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2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常见天气系统
高二地理知识点讲解:常见天气系统
本文是为高二年级的考生整理的高二地理常见天气系
统知识点讲解一文,讲述了地理这门科目中包含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必考考点,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帮助您快速了解地理课程。
高二地理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讲解
1.锋面天气: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锋面和锋线。
●类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2.高压低压天气:
●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多阴雨天气)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判断一、锋面系统1. 锋面的定义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可分为冷锋和暖锋。
2. 冷锋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冷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可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冷锋即将过境,目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为晴暖或晴间多云;②现在进行时,冷锋正在过境,一般出现刮风、阴雨和降温天气,③过去时,冷锋已经过境,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明显下降,但天气转晴。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冷锋雨区在锋后。
3. 暖锋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暖锋雨区在锋前。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表一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1、冷暖锋判断法1.平面图判断法。
在下面等压线图中,(1) 根据符号来判断冷暖锋。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2) 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
冷气团移动的箭头 A 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 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暖锋PN。
(3) 根据雨区的位置。
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
在锋面天气侧视图中,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1) 锋面坡度。
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
天气系统笔记知识点总结一、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1. 天气系统是指地球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包括气压系统、风系统、降水系统、云系等。
2. 天气系统的形成是由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球的纬度、地形、温度和水汽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3. 天气系统的运动规律是由大气内部的空气流动、热量交换和水汽循环所决定的。
二、天气系统的主要气候因素1. 温度:地球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天气现象。
2. 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影响降水、云层形成和气压的变化。
3. 大气压力:地球表面的气压差异会影响空气流动和风速。
4. 风向和风速:风是地球表面空气的运动形式,风向和风速会影响气温和降水。
5. 降水:降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后落到地表的现象,影响地表水文情况和植被生长。
6. 云系:云是由水汽凝结在空气中而形成的气溶胶,不同云系会带来不同的天气情况。
7. 水汽循环:大气中的水汽循环是地球大气中水汽的运动过程,影响着降水和气温分布。
三、天气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 气压系统:大气中由气压差引起的气流活动,影响气候和天气。
2. 风系统:受到地球自转和地形作用,产生了各种气候带和季风气候。
3. 降水系统:地球各地的降水量、分布和类型是不同的,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 云系:云的形态、高度和覆盖范围对天气情况和气候特点都有影响。
5. 暖锋和冷锋:暖锋和冷锋的相遇会产生剧烈的天气变化,如雷雨和风暴。
6. 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巨大风暴系统,对气候和天气有重大影响。
四、天气系统的运动规律1. 大气环流:地球上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大气环流系统,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2. 季风气候:地球上的季风气候是由海洋和大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了亚洲和非洲的气候特点。
3. 西风带和风暴带:地球表面的西风带和风暴带会产生大范围的风暴和降水。
4.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气候特征,影响了降水和气温的分布。
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与天气
(一)气团的概念和分类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注意:
1、空间尺度:
水平范围——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垂直范围——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2、“冷”、“暖”是相对于流经地区而言的,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温度的是冷气团,高于流经地区温度的是暖气团。
思考: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天气状况(气温和气压)如何?
答案: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寒冷晴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温暖晴朗。
(二)锋面的概念和分类
冷锋与天气
暖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
春末——华南的降雨(华南准静止锋)
夏初——江淮的“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冬季——昆明准静止锋
思考:锋面附近一定会形成降水吗?
