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家校共育案例1.pptx
- 格式:pptx
- 大小:22.31 KB
- 文档页数:3
家校沟通与家校共育典型案例
案例:学校和家庭合作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学校:学校的新生入学时,发现一名学生,名叫小明,对新环境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
他很害怕与陌生人交流,也不敢参加课堂上的活动。
这让学校的老师们非常关注,他们意识到需要与小明的家庭进行沟通,以共同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家庭:小明的父母也察觉到了他的困扰,并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他们决定与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共同制定一套适合小明的帮助方案。
家校沟通:学校的老师和小明的父母约定了一个面谈时间,彼此分享了对小明的观察和担忧。
他们共同探讨了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计划,旨在帮助小明逐渐适应新环境。
计划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提供额外的支持:学校老师将在课堂上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逐渐放松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小明的父母承诺会在家中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3.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将定期进行沟通,分享小明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和进展。
他们将共同监测小明的适应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计划。
共育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共同努力,小明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他变得更加自信,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为小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帮助他顺利度过了适应期。
这个案例展示了家校沟通与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通过密切合作,学校和家庭能够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助方案,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取得成功。
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案例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名为家庭学校协同育人的案例。
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是一种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该模式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案例描述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在这个案例中,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如下:1. 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
家庭和学校定期举行会议,共同讨论孩子的研究情况和发展需求。
双方互相沟通,分享信息,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2. 家庭和学校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
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研究能力,家庭和学校制定适合孩子的个性化研究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学科知识的研究,以及其他领域的兴趣培养。
3.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
除了研究成绩,家庭和学校还关注孩子的品德、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来跟踪孩子的进展。
实施家庭学校协同育人的效果通过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以下效果:1. 孩子的研究成绩明显提高。
由于家庭和学校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效果。
2. 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综合发展,培养孩子的品德、社交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素质。
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关系得到加强。
通过定期的沟通和合作,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结论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家庭学校协同育人能够提高孩子的研究成绩,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关系。
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在更多的家庭和学校中推广和实施。
家校同携手共铺成长路——建立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一、案例描述王勇同学为外来务工子女,性格较内向,为人纯朴,但生性懒惰,害怕吃苦,对学习无兴趣,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是班里的后进生。
二、案例剖析1. 家长对孩子教育过于溺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统一父亲与母亲对王勇教育的态度,就是要让王勇的父亲把握好爱的尺度和原则,不要过于溺爱。
多让王勇参加班级活动、社会实践,融入班级集体,也可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2. 父母缺乏榜样力量,不能言传身教王勇父母要求王勇早睡早起,以免上学迟到,上课精神不佳,然而家长自身时常晚上都不在家,并较晚回来,家长第二天也时常睡懒觉,早上手机都为关闭状态,一般到中午才能与家长取得联系。
三、案例回顾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在询问值日班长学生作业的情况,了解到王勇作业已经补完,我略生疑虑,心想今天王勇补作业怎么那么勤快,便点了王勇的名字并要求他将作业本交给我检查,王勇慢吞吞地从座位上离开走到讲台边,小声地说:"老师,我要去上厕所。
”"你的作业本呢?先把作业本拿上来。
”王勇没有做声,一转身气呼呼地坐回座位上趴在了座位上。
于是我又说道:"王勇,将作业本拿出来。
”然而,王勇仍然不理不睬趴在桌子上。
于是我提高了声音:"老师再说一遍,把作业放到讲台上来!”但王勇还是头也不抬地趴在座位上不理不睬。
随即,我便走下了讲台来到王勇的身边,对他严厉地教育起来:"老师跟你讲话你不听,如果对老师的教育都不理不睬,那老师只能请你监护人来学校管你了。
”"你别拿这个来威胁我!你去叫好了!”王勇将头抬起来怒怒地答道…….四、应对策略1. 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王勇的此次事件,我决定请王勇的父母一同来学校,王勇的父亲很配合,及时与王勇的母亲赶到了学校, 王勇的父母到了家长接待室以后,我先是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明我今天请他们过来是想和家长一起帮助王勇改掉身上不好的习惯,王勇父亲听了以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说知道自己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
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一:双方合力塑造孩子的团队精神
小明是班上的研究委员,每次担任集体活动的组织者。
然而,他的父母发现他在家中的行为和在学校中的行为有所不同,更偏向于个人主义,不愿意和家人分享。
小明的父母就与老师沟通了这一情况。
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设置团队协作项目,家长则在家中安排一些需要全家合力完成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团队精神有了显著提高。
二、案例二: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惯
小红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女孩,她喜欢户外活动,但她的饮食惯和作息时间却不规律。
学校和家庭决定共同行动,帮助小红养成健康的生活惯。
学校在课程中增加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家长则在家中严格执行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
经过半年的努力,小红的生活惯有了明显的改变。
三、案例三: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阅读教育
小华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孩子,然而,他的阅读兴趣仅限于漫画书。
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共同制定了阅读计划,旨在拓宽小华的阅读范围。
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让小华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书籍。
家长则在家中设立了定期阅读时间,并鼓励小华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一年后,小华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阅读范围也得到了拓宽。
以上三个案例都展示了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他们的协同能够使孩子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家校共育典型案例
《家校共育典型案例:让梦想起航》
嘿,你知道吗,家校共育可太重要了!就好比是一艘船,家庭和学校就
像那船的双桨,只有一起用力,才能让船平稳地向前行驶,把孩子送往成功的彼岸。
我来讲一个我们学校的典型案例吧。
有个叫小明的孩子,特别调皮捣蛋,在学校里总是惹事。
老师找他谈了好多回,效果都不明显。
哎呀,这可把老师愁坏了!但老师们没有放弃,决定和家长一起想想办法。
老师主动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和他们详细地说了小明在学校的情况。
家
长一听,也着急了呀,“哎呀,这孩子怎么这样啊!”他们赶紧和老师一起商量怎么帮小明改正。
老师建议家长在家里多关注小明的行为,多和他沟通,树立一些规矩。
家长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
从那以后,家长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小明聊天,听他说说学校里的事情。
如果小明表现好了,就给他一些小奖励。
学校里,老师也时刻关注着小明,
一有进步就表扬他。
嘿,你还别说,慢慢地,小明的行为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那么调皮捣蛋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呢!
这不就是家校共育的力量吗?就像造房子,学校是一方面,家庭是另一方面,缺少了谁都不行啊!如果家长和老师都能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引导孩子,那孩子们肯定能茁壮成长,不是吗?
所以啊,家校共育真的太重要了!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吧!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