磁材料、超导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待,而被称为“神奇的新材料宝库”。
〖交流〗(1)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
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铁和钢习惯上总称为钢铁。
纯铁的实际使用范围有限,人们大量使用的是铁的合金,其强度高、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在以下关于不锈钢和普通钢的认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它们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B.耐腐蚀的性能不同C.它们都属于钢,因此物理性质是一样的D.构成普通钢和不锈钢的主要元素是铁,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2.小华的妈妈买了一个黄金手镯,小华想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手镯是不是用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制品,他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MgCl2B.H2SO4C.AgNO3D.CuSO43.现在,我国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合金是()A.钢B.青铜C.铝合金D.塑料制品4.下列合金抗腐蚀性能较好的是()A.铝合金B.青铜C.碳素钢D.生铁5.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下列金属材料的运用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一致的是()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B.制造飞机——坚硬而质轻C.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D.制造保险丝——硬度大6.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会大为降低。
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7.“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的航空铝材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
下面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低B.高温铝液易被氧化,铝合金应在熔剂层覆盖下熔炼C .镁铝合金耐腐蚀,但能被烧碱(NaOH)腐蚀D .镁铝合金在盐酸中无法溶解8.将10 g 铁碳合金放入氧气中高温灼烧,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得到沉淀1.4 g ,则此铁碳合金是( )A .生铁B .高碳钢C .中碳钢D .低碳钢9.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
第三节金属晶体在广东省某一山区的村寨里,前些年连续出生的净是女孩,人们急了,照这样下去,这个地区岂不变成女儿国了吗?有的人求神拜佛,也无济于事。
有位风水老者说道:“地质队在后龙山寻矿,把龙脉破坏了,这是风水的报应啊!〞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原来在此地探矿的地质队,闹着要他们赔“风水〞。
地质队又回到了这个山寨,进展了深化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是在探矿的时候,钻机把地下含铍的泉水引了出来,扩散了铍的污染,使饮用水的铍含量大为进步,长时间饮用这种水,就会导致生女而不生男。
经过治理,情况得到了好转,在“女儿国〞里又生出男孩了。
卫星、飞船、飞机、大炮和生活用品都离不开金属,为什么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延展性?构成金属的粒子是什么?金属晶体内部的作用力是什么?一、金属键与金属晶体1.金属键:2.金属晶体,(1)概念:原子间以__金属键____结合形成的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二、金属晶体原子的堆积模型1.二维空间模型:(1)非密置层。
配位数为__4____,如下图:(2)密置层。
配位数为__6____,如下图:2.三维空间模型:(1)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
①简单立方堆积。
相邻非密置层原子的原子核在__同一条直线上____的堆积,只有金属__钋(Po)____采用这种堆积方式,其空间利用率太低。
②体心立方堆积。
将上层金属原子填入__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____中,并使非密置层的原子稍稍别离。
其空间的利用率比简单立方堆积__高____,属于该堆积方式的主要有碱金属等。
(2)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
①六方最密堆积。
如下图,按__ABABABAB____……的方式堆积。
②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如下图,按__ABCABCABC____……的方式堆积。
三、混合晶体——石墨晶体1.构造特点——层状构造:(1)同层内,碳原子采用__sp2____杂化,以__共价键____相结合形成__正六边形____平面网状构造。
【课题】第三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
[思考与交流]①初中学过的合金知识,回答什么是合金?合金具有哪些优良性能?②你知道合金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举出一些例子。
[归纳与整理]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1、铜合金黄铜、白铜成分:[课堂练习1]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品。
硬铝是:A. Al–Si合金B. Al–Cu–Mg–Mn–Si 合金C. Al–Mg合金D. 表面有氧化膜的纯铝[课堂练习2]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课堂练习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面列出了金属的几种性质:①导热性、②导电性、③还原性、④延展性、⑤具有金属光泽。
请在下面金属用途后的横线上填上对应的序号。
(1)用铝定制成包装用的铝箔;(2)用铝制成的高压铝锅;(3)用铁粉回收照相业废液中的银;(4)电信业中大量使用的铜丝、金属电缆。
[阅读课本56页]钢[归纳与整理]2、钢[思考与交流]①生铁和钢性质上为何不同?②交流你所知道的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的用途。
③某家庭准备装修门窗(计划使用十年),可共选用的材料有:木材、钢板、铝合金、塑钢、,请分析每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安装成本、利弊等,进行讨论分析,选用何种材料好?[归纳与整理]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科学视野]: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课外实践] 1、调查或实验: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2、查阅资料:新型合金的用途。
