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构造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40.55 MB
- 文档页数:131
⼆、块材墙构造 1、块材墙是⽤砂浆等胶结材料讲砖⽯块材等组砌⽽成的,简称砌体。
2、墙体材料:①常⽤块材:砖、砌块;②胶结材料:⽔泥砂浆、⽯灰砂浆、混合砂浆。
3、组砌⽅式包括砖墙的组砌和砌块墙的组砌。
4、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墙⾝加固措施及变形缝构造等。
①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
外墙的墙脚⼜叫勒脚。
吸⽔率较⼤、对⼲湿交替作⽤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于墙脚部位;墙⾝防潮的⽅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壤和地⾯⽔渗⼊砖墙体;勒脚还受到地表⽔和机械⼒等的影响,所以要求勒脚更加坚固耐久和防潮;外墙周围可采取散⽔或明沟排除⾬⽔。
②门窗洞⼝构造:门窗过梁是承重构件,⽤来⽀承门窗洞⼝上墙体的载荷,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承楼板载荷,包括钢筋混凝⼟过梁和平拱过梁;窗台的作⽤是排除沿窗⾯流下的⾬⽔。
③墙⾝加固措施:圈梁的作⽤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的影响;在抗震设防地区构造柱是防⽌房屋倒塌的⼀种有效措施;空⼼砌块墙墙芯柱。
④变形缝: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
变形缝的构造要点:将缝两侧建筑构件全部分开,以保证⾃由变形,变形缝应⼒求隐蔽。
变形缝可分为温度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因温度变化⽽设置的缝为温度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与墙体的类别有关,特别是与屋顶与楼板的类型有关,有保温或隔热层的屋顶,其伸缩缝间距相对要⼤些。
伸缩缝的宽度⼀般为20~30mm。
为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为沉降缝;对于:建筑物位于不同种类的地基⼟壤上、在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建筑物形体⽐较复杂,在建筑平⾯转折部位和⾼度及载荷有很⼤差异处,应该设置沉降缝。
在抗震烈度7~9度地区应设防震缝。
⼀般情况下防震缝仅在基础以上设置,但防震缝应铜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做到⼀缝多⽤。
三、隔墙构造 1.隔墙是分割室内空间的⾮承重构件,满⾜:⾃重轻、厚度薄、便于拆卸、有⼀定的隔声能⼒以及满⾜不同部位等要求。
“建筑构造”串讲资料一、建筑防火的有关问题(一)结构材料的防火划分、装修材料的防火划分(二)耐火极限的定义(三)耐火等级的划分(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四)如何确定一个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五)建筑构件、建筑配件的耐火极限规律:竖向构件强于水平构件;水平构件强于平面构件。
(如一级耐火,柱、墙为3.00h;梁为2.00h;楼板为1.50h)与结构设计“强柱弱梁”、“强减弱弯”的要求基本相同。
选用结构材料的规律:1.能满足结构要求的,防火基本没有问题(240墙耐火极限5.50h);2.重型材料优于轻型材料(120砖墙耐火极限2.50h,120轻质混凝土砌块墙耐火极限1.50h);3.空心材料优于实心材料(120粘土空心砖墙耐火极限8.00h,120砖墙耐火极限2.50h);4.非预应力构件优于预应力构件(非预应力圆孔板0.90h~1.50h,预应力圆孔板0.40h~0.85h)。
题目分析1.高层建筑内隔墙的下列防火设计中,哪一条是错误的?(A)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h;(B)一类高层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75h;(C)柴油发电机房及其储油间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h;(D)消防电梯机房与相邻电梯机房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2.0h。
(×)2.用3cm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保护层的钢柱,其耐火极限(h)为:(A)0.75 ;(B)1.00;(C)1.50;(D)2.00。
(∨)规范3.100mm加气混凝土非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为下列何值?(A)3.75h ;(∨)规范(B)3.00h;(C)2.25h;(D)1.50h。
4.高层建筑中,下列房间非承重隔墙哪项不符合防火要求?(A)通风、空调机房采用60cm厚GRC轻质空心条板墙;(×)(B)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采用75mm厚双面抹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C)消防控制室采用75mm厚双面抹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D)燃气锅炉房采用75mm厚双面抹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与裙房隔开。
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讲义应考指导同学们好,我是廖老师,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学习。
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建筑构造与施工的形态以及对装饰材料的综合设计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丛书暨高级培训教材,同济大学韩建新、刘广浩主编:《建筑装饰构造》(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它与建筑、艺术、结构、材料、设备、施工、经济等方面密切配合,提供合理的建筑装饰构造方案,既作为建筑装饰设计中综合技术方面的依据,又是实施建筑装饰设计至关重要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建筑装饰设计的组成部分。