答案:不一定降水(空气湿度不够),但一定有风(冷暖气团有气压差)。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注意:低压与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高压与反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
只不过低气压、高气压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气流状况的描述。
天气:低压(气旋)控制的天气——台风(教材P44)【主要记住台风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利的、有利的】高压(反
气旋)控制的天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知识要点总结】常见的天气系统见的天气系统每个地区天气的变化都是受不同的天气影响。
天气系统类型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天气系统由: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和反气旋。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暖气团:温暖、湿润、气压低。
冷气团:寒冷、干燥、气压高注意:(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锋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而形成的,多形成于中纬度地区。
根据冷暖气团主动性分三个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一)冷锋冷气团主动流向暖气团。
标志:锋面符号为▲(黑三角);冷气团移动方向为直箭头;锋面坡度较大;冷锋降水在锋后。
天气状况: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降温、刮风、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二)暖锋暖气团主动流向冷气团。
标志:锋面符号为(红半圆);冷气团移动方向为回旋;锋面坡度较小;暖锋降水在锋前。
天气状况: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的天气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三)准静止锋冷气团和暖气团势力相当。
锋面符号为▲(黑三角)和(红半圆)交错分布。
天气影响:带来连续性降水。
准静止锋要掌握在我国分布的类型、具体的时间及影响: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低压和高压是从气压分布状况来说的;气旋和反气旋是从气流运动状态来说的,表示的系统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北半球气旋北半球反气旋三、锋面气旋(一)锋面气旋图的判读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一、锋面与天气:1.气团与锋: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如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赤道气团等。
当某地受某单一气团影响时,其天气是比较稳定的,且和该气团的性质相一致。
锋:冷暖空气相遇时二者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当某地受到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云、大风、降水等天气变化。
2.锋的类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v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一般较快。
v 过境前受暖气团影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v 过境时易出现云雨( 雪)大风,降水往往出现在冷锋锋线之后。
v 过境后受冷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增高。
v 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冷锋现象,尤其冬半年常见。
v 我国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暴雨、春季沙尘暴都是由于冷锋影响造成的。
(2)暖锋与天气:v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v 移动速度较慢。
v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v 过境后受暖气团影响,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v 在我国出现频率低于冷锋,主要见于东北及长江中下游。
(3)准静止锋与天气:v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
v 易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v 我国初夏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冬季云贵地区的华西秋雨就是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造成的3.锋的图形表示方法: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其天气:1.部分基本概念:低压与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压:中心气压高压四周。
气旋与反气旋:指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气流状况。
低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气旋;高压区气流运动形式称为反气旋。
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2.低压和气旋:水平方向:北逆南顺;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上升;低空辐合-高空辐散天气:云雨天气举例:台风3.高压和反气旋:水平方向:北顺南逆;垂直方向:中心气流下沉;低空辐散-高空辐合天气:晴朗少雨天气举例:我国夏季伏旱、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潮等天气三、等压线分布图的阅读:(锋面气旋的阅读)v常见天气系统v 过境时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降水往往出现在暖锋锋线之前。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考纲展现】1.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形成、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3.锋面气旋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1)结构: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点:锋面邻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较大较小专门小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雨一场寒方法技巧冷暖锋的判定技巧(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3)看锋面坡度:冷锋较陡,暖锋较缓。
(4)看雨区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6)依照降水的时刻、强度识别。
(7)依照对我国天气的不同阻碍识别。
3.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操纵,气温高气压低。
②冷锋过境时:常显现阴天、刮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操纵,气温低气压高。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4.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显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阻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终止。
(2021·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点的大气运动系统,下面是2021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考点:常见天气系统,期望考生能够认真学习。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畴空气,能够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两类。
具体区别如下:(1)依照冷暖气团的概念区分。
气团温度比它所通过地区气温高(或低)的,确实是暖气团(或冷气团)。
(2)依照源地的纬度高低和气温高低区分。
形成和来源于较高纬度的气团一样是冷气团,反之则是暖气团。
(3)依照气团形成以后的移动方向区分。
自较低纬度地区移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气团,是暖气团;反之则是冷气团。
因此,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移动的气团是暖气团,自北向南移动的气团是冷气团;南半球则反之。
锋面:当性质不同的两个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显现一个狭窄倾斜的交界面,叫做锋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做锋线。
锋:一样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即锋的形成: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不同性质气团之间形成的过渡层,叫做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移动速度比较快,常带来大风、雨雪、降温天气。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移动速度比较慢,可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常形成连续的阴雨天气。