3、就近参观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企业(或者观看有关影像),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有关科学小品。
第三节常用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一、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通常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一)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1.密度物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用符号P 表示。
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计算毛坯的重量,鉴别金属材料等。
常用金属材料的密度如下:铸钢为7.8g/cm3,灰铸铁为7.2g/cm3,钢为8.9g/cm3,黄铜为8.63g/cm3,铝为2.7g /cm3。
2.导电性金属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
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铝。
3.导热性金属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
一般说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若某些零件在使用中需要大量吸热或散热时,则要用导热性好的材料。
如凝汽器中的冷却水管常用导热性好的铜合金制造,以提高冷却效果。
4.热膨胀性金属受热时体积发生胀大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热膨胀。
例如,被焊的工件由于受热不均匀而产生不均匀的热膨胀,就会导致焊件的变形和焊接应力。
衡量热膨胀性的指标称为热膨胀系数。
5.抗氧化性金属材料在高温时抵抗氧化性气氛腐蚀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
热力设备中的高温部件,如锅炉的过热器、水冷壁管、汽轮机的汽缸、叶片等,易产生氧化腐蚀。
一般用作过热器管等材料的抗氧化腐蚀速度指标控制在≤0.1mm/a。
6.耐腐蚀性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大气、酸、碱、盐等)侵蚀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化工、热力设备中许多部件是在腐蚀条件下长期工作的,所以选材时必须考虑钢材的耐腐蚀性。
(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受外部负荷时,从开始受力直至材料破坏的全部过程中所呈现的力学特征,称为力学性能。
它是衡量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和韧性等。
1.强度金属材料的强度性能表示金属材料对变形和断裂的抗力,它用单位截面上所受的力(称为应力)来表示。
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等。
(1)屈服强度钢材在拉伸过程中,当拉应力达到某一数值而不再增加时,其变形却继续增加,这个拉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以σs表示。
σs值越高,材料的强度越高。
(2)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破坏前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以σb表示。
σb值越大金属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越大,强度越高。
强度的单位是MPa(兆帕)。
2.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表示金属材料塑性性能有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及冷弯角等。
(1) 伸长率金属材料受拉力作用破断时,伸长量与原长度的百分比叫做伸长率,以δ表示。
式中L0——试样的原标定长度,mm ;L1——试样拉断后标距部分的长度,mm 。
(2) 断面收缩率金属材料受拉力作用破断时,拉断处横截面缩小的面积与原始截面积的百分比叫做断面收缩率,以甲表示。
式中F——试样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面积,mm2 ;F0——试样标距部分原始的横截面面积,mm2 。
(3) 冷弯角冷弯角也叫弯曲角,一般是用长条形试件,根据不同的材质、板厚,按规定的弯曲半径进行弯曲,在受拉面出现裂纹时试件与原始平面的夹角,叫做冷弯角,以α表示。
冷弯角越大,说明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
3.冲击韧性冲击韧性是衡量金属材料抵抗动载荷或冲击力的能力,冲击试验可以测定材料在突加载荷时对缺口的敏感性。
冲击值是冲击韧性的一个指标,以ak 表示。
ak 值越大说明该材料的韧性越好。
式中Ak——冲击吸收功,J;F——试验前试样刻槽处的横截面积,cm2 ;ak——冲击值,J/cm2。
4.硬度金属材料抵抗表面变形的能力。
常用的硬度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 三种。
(三)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承受各种冷热加工的能力。
1.切削性能切削性是指金属材料是否易于切削的性能。
切削时,若切削刀具不易磨损,切削力较小且被切削工件的表面质量高,则称此材料的切削性能好。
一般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切削性,钢的硬度在HB180~200 范围内时具有较好的切削性能。
2.铸造性能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金属在液态时的流动性以及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和偏析程度。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保证铸件质量的重要性能。
3.焊接性能焊接性是指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设计要求的构件,并满足预定服役要求的能力。
焊接性受材料、焊接方法、构件类型及使用要求四个因素的影响。
焊接性评定方法有很多,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碳当量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合金元素对钢的焊接性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把钢中合金元素(包括碳)的含量按其作用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
可作为评定钢材焊接性的一种参考指标。
碳当量法用于对碳钢和低合金钢淬硬及冷裂倾向的估算。
常用碳当量的计算公式式中元素符号表示它们在钢中所占的百分含量,若含量为一范围时,取上限。
经验证明:当CE<0.4%时,钢材的淬硬倾向不明显,焊接性优良,焊接时不必预热;当CE=0.4%~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逐渐明显,需采取适当预热和控制线能量等工艺措施;当CE>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强,属于较难焊的材料,需采取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措施。