《装饰材料与构造》的学习,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考生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设置可使自学者通过学习全面掌握装饰构造与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空间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以及建筑施工营造做法,包括照明的使用以及材料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空间的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装饰基本概述,室内外装饰的重要部位如墙面、楼地面、顶棚、楼梯、门窗等装饰工程中涉及的装饰材料、构造做法以及特种装饰构造等内容。
(二)题型与分值(三)重难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涉及了教材8章里的前7章的内容。
从整体来看,教材前7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
第1章和第7章是知识点考查较少的两章,并且主要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第8章为案例图形分析作为参考知识,不作为考核。
(四)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
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
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
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
建筑材料与构造-讲义一、引言建筑材料与构造是建筑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关乎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装饰和设备的各种物质,包括金属、木材、石材、混凝土、玻璃等。
而构造则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组织方式,包括框架结构、悬挑结构、墙体结构等。
本讲义将介绍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以及应用实例,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建筑材料与构造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二、建筑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钢材和铝材。
钢材钢材是一种合金材料,由铁和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组成。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建筑中的梁、柱、桁架等承重结构。
铝材铝材是一种轻量且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金属,常用于建筑中的窗户、门框和外墙装饰等部分。
2. 木材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天然美观、吸音隔热等特点。
根据不同的用途,木材可分为结构用木材和装饰用木材。
结构用木材结构用木材主要用于建筑的梁、柱和梯架等结构组件。
常见的结构用木材有松木、杉木和桦木等。
装饰用木材装饰用木材主要用于建筑的地板、门窗等装饰部分。
常见的装饰用木材有橡木、胡桃木和樱桃木等。
3. 石材石材是一种坚硬、耐久的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纹理和颜色。
在建筑中,石材常用于墙体、地板和装饰雕塑等部分。
4.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采用水泥、沙子、石子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人工建筑材料。
混凝土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结构和基础。
5. 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光透性和隔热性能。
在建筑中,玻璃常用于窗户、幕墙和隔断等部分。
三、建筑构造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造方式,它采用柱、梁和框架等构件组合而成。
框架结构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物,如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等。
2. 悬挑结构悬挑结构是一种将建筑构件部分悬空的结构方式。
悬挑结构可以用于营造出轻盈、动感的建筑形态,常见于桥梁、高楼大厦等建筑中。
建造材料与构造培训讲义范本一:建造材料与构造培训讲义一、材料科学与工程\t1.1 材料基础知识\t\t1.1.1 材料的分类\t\t1.1.2 材料的性能与结构关系\t1.2 材料测试与评价\t\t1.2.1 材料测试方法\t\t1.2.2 材料性能评价标准\t1.3 材料的选用原则\t\t1.3.1 功能性要求\t\t1.3.2 经济性要求二、金属材料\t2.1 钢材\t\t2.1.1 钢材的分类与性能\t\t2.1.2 钢材的制备与加工\t2.2 铝材\t\t2.2.1 铝材的分类与性能\t\t2.2.2 铝材的制备与加工\t2.3 铜材\t\t2.3.1 铜材的分类与性能\t\t2.3.2 铜材的制备与加工三、非金属材料\t3.1 水泥材料\t\t3.1.1 水泥的种类与性能\t\t3.1.2 水泥的制备与加工\t3.2 砂浆材料\t\t3.2.1 砂浆的种类与性能\t\t3.2.2 砂浆的制备与应用\t3.3 砖瓦材料\t\t3.3.1 砖瓦的分类与性能\t\t3.3.2 砖瓦的制备与应用四、建造构造\t4.1 结构基础知识\t\t4.1.1 结构系统的分类\t\t4.1.2 结构承载原理\t4.2 钢结构\t\t4.2.1 钢结构的分类与组成\t\t4.2.2 钢结构的施工与验收\t4.3 混凝土结构\t\t4.3.1 