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47013.5渗透检测2016.3.30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48
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07《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三、检测技术要求: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1、射线源: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范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五、检测程序:工 件可送检探伤委托书探伤前准备工作按工艺要求进行透照操作暗室处理初评,复评工序报告签发总报告监 检不 合 格合 格持证焊工根据返修工艺返修修返具出员人片评调X光机表面复查复验.扩探评片环境熟悉标准底片质量认定人员资格仪器检验编RT工艺卡消泡,干燥显,定影外观检查合格后RT实施资料整理存 档(温度)冲洗(水流,时间)感屏.暗袋检查像质计选择增底片质量合格率.评片准确率.扩探率和探伤比例执行率达标通知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本公司采用手工冲洗胶片。
手工冲洗胶片宜在8h之内完成,最长不超过24h。
1 、标准显影温度20±2℃标准显影时间5分钟,不得用短时显影,以免产生花纹,也不得用高温显影,以免药膜皱折、脱落、影纹粗糙。
2、显影过程中,洗片架应是上、下或前后经常移动,以保证显影作用均匀,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更需频繁移动。
NBT47013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湖北江源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21《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产品编号材质产品名称规格尺寸检测部位热处理状态三、检测技术要求:执行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时机检测比例检测表面准备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 1、射线源:射线源种类 X射线 X射线 X射线 X射线型号 XXG3005 XXGH3005 XXGH3505P CY-XXH-3505 生产厂家黄石宏鑫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黄石宏鑫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诚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黄石华博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焦点尺寸2.5×2.5mm 2.5×2.5mm 1×5mm 1×5mm 2、胶片胶片牌号大铜锣胶片IXF100 大铜锣胶片IXF80 分类 T3 T2 规格尺寸360×80�L 360×80�L 备注 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范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设备类型观片灯观片灯型号 LK-LED36 WH-100A 生产厂家济宁鲁科检测器材有限公司武汉美柯达探伤器材有限公司备注五、检测程序:工件外观检查合格后可送检探伤委托书调X光机像质计选择增感屏.暗袋检查人员资格探伤前准备工作RT实施按工艺要求进行透照操作仪器检验编RT工艺卡显,定影(温度)冲洗(水流,时间)持工证焊艺返工修根据返修表面复查复验.扩探暗室处理评片环境初评,复评熟悉标准底片质量认定工序报告消泡,干燥评片返人修员通出知具不合格资料整理签发总报告底片质量合格率.评片准确率.扩探率和探伤比例执行率达标合格监检存档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射线源胶片牌号检测部位编号焊接接头长度(�L) 透照方式 W(�L) 一次透照长度(�L) 设备型号 d(�L) F(�L) F(�L) b(�L) 管电流(mA)管电压(kv) 像质计灵敏度像质计数量检测技术等级像质计类型透照技术像质计位置曝光时间(min)七、检测示意图:见附录(一)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承压设备最新版渗透检测工艺规程1目的本工艺规程是根据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第5部分:渗透检测,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凡按国内规范设计、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需作渗透检测时,均应执行本工艺。
2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焊接接头(包括对接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T型接头)以及承压部件母材表面缺陷的检测,检测厚度在2mm至200mm。
3本工艺依据下列标准、法规及技术文件GB/T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GB/T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GB/T 12604.3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范JB/T7523 渗透检测用材料NB/T47013.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渗透检测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16507 锅壳锅炉GB/T 16508 水管锅炉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 150 压力容器4 名词术语4.1 公称厚度:检测对象名义厚度,不考虑材料制造偏差或加工减薄。
4.2 相关显示: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称为缺陷显示。
4.3 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4.4 伪显示: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所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5 检测人员5.1渗透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5.2渗透检测人员必须按TSG Z8001《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渗透检测资格证书。
并且由公司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进行执业注册后,只能从事渗透检测方法与等级的无损检测工作。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10月1日发布实施1 适用范围1.1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检测。
1.2 本规程采用了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方法,适用温度范围5~50℃。
当检测温度超出此范围时,应对检测方法作出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编制依据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NB/T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NB/T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及规范性引用文件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及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等3 定义相关显示: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一般也叫缺陷显示。
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形成的显示。
伪显示:由于渗透剂污染及检测环境等引起的渗透剂显示。