二、钢材和有色金属的分类、编号及性能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焊接结构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焊工必须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焊接特性。
(一)钢材的分类钢和铁是黑色金属的两大类,都是以铁和碳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含碳量在2.11%以下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含碳量2.11%~6.67%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钢中除了铁、碳以外还含有少量其它元素,如锰、硅、硫、磷等。
锰、硅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而加入的,称为常存元素;硫、磷是由炼钢原料带入的,称为杂质元素。
1.按化学成分分类(1)碳素钢这种钢中除铁以外,主要还含有碳、硅、锰、硫、磷等几种元素,这些元素的总量一般不超过2%。
按含碳量多少,碳素钢又可分为:1)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
2)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60%。
3)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0%。
(2)合金钢这种钢中除碳素钢所含有的各元素外,尚还有其它一些元素,如铬、镍、钛、钼、钨、钒、硼等。
如果碳素钢中锰的含量超过0.8%,或硅的含量超过0.5%时,这种钢也称为合金钢。
根据合金元素的多少,合金钢又可分为:普通低合金钢(普低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此外,合金钢还经常按显微组织进行分类,如根据正火组织的状态,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有些含合金元素较多的高合金钢,在固态下只有铁素体组织,不发生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称为铁素体钢。
2.按用途分类(1)结构钢(2)工具钢(3)特殊用途钢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磁钢等。
3.按品质分类(1)普通钢含硫量不超过0.045%~0.050%,含磷量不超过0.045%。
(2)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30%~0.035%,含磷量不超过0.035%。
(3)高级优质钢含硫量不超过0.020%~0.030%,含磷量不超过0.025%~0.030%。
根据需要,钢材的几种分类方法可以混合使用。
按照使用性能和用途综合分类如下:(二)钢材的编号我国的钢材编号方法是采用国际化学符号和汉语拼音字母并用的原则。
即钢号中的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如Si、Mn 、Cr、W、Mo 等,其中只有稀土元素由于含量不多但种类不少,不易全部一一标注出来,因此用“Re”表示其总含量。
钢材的名称、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等,则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沸腾钢用“F”(沸),锅炉钢用“g”(锅),容器用钢用“ R” (容),焊接用钢用“ H”(焊),高级优质钢用“ A”,特级优质碳素钢用“ E” 等。
1.碳素钢的编号(1)碳素结构钢 一般结构钢和工程用热轧钢板、型钢均属此类。
按照GB700—88 的规定,钢的牌号由 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屈服强度值、 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部分按顺序组成,如 Q235—A .F ,Q235—B 等。
符号的规定为:Q ——钢材屈服点 (屈服强度 )“屈”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A 、B 、C 、D ——分别为质量等级;F ——沸腾钢; b ——半镇静钢;例如 Q235,A . F 的意义为:GBT00—88 与 GBT00—79 所规定的碳素结构钢的牌号、 技术要求和内容形式均有变化, 新旧 GB700标准牌号对照如表 1—1,供参考。
(2)优质碳素结构钢 钢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这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如 45 号钢表示钢中平 均含碳量为 0.45%, 08 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 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在供应时既保证化 学成分又保证机械性能,而且钢中含的有害元素及非金属夹杂物比普通碳素钢的少。
含锰量较高的钢, 须将锰元素标出, 如平均碳含量为 0.50%,锰含量为 0.7%~ 1.0% 的钢,其钢号为“ 50 锰”或“ 50Mn ”。
沸腾钢、半镇静以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后特别标明,如“ 20g ”即为平均碳含量为 0.20%的锅炉用钢。
“20R ”即为平均碳含量为 0. 20%的压力容器用钢。
表 1—1 新旧 GB700 标准牌号对照GB700—88GB700—79(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 )均须保证,但轧制薄板和 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 可在有关标准中另行规定。
1 号钢Q195 化学成分与本标准 1 号钢的乙类钢 B1 同,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伸长率和冷弯 )与甲类 钢 A1同(A1 的冷弯试验是附加保证条件 )。
1号钢没有特类钢。
Q215 A 级B 级 ( 做常温冲击试验, V 形缺口 )A2C2Q235 A 级(不做冲击试验 )B 级 (做常温冲击试验, V 形缺口 )C 级 (作为重要焊接结构用 )D 级 (作为重要焊接结构用 )Q195 不分等级,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盘条之类产品, 力学性能的保证项目,A3(附加保证常温冲击试验,U形缺口)C3(附加保证常温或-20℃冲击试验,U 形缺口)Q255 A 级B 级(做常温冲击试验,V 形缺口)A4C4(附加保证冲击试验,U 形缺口)Q275 不分等级、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均须保证C52.合金结构钢的编号合金结构钢的钢号由三部分组成:数字+化学元素符号+数字。
前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以汉字或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元素后面的数字,表示合金元素的百分含量。
当元素的平均含量<1.5%时,则钢号中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注含量;其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1.5%、≥2.5%、≥3.5%,, 时,则在元素后面相应标出2、3、4、,, 如“16Mn ”钢,从钢号可知:其平均含碳量为0.16%,平均含锰量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