混凝土结构的分类与组成\t\t4.3.2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与验收五、工程验收与质量控制\t5.1 工程验收标准与方法\t\t5.1.1 材料验收标准与方法\t\t5.1.2 结构验收标准与方法\t5.2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t\t5.2.1 施工过程控制\t\t5.2.2 施工质量检查与测试六、附件\t- 图表1: 材料分类表\t- 图表2: 材料性能评价标准\t- 图表3: 结构系统分类表\t- 图表4: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七、法律名词及注释\t- 法律名词1: XXXX (注释:XXXX的含义)\t- 法律名词2: YYYY (注释:YYYY的含义)范本二:建造材料与构造培训资料一、建造材料基础知识\t1.1 材料分类与特性\t\t1.1.1 金属材料\t\t1.1.2 非金属材料\t\t1.1.3 高份子材料\t1.2 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t\t1.2.1 密度与分量\t\t1.2.2 强度与刚度\t\t1.2.3 导热与隔热\t\t1.2.4 耐腐蚀性\t\t1.2.5 可塑性与可加工性二、建造材料的选用与应用\t2.1 建造材料的选用原则与方法\t\t2.1.1 效用性原则\t\t2.1.2 经济性原则\t\t2.1.3 美学性原则\t\t2.1.4 可行性原则\t2.2 材料的应用范围与工艺\t\t2.2.1 水泥、砂浆与砖瓦的应用\t\t2.2.2 木材与复合材料的应用\t\t2.2.3 金属材料的应用\t\t2.2.4 高份子材料的应用三、建造结构与构造\t3.1 结构基本原理与分类\t\t3.1.1 力学基础知识\t\t3.1.2 结构系统的分类与特点\t3.2 建造构造的类型与方式\t\t3.2.1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t\t3.2.2 砖木结构与轻骨架结构\t3.3 构件与连接方式\t\t3.3.1 梁、柱与墙体的构造\t\t3.3.2 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方式四、建造材料与构造的质量控制\t4.1 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标准\t\t4.1.1 材料测试与检测\t\t4.1.2 质量评价与验收标准\t4.2 结构质量控制的要点与措施\t\t4.2.1 施工工艺控制\t\t4.2.2 结构质量检查与测试\t\t4.2.3 结构施工方案审查五、附件\t- 图表1: 建造材料分类表\t- 图表2: 建造材料性能与应用参考表\t- 图表3: 结构系统分类与特点表\t- 图表4: 材料质量控制流程图六、法律名词及注释\t- 法律名词1: XXXX (注释:XXXX的定义与解释)\t- 法律名词2: YYYY (注释:YYYY的定义与解释)。
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讲义应考指导同学们好,我是廖老师,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完成《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课程的学习。
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建筑构造与施工的形态以及对装饰材料的综合设计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丛书暨高级培训教材,同济大学韩建新、刘广浩主编:《建筑装饰构造》(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它与建筑、艺术、结构、材料、设备、施工、经济等方面密切配合,提供合理的建筑装饰构造方案,既作为建筑装饰设计中综合技术方面的依据,又是实施建筑装饰设计至关重要的手段,它本身就是建筑装饰设计的组成部分。
《装饰材料与构造》的学习,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考生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设置可使自学者通过学习全面掌握装饰构造与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空间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以及建筑施工营造做法,包括照明的使用以及材料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空间的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装饰基本概述,室内外装饰的重要部位如墙面、楼地面、顶棚、楼梯、门窗等装饰工程中涉及的装饰材料、构造做法以及特种装饰构造等内容。
(二)题型与分值题型分值分值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10分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15分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题3分15分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20分作图题共1题,16分16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2分24分小计37小题100分(三)重难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涉及了教材8章里的前7章的内容。
从整体来看,教材前7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
第1章和第7章是知识点考查较少的两章,并且主要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第8章为案例图形分析作为参考知识,不作为考核。
(四)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
建筑材料与构造培训讲义大纲第一章建筑材料大纲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材料的构成、结构与构造与材料性质。