评定:对观察到的渗透相关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这种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4 检测人员4.1从事超声渗透的人员,应按照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持有)相应的PT资格证书;并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由执业单位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办理注册手续后,方可合法执业。
4.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4.3PTⅠ、PTⅡ、PTⅢ级人员应具备TSG Z8001-2013《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要求的相应能力,并承担相应的工作。
4.3.1 PTⅠ级人员工作内容:⑴正确使用渗透检测设备;⑵按照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进行检测操作;⑶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⑷执行检测环境场所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安全防火的相关规定。
4.3.2 PTⅡ级人员工作内容:⑴实施或者监督Ⅰ级检测人员的工作;⑵编制(或审核)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⑶评定(或审核)检测结果,编制(或审核)检测报告;⑷对Ⅰ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⑸遵守质量体系文件、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的规定。
江源化工机械无损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编制:审核: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用标准和编制依据下列标准和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操作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操作指导书的条文。
NB/T47013.1~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Y/JY31-2007《无损检测通用规程》二、检测对象:三、检测技术要求:四、检测设备及材料准备:1、射线源:3、像质计:材料Fe线型(10-16)和线型(8-12)两种。
4、滤光板:无5、背散射铅板:各种规格尺寸铅板。
6、标记:数字铅制标记、拼音字母铅制标记符号、铅制标记。
(1) 定位标记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当抽查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
检测围标记( - ),当焊缝余高为零或平板状零件时使用。
(2)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检测编号、透照日期。
其中检测编号由以下标记组成:7 、暗室处理设备:(1)自制洗片箱一台。
(2)安全灯一台。
8、观察设备:观片灯五、检测程序:工 件可送检探伤委托书探伤前准备工作按工艺要求进行透照操作暗室处理初评,复评工序报告签发总报告监 检不 合 格合 格持证焊工根据返修工艺返修修返具出员人片评调X光机表面复查复验.扩探评片环境熟悉标准底片质量认定人员资格仪器检验编RT工艺卡消泡,干燥显,定影外观检查合格后RT实施资料整理存 档(温度)冲洗(水流,时间)感屏.暗袋检查像质计选择增底片质量合格率.评片准确率.扩探率和探伤比例执行率达标通知六、检测技术和工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七、检测示意图:见附录(一)八、暗室处理方法和条件要求:胶片处理一般按胶片使用说明说规定进行。
本公司采用手工冲洗胶片。
手工冲洗胶片宜在8h之完成,最长不超过24h。
1 、标准显影温度20±2℃标准显影时间5分钟,不得用短时显影,以免产生花纹,也不得用高温显影,以免药膜皱折、脱落、影纹粗糙。
2、显影过程中,洗片架应是上、下或前后经常移动,以保证显影作用均匀,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更需频繁移动。
NB/T47013-2015渗透检测工艺规程1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渗透检测工作的一般要求和操作方法,更好地促进检测人员操作的规范化和适用性,特制订此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本规程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3 编制依据本规程的编制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3.1 GB/T 12604.3 无损检测术语渗透检测3.2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3.3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4 JB/T 6064 无损检测渗透试块通用规程3.5 JB/T 7523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3.6 GB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3.7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4 职责4.1 质量技术部(或项目部)负责操作指导书编制,操作人员负责检测实施、记录、报告编发;4.2 检测责任师负责操作指导书、记录、报告审核,并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4.3 质量技术部负责质量监督管理。
5 一般要求5.1 检测人员5.1.1 从事承压设备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检测资格证。
5.1.2 渗透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Ⅰ(初)级、Ⅱ(中)级和Ⅲ(高)级。
5.1.3 取得渗透检测不同资格的人员,按下述规定从事相应工作。
5.1.4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矫正的近(小数)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5.2 检测工艺文件5.2.1 工艺规程表1列出了规程相关因素和非相关因素的具体范围和要求,当相关因素一项或几项发生变化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规程。
表1 规程的相关因素和非相关因素5.2.2 工艺规程验证采用规程规定的渗透剂材料、检测工艺、镀铬试块对工艺正确性进行验证,并编发报告。
04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NB T470131 适用范围1.1 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1.2 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 编制依据NB/T 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 一般要求3.1 渗透检测人员3.1.1 从事承压设备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3.1.2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 检测设备和器材3.2.1 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3.2.1.1 渗透剂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 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OOmL贮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准;b) 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50℃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c) 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
校验方法是将l0mL待校验的渗透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人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度差超过20%时,应为不合格;d) 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应予以报废;e) 各种渗透剂用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以报废;f) 荧光渗透剂的荧光亮度不得低于基准渗透剂荧光亮度的75%。