锋面的三大特点①锋面有坡度:锋面在空间向冷区倾斜,具有一定坡度。
②气象要素有突变:气团内部的温、湿、压等气象要素的差异专门小,而锋两侧的气象要素的差异专门大。
③锋面邻近天气变化剧烈:由于锋面有坡度,冷暖空气交绥,暖空气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因而,空气绝热上升,水汽凝聚,易形成云雨天气。
2021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就为大伙儿分享到那个地点,更多杰出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知识点栏目。
高一地理天气系统的知识点天气系统是地球大气中天气现象的形成与变化的系统。
了解天气系统的知识对我们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中天气系统的知识点。
一、气压和风力气压是大气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通常用毫巴(hPa)作为单位。
气压差是导致风产生的主要原因,高压区风向外流,低压区风向内流。
这种气压差引起的风运动就是风力。
二、风的分类风可以分为恒定风和周期风。
恒定风是在一个气压系统中长期存在的风,例如赤道附近的信风和西风带等;周期风是在一年内呈规律性周期性变化的风,例如季风和留尼汪南西风等。
三、高压和低压气旋高压气旋是指大气中心气压最高的气旋系统,向外气流而形成的天气现象。
低压气旋是指大气中心气压最低的气旋系统,向内气流而形成的天气现象。
高压和低压气旋的存在和运动是天气系统中常见的现象。
四、暖锋和冷锋暖锋和冷锋是大气中的两种前锋。
暖锋是指暖空气向冷空气推进的锋面,降水较为持续。
冷锋是指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的锋面,降水较为短暂而剧烈。
五、气象图解读气象图是气象学中常用的表示天气形势的图表。
根据气象图可以了解到大气压力分布、风向风速、降水等信息。
常见的气象图有等压线图、气象卫星图和气象雷达图等。
六、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象则是气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是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气候包括气温、降水量、气压、湿度等要素。
七、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地球上由于纬度不同而形成的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地域带。
常见的气候带有寒带、温带和热带。
气候类型则是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性气候等。
八、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天气现象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等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适当的利用天气信息可以做到天时地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航空、海运等交通的安全。
同时,天气现象对于旅游和户外运动等休闲娱乐活动的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高一地理天气系统的部分知识点介绍。
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一常见天气系统【知识梳理】一、锋面系统1.概念(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
气团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2)锋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4)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1.概念低压(气旋)是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高压(反气旋)是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典例】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D.暴风骤雨【答案】1.D 2.A【迁移训练】下图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2.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答案】1.C 2.B高考地理复习大纲二灾害性天气【知识梳理】一、台风1.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可达12级以上。
2.主要源地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3.灾害主要由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二、寒潮1.形成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大的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等现象。
高一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关注的一个方面。
了解天气系统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地理中关于天气系统的主要知识点。
一、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地球的大气层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大气层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辐射层。
对流层和平流层是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层次,对流层的温度逐渐降低,而平流层的温度则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二、气压和风的形成气压是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由地球的自转、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气压差是空气流动的主要原因,形成了风。
风的方向和速度是受到气压差、地转偏向和摩擦力等影响的。
三、气温和温度变化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气温的变化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地球的不同地区和季节气温也有差异。
气温变化还会受到海洋和陆地等地表特征的影响,形成了陆海风系和季风气候。
四、湿度和降水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形成降水,包括雨、雪、雾和露等形式。
降水的分布和量会受到气温、地形和季风等因素的影响。
五、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形成的一系列气象要素组合。
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高气压系统、低气压系统、暖锋和冷锋等。
高气压系统通常带来晴朗天气,低气压系统则带来阴雨天气。
暖锋和冷锋是常见的降水天气形式,会带来连续降水和天气变化。
六、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基于天气系统的分析和预测,用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天气预报员会根据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气象仪器和计算机模型来进行预测。
准确的天气预报有助于人们做好出行、种植和防灾准备等方面的工作。
总结:地理中关于天气系统的知识点包括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气压和风的形成、气温和温度变化、湿度和降水、天气系统以及天气预报等方面。
高考地理复习常见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与天气
(一)气团的概念和分类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注意:
1、空间尺度:
水平范围——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垂直范围——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2、“冷”、“暖”是相对于流经地区而言的,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区温度的是冷气团,高于流经地区温度的是暖气团。
思考: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广大地区,天气状况(气温和气压)如何?
答案: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寒冷晴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温暖晴朗。
(二)锋面的概念和分类
冷锋与天气
暖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与天气:
春末——华南的降雨(华南准静止锋)
夏初——江淮的“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冬季——昆明准静止锋
思考:锋面附近一定会形成降水吗?
答案:不一定降水(空气湿度不够),但一定有风(冷暖气团有气压差)。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注意:低压与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高压与反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
只不过低气压、高气压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气流状况的描述。
天气:低压(气旋)控制的天气——台风(教材P44)【主要记住台风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利的、有利的】高压(反
气旋)控制的天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三、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