2、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与石膏的构成、性质与应用;3、水泥:包含水泥的构成、水化与凝聚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4、混凝土:包含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与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5、建筑钢材:包含建筑钢材的构成、组织与性能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种类与选用。
6、木材、建筑塑料、防水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等的构成、性质与应用。
材料的结构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材料的结构①微观结构:物质的原子、分子层次的微观结构。
材料的结构能够分为晶体、玻璃体与胶体。
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②亚微观结构: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的材料结构。
③宏观结构:用肉眼与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上)2、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①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⑴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与材料孔隙无关)⑵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有关)⑶堆积密度:粉状或者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与材料内部孔隙与颗粒之间的空隙都有关)②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⑴孔隙率:材料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与空隙率相对应的是密实度)。
空隙可分为连通孔与封闭孔。
⑵空隙率:散装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列。
③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⑴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混凝土、木材、砖等。
亲水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⑵润湿角θ>90°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沥青、石蜡等。
建筑材料与构造(一级)精讲班第2讲讲义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④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⑴吸水性:在水中能汲取水分的性质。
建筑材料与构造串讲整理建筑材料与构造(串讲整理)(建筑构造部分)一、建筑防火的有关问题1. 结构材料的防火划分(燃、难、非)2. 耐火极限的定义(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撑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3. 耐火等级的划分(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多层一二级,≤9层住宅≤24m公建,150m,2500㎡;三级,5层,100m,1200㎡;四级,2层,60m,600㎡。
高层一类,公建(医院,高级旅馆,h50mA1000㎡商业、展览、综合楼、电信、财贸金融,h50mA1500㎡商住楼,中央省广播大楼,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省级邮政楼防灾调度指挥楼,>100万册图书馆书库,50m教学楼、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9层住宅;二类,10~18层住宅,除一类以外的公建。
4. 如何确定一个建筑物的耐火等级5. 建筑构件、建筑配件的耐火极限(P94~98表21-7)规律竖向构件强于水平构件;水平构件强于平面构件。
(如一级防火,柱、墙为3.00h;梁为2.00h;楼板为1.50h)与结构设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要求基本相同。
选用结构材料的规律1. 能满足结构要求的,防火基本没问题(240墙耐火极限5.50h);2. 重型材料优于轻型材料(120砖墙耐火极限2.50h;120轻质混凝土砌块墙耐火极限1.50h);3. 空心材料优于实心材料(120粘土空心砖墙耐火极限8.00h;120混凝土墙耐火极限2.50h)4. 非预应力构件优于预应力构件(非预应力圆孔板耐火极限0.91.5h;预应力圆孔板耐火极限0.40.85h)二、基础与地下防水的有关问题(一)基础的分类1. 天然地基承载力180KPa 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2. 人工地基人工填土(必须加固压实换土、打桩)(二)基础的类型 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必须满足刚性要求 A. 灰土基础 B. 砖基础 C. 毛石基础 D. 三合土基础 E. 混凝土基础 F. 毛石混凝土基础 2. 柔性基础不受刚性条件的限制(三)基础埋深的注意点(基础埋深室外地坪到持力层的高度) 1. 尽量浅埋(但不得小于0.5m) 2. 注意埋深比值 A. 筏形箱形基础埋深≥1/15 B. 桩箱桩筏基础埋深≥1/18~1/20 C. 砌体结构埋深≥1/10 3. 灰土砖基础的灰土部分位置应在地下水位之上 4. 灰土砖基础的灰土部分位置应在冰冻线以下深基础基础埋深≥5m或基础埋深≥基础宽度的4倍;浅基础基础埋深45倍主筋直径;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注混凝土14d后进行; c 穿墙管三、墙体的有关问题1. 防潮层材料、位置、特殊做法材料水泥砂浆、油毡防潮层、混凝土防潮层 2. 散水宽度宜为600~1000mm,必须宽出檐口200~300mm)坡度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填沥青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