试验方法应按JB/T 752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前言1. 适用范围1.1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焊接接头及其零部件的着色渗透检测。
1.2 工件焊接方法为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
1.3 渗透检测可发现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以及其他受检部位表面开口性裂纹气孔和其他表面开口性缺陷。
2. 参考标准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二、人员具有无损检测人员渗透三、渗透检测系统1.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由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组成。
但对同一工件检测时,不同类型的渗透探伤剂不得混用。
储存时间超过一年的渗透剂,使用前应用灵敏度试块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渗透、显像时间。
清洗剂:HD-EX (可变)渗透剂:HD-RS (可变)显像剂:HD-EV (可变)2.灵敏度试块:镀铬试块、铝合金对比试块。
试块用后应清洗干净,储存在丙酮溶液中。
四、工艺参数与检测要求1.工艺参数(1)检测方法:ⅡC-d;(2)渗透剂施加方法:采用喷涂法,当渗透温度为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超出渗透温度都应适当延长渗透时间,若小于1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20min;大于50℃时应保持所探伤工件表面的湿润时间至少为15min;(3)清洗方法:擦洗、水冲洗均可;(水冲洗则须用实体水柱冲洗,水冲洗的压力应低于0.2Mpa,水温应低于40℃)(4)显像剂施加方法:采用喷涂法,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2.检验标准和验收标准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或用户另有要求,缺陷评定应按NB/T47013.5-2015标准执行验收标准。
3.灵敏度校验将镀铬试块与工件一起进行探伤操作,若试块上三处辐射状裂纹都能清晰显示,则认为系统灵敏度合格。
否则与试块一起探伤的工件应重新进行探伤。
五、检测顺序1.表面准备(1)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铁屑、毛刺及各种有可能影响渗透的保护层;(2)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2.预清洗用清洗剂把被检部位表面的油渍和污垢彻底清除。
04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NBT470131适用范围1.1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
1.2本部分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2编制依据NB/T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NB/T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3一般要求3.1渗透检测人员3.1.1从事承压设备渗透检测的人员,应按照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的相关规定取得相应无损检测人员资格。
3.1.2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且应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3.2检测设备和器材3.2.1渗透检测剂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3.2.1.1渗透剂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每一批新的合格散装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中保存起来,作为校验基准;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温度为10c〜50c的暗处保存,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各种渗透剂的相对密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采用相对密度计进行校验,并应保持相对密度不变;c)散装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规定进行校验。
校验方法是将10mL待校验的渗透剂和基准渗透剂分别注人到盛有90mL无色煤油或其他惰性溶剂的量筒中,搅拌均匀。
然后将两种试剂分别放在比色计纳式试管中进行颜色浓度的比较,如果被校验的渗透剂与基准渗透剂的颜色浓度差超过20%时,应为不合格;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应予以报废;e)各种渗透剂用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以报废;f)荧光渗透剂的荧光亮度不得低于基准渗透剂荧光亮度的75%0试验方法应按JB/T752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2.1.2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a)对干式显像剂应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粉末凝聚、显著的残留荧光或性能低下时,应予以报废;b)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浓度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c)当使用的湿式显像剂出现混浊、变色或难以形成薄而均匀的显像层时,应予以报废。
DOI:10.16661/ki.1672-3791.2019.32.066NB/T 47013新标准下超声检测斜探头的调试①陈仑 邹金廷 陈晓燕 张悦(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870)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超声检测的技术发展很快,新方法、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缺陷检出率、缺陷定位定量能力以及检测效率等方面越来越显出其优越性。
在特种设备领域,超声检测具有其自身特点,同时国家于2015年颁布实施了NB/T 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以代替原标准JB/T 4730,该标准在技术内容和要求方面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与当前超声检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相接轨,对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修改。
该文针对NB/T 47013中的要求,论述了超声斜探头的调试方法。
关键词:NB/T 47013新标准 超声检测 斜探头 调试方法中图分类号:T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b)-0066-02该文以友联PXUT-330全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为例,其斜探头型号为2.5MHz13*13K2-63.4°,试块为CSK-IA、CSK-IIA-2标准试块,简单论述了超声检测中斜探头的调试方法。
1 基本步骤1.1 准备工作轻按开机键开机,待仪器自检完成后按确定键进入仪器探伤主界面,单击通道键,再按+键或-键选择一个探伤通道,然后按最右侧快捷键进入初始化菜单,选择“1”当前通道初始化完成。
1.2 探头参数设置双击通道键进入探头参数设置菜单,设置探头的类型、频率、晶片尺寸以及所采用的探伤标准,按确定键设置生效。
1.3 调试1.3.1 测零点按两次零点键,一次声程输入“100”,二次声程输入①基金项目:2019年沈阳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10142098、201910142097)。
图1 测零点图2 测K值图3 制作DAC曲线“0”,按确定键开始